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面容易搞錯的光纖接孔】
那一天看看最近山西界發生什麼事
有機會也想買套沙發來坐坐
發現有些端子接孔的資訊有誤
就藉機來說說什麼是「光纖輸出規格」
-
-
影片中 「04:14」「 04:19」 講到這款投影機
有光纖輸入 ---> 實際上是光纖輸出
(另外 04:27 講到有 HDR10+ 的解析度 不是解析度是 HDR 高動態範圍的規格 不過不是本文重點就下次再說)
-
-
《什麼是光纖輸出 Optical Out》
數位光纖輸出是電視常用的端子接孔,它的功用就是把電視本來要從喇叭發出的聲音訊號,藉由光纖線輸出到外面的聲霸或是擴大機設備。
=
《什麼時候會用到》
就是電視的喇叭不好,你想要把電視內部串流平台、外部接入的遊戲機、電影播放機的聲音都發出來,就可以用光纖的形式輸出。
-
這個功能後來被更方便、頻寬更大的 eARC (增強音聲回傳) 取代,改成用 HDMI 線材來達成。
=
《這樣做有什麼優點》
光纖輸出的優點是相當普及而且無損,很多電視音響或是聲霸目前還是只支援光纖輸入或是類比輸入,並不支援 HDMI ARC in 。像是不到 NT$2,000 的小米電視音響。
-
光纖輸出後訊號就是數位的 0 和 1 ,另一個數位輸出的端子叫做同軸端子,這都可以避免聲音訊號像以前我們遊樂器的 AV 端子(類比)因為插頭或是線材造成衰減影響。
=
《常聽的杜比可以聽嗎?》
光纖輸出的音訊格式主要分為兩種,大部分是原始的數位音訊格式(目前兩家音響公司 Dolby 和 DTS 的壓縮格式),一個則是電視先處理解碼這些裝置的聲音,再用 PCM (Pulse-code modulation) 的數位訊號發出來。
-
要用哪個格式輸出主要在於這個喇叭能不能自己解碼這些數位壓縮格式,以小米電視音響為例,它連基礎的 Dolby Digital (DD) 都不能解,那自然讓電視或投影機先解好,再輸出 PCM 才能夠正常發出聲音。
=
《光纖輸出和 HDMI 輸出哪個音質好》
至於哪個音質好,這個很難說;不過因為電視和投影機都不是專門處理聲音的裝置,所以把 Dolby 或是 DTS 訊號直接送去給支援的音響,大多數都比電視自己先處理解碼過好聽。
=
《光纖有什麼缺點呢?》
光纖還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頻寬不足,目前只發展到 5.1 環繞就沒了,Dolby Atmos 和 DTS:X 這類物件導向編碼就都只能用 18Gbps 以上的 HDMI 線材傳輸,不能再透過光纖。
-
不過這跟聲音好不好聽,劇院有沒有 Fu 完全是兩件事。喇叭單體優秀,光是 5.1 在震撼上可能就比虛擬單體又糟糕的 Atmos 聲霸還要來得好。所以編碼也不是一切,很多人家裡的電視老舊,但是聲音靠光纖拉出來還是非常厲害。
===
===
詳細的我下面留言會放影片出處連結,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討論。
#伊森 #光纖輸出 #伊森碎念 #投影機 #杜比 #Dolby #DTS #聲霸 #環擴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olby atmos 擴大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心得] 平民家庭劇院Dolby Atmos入坑- 看板Audiophile 的評價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請問升級atmos擴大機 的評價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環繞擴大機大集合】一次比較!! 各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SONY】環繞擴大機DH790 & 5.1聲道劇院組- 好事音響 的評價
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也期待能拿到這台評測一番
不過 Leo 講的避免太多人看到有誤會 還是補充一下:
-
1. 02:56 :eARC 的全稱是增強音聲回傳 (Enhanced Audio Return Channel)
關於這個可以參考:https://bit.ly/3jZZuTn
沒有「透聲回傳」這個字,但有「透聲布幕」是指喇叭可以擺設在布幕後方,可以穿透聲音傳到前方
-
2. 02:59 eARC 接環繞擴大機和家庭 KTV 比較沒關係
eARC 可以讓接這台投影機的播放機傳輸 TrueHD 訊號到聲霸或是環繞擴大機
發揮 DTS:X 和 Dolby Atmos 的物件導向多聲道
所以是為了看電影、玩遊戲使用的機能
-
3. 03:15 鎖孔是針對安全電腦鎖,不是固定用
-
4. 03:28 兩側風扇通常會設定一方進風一方出風作排熱~感覺這台散熱應該機能不錯
-
5. 06:18 Filmmaker mode 導演模式並不是要讓觀眾當導演的~比較偏向「看到導演要你看的畫面」
它會自動關閉電視銳化、動態增益的效果,讓影像的格率、幀數、色溫都往當初製片時的標準貼近。為什麼說貼近而不是完全符合,是因為可能電視或投影機顏色還不是最標準色彩 D65 的狀態。
-
6. 06:25 HDR10+ 是屬於動態 HDR 規格,LEO 介紹根據環境作出明亮適應的屬於 HDR10+ Adaptive 這在今年 QLED 量子電視有,但是這台投影機沒有搭載
關於 HDR 是什麼可以看:
https://youtu.be/VwgLdimSz7s
-
7. 07:56 遊戲模式的講解完全錯誤 +.+
遊戲模式是把所有電視的優化處理降到最低,讓電視轉換成「顯示器」作用,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輸入延遲,讓顯示器發揮最好的遊戲效率。
所以什麼降低光暈、抖動,增加幀數都不是遊戲模式的功能~這些功能反而是三星遊戲強化器的機能,是在遊戲模式中又啟動電視的畫面干預 https://bit.ly/3i4yNtX
-
==
話說回來這台雷射電視最吸引我的,當然還是三色雷射光束達到的超廣色域,DCI-P3 147% 相當廣。不過色準如何還有待我們實際體驗。
-
再來則是三星官網上寫到這台有 HDMI 2.1 ,但又只支援 4K@60fps 實際上真正符合 HDMI 2.1 的功能僅有 eARC 以及遊戲 ALLM 自動低延遲模式,另一個指標功能 VRR 則沒有支援。
總之三個 HDMI 孔應該都是 2.0 規格的,這個問題其實美國官網是不寫清楚,所以也有很多人在問;台灣則是標一個 HDMI 2.1 結果寫 4K@60fps ,也是很玄,其實拿到後接一下 XSX 就知道啦。
-
如果追求 4K@120fps 的,那就建議用遊戲強化器去達成,不要寄望接孔本身的規格囉。
-
這次感謝 Leo 大辛苦開箱 也藉這個機會讓小弟有時間跟大家聊聊這台投影機的一些規格,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交流討論。
話說三星都花錢請人業配了,還不把一些講錯的內容修正一下,實在很可惜@@
當然過往影片我們有講錯的地方也可以給我們指正啦~
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Apple Music Hi-Fi 懶人包】
-
這次 Apple Music 不用加價就給大家聽到 Hi-Fi 音質和 Dolby Atmos 全景聲,讓人非常喜樂!究竟實際上有沒有那麼好,以及跟國產 KKBOX Hi-Res 相比如何,這裡就這陣子聽起來做個分享:
-
《名詞解釋》
這次更新總共有幾個名詞,包含舊的容易讓人搞混,所以先解釋一下。每個 Apple Music 專輯在開啟後都可能看到幾種標記:
-
・空間音訊:Apple 發展出來的音效優化技術,透過 Apple 耳機設備,聆聽到更具立體感的音效與音樂。在「影像的空間音訊」上,已經支援 Apple TV、HBO Max、hulu、Disney+ 等串流平台,目前也僅適用 AirPods Pro / Pro Max ,能夠偵測收看者頭部的動作,而讓影像的播映方向成為聲音的前方,無論頭怎麼動作,都不影響發聲方向。
-
・杜比全景聲:可以讓音樂以球狀環繞包圍著聆聽者,在空間的定位上相當講究。這也是很常用在電影的音效格式,但這幾年也用在音樂專輯的錄製規格上。被蘋果整合在空間音訊格式,就叫做「搭載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訊」
-
補充:杜比全景聲是杜比的技術,空間音訊是 Apple 的技術,在 Apple Music 的例子裡,一是裝置可以輸出到支援 Dolby Atmos 的環繞擴大機/聲霸聆聽音樂,二是靠 AirPods 這類可以聽空間音訊的裝置也可以聽有 Dolby Atmos LOGO 的音樂。
-
・保真壓縮:如果以耳機音響業界的用語,就是 CD 音質的高音質音樂,也可以說 Hi-Fi 等級,大致上是以 16bit/44.1KHz 最高 24bit/48KHz 規格呈現。因為採用 Apple 獨家編碼 (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ALAC) ,所以其實它還是有一個破壞壓縮的過程,並不是實際意義的無損音樂。(<- 這段結論有誤這裡更正~ 應該說它是一個壓縮還原的過程,照理對原始檔案是無損的無誤)
-
・高解析保真壓縮:這個就是業界常講的 Hi-Res 等級音樂,是以 24bit /48KHz - 192KHz 的規格呈現。其實本質上還是無損壓縮,還原的功力有 Apple 背書,所以能呈現很不錯的音質。
-
・Apple DigitalMaster:使用 Apple 提供的 Master for iTunes 錄製解決方案所生產的專輯,會特別標記這個符號。標榜母帶的音質品質會更好,但當初就算只有 256kbps 流量,也是會標這個啊。純粹是一種認證,跟音質和音源解析度沒有絕對關係
====
《流量比較》
說到一首歌要能呈現出更優的音質,那麼容量是和流量是不可少的,流量月大的歌曲,越有足夠的容量來儲存高品質的音樂資訊。
-
・Spotify:320kbps 無 Hi-Fi
・KKBOX:320kbps | Hi-Fi 可到 900kbps | Hi-Res 可到 2,700kbps
・Apple Music:256kbps | Hi-Fi 可到 900kbps | Hi-Res 可到 3,600kbps
・Tidal:Hi-Fi 可到 1,411kbps | Hi-Res 可到 9,216kbps
・Qobuz:Hi-Fi 可到 1,411kbps | Hi-Res 可到 9,216kbps
--
不過流量本身只能算是參考,還是會依據檔案格式、壓縮規格來看,最後必須回歸到平台的調音以及實際聆聽體驗。
====
《聆聽條件》
-
「Apple Music 一定最搭配 Apple 耳機啊!買爆就對了!」
-
這麼想只對一半,因為 Apple 的藍牙耳機先天沒辦法給你聽高音質,所以要享有這一波音質升級,還是需要一些準備工作。
-
・系統升級:macoS 11.4 、 iOS 14.6 、 iPadOS 14.6、 tvOS 14.6 之裝置
・訂閱服務:Apple Music 訂閱戶,不支援 iTunes Store 購買之音樂
・聆聽空間音訊:Apple 旗下的藍牙耳機 AirPods / AirPods Pro / AirPods Pro Max 還有 Beats 若干內建 H1 晶片之耳機。HomePod 揚聲器。Apple TV 以 HDMI 接上支援 Atmos 解碼之擴大機或聲霸。
・聆聽保真壓縮:透過以上裝置接上有線耳機(可使用 Lighting 轉 3.5mm 耳機插)或是主動式喇叭、內建揚聲器。以 USB 方式接上 DAC 裝置。HomePod 揚聲器。Apple TV 以 HDMI 接上擴大機。
・聆聽高解析保真壓縮:透過以上裝置以 USB 方式接上 DAC 裝置。
-
簡單來說,藍牙耳機不支援、HomePod 等更新、高解析保真壓縮只能靠外接 DAC 解碼、一定要訂 Apple Music 才有。
-
==
論音質來說,Apple Music 的高保真壓縮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那些以前聽慣 AAC 256kbps 的人來說,聽了會有喜悅感,因為免錢又音質提升了。但是實際上聽習慣 Tidal / Qobuz 的我而言,是不會想去聽這個東西,因為它壓縮成份太高,感覺起來是虛假的無損(實際上 ALAC 是無損傳輸無誤啦) ,所以免錢只是剛好。如果是高解析高保真壓縮,情況有好一點,聲音聽來細緻許多,但歌曲少得可憐。
-
這就要另外講到庫藏量,這相當古怪,本來會以為這些 Hi-Fi 等級的專輯應該你有我也有,我有他也有,結果也不是;首先在專輯目錄上都不會看到標示,一定要點進去才會看到;再來就是一個歌手的保真壓縮專輯也不齊全,要看到高解析保真壓縮的機會少得可憐,根本就是要到專門設一個目錄,讓大家聽的時候回報的稀有程度。
-
我覺得在目錄上不特別標示是非常不親切的做法,估計是因為目前專輯量相當稀少,為此來做一些掩飾的動作。~_~
===
說回來 KKBOX 我主要訂閱還是在於三點:
-
1.中文歌曲的稀缺與獨特性:你要某些中文歌手、日文、韓文歌手的 Hi-Fi 歌曲,就是要 KKBOX ,比訂那些需要翻牆掛 VPN 的 Amazon Music 好太多,而這三者又是 Tidal / Qobuz 的弱項,所以這很可以。Apple music 也無法跨越,尤其是中日這部分。
-
2.roon 的未來展望性:這個很多燒友都流傳許久,音響軟體 roon 現在只支援 Tidal 跟 Qobuz ,如果有幸整合進去 KKBOX ,那麼音響迷兒絕對樂壞,誰不想用自己的音響聽李宗盛、周華健、陳綺貞、宇宙人和盧廣仲呢?
-
3.它的介面和搜尋資料庫:當需要交叉比對一張專輯時,KKBOX 也提供了很齊全的歌曲資料庫,我可以藉此知道這張專輯跟其他平台聽起來如何,因此對我來說擁有 KKBOX 是一個可供比對的基底。
-
說那麼多,是因為這裡有 KKBOX 10 組優惠碼,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私訊伊森這邊。有私訊的朋友也請在此 PO 文留言註記一下,伊森這幾天會特別留意的。再說一次,沒有打算要買的就拜託別私訊,佔用其他團友的名額。 Peace 優惠方案是一年一次付清,費用為原價的 66 折。只收私訊到 6/29 晚上 24:00 。
#伊森碎念 #AppleMusic #HiFi #HiRes #高音質 #耳機 #Apple
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請問升級atmos擴大機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說小弟的現況跟目前用的擴大機小弟住的是個小公寓,不過我是住一樓,目前是用客廳裝置音響設備,所以難以避免的是沙發靠牆擴大機是yamaha的rx-475 ... ... <看更多>
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環繞擴大機大集合】一次比較!! 各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環繞 擴大機 #環繞 擴大機 推薦#環繞 擴大機 推薦2021 #DENON #PIONEER #ONKYO #YAMAHA #NAD. ... 新手必看- Dolby Atmos. 博仕音響•41K views · 14:19 · Go to ... ... <看更多>
dolby atmos 擴大機 在 [心得] 平民家庭劇院Dolby Atmos入坑- 看板Audiophile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弄一組平民家庭劇院,打電動看電影用
Dolby Atmos Total 50K 應該算平民吧…
假設不要天空聲道,5.1聲道 36K內
擴大機: 2022 Denon AVR-1700H
前置: Klipsch rp-150M
後環繞x2,天空x2,中置,重低音:
Klipsch reference 5.1
線材:兩股300芯60公尺
壁掛架: 後壁掛x4
一開始只有規劃Klipsch reference 5.1+Denon AVR-1700H =5.1
後來捏上去就敗了Klipsch rp-150M 湊Dolby Atmos 5.1.2
原先是從soundbar升級的 costco的JVC j3851
CP值很高的5.1 Soundbar
效果非常不錯,比電視喇叭好太多了
不管是Netflix,Spotify, youtube效果都還不錯,有種驚艷的感覺
非常滿意,用這個價錢能有這樣品質
但是原先預想的5.1效果卻沒有想像中的好
主因沙發靠牆,後環繞沒地方擺,只好擺在沙發左右扶手上
只要環繞切大聲,坐在沙發兩側就會覺得很糟,一側聲音太過強烈影響很大
環繞切小聲一點效果就很差。
如果有想要玩5.1的朋友,如果後環繞不能抬高,或擺在沙發後∕沙發外
請放棄玩5.1 因為效果真的不好
次因是電視只有單邊靠牆,所以Soundbar反射效果普普
這組soundbar在我家基本上可以當作是2.1就是…
(後來發現只要把後環繞掛在高處,就能改善後環繞)
過了些許時光,有一小筆預算的機會,於是策劃了這次的音響升級
這次目標是 真 實體5.1 非Soundbar
因為反射很吃空間配置,而空間基本上是不能改變的,除非換房子
而且不管怎樣反射,還是不可能跟直接音源比的
首先要解決後環繞壁掛問題
研究了一下發現如果沙發靠牆,環繞喇叭又不能擺沙發左右邊的話
網上推薦是耳上60cm以上,我大概擺150cm高左右
為了喇叭壁掛採購了…槌鑽自己DIY鑽水泥牆
這筆是預算之外,買tm-226 跟幾隻鑽頭(Total 兩千出頭)
而我的電視早就是壁掛了,所以不用另外處理
如果要買soundbar/家庭劇院的 電視壁掛也要處理喔
否則電視會被檔住
擴大機我選擇Denon x1700h 便宜+dolby atmos+支援天空聲道
喇叭就Klipsch reference 5.1 +rp-150M
心得分享:
效果非常滿意,播放dolby測試影片Amaze那個雷聲,非常震撼
播放電影也是,包覆感很強,被音場包圍的感覺
遊戲效果也是非常好(是JVC那組快10倍的價錢 效果不好才奇怪)
至於dolby atmos跟2.1有差別嗎 ?
==>差距非常巨大
我試著把環繞關掉,只輸出2.1。聲音就是只從前面發出
感覺跟之前我的soundbar差距不大,沒有強烈差別
看電影背景音也是從前面出,真的很無感
把開環繞之後,包覆感出來,有種聲歷其境的感覺
dolby atmos 5.1.2 跟 dolby 5.1有差別嗎?
==> 有,但是差距沒有2.1跟5.1比這麼大
環繞包覆感有差,多了上方喇叭,放了同樣影片,多兩顆上方喇叭
雷聲就是比較響,但是基本上電影從上方來的聲音不多,基本上就是增加些包覆感
支援dolby atmos的影片不多 遊戲更少了
所以基本上有5.1就不錯了 5.1.2只是錦上添花
沙發靠牆,後環繞的影響?
=>遊戲影響較大,遊戲中來自後方的聲音會變成後上方
電影則影響比較小,因為電影中單獨從後方來的聲音比較少
電影的音效比較多是整體的背景音效,單點聲源發出的遊戲比較多一點
最後補充Dolby Atmos整套所需的東東
Dolby Atmos:
搞Dolby Atmos很麻煩,不是說電視上或是喇叭上寫有Dolby Atmos就有
播放器,音源,解碼設備 三者缺一不可
最少需要七個喇叭(中置 前左 前右 後左 後右 天空左 天空右)+ 重低音
能解Atmos的設備(擴大機或Soundbar)
能播放Atmos的設備(電視或播放器)
支援Atmos的片源∕音源∕遊戲
我的配置是一般電視+擴大機+喇叭
或是 Soundbar+支援播放atmos的電視。
靠反射的效果很吃空間配置,且效果遠遠不如實體聲源,優點是不佔空間
但是後環繞一直是搞家庭劇院最大的問題 所以只要後環繞搞定就弄得出來
建議還是直上實體喇叭比較實在 Soundbar還是要搞後環繞啊
喇叭:
我是選價錢能接受的Klipsch reference 5.1 這套適合看電影跟遊戲
播放器:
我是用Xbox Series X 支援Dolby Atmos配上XBox遙控器可以播非常多種媒體
Xbox Series S也可以, 但PS5 不支援Dolby Atmos
擴大機:
支援4K+ Dolby Atmos
片源(音源):Netflix/Disney+/Apple TV/Spotify…
Youtube只有立體聲喔,無環繞音效
電視壁掛架:
必須把電視壁掛,才有辦法放中間聲道
Soundbar也需要把電視壁掛
如果沒辦法壁掛的話,可以買螢幕架把電視墊高
我是採用ikea電視櫃+專用電視架 沒有鑽牆
後置喇叭壁掛架:
非常重要,沙發靠牆必須要後置喇叭壁掛
如果沒辦法壁掛則要想辦法吊高,或是放左右∕後面
網路上有賣喇叭支架
後環繞完全不推薦放在沙發扶手或是太靠近耳朵的位置
因為沒裝潢所以我是直接鑽牆
天空喇叭壁掛架:
這肯定要裝潢或是鑽牆了,太麻煩就放棄Dolby Atmos吧
只有5.1效果也是不錯的
因為沒裝潢所以我是直接鑽牆
鑽牆心得:
真的很麻煩... 買槌鑽+鑽尾
開鑽還要找平日,不然那聲音實在超吵
鑽牆還噴一堆沙,粉塵,清超久
但是能把喇叭掛上去,DIY就是很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68.2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52794535.A.4A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