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鋼鐵人》電影一樣!FB展示「神經手環」,讓你對著空氣打字、滑網頁】
「空氣打字」可能不再是笑話,臉書日前在影片中展示能夠讀取神經訊號的手環技術,要讓人未來可以用直覺的方式「在空氣中」瀏覽網頁、打字回訊息,也揭示人們邁入AR世代以後可能的人機互動面貌。
為何是手環?臉書在指出,我們時常得停下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在手機上打開app才能進入數位世界,而多這一步可能打亂了你的思緒和動作。手腕則是一個很好的替代選項:它靠近人們最常用的工具:手,而且是戴手錶的位置。不過科技媒體The Verge點出,不可諱言的,臉書的手環仍將蒐集大把數據…⬇️⬇️⬇️
💡獨家觀點、隨時掌握!下載商周Plus:https://bwnet.pse.is/VGFGP
emg 訊號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把手機戴臉上的感覺是?】臉書說 AR 眼鏡要用 EMG 連結你的神經,你敢戴上它嗎?
Posted on2020/10/20
周庭羽
你能想像,未來智慧手機不再是拿在手上,而是戴在臉上?
之前有人曾說,科幻電影一部份來說的確就是未來真實寫照,不僅是 Facebook,許多科技公司都認為 AR 眼鏡最終將取代智慧型手機,成為未來的個人主要使用設備,休眠狀態的螢幕不是黑色而是透明,且能夠隨時與現實生活中所見的事物交互連結、作用。
AR、VR 的未來發展
身為社交平台巨擘的 Facebook,當然看見了這片 AR 藍海,除了過去大家所知道的 AR 功能,Mark Zuckerberg 把眼光放得更遠,在 9 月初受訪的影片中,他提到 AR 和 VR 的本質,應該是能夠讓任何人、物體隨時出現在眼前,你好像就真的跟這個人在同個空間(約在影片 4:36 處)。
影片:https://youtu.be/eAagtcAup0o
Facebook Reality Labs 負責人 Michael Abrash 也對 AR 眼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包含建構眼鏡螢幕所需要的技術、控制的方法、更深度的 AI 微型處理器等。最重要的是,眼鏡所需要的一切零件都必須足夠輕巧,才能夠應付人們一天的使用需求。
臉書始終需面對的問題:隱私
另一方面,資安問題也是臉書一直以來所為人詬病的地方,推出 AR 眼鏡後,蒐集個人資料、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的方式是否變得更容易、不自覺?若要說服消費者,臉書無疑要先針對隱私問題提供更詳盡的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想像,等未來 AR 眼鏡成功問世後,它們會像過去智慧型手機改變人們看電視、打電腦的使用習慣一樣,再一次改變我們對所有電子產品的使用習慣。AR 強調的沉浸感透過眼鏡這項載具,能夠更靠近使用者的眼睛,帶來更全面、深層的使用感受。
Abrash 表示,AR 的新輸入法將透過肌電圖(electromyo graphy ,簡稱 EMG)執行,該技術由臉書於 2019 年收購的一家新創公司 CTRL-Labs 開發,可以監測大腦訊號的系統,結合 AR 後將內心想法轉換成電腦能接收的文字訊息。
LiveMaps 結合 AR 再升級
臉書認為,AR 眼鏡配戴者將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與他人通話、傳送訊息,還可以藉由麥克風下達指令。去(2019)年就有消息指稱臉書正在打造一款無須仰賴手機連接就能獨立運作的 AR 眼鏡配件,並希望能在真實世界中推出 LiveMaps 功能,使用者可透過 AR 形式觀看各類即時資訊,並且可與好友透過 AR 線上互動。
目前,AR 眼鏡的計畫都還有諸多需要克服的難題,我們除了期待新產品問世,也不妨思考一下資安隱私、仇恨言論甚至是假新聞,在 AR 眼鏡普及後有沒有可能變得更嚴重或是獲得改善,甚至是 AR 眼鏡在未來為使用者帶來的各種好處與壞處。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10/20/facebook-augmented-reality-glasses-biggest-challenges-trust/
emg 訊號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把手機戴臉上的感覺是?】臉書說 AR 眼鏡要用 EMG 連結你的神經,你敢戴上它嗎?
Posted on2020/10/20
周庭羽
你能想像,未來智慧手機不再是拿在手上,而是戴在臉上?
之前有人曾說,科幻電影一部份來說的確就是未來真實寫照,不僅是 Facebook,許多科技公司都認為 AR 眼鏡最終將取代智慧型手機,成為未來的個人主要使用設備,休眠狀態的螢幕不是黑色而是透明,且能夠隨時與現實生活中所見的事物交互連結、作用。
AR、VR 的未來發展
身為社交平台巨擘的 Facebook,當然看見了這片 AR 藍海,除了過去大家所知道的 AR 功能,Mark Zuckerberg 把眼光放得更遠,在 9 月初受訪的影片中,他提到 AR 和 VR 的本質,應該是能夠讓任何人、物體隨時出現在眼前,你好像就真的跟這個人在同個空間(約在影片 4:36 處)。
影片:https://youtu.be/eAagtcAup0o
Facebook Reality Labs 負責人 Michael Abrash 也對 AR 眼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包含建構眼鏡螢幕所需要的技術、控制的方法、更深度的 AI 微型處理器等。最重要的是,眼鏡所需要的一切零件都必須足夠輕巧,才能夠應付人們一天的使用需求。
臉書始終需面對的問題:隱私
另一方面,資安問題也是臉書一直以來所為人詬病的地方,推出 AR 眼鏡後,蒐集個人資料、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的方式是否變得更容易、不自覺?若要說服消費者,臉書無疑要先針對隱私問題提供更詳盡的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想像,等未來 AR 眼鏡成功問世後,它們會像過去智慧型手機改變人們看電視、打電腦的使用習慣一樣,再一次改變我們對所有電子產品的使用習慣。AR 強調的沉浸感透過眼鏡這項載具,能夠更靠近使用者的眼睛,帶來更全面、深層的使用感受。
Abrash 表示,AR 的新輸入法將透過肌電圖(electromyo graphy ,簡稱 EMG)執行,該技術由臉書於 2019 年收購的一家新創公司 CTRL-Labs 開發,可以監測大腦訊號的系統,結合 AR 後將內心想法轉換成電腦能接收的文字訊息。
LiveMaps 結合 AR 再升級
臉書認為,AR 眼鏡配戴者將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與他人通話、傳送訊息,還可以藉由麥克風下達指令。去(2019)年就有消息指稱臉書正在打造一款無須仰賴手機連接就能獨立運作的 AR 眼鏡配件,並希望能在真實世界中推出 LiveMaps 功能,使用者可透過 AR 形式觀看各類即時資訊,並且可與好友透過 AR 線上互動。
目前,AR 眼鏡的計畫都還有諸多需要克服的難題,我們除了期待新產品問世,也不妨思考一下資安隱私、仇恨言論甚至是假新聞,在 AR 眼鏡普及後有沒有可能變得更嚴重或是獲得改善,甚至是 AR 眼鏡在未來為使用者帶來的各種好處與壞處。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facebook-augmented-reality-gla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