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Makers的這集節目,找了幾位遊戲公司資訊長,探討如何建立遊戲數據資料庫。我自己不是技術專業,雖然待過幾家大公司但也沒經手討論建構資料庫的過程,有些技術術語理解過程中有點障礙,但還是提供一點整理與看法和大家分享。
遊戲業的變化一直很快,對數據資料的要求可說走在行業的前端。早期遊戲公司對於數據只有簡單的儲存與翻看要求,現在的數據已經能協助遊戲業做出客製化分析、預測玩家的行為甚至Playtika能因此做到"千人千面".....即依據每位玩家的數據,給予最適合的遊戲功能、玩法與機率。
因此,數據儲存、整理、與工具的選擇就成了很重要的關鍵。訪談中被多次提起的是Snowflake,這是個雲資料儲存運算工具,可以整合所有來自不同的資料源,工具的使用上有許多好處,技術方面我就不多加說明,特點是他的"儲存"資料費用很便宜,也適合中小型團隊,但與會者也提到,其查詢資料的費用雖然單位小,但當玩家資料累積越來越多時,花費金額就會比你想像中高很多。
其他的工具還有提到Amplitude、Firebase、Appsflyer、Grafana等。但不要期望用一個數據資料分析工具就能完美解決所有的問題。每個工具都有長處或短處,多個工具搭配使用延伸需求外,還能減少風險,或是交叉驗證數據的準確度。
小公司剛成立時,通常會以既有市場的工具為主,這些工具便宜但客製化程度也會比較低。當公司成功的遊戲越來越多時,就有把所有數據來源標準化進行統一分析的需求,這時就要考慮那些能高度客製化的服務。
訪談最後讓三位來賓提出對於資料分析的建議,很值得反思。
ANDRE認為最重要的是「誰來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很多數據,會因為查詢方式的不同,需求的不明確導致資料錯誤。即使資料本身即使沒有問題,也會因為使用方式,觀點不同,產生完全不同的結論。譬如, 某日新增玩家的留存是20%,而這些玩家普遍首日駐留在等級10級,看起來等級10級是造成流失的關鍵,但如果LV10玩家中有9成以上隔日會繼續玩下去,那問題顯然不是光看等級這麼簡單。
即使大家看到的數據都正確,分析人員看一層、看兩層、看多個來源,判斷角度,都會賦予數據不同的意義,最終還是回到每個人本身的專業素養。
CAURAV則認為在公司還小的時候,就應該思考整個數據資料的建置,如此在公司擴大,組建更龐大的數據分析架構時,才能盡量減少過度時期所要付出的成本。
但我認為現實上,小團隊的遊戲要先能夠成功且長線經營,才有進一步建構更完整數據系統的必要性;不過,至少可以先確認各種工具的彈性與容錯率,以及對未來自建數據系統會不會造成阻礙,會不會產生搬遷困難,這些都可以先進行考慮。
OLIVER的觀點則是我最認同的。即使建立再好的數據分析系統,公司無法建立相對應的決策文化也沒意義。怎樣從數據中找到有價值的資訊,並想辦法放大其價值,才是建立一整套系統背後的關鍵。
呈如我們在粉絲團常強調的,看數據、分析數據、和做出行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大多數人的數據分析旅途都止步在前兩站。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啟發。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firebase 新增 資料」的推薦目錄:
firebase 新增 資料 在 Code For Market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認識Retention留存率分析嗎?🤓
它在行銷上有著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喔,今天就來簡單介紹給大家吧!
想知道更多的,歡迎訂閱電子書喔!!😊
大家趕快來體驗吧~~💪🏼
-
對了CFM 將有一項全新的會員計劃啦!
想了解的繼續看下去吧~~
-
【 會員制度測試計畫!讓你一次觀看所有電子書!】
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參與,
我們團隊即將開放一項全新的會員計劃,
本次將招募30位測試員夥伴前來體驗,
但請留意:
本次活動為付費體驗但於指定時間內申請取消訂閱即可全額退款。
詳情請參考下方問卷連結
活動詳情請參考
https://forms.gle/xWPyk7yQLpbakZNV6
透過會員計劃,你可以享受以下內容:
1. 電子書觀看,無需等待,每月隨你看!
2. 無限次觀看電子書!
3. 每月新增電子書,讓你每月都有新知識!
本次參與可觀看之電子書內容:
1. GA 基本教學
2. GTM 基本概念與解析
3. Firebase 基本教學與解析
4. A/B Test 與 Google Optimize 介紹
5. Retention 分析基礎概念 part 1
6. Google Search Ads 應用&基礎介紹
7. GA4 Part 1 : 基礎認識與事件概念
8. GA4 Part 2 : 常用報表與使用說明
------
部分資料參考:
1. Amplitude Mastering Retention
https://amplitude.com/mastering-retention
#retention #留存率分析 #marketing #行銷 #分析工具 #工具 #knowledge #marketingknowledge #行銷知識 #variable #觸發條件 #標籤 #marketingtips
firebase 新增 資料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專欄新文章] 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報名系統
✍️ Yuren Ju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這次 Ethereum 全明星技術座談終於到了一個段落,也比較有時間來整理一下資訊。這次最特別的就是採用了基於區塊鏈的報名方式,記錄使用者的報名資訊在區塊鏈上,到場時再出示報名相關的證明來驗證是否報名。Taipei Ethereum Meetup 是一個推廣 Ethereum 區塊鏈的技術社群,報名時也採用區塊鏈技術再適合不過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是上次 BeyondBlock 研討會時出現率過低的問題,這也是免費活動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通常出席率會落在六成到七成之間。而 Taipei Ethereum Meetup 是因為大家的熱情聚集並且一同組織活動,大家花費了很多心力舉辦活動,出席率不彰自然容易澆熄熱情,所以這也是我們上次活動後就想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們剛開始想做的是押金制,想要透過智能合約收取押金後,在使用者證明出席後退回押金。
不過這次的活動因為想租用更好的場地來容納更多觀眾,經過社群組織人的討論後,決定應該要改用付費制,在這個當下其實我們已經把押金制的系統建置大約六成並且在社群內進行內部測試了,所以我們又很緊急的將系統改成付費制的報名系統,這也是最後大家看到的報名網站。
當然去除掉押金設計,整個智能合約的功能也會比較簡化,僅需要處理付款之後紀錄錢包地址即可。
整個系統並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應用,而是混合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技術。網站採用 react.js 開發,並且透過 ethjs 連接 MetaMask 並且接入區塊鏈。而電子郵件與報名者名字則因為個人隱私考量沒有放在區塊鏈上面,而使用中心化的 Firebase 資料庫儲存這些資訊。
我們的智能合約放在 Github 上供大家參考,部署時需要提供幾個參數:
錢包地址:活動結束後會需要把 ETH 報名費匯出到一個錢包
參與人數:整個活動的參與人數上限
報名開始時間:只有在開始報名後智能合約才會接受報名
當使用者前往報名頁面後,系統將會透過 eth.js 與 MetaMask 連接這次報名所使用的智能合約,並且取得智能合約中的目前報名人數資訊。
首先要滿足幾個條件才可以開始報名:(1) 報名時間已經開始 (2) 參與人數還沒到達上限 (3) 使用者呼叫報名的函式時有附上超過 0.015 的 ETH。
當以上條件都滿足時,填妥資料送出後會發出一個 Transaction 到區塊鏈上,當此筆交易成功時你的錢包位址將會被登錄入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
在此同時我們也會將電子郵件與報名者名字紀錄在 Firebase 資料庫當中,並且透過電子郵件送出報名相關資訊。我們的報到機制因為考慮到現場要如何簡易的驗證使用者的資訊,僅採用使用者出示系統所寄送的電子郵件作為證明。
整體來說在這個報名系統中,去中心化平台負責了跟資產相關的邏輯:報名費、入場資格;中心化服務則負責了儲存個人隱私資訊以及寄送電子郵件的功能。
當然這樣的售票方式是一個實驗,過程中間也遇到一些問題待解決。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有數個使用者希望一次買多張票,但當初沒有這樣的設計,導致有這樣需求的人必須切換不同錢包地址來購買多張票卷,這是個可以在智能合約裡面改進的地方。
另外由於我們寄送信件是透過 Firebase 的寄信功能,寄信的時間點在新增資料到 Firebase 資料庫時即寄出信件,但是資料進入資料庫時並不保證交易已經成功,導致後台系統還需要額外確認資料庫裡面記錄的錢包地址是否有完成交易取得票卷,這也是可以透過 etheruem event 更好的處理,或是也可以考慮完全移除 Firebase 的依賴。
最後其實電子郵件當初是因為需要發出報名資訊方便當天報到所以才額外在 Firebase 紀錄,但是也可以透過其他方法處理報到流程,進而讓這個系統脫離對 Firebase 中心化資料庫的依賴。
其中一個可以的做法是當報名成功後,讓使用者再次透過 MetaMask 簽名特定訊息,並且將簽名後的結果產生成 qrcode,並且提示使用者妥善保存此 qrcode 作為出席的依據,在報到時可以利用此 qrcode 確認這是由特定錢包簽名過的資訊作為入場依據。
去中心的報名系統適合嗎?
當我們開放報名的那天,我心裡還在反覆思考到底使用這樣的報名方式到底恰不恰當。隨著票券售馨,加上當天超過九成的出席率也讓我放下心中的大石。其實當使用者已經花了不少心力搞清楚怎麼用區塊鏈報名時,不夠感興趣的使用者都放棄了,最後完成報名的出席活動的機率當然會非常的高。
但這也是個雙面刃,這樣的報名方式的技術門檻還是不低,首先要有 ETH 以外,還需要安裝 MetaMask 並且利用它完成報名。採用這樣的報名方式,短期看來還是比較適合採用在跟 Ethereum 相關的技術型活動。
當然我們也期待有更好的基礎建設可以讓所有人使用區塊鏈技術時都可以變得非常簡單的那一天 — 就如同現在大家都可以輕鬆的透過瀏覽器上網際網路一般 😀
本報名系統網站方面由我 (Yuren Ju) 與 KK Chen 開發,並且由謝永宸撰寫第一版較複雜的押金制智能合約,後期由我修改成付費制的智能合約。本專案為開放源碼專案以 MIT 授權釋出。
https://github.com/EtherTW/tickets
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報名系統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