我覺得大家都誤會了,其實中國選手陳清晨喊的是英國腔濃厚的"knocked down!"=擊倒,因為她想要唱體育界搖滾名曲 Chumbawamba 的 Tubthumping啦 ,雖然我不知道羽球選手為什麼會想唱足球金曲就是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kmIyC6v0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的網紅愁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場景報告:龐克紀錄片影展 如同《國亡之日》(The Day the Country Died)一書作者Ian Glasper於同名紀錄片中所說:「我訪問了不下數百個人關於『無政府龐克』是什麼,結果得到了數百個答案。」所以我們也無意定義龐克「是什麼」。「場景報告:龐克紀錄片影展」蒐集來自英國、日本與...
chumbawamba 在 賈文青德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賈文青酒醉黑白話》:我不同意「好和弦」關於YouTube與LBRY的說法+美國奴隸制+白雪公主+不問不說-20201217
前幾天YouTuber「好和弦」發了一支影片,描述了許多YouTube的缺點,並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使用新興網路服務LBRY,引起身邊朋友不少討論。但其中對於YouTube政策與LBRY服務的理解,我覺得都相當有問題。
我把初步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在今晚直播時跟大家分享,也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來交流喔!
沒看過「好和弦」那支影片的朋友可以先去看一下:https://youtu.be/62zoHP6p1Lc
今晚的直播是從十一點開始,不要錯過啦!
本週歌單(播到哪裡算哪裡):
Billboard Year-End Hot 100 singles of 1998
10 "I Don't Want to Wait" Paula Cole
14 "Gettin' Jiggy wit It" Will Smith
20 "Adia" Sarah McLachlan
24 "Body Bumpin' (Yippie-Yi-Yo)" Public Announcement
35 "Tubthumping" Chumbawamba
46 "Kiss the Rain" Billie Myers
直播設備:
麥克風:RODE NT2-A
錄音介面:MOTU Audio Express
監聽耳機:SONY MDR-7506
網路攝影機:Logitech C910 HD Pro Webcam
chumbawamba 在 賈文青德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98年我開始在警廣擔任廣播主持人,所以這一年開始的十幾年間,我的流行音樂聽得比之前更多許多,許多歌曲我一聽到時,腦中就會浮現公關片的長相,好懷念啊!
這一年成績最傑出的是Usher,1997年9月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My Way》,這張專輯讓他一飛沖天,專輯裡有三首歌曲進入年終單曲榜前五十,分別是第九名的《Nice & Slow》、第十五名的《You Make Me Wanna...》與第十六名的《My Way》。其中的《You Make Me Wanna...》拿到七週單曲榜亞軍(因為冠軍是金氏世界紀錄單曲銷量最高的《Candle in the Wind 1997》),之所以只排在第十五名是因為跨了兩個年度的關係,這首歌在前一年度也有第十四名。
那幾年hip-hop與R&B正在快速攻佔流行榜,台灣市場當時對hip-hop的接受度比較低,電台主持人們也還在漸漸習慣這種樂風,Usher的三首上榜曲中我也只對《You Make Me Wanna...》比較熟悉而已。
與Usher同樣在第二張專輯才大紅大紫的歌手/組合,這年還有兩組,分別是孕育出Beyoncé的Destiny's Child,以及Justin Timberlake的NSYNC,他們的第一張專輯都各排上了一首歌。
這一年有兩首跨世代傳唱的電影主題曲,一首是《鐵達尼號》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賣了1800萬張才排到第十三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版本的問題。這首歌有電影原聲帶與Celine Dion個人專輯兩種版本。
另一首是《世界末日》的主題曲《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Aerosmith主唱Steven Tyler為女兒Liv Tyler主演電影獻唱的歌,魔幻的大嘴與唱腔讓人過耳不忘。
我愛的Madonna這年發了大作《Ray of Light》,雖然只有《Frozen》一首打進年終前五十名,但我記得當年我正好開始踏足同志酒吧,每個禮拜都被她的《Ray of Light》與《Frozen》兩首歌轟炸。
這張專輯拿到包括「最佳流行演唱專輯」在內的四項葛萊美獎,打破尼爾森銷量統計系統有紀錄以來的女性歌手最高首週銷量紀錄,總共在全球賣出1600萬張。
而且,寫到這裡才發現,我一直以為她這幾年已經不那麼紅了,查了資料才發現完全沒有這回事,去年發行的專輯《Madame X》才剛成為她第九張Billboard冠軍專輯,等一下要趕快去補課了。
這年還有許多在台灣很紅的單曲,像是Brandy and Monica 的《The Boy Is Mine》、Savage Garden的《Truly Madly Deeply》、LeAnn Rimes的《How Do I Live》(我沒有在電影原聲帶那邊提是因為空中監獄原聲帶裡用的是Trisha Yearwood的版本)、還有Janet Jackson跟Mariah Carey唉唷講不完啦…
也有一些是沒那麼大牌,但我在播歌時的心頭好,例如Sarah McLachlan 的《Adia》、Jennifer Paige的《Crush》、Faith Hill的《This Kiss》、我很喜歡但很快就不紅的Five,《When the Lights Go Out》、以及Chumbawamba嗨爆,每次播我都會在播音室跟著跳舞的《Tubthumping》。
#那時候大家真的很喜歡新好
#新好男孩新好偶像還有新好弟弟
#舊文重發
#舊文倒數第二篇
chumbawamba 在 愁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場景報告:龐克紀錄片影展
如同《國亡之日》(The Day the Country Died)一書作者Ian Glasper於同名紀錄片中所說:「我訪問了不下數百個人關於『無政府龐克』是什麼,結果得到了數百個答案。」所以我們也無意定義龐克「是什麼」。「場景報告:龐克紀錄片影展」蒐集來自英國、日本與印尼等地的龐克相關紀錄片,除了震耳欲聾的音樂,議題更涵蓋DIY(自己搞)、集體主義、公社、無政府、性別、環境、動物權、政治參與......。且看1970年代末期喧騰一時的無政府龐克樂團駑鈍(Crass)如何於音樂創作與日常生活貫徹「拒絕權威,自己做主」原則?日本的龐克社群在311福島核災後,又是如何以音樂與行動參與政治和社會?或者聆聽印尼場景中的女性成員娓娓道來龐克啟蒙的經驗,並且直面場景內的性別與暴力議題。究竟龐克是一種「超越時尚與音樂、背後隱藏一種哲學」(語出《叢林裡的龐克》一片)?或者已如駑鈍樂團於40多年前所唱:「龐克淪為嬉皮,成為運動,但我們卻開始感到迷惘」(〈Punk is Dead〉)?可以確定的是,至今世界各地仍有為數眾多的龐克樂團與樂迷們,秉持DIY的精神,對此問題進行反覆辯證。
★★★★★【影片介紹】★★★★★
【拒絕權威 自己做主】
There Is No Authority But Yourself
除了性手槍(Sex Pistols)與衝擊樂團(The Clash),龐克還有駑鈍(Crass)!如果說1975年性手槍的組建與登台呻吟「沒有未來」,開啟了第一波的龐克浪潮、衝擊樂團被評論者視為龐克的良心,稍後成立的駑鈍,則為後續至今世界各地的龐克樂團與愛好者,指出一條可供實踐的道路。音樂上,駑鈍樂團對於成員加入持開放原則,並以集體方式創作生產,專輯封面標明「售價不高於...」,其視覺美學持續影響後繼者們。政治實踐方面,除了歌曲對於個人與社會的批判,樂團成員也投入街頭塗鴉,甚至偽造當時英國首相柴契爾與美國總統雷根關於福克蘭戰爭之對話錄音帶,一時引發媒體的軒然大波。即便樂團最終劃下句點,部分成員仍堅守艾賽克斯郡(Essex)的集體公屋「戴爾之屋」(Dial House),持續創作與實踐。
片名「There is No Authority But Yourself」是樂團第五張專輯《Yes Sir, I Will》之最後一句歌詞,亦可濃縮樂團的政治思想。影片包括樂團成員的訪問與演出影像,除了講述駑鈍樂團的歷史,也介紹紀錄戴爾之屋的運作大小事。
片長:64分鐘
語言:英語
字幕:中文
【國亡之日】
The Day The Country Died
此片為作家/歷史學者/龐克音樂人Ian Glasper同名書籍對當事人的採訪與現場資料視頻,訪問Crass、Flux of Pink Indians、Subhumans、Chumbawamba與Conflict等眾多樂隊成員,追溯1980至1984年期間發生於英國的無政府主義龐克運動歷史:反種族主義、反性別歧視、反戰、反核、反同性戀歧視、反全球化,主張「DIY not EMI」;從無政府主義龐克開始,龐克不再是暴動與混亂,而是和平、自由與團結。
片長:92分鐘
語言:英語
字幕:中文
【叢林裡的龐克】
Punk Im Dschugel
時間回溯至2005年,跟隨德國龐克樂團Cluster Bomb Unit的腳步來到印尼,展開一段橫跨雅加達、日惹與婆羅洲的巡迴演出之旅,經歷彼時舞台下千人竄動的美好時刻。本片訪問當時印尼各地的龐克集合、活動籌畫者、樂迷以及行動者,講述印尼龐克場景如何萌發之歷史,也紀錄了當時各種蓬勃DIY的活動、刊物與行動。ㄧ如Cluster Bomb Unit團員滿意地說道:「如果這個地方有床與廁所,就是天堂了!」
片長:84分鐘
語言:印尼語、德語、英語
字幕:中文
【這也是我們的場景!】
Ini Scene Kami Juga!
「如果你對你身邊的人或社區沒有同理心,那麼你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龐克喜愛吵雜快速的演奏音樂、乖張的服飾與嚇人的刺青,藉以宣誓拒絕主流的姿態。本片訪問參與印尼龐克場景中的女性成員,回憶接觸龐克音樂與活動的因緣際會、龐克對於個人生活的影響,此外更道出場景中成員們時常拒絕直面的各種問題:對女性成員的賤斥、性騷擾、暴力...等等,觀影者藉由受訪者講述親身經驗與看法,將會意識到:次文化與所謂主流社會的距離,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遙遠...
片長:67分鐘
語言:印尼語
字幕:中文
【放射能行動者-福島後的日本抗爭行動】
Radioactivists – Protest in Japan since Fukushima
311福島核災後,日本面臨巨大的社會政治變動;之前,街頭抗爭在日本是罕見的畫面。就在災後的1個月,名為「素人之亂」的行動者們策劃日本自197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他們製作各種繽紛而語調活潑的標語、移動式的搖滾或電子音樂卡車,展示有別於傳統工會或運動團體動員的抗議行動之不同風貌。另一方面,一群龐克組成了名為「Human Recovery Porject」的行動團體,在音樂演出之外,共同思索各種行動的可能性...
片長:72分鐘
語言:日語、英語
字幕:中文
♫♫♫♫♫【場次】♫♫♫♫♫
◆5/5(五)8:00PM 拒絕權威 自己做主@愁城
與談:何東洪(文化研究者;「地下社會」共同創辦人)
◆5/10(三)8:00PM 拒絕權威 自己做主@解放之聲
◆5/13(六)7:00PM 國亡之日@愁城
◆5/17(三)8:00PM 國亡之日@解放之聲
◆5/19(五)8:00PM 放射能行動者@半路咖啡
與談:楊子瑄(半路咖啡負責人;前諾努客成員)
◆5/26(五)8:00PM 叢林裡的龐克@愁城
◆5/31(三)8:00PM 叢林裡的龐克@解放之聲
◆6/2(五)8:00PM 這也是我們的場景!@愁城
與談:邱珞筑(想和大家分享經驗與觀察的一名性/別相關議題研究同好)
◆6/4(日)3:00PM 放射能行動者@愁城
◆6/9(五)8:00PM 這也是我們的場景!@半路咖啡
☛☛☛☛☛【地點】☚☚☚☚☚
▨愁城
地址:台北市北安路518巷14弄17號(近捷運大直站)
低消100元附飲料
▨半路咖啡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1弄9號一樓(近捷運台電大樓站或公館站)
低消飲料1杯,觀影後啤酒優惠價1杯50元
▨解放之聲
地址:台北市光復南路606號之6一樓(近捷運信義安和站)
低消100元附啤酒
⇨⇨⇨⇨⇨【主辦單位】⇦⇦⇦⇦⇦
愁城 Trapped Citizen
半路咖啡
Liberated Rhythms 解放之聲
影讀窟
☻☻☻☻☻【感謝】☻☻☻☻☻
Cluster Bomb Unit
Hungry Heart Project
吳庭寬
敵台
▨活動頁面:https://goo.gl/qJ5h1n
▨愁城粉專:https://goo.gl/MWJ8CH
▨愁城網站:https://goo.gl/0mO7C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mG1uJNWSE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