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在歐美國家除了有專業系所外,更多是以大學通識課程的形式向未來的社會菁英傳遞尊重多元文化、擁抱異己者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即是要培養未來人才的「文化素養」。
【經濟日報】上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文化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人類學來培養文化素養。
————————————
我在美國念書時,讀James Clifford的《Writing Culture》一書,探討與批判西方觀點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深受啟發。西方霸權把原住民族群視為靜止不變的文化,他們的「異國情調」(exotic)適合來展示表演,以滿足西方對其他人種的好奇與窺視。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在國內參觀原住民文化園區時,看到石板屋的展示。有觀眾問說:現在的原住民為什麼不住在石板屋呢?這種質問就像前述的文化霸權,把原住民視為未進化的他者,不能和我們同樣享有現代化所帶來的諸多便利。
我們把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當作異端,甚至出於「善意」,想辦法將其同化。如同早年的政府,在蘭嶼蓋水泥屋給達悟族人居住,以改善其半穴居的生活環境,但當地氣候環境完全不適合而失敗,水泥房子最後都淪為羊欄或豬舍。
蘭嶼的丁字褲、頭髮舞和獨木舟有其文化生成原因,值得敬重,就像漢人的宗廟儀式,具有信仰、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他們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一點也不奇怪。我們該如何走出自我中心的限制,以更大的角度來看待文化素養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1/5739411?fbclid=IwAR3LofBUtx5w1uV7bgwWl5-YXC_ngCj5_WXPpybKEZF3txNNE5rtGmuXsX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蘇豪區(又稱蘇豪美食區或荷南美食區;英語:SoHo或Soho)位於香港香港島中上環一帶,是蘭桂坊以西的新興飲食地帶。「蘇豪」這個名稱其實取源於英國倫敦一個性質類似的小區蘇豪區,不過因為這個地區位於荷李活道南部(South of Hollywood Road),所以經常活躍於當地的外籍人士特意從地理中...
exotic 類語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八餐]檀島灘岸點點燐光
呢度啲讀者都係有啲奇怪,叫平嘢又話劣食都評一餐(有逼你睇?況且,邊個話係食評?)。叫貴嘢又話嘩你渡假呀(同上)。所以有時都係寫股票好,雖然寫股票都係咁,嘩,寫Facebook 寫Apple 使撚你寫咩,我都識(咁退咗休未?)。寫偏門嘢又,嘩,寫埋啲垃圾股。
嘩,嘩,嘩。寫KFC又話 咁都寫一餐,食米芝蓮三星又話 屌你貼埋啲嘢咁貴好離地喎,想點?
Anyway,即使以本人好低嘅標準都好,檀島,都肯定係劣食,我諗呢間真係在香港人人皆媽的。2008前後有一排我都耐唔耐食,都還可以,近年就真係唔好。當然外賣蛋撻嗰啲應該還可以
咁登登,其實都講過啦,古語有云,FILTH, Fail in London, Try Hong Kong.同樣地,Trainspotting咁(*)。FIHTW,Fail in Hong Kong, Try Taipei
都係嗰句,當地人同遊客食嘅,係兩樣嘢。同樣地,你進軍海外時,又係兩個世界。例如啲韓仔瘋狂咁食許留山,你在香港真係不能想像。「但鬼佬鬼婆都唔明你地做乜當COACH係名牌」
以前都寫過,檀島開到台北。仲要開在信義區新光三越,嗰時要排兩粒鐘(!!!)。而家好似開咗五六間分店,勁唔勁?而當年我都寫過(唔係最多人排嗰時),係遠比香港好食的,餐牌都唔同
咁你見到,就係呢度,茶樓三寶,蝦餃燒賣叉燒包。加埋所謂嘅「絲襪奶茶」,非正式估計,台灣啲香港茶餐廳,全部都叫「絲襪奶茶」,除咗Exotic,亦可能同平時春水堂之類嘅區分。
奶茶不錯,留意佢不設小甜,但本身就唔會太甜,還好。見佢差不多所有嘢飲都唔會畀你揀多甜小甜走甜。
另外,上次食過腸粉,相當不錯。今次冇得叫,唔知時間唔啱定係冇做外賣定已經唔做。仲有,午餐晚餐時間仲有小炒呀 燒味飯呀 牛河呀之類。
咁講返呢個蝦餃燒賣叉燒包,唔好意思食咗兩粒燒賣先影相,另外,埃汾都係有少少強迫症,個順序一定燒賣—蝦餃—叉燒包,仲要係食完一樣先另一樣嘅。
盛惠?連埋運費(唔記得用優惠碼),470,「但結果我食咗940」,下篇文解點解。
(*)Some people hate the English, I don't. They're just wankers. We, on the other hand, are colonized by wankers. We can't even find a decent culture to be colonized by.
==========================
月頭訂最抵,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蚊唔使,4個月已8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ivanliresearch #台北隔離十四天
exotic 類語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荷蘭Sinterklaas慶祝算唔算歧視?
IG: @ally_blahblah
https://instagram.com/ally_blahblah?igshid=1jtemurbno3q7
有讀者好奇,喺荷蘭生活,有冇遭受(種族)歧視?
荷蘭係一個多種族嘅國家,單單阿姆斯特丹就已經有180多個國籍人士居住。而且二戰期間,唔少荷蘭嘅猶太人因為種族原因被德國納粹屠殺,理論上荷蘭係一個「多文化,多包容」嘅地方。但歷史上或者社會結構上,依然以白人為主,偶爾都會聽聞「歧視」個案。最為人熟悉嘅例子係Sinterklaas慶祝中嘅 Zwarte Piet。
首先,點先算係歧視呢?每個人對呢樣理解都有機會唔同。維基百科嘅解釋係咁嘅:
「種族主義(racism)常指一套相信人群及人種區分可以絕對分類,並直接決定各成員肉體特徵及能力的極右派意識型態。根據牛津英語辭典,種族主義(Racism)是一種認為一個人種裡的每一個成員都具有某一種特定的品質或者能力,並以此區分人群及人種間優劣的信仰或者觀念。」【註一】簡單黎講,維基百科嘅「racism」指個別種族本質上比其他種族優越。
日常生活中,「歧視」可以延伸到唔同例子,例如因為種族而唔聘請個別申請人、戶主唔願意出租房間俾個別種族嘅人,等等。
剛剛提到 Sinterklaas慶祝中嘅 Zwarte Piet (“Black Pete” 或 “Black Peter” )。話說荷蘭有自己版本嘅「聖誕老人」Sinterklaas (“Sint-Nicolaas”),傳統上,Sinterklaas 有來自西班牙嘅摩爾人(Moor)作為同伴(亦有人覺得其實係奴隸),皮膚漆黑,所以當地人稱之為 Black Pete。每年十二月初,當地人為慶祝Sinterklaas, 都會有唔少人將皮膚「塗黑」,換上文藝復興時期裝扮【註二】,參與慶祝遊行。一般荷蘭人就會自己搞gathering,一大班人互相送禮物,更會各自寫詩俾收禮物嘅人,有少少似美國嘅感恩節。
咁好喇,如果英國人見到呢個情況,第一時間會覺得呢類將皮膚「塗黑」嘅慶祝「好 racist」。咁荷蘭人呢?一般大眾對呢樣睇法不一。有人稱其為「Dutch racism in full display」【註三】;有人則認為問題唔大,只不過係一個傳統。不過近年因為世界各地BLM運動,唔少荷蘭年輕人都參與其中,令好多人對 Black Pete 「小心咗」;有店鋪未免爭議,甚至直接喺Sinterklaas 宣傳季節唔放Black Pete 擺設。
雖然Sinterklaas傳統備受爭議,但到日常生活,唔同外地人嘅「歧視」經歷可以好唔同。唔少大公司對種族歧視零容忍;筆者見過有合約工因以白人自居(加上性騷擾同時)被馬上辭退。亦有荷蘭人喺疫情初期作曲辱罵華人,隨即被公眾大大反對及告上法庭【註四】。
有時候,種族「定型」(sterotype)同「歧視」界線可以好模糊。例如,唔少西方人覺得亞洲女性好「順從」,有啲荷蘭男人都唔例外,會只同華裔女性交往(即係 俗稱Yellow Fever)。亦有人覺得「非白人」比較 exotic,甚少同其他白人約會; 筆者亦有女性荷蘭朋友對「黑人」情有獨鍾。到底呢啲算唔算「歧視」,我就真係唔識答喇。
【註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8D%E6%97%8F%E4%B8%BB%E4%B9%89
【註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warte_Piet
【註三】
https://www.aljazeera.com/features/2019/11/27/zwarte-piet-black-pete-is-dutch-racism-in-full-display
【註四】
https://nltimes.nl/2020/06/04/radio-dj-evades-prosecution-alleged-anti-chinese-coronavirus-song
#移民 #移民歐洲 #移民荷蘭 #荷蘭 #西歐 #出國 #留學 #歐洲讀書 #歐洲工作 #歐洲生活 #荷蘭公司 #歐洲公司 #荷蘭生活知多啲 #香港人在荷蘭 #香港人在歐洲 #香港人加油 #搵工
exotic 類語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蘇豪區(又稱蘇豪美食區或荷南美食區;英語:SoHo或Soho)位於香港香港島中上環一帶,是蘭桂坊以西的新興飲食地帶。「蘇豪」這個名稱其實取源於英國倫敦一個性質類似的小區蘇豪區,不過因為這個地區位於荷李活道南部(South of Hollywood Road),所以經常活躍於當地的外籍人士特意從地理中抽出「So」及「Ho」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