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駕車產業發展大勢
作者 : Egil Juliussen,EE Times專欄作者
2021-01-26
是時候來猜猜2021年自動駕駛車輛領域會有什麼發展了…去年的自駕車產業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冷清,疫情對許多自駕車開發策略以及應用案例推展的優先順序帶來衝擊;例如自動駕駛卡車以及貨運自駕車受重視的程度升高,但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排名就往後靠了──中國市場除外,當地自駕計程車的測試與試營運大幅增加。
下方的表格是2021年自駕車領域發展趨勢與2020年的比較,接下來讓我們一一討論。
美國自駕車法規逐漸成形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開始對自駕車進行管制,會是2021年的重點事件;筆者已經有兩篇專欄文章探討這個議題(參考「NHTSA is Defining Safety for Self-Driving Cars, But It Has Questions For You」,以及「NHTSA Frames Safety for Cars without Drivers」)。NHTSA的法規可望在2021年完成訂定,但比較可能在2022年實施。
自駕車領域新創IPO風潮
有越來越多自駕車相關業者是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SPAC)成功上市,而非經歷超越傳統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流程。在2020年,有好幾家光達(LiDAR)與感測技術公司就是透過SPAC上市,例如Velodyne、Luminar、Innoviz與Aeva。而看來此趨勢將延續至2021年,而且不只是光達技術新創公司,其他自駕車業者例如自駕車軟體平台、自駕卡車與自駕車處理器開發商也可能循這種模式上市。
自駕車產業「整併瘋」持續
2020年在自駕車領域的兩樁大型收購案──包括Amazon在2020年6月收購Zoox,以及Aurora Innovation在2020年12月收購了Uber旗下的自動駕駛車輛部門──預示了該產業已經邁入整併的成熟階段;還有一樁比較小規模的收購案是2020年12月Nuro收購Ike Robotics。
預期自駕車領域在2021年將會發生更多整併案,其中光達業者肯定會是Tier 1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與車廠的收購標的。有許多光達新創公司可能沒有募到額外的風險資金,或許就會低價出售;而具備頻率調變連續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技術的光達業者會在市場上更受歡迎,也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收購目標。
自駕卡車
自駕卡車的重要性在2020年更加顯著,可望看到持續的相關投資與技術進展。在美國西南各週,相關測試正快速擴展;Plus.ai預期將在2021年於歐洲展開測試並開始量產自駕車產品。兩家領導級自駕車軟體平台業者Waymo與Aurora已經將觸角伸向自駕卡車領域,預期會成為有力的競爭者。
Aurora不久前宣佈與美國車廠Paccar合作,Waymo的合作夥伴則是Daimler旗下的卡車廠牌;這預示了Aurora與Waymo將在2021年的自駕卡車領域扮演要角。此外2021年可能會看到不配備安全駕駛員的自駕卡車進行測試,例如TuSimple已經宣佈將於2021年進行無駕駛員自駕卡車的測試,其他廠商可能會加入。
自駕卡車數量將會在2021年大幅增加,從2020年大約150輛,到2021年底增加到全球2,000輛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自駕卡車會應用於集貨點(hub)之間的運輸,大多數是在高速公路上的移動。而大型物流業者例如FedEx、UPS、Amazon與Walmart也可能增加自駕卡車測試,但是數量應該不多。
貨運自駕車
貨運自駕車包括兩大領域──道路貨運自駕車以及路側貨運自駕車;前者涵蓋不同大小的車輛,從廂型車、小貨車到特殊用途貨運自駕車如Nuro R2,筆者預期特殊用途貨運自駕車會在2021年強勁成長,Nuro將在美國扮演領頭羊角色,中國的先鋒業者則是Neolix (新石器)。道路貨運自駕車預期在2021年會有不小進展,有可能從2020年的100輛左右,在2021年增加到數千輛(全球)。而如果Waymo、Cruise與Ford在2021年積極投入,該數量還會更高。
路側自駕車在2021年的成長潛力更高,因為速度慢、發生碰撞事故的機率更低。目前Starship正在多個城市進行貨運快遞測試,而其競爭對手在一些大學校園進行了成功的送餐測試。相關活動在疫情發生期間有減少的跡象,但2021年可望回溫。Amazon與FedEx也正在發展路側貨運自駕車,預期這類車輛在2021年底將從2020年的400輛左右增加到4,000輛以上或更多。在某個時間點,路側自駕車將會暴增到數萬輛,不過應該是2022或2023年。
自駕計程車
配備安全駕駛員的自駕計程車可能會在中國與美國拓展到更多城市,我們也將看到在歐洲、亞洲的某些城市開始進行自駕計程車測試。配備安全駕駛員的付費自駕計程車服務將會在美國、中國以及少數其他區域的一些城市大幅擴張版圖。而無駕駛員自駕計程車測試也會在美國、中國、歐洲與以色列或少數其他國家展開,部分付費服務發展也會開始進行。
測試用自駕計程車的數量在2020年底在美國與中國超過了500輛,Waymo是其中最大宗。預期到2021年底該數字會大幅增加,可能會超過1萬輛;主要增加力道將來自於Waymo在美國加州與其他城市的相關計畫,還有中國也是關鍵因素。Mobileye的推廣計畫也會是關鍵因素之一。
固定路線自駕車
固定路線自駕車在疫情中受到嚴重衝擊,因為這類車輛提供的是共乘服務。預期隨著疫情在2021年中逐漸緩和,固定路線自駕車的商機也會回溫。許多交通服務業者都對這類自駕車興趣濃厚,也有更多時間可以評估該如何進行進一步測試與發展,以及在何處進行;相關計畫預期在2021底開始,2022年的發展會更好。
私人自駕車
在2021年以及之後的幾年,我們恐怕不會看到任何私人自駕車問世;目前車市的焦點在於擴展L1與L2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功能,以及在少數車款導入L2+或是L3。不過我個人偏向跳過L3,因為有部分駕駛人會無法在一些緊急情況發生時快速接手駕駛任務。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整個自駕車產業都會產生負面衝擊。
從Mobileye於CES 2021的簡報中,該公司認為其策略──利用兩套獨立的感知系統(攝影機與光達/雷達)、責任歸屬安全性(responsibility-sensitive safety),以及道路體驗管理(REM)──已經足夠成熟,能讓L4私人自駕車在2025年上市。而在該公司的簡報之前,我則是認為若比預設的2030年早一兩年就已經是很積極的發展了。
2021年對於所有自駕車應用案例來說都會是個好年,因為涵蓋感測器、處理器、軟體與安全性能功能都將有強勁的技術進展;此外隨著自駕車應用案例從2020年的較小規模出現10倍速的成長,相關商業版圖也將大幅擴張。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126nt01-2021-perspectives-where-autonomous-vehicles-will-stand/
fmcw lidar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ES 2021】新興載具科技秀:未來天空充滿各種私人飛行器,曬曬太陽車子就能跑
作者 Eva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9 日 8:15 |
5G 帶動下,各種 AI+物聯網的應用應運而生,其中尤以各種電動/無人載具的今後發展最受到矚目,CES 2021 可說是今後這方面發展與走向的風向球,從太陽能電動車、設計感十足的自駕車,到一圓未來科技夢的垂直起降飛行器,再到相關晶片、觸控儀表顯示幕與 AR 抬頭顯示器,所有最新趨勢都能透過螢幕充份掌握。
Sono Motors Sion SEV
在這次線上盛會中展出的電動車還有 Sono Motors 展出的 Sion,但不同的是,它是一款太陽能電動車(Solar Electric Vehicle,SEV),整個車身無縫整合了超過 248 顆太陽能電池(每顆液冷電池容量達 35kWh),所以只要在白天透過陽光就可以為電池充電,一旦充飽後可持續行駛 255 公里遠。以德國為例,透過太陽能可以提供每天額外行駛 35 里遠的電力。透過快充站,約 30 分鐘就可以充到8成的電力。該車並內建雙向車載充電器,所以可以分享電力給其他電動車。
GM Cadillac PAV Pod
CES 2021 通用汽車旗下凱迪拉克展出個人自駕(Personal Autonomous Vehicle,PAV)概念電動豆莢車(Pod),是 Halo 未來車系列產品線的一部分,特別著眼於未來,特別強調舒適性,這也是這部車所訴諸客製化奢華體驗的重點所在。整個座艙科技感十足,宛如設計師的行動起居室。在操控上,支援基於生物辨識的 AI 控制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可以透過語音或手勢控制來調節燈光、香味、溫度及空氣濕度。
Cadillac eVTOL
通用汽車在 CES 2021 虛擬會場展示冠上凱迪拉克(Cadillac)品牌的單人座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eVTOL),擁有由四具巨大旋翼所提供的電力推進系統,同時形成特徵明顯的酷炫外觀,配備 90kWh 電動馬達,該機得以在大樓停機坪之間以時速 90 公里的速度飛行,搭乘這款 eVTOL 可免去大都會裡難以避免的喧囂與塞車夢魘。
Mobileye 矽光子光達 SoC
英特爾子公司 Mobileye 總裁暨執行長 Ammon Shashua 在 CES 2021 展示全新矽光子光達(Silicon Photonics Lidar)系統單晶片,能在單一晶片為 2025 年新推出的自駕車提供頻率調變連續波(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光達。這顆被稱之為次世代光達晶片的新品是由英特爾位於新墨西哥州的矽光子製造實驗室所開發的,並預計會在 2025 年量產。
Panasonic AR HUD
Panasonic 在自家虛擬攤位介紹 AR 抬頭顯示器(HUD),充分運用光學、體積最佳化與成像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結合自家 SPYDR 座艙域控制器的 AI 技術,來為車載資訊、物件/行人偵測及地圖/路線導航進行近場與遠場內容的渲染,進而為駕駛者提供更無縫、更吸引人且更豐富資訊的體驗。該系統能將在駕駛者視野上顯示 3D、AI 導向的關鍵資訊,這助助於避免駕駛分心同時提升用路安全性。該系統支援許多關鍵功能,包括眼球追蹤技術、先進光學、AI 導航精準度及即時狀況感知等。
Mercedes-Benz MBUX Hyperscreen
這次賓士(Mercedes-Benz)CES 2021 的重頭戲是 MBUX Hyperscreen 曲面螢幕儀表板,表示這面寬 141 公分的曲面儀表板,是由三片無縫整合的顯示幕組成,雖非賓士迄今以來最大的人機介面,但卻是最聰明、最美觀、最易操作的車載控制面板。透過 AI 的支援,使得該螢幕與作業系統能夠完全適應使用者需求,並依據不同情況為各種資訊娛樂、舒適性與車載功能提供個性化建議。預計,該螢幕會搭載在 EQS 豪華電動房車。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1/19/ces-2021-sev-pav-evtol-soc-ar-hud/
fmcw lidar 在 FMCW LiDA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Lumentum ... 的相關結果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long-range LiDAR, Lumentum is developing an FMCW LiDAR optical subasembly (LOSA), a novel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 ... <看更多>
fmcw lidar 在 Lasers for Lidar: FMCW lidar: An alternative for self-driving cars 的相關結果
FMCW lidar measures distance by repeatedly linearly chirping frequency of the continuous laser beam (see Fig. 1). Typically, the chirp rises for ... ... <看更多>
fmcw lidar 在 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LiDAR 的相關結果
Frequency-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LiDAR ; Improved range resolution, enabling the measurement and separation of multiple closely spaced surface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