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蚊添呀頂]Take profit?Take 乜profit.當然,「到跌一半你又唔係咁講啦」。所以講到尾,股票係升多,定跌多?
TLDR:一隻股票只能跌100%,但可以升100萬倍。我以為呢個係常識。或者去學下log normal distribution先?雖然我唔識tech,但識數學。
==============
已烴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1. 真係升到你唔信。但再講一次,我係從來冇買嘅。有推,都有唔少Patreon讀者買咗,但之前已經叫佢地沽咁啲。唔知有冇人唔開心了
2. 但,你話我賴皮都好,真係我自己買我反而應該坐得定。真的,正如在Patreon公開咗啲紀錄,你見我其實好少trade:應該話,只買不沽。Take profit?唔明喎,點解要take profit?隻嘢升咗10倍唔係profit?你3倍時沽咗先係profit?你驚唔鎖定之後跌返落嚟?咁點解你唔驚之後一路升唔跌返落嚟?
3. 呢啲都係我成日講嘅嘢。正如「止蝕」一樣,應該係我最contrarian 嘅講法:我係唔「止蝕」的。當然你去做我會理解(「但take profit真係笨」,你睇呢篇文個圖咪知)。但你見我啲持倉,跌七八成我都唔止蝕的。咁當然一般有個過程,唔會一晚跌七八成,咁點解跌兩三成嗰時要「止蝕」?哦,你驚越跌越多。但點解你又唔驚佢升返幾倍?你可以睇下,蘋果2018年一樣一季跌三份一,然後之後升幾倍。騰訊2018年一樣跌一半,然後升幾倍。
4. 咁講到尾,都係三個問題,互相有關:你買嘅係乜公司?隻股票升幾倍嘅機會大,定爆煲嘅機會大?你贏嘅嘢可以贏幾多?
5. 總之,我真係覺得,如果我有買埋一份呢,我就應該唔會沽,亦都因此而叫人唔使沽(*)。「最衰我冇買」
6. 結論:可能我應該都係自己買埋一份?不過一路都講,咁少成交嘅東西,我買唔係一個問題(你估買好多咩),但會有人覺得我唱高然後散畀佢嘛。
7. 你睇,呢兩日就 千幾萬股成交,億幾錢。但之前一路都係幾十萬股咋,幾百萬錢成交。幾百萬都OK?都應該係。但我想講,四五月,「即係我開始寫之前」,幾萬股成交咋!一日幾十萬錢咋喎,就真係難搞。
8. 所以,結論可能係:唔好寫細價股。
9. 事實上我做分析員嘅年代,都幾多人玩啲中細價股。即使係基金,都有啲專做small mid cap,亦有專做small mid cap既分析員(我都客串過),因為當時似乎呢啲東西比較under-researched,有機會尋到寶。
10. 加上雷曼爆煲,港股直通車收皮後,你見都冇乜人再講咩五行三保 六行四保甚麼—因為唔升。然後中石油857亦都爆煲,由當時畢菲特入股,市值玩到10000億美金(但free float好低),玩到「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滿倉中石油」,或者係「願女網友似中石油,越活越年輕,去年48,今年18」。
11. 但然後,忘掉那一天,記不起是那年,就開始大cap先係王道。應該就係Big Tech開始冒起嗰時。可能係10年前Facebook IPO 開始。
12. 因為後來啲科企,畀你見到有好勁嘅network effect, winner take all。加上長期低息,大公司(不限於科企),融資成本低,回購又得收購又得,你見結果反而係大公司增長仲快過細公司,越拉越遠
13. (又留意:唔止公司係咁,人都係咁,亦同上面呢種效應有關。有錢或有名氣嘅人,搵錢更加易,例如本人不才,而家都多咗人搵上門。你係PR或大公司,總唔會因為慳少少錢,搵個冇人識或者分分鐘爆鑊嘅人幫你寫嘢或賣廣告。同樣地,金本位50年加上QE十幾年,明顯係資產價格飛升,但低收入嘅人何來有錢剩,何來有錢買股票買樓?資產價格飛升又再拉開貧富差距。所以你見好多地方社會不穩左翼抬頭,唔係偶然,同民唔民主冇乜必然關係。)
(*)呢度總有啲人可以提出一個合理嘅問題,蔡東豪都恥笑過啲財演。你可以問:「你追渣沽嘅決定,隻嘢值幾錢,同你有冇渣住點會有關?」「我計DCF計Gordan Growth計Dividend discount,冇一個parameter係「買咗未」喎」。蔡東豪當年都係恥笑啲財演上電視,有師奶問股,必定係問佢「買咗未」。表面聽,呢個講法好似好smart,但,你買過股票就知,你自己渣住,同紙上談兵,對隻嘢嘅判斷當然完全唔同!其實好多Behavioral finance嘅實驗都做過,你有嗰樣嘢,自然對佢嘅價值判斷都唔同。呢個你可以話荒謬,但係人性嚟的。
==============
已烴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ontrarian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oe:「市場和媒體普遍在擔心通貨膨脹的走升,但我反而不這麼認為,因為疫情後的消費需求,並不是長期現象,而企業卻持續在增產,等一段時間後,消費飽和了,那麼產能過剩反而比較令人擔憂。」
疫苗接種率提升,刺激美國經濟復甦,然而急速上升的市場需求,讓原本就相當緊繃的供應鏈承受更大壓力,通貨膨脹數據也跟著攀高,2021年6月美國製造業產品漲幅寫下42年來新高,不斷上漲的物價,將再次讓聯準會陷入提早升息的抉擇,美國工廠正面對供應鏈和原料短缺的問題,緊繃情形直接反應在價格上,美國製造業價格指數比上月上漲92.1%,比去年同期上升4.1%,寫下1971年以來最高的漲幅紀錄,ISM製造業供應管理協會主席Timothy Fiore表示,「原物料交貨時間持續破紀錄、關鍵原料大規模短缺、商品價格上漲和產品運輸困難等,深深影響製造業產業鏈的所有領域,儘管需求復甦是一件好事,但供不應求的壓力,讓美國製造業處在一個相當棘手的狀況,由於需求持續增加,幾乎所有基礎和中間製造原料都出價格上漲的狀況。」
若價格持續上漲,未來的某個時候將直接影響經濟活動,此時聯準會的角色就相當重要,但就現階段的情況而言,聯準會在升息與不升息之間相當苦惱,既要維持價格穩定,另一方面又要想辦法降低失業率,目前還是有高達百萬人失業,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說:「聯準會不會毫無依據就直接升息,將等待實際通貨膨脹或失衡數據出現時再進行討論,且美國不太可能再出現1970年代那樣的嚴重通貨膨脹現象。」淡化先前聯準會有意在2023年提前升息的訊號。
由於通貨膨脹數據持續攀高,投資者擔憂聯準會縮減寬鬆貨幣政策,市場關於美股崩盤的討論聲浪跟著增加,有48年操盤經驗的專家David Hunter就警告,通貨膨脹的影響比想像更長久,將讓聯準會檢討現行的寬鬆貨幣政策,若出現緊縮,可能會使S&P500在2021年底前暴跌65%到80%,且聯準會對於通貨膨脹的預測過於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預測,由於政府的支出政策並未縮減,因此通貨膨脹率將會維持在高於2%的平均目標水準,這壓力會迫使聯準會可能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升息,2022年底升息的看法則比聯準會透露的規劃還要提前,IMF上修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至7%,同時認為聯準會可能會在2022年上半年開始縮減購債力道,並於年底或2023年初升息。
針對疫情下半場的經濟政策,IMF透過聲明表示,現在是政策過渡時期,無論是要確保貨幣政策繼續強力支持經濟,或縮減購債並結束寬鬆貨幣政策,都需要保持更靈活的溝通,尤其時間上相當有限,IMF雖然也認同通貨膨脹數據是暫時性的說法,但在美國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的預測上,2021年漲幅最高將達到4.3%,到2022年底會減緩至2.5%,這些數字都比聯準會預測的還要高,聯準會預測2021年漲幅為3.4%,但明年會下降至2.1%。
David Hunter認為,S&P500可能會在7月或8月前觸頂,觸頂後仍有機會創高,但進入秋天後會出現崩跌,並從4,500點的高點開始往下走,跌幅將高達65%至80%,他點出讓金融市場出現變數的主要原因,是聯準會對於通貨膨脹的過於樂觀,通貨膨脹是災難性崩盤的催化劑,聯準會低估通貨膨脹的程度,財政支出的增加與大量印鈔將讓通貨膨脹更嚴重也更持久,當通貨膨脹疑慮增加時,聯準會被迫收緊寬鬆貨幣政策,這也讓市場流通性降低,同時聯準會把資金從市場撤出,將導致股市出現崩盤的狀況,過去強勁的走勢多半被認為與資金高度流動有關。
David Hunter說:「那些認為我們可以像喝醉的水手一樣亂花錢,卻不用承擔任何後果的想法,正讓金融市場走向災難,聯準會主席Powell想把通貨膨脹稱作是暫時的,但我認為會議中已有成員並不認同。」
目前David Hunter是Contrarian Macro Advisors的首席宏觀策略師,5月就曾警告美股恐迎來65%至80%的崩跌,並讓全球經濟出現崩潰,當時他指出,主因是金融衍生性產品氾濫,槓桿操作過大引發的鉅額虧損。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482787.html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480619.html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48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