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誘
替他人留下決定空間的另一種方式是發問,而不直接發表定論。
納飛茲.阿敏(Nafeez Amin)和人合開雪帕補習班(Sherpa Prep),那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間考試準備與入學顧問公司,提供GMAT與GRE課程,十幾年來協助數百位學生進入全國最好的研究所。
然而在早期的時候,納飛茲注意到有個問題一再出現:學生讀書讀得不夠勤。
納飛茲除了管理公司,通常也參與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已經好幾年沒念數學,GMAT又不允許考生用計算機,因此課程第一天通常從一些基本的算數暖身。此外,納飛茲會大致提一下課程的安排方式,鼓勵學生擬訂讀書計畫,最好還能向朋友透露自己正在補習,這樣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可是當納飛茲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發現學生把目標放在很好的學校,卻不知道那需要非常認真讀書,GMAT才可能達標。許多學生根本沒做好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人人都申請相同的前十名頂尖學府,卻以為只需要付出一小點努力就能進去。學生不明白,頂尖學校的錄取率通常只有五%,而且申請者之中臥虎藏龍。
許多人報名補習班時,想說自己以前申請大學的SAT分數打敗群雄,或是以前考試都考很好,沒問題的。然而申請研究所是不同的戰場,對手不再是一群懵懂高中生。納飛茲的學生這次不僅要和其他的大學畢業生比拼,而且大家的大學成績都好到足以繼續念研究所。這次的競爭對手是頭腦更聰明的一群精銳。光是以前的認真程度還不夠。
納飛茲問學生課後打算花多少時間溫習,他聽到的數字低得驚人。大部分的人說一星期五小時,最多十小時。課程結束時,大約讀了五十小時的書,但學生如果要拿到心目中的漂亮分數,需要讀兩三百小時的書。五十小時差遠了。
然而當納飛茲試圖告訴學生這個事實,大家只是呆呆望著他,不相信他說的話;或是聽到要那麼累,乾脆打退堂鼓。開課第一天的反應非常不佳:這傢伙憑什麼告訴我,我必須更認真念書?
納飛茲不希望潑冷水,但他希望學生認清事實,了解他們課後還得花更多時間念書。考好GMAT遠比想像中困難,要花的時間比預期的多,要努力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成果。
納飛茲因此改變方式,不再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做什麼,而是問他們要什麼。下一次他教課時,一開始就先問:「你們為什麼來這裡?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考GMAT?」
學生回答:「我們想進入最好的商學院。」
「好,那你們知道要進那些學校,需要多少分嗎?」
一名學生回答:「我需要七百二十分。」另一名學生回答:「七百五十分。」
「你們要如何考到那些分數?」納飛茲問。
學生此起彼落回答,開始對話,討論完後發現,每年考GMAT的人大約有二十五萬人。排名前二十的MBA課程,入學人數大約是一萬人。換句話說,僧多粥少。學生開始發現進研究所比想像中困難許多。
學生意識到這件事之後,納飛茲開始把對話引導到他最初想抵達的地方:大家需要多努力念書。「如果要考到高分,落在你們要的百分位數,你們認為一星期需要讀幾個小時的書?」納飛茲問。
學生沒用猜的,也沒隨便拋出一個數字,他們發現自己不知道答案,開始反問納飛茲問題。「老師,你輔導學生有一段時間了,你認為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學生問,「像我這樣的學生,通常需要讀幾小時的書,成績才能進頂尖的學校?」
賓果。
這下子納飛茲拋出三百小時的數字時,每個人都認真聽他說話。學生計算一下,發現不可能在十週的課程內、一星期讀五小時的書,就達到大約三百小時,必須調整計畫才行。討論結束時,學生說自己會念書的時數,變成一開始的三倍。
納飛茲利用發問來促成結果。學生更認真讀書、從課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穫,考試成績也變好。納飛茲靠的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多少溫習時數,而是協助他們自行找出答案。
發問可以帶來兩種效果。首先,就和提供選單一樣,問題會轉換聽眾扮演的角色,不再忙著反駁,想出所有他們不認同某個說法的理由。他們的心思被另一件事占據: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個問題帶來的感受、他們有什麼看法。大部分的人樂於談關於自己的事。
第二,更重要的是發問可以促成接受。人們極可能不想聽別人的話,想照自己的意思做;而此時問題的答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答案,而是他們自己的答案。由於這是他們個人的答案,反映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信念與偏好,這樣的答案更可能驅使本人行動。
警告標誌與公衛宣導通常能提供資訊,但採取聲明的形式,如:「垃圾食物會讓你變胖」或「酒駕是謀殺」。
這種做法的目標是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但通常給人的觀感是愛說教。民眾心生抗拒,開啟防禦模式反應:「哼,垃圾食物才不會讓你變胖;我認識很多人都吃麥當勞,體重從來都沒增加過。」或是「這廣告也太誇大。我朋友上星期就是喝酒後開車,也沒死人。」尤其是人們對某個議題有強烈看法時,太強勢會讓他們感到被脅迫,使訊息造成反效果。
不過,相同的內容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傳達:你認為垃圾食物對你有好處嗎?
如果某個人的答案是「沒有」,這下子他們進退兩難。請他們解釋自己的看法時,這個問題會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他們清楚意識到垃圾食物對自己沒好處,而一旦承認,就比較難繼續吃下去。
問題會促使聽眾按結論去做。不論怎麼答,行為要符合自己給出的答案。
納飛茲問學生想考到多少分,但他不是隨機選中那個問題。納飛茲會那樣問的原因是,他知道學生的答案將引導學生抵達他一直希望他們抵達的地方。
某間醫療器材公司的高階主管因為業務人員不肯帶下屬感到困擾。她寄出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會議,鞭策資深員工指導自己負責的新人。
然而,催也沒用。獎金是取決於成交量,因此管理人員寧願把時間花在談生意上,無暇訓練別人。
事情缺乏進展讓那名高階主管沮喪不已,最後問一名業務:「你是如何成為如此成功的銷售人員?你今天使用的一切技巧是在哪裡學的?」
業務回答:「喔,我跟提姆學的。他是我以前的上司,已經離開公司了。」
高階主管想了想,接著問:「那如果你的團隊無法向你學習,他們要如何進步?」
如今那位業務是全公司最優秀的導師。
你是否企圖改變公司文化,或是要讓團隊支持不愉快的公司重組?催化劑不會把事先定好的計畫硬塞給同仁,恰恰相反,他們先從問問題開始。去找會受到計畫影響的人,徵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規劃過程。
這種做法有兩種好處。第一是能蒐集到問題的相關資訊——不只是問卷資料或道聽途說,而是從每天實際負責處理的同仁那聽到實情,得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第二項優點:當方案出爐時,更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支持。大家不會感覺是上面的人一聲令下、他們就被迫接受,反而感到自己也參與了改變的過程。他們已經替結論出力,也因此更願意花心力讓結論成真——這點將加快改變的速度。
循循善誘才是上策。
.
本文摘自《#如何改變一個人》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作者:約拿.博格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循循善誘這個方式儘管很基本,但基本功要練得好,也要透過不同案例來學習。這個方式的重點是,不要一下子把答案塞給對方,這反而讓對方不想買帳。
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即便剛開始好像進度慢,但對方感覺靠自己領悟出答案,對方會比較有動機執行。讓人感覺參與了做決定的過程,這也能給人尊重。
我曾經請青少年想像自己是父母,請他們試著解決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通常青少年也給不出什麼好答案,最後只好分享自己的父母如何應對—這種將心比心,讓青少年自己體會到,父母的難為。
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很多人寧可相信自己抱持的錯誤答案。因為這答案產生的過程有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也牽涉到自尊、自主,大部分人都滿心期待自己的推論能被驗證為真,即便推論過程多麼荒謬跳躍。
祝願您,能學習問對問題,這常能鼓舞人的動機!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僅剩五位...
「gmat數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gmat數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mat數學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mat數學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mat數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mat數學 在 [情報] 20180607 換題+ 突破數學瓶頸- 看板GMAT 的評價
- 關於gmat數學 在 A2GMAT - GMAT數學題型介紹by KH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gmat數學 在 A2 GMAT | [KH給數學弱底同學對於OG的準備建議] 的評價
- 關於gmat數學 在 Mathematics Stack Exchange 的評價
gmat數學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超過三十歲,才動了想到美國生活看看的念頭,不想靠嫁人的方法,只好認命選了讀書這條路,從托福跟gmat開始,我每天過著提早一個半小時起床的生活,堅持上班前花一小時背單字或是做題目,就算是早上五點的班,下班後也頂著濃妝乖乖坐在補習班第一排,那年的一月一號,我帶著數學課本坐在星巴克問自己到底何苦。
後來到了美國的生活充滿挑戰,因為藥物過敏獨自前往各醫院檢查,要查字典才聽得懂醫生在講啥。上商學院的課,無論是金融還是國貿,都因為算數學算到哭(圖哥傻眼暴龍)。同時過著在聯合國全職實習、晚上上學、周末念書、當教授助教、同時找工作的生活,每天都倒頭就睡,什麼追劇運動的時間都沒有。後來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因為疫情失業,連正在辦的綠卡也飛了,每次遇到挫折的時候我難免會想起,決定辭職的時候,一個主播姊姊在更衣室很認真問我:「真的要放棄已經穩定的職涯出國嗎?回來了可能很難回到一樣的位置喔。」
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可能還是會選擇到紐約,畢竟離開台灣的這幾年,我接觸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事物,如果沒來紐約,我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做在聯合國辦公室看各國大頭開會,也可能不會有真的交心的歐洲朋友,也不會有國際工作經驗。
但是問我是否鼓勵年輕人不顧一切出國追夢?我只能說,「跳脫舒適圈」這件事情是有成本跟代價的,我放棄了穩定的年薪與年資,背了留學貸款,也犧牲了跟家人相處了時間,換來在找工作苦海中載浮載沉的現在,我肯賭,也沒有後悔,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本錢。
看過有人分享他在台灣工作幾年後決定出走,毅然決然訂了機票到美國找工作,窩在朋友家幾個月後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過著人生勝利組的生活。但他沒告訴大家的是從小他就念國際學校,英文沒有問題,還有美國學歷,最重要的是他有綠卡,美國公司不需要贊助他的簽證,所以他的履歷從一開始就不會被放在那疊直接被篩掉的外國人裡。 他跳脫舒適圈的成本,跟一般在台灣長大的人的成本絕對是不一樣的,成功的機率更不可能相同。
當「跳脫舒適圈」成為顯學,大家一定要拿出濾網篩過眼前的雞湯,因為別人的營養品,很有可能是你的毒藥,每個故事背後,都有沒告訴你的事。更何況每個人的人生際遇、規劃、經濟狀況不一樣,離開舒適圈這個法則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選擇挑戰的人,很棒,在過程當中看到的風景一定很美好,所有經驗都會變成養分,但是選擇維持現狀的人也不應該覺得懊惱,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光是過好眼前的生活,就得付出很多努力了。
gmat數學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歧視近期真的是最後一篇了,本來想要發怎麼度過失戀期的文章,都一直被延宕(顯示為新電腦來了肯打文章了)
亞裔在美國被歧視,整個議題不被重視的現象存在已久,但我所謂的「被歧視」是指不分青紅皂白因為自己的黃皮膚被罵、被欺負、遭受不同待遇,那種明明自己做不好卻演小劇場的絕對不算,BLM運動說美白用品在提倡「白才是美」要求下架那種,我也覺得太過,不應該追求所謂平等而剝奪別人的選擇。
曼哈頓的上西區有一間Pure Yoga(現在已經退出台灣市場),設備好、師資佳,是疫情前我很喜歡去的地方,有一次我跟學校的對岸同學聊到那裏,她氣呼呼地說:「不要去那家!那家歧視亞洲人!!」但明明每次我去的時候老師都活力滿滿,我從來也沒遭受過異樣眼光啊,問她怎麼了,她大小姐說:「我把手機帶進教室玩,老師就走過來說讓我不要在教室玩手機,我就不信她會對白人這樣!」小姐,手機的亮光跟震動都會影響想要好好專心做瑜珈的人,無論在台灣香港上海美國的分店都有規定不能帶手機進教室,管你黑白黃紅,規矩就是規矩,真的不用什麼都扯歧視。
有一派人認為白人對亞洲人說:「你數學很好」也算是一種歧視,我倒覺得,這只是刻板印象以及他們真的數學很爛而已,在學校如果有美國人叫我算數學,或是問我數學問題,我都會大方地跟他們說我算Gmat數學算到哭的故事,再告訴他們:「你們必須知道不是所有亞洲人都會數學,這種東西呢跟人種沒關,不會就是不會😂」有時候不同文化之間的缺乏理解,慢慢交流增加理解就可以了,也不需要算到歧視頭上。
有人會說:「我在美國好多年了從沒遇到歧視。」我都會覺得這人是很有福報的人,要嘛真的沒遇過人家因為黃皮膚攻擊他,要嘛是他個性開朗,就算真的被差別對待也不會放在心上,笑笑就忘。
事實上疫情之前,我也一直覺得自己從來沒被「歧視」過,畢竟有時候有些人口中的歧視,要嘛是陷入自己的小劇場輪迴,想著各種「如果我不是亞洲人他會這樣對我嗎」的劇情,不然就是真的做了無論什麼膚色都不被容許的事,那真的不能算歧視,只是欠罵而已。
gmat數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身邊有些朋友,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離家,不管是出去求學還是出去工作。
在外面的歷練裡面,慢慢的把他形塑成一個他自己覺得,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人。包含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
我呢,大學就離開了台中的家,到台北求學;而自此之後,我就一直都待在台北。我也覺得我在台北的工作、生活、求學的歷練,把我形塑成一個我更喜歡的自己。
可是呢,妙就妙在這裡了!每一次像我們有這樣子歷練的人,只要一回到老家,可能不用待太久;可能是半天,可能是一天,就會深刻的感覺到自己被打回原形。
無論是負面情緒啊、悲觀的想法啊,這些一切的一切;好像呢,自己多年來在外地所磨練的心智的力量,那些所謂正向的觀念,都不復存在了。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其實關於這個部分喔,就讓我想到關於在心理學裡面「刻板印象」的研究。
有一個很經典的研究,是在密西根大學的研究者,叫「巴巴拉.佛瑞.德里森」。
他所主持的實驗,就告訴我們刻板印象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在這個經典實驗裡面,找了一群大學生,男女都有。
請他們進入心理學的實驗室,一次來一個;告訴他們他們來參加情緒,以及消費行為的研究,那當然我們知道這只是個幌子啦!
在這樣的宣稱底下,要他們評估三種消費性的商品,分別是一瓶男女通用的香水、一件衣服,還有一樣食品。
然後在受試者給香水評分之後,請他們進入更衣室,這個更衣室裡面呢,有一個全身鏡。
他們拿到的衣服可能是泳裝,或者是毛衣,女生試穿的是那種一件式的連身泳裝;尺寸呢從4號到14號;或者是呢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大中小。
而男生呢,穿的就是泳褲,這泳褲有4種尺寸,從小號到特大號;或者是毛衣,毛衣的尺寸分成特大號、大號,或中號。
這些大學生從耳機裡面接收到指令,要他們換完衣服之後,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然後再填問卷。
問卷的內容,和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是有關的,在整個流程完之後,請他們換回自己的衣服;而受試者走出了更衣間,接受下一個階段的測試。
下一個階段的測試,是美國的一個學術能力測驗,叫做GMAT的20題。這20題呢,都是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
給他們15分鐘回答這20題,而這時候實驗者明白的告訴他,這是為了測量他們的數學能力。
在整個數學測驗結束之後,最後請他們接受一個巧克力棒的試吃測試;並且告訴他們想吃多少巧克力,就吃多少巧克力。
結果你知道嗎?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哦,那些穿著泳裝的人,會比穿的毛衣的人,更容易把自己的焦點跟認同,落在他們的身體意象上。
無論男女都一樣,所以也因為這樣子,到了最後要吃巧克力糖,女生普遍會比男生吃的來的少。
可是如果他們在試穿泳裝的時候,讓他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是不滿意的;他們吃的糖就會比其他的受試者少更多。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數學的測驗。在這邊提醒你一下,這些受試者穿泳裝,或者是毛衣都是隨機指派的。
而研究人員呢,在這之前也控制了重要的因素,像是呢,整體受試者的數學能力,他們找的人呢,數學能力都是比較平均的。
然而呢,相對於試穿毛衣的女生,那些試穿泳裝的女生,在數學裡面表現出比較低的表現。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當一個女性她被暗示,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他連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這是多麼可怕,而且也是多麼強大的一個刻板印象。
在美國的文化裡面喔,好像覺得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數學就一定不好;而且更可怕的是,這些當事人測試出的實際表現,也都還印證了這件事情。
所以它已經不是在於,其他人對於所謂的美女的刻板印象了;它是連當事人自己也都接受了,而且在無意識的狀況底下,接受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然而同樣的狀況放在男生身上,那些男生在數學測驗上的表現,就完全不受他們試穿的到底是泳裝,還是毛衣而受到影響。
特別用暗示的方法,讓他們聚焦在自己身體的認同,並不會在任何方面去傷害他們,自己認為自己的數學能力。
所以呢,有時候整個環境帶給我們的影響、帶給我們的刻板印象,它還不是別人對我們的偏見而已,而是我們自己也會不小心的認同他。
好!談到這裡,那跟前面所談的,我們明明在外地擁有自己的生活,過了一個自我覺得比較好的人生;但為什麼一回到家,就馬上會覺得打回原形呢?
很簡單!因為當我們一回到家,我們的內在狀態就會是個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最大的認同就是我們的父母親。
我們的父母親怎麼看我們,無論我們表意識上怎麼樣反抗,我們都很容易接收~對!當你的父母親認為你就是怎樣的人的時候,可能你在成年之後的世界、成年之後的人生,根本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你一回到家,如果你沒有一個清楚的覺察,你就很容易的把自己又放回了那個位置。
甚至於不止如此,在我自己的經驗裡,當我已經離開家,可能已經一兩天了,我覺得那個影響都還在呢!
是不是就像這個實驗裡面,當一個女生,她被觸發了要留意自己的身材,連她自己的數學能力都會受影響。
所以呢在這裡,我倒不是要跟你說好像要跟家庭斷裂,因為這很違反人性;而且呢,這也是連我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
倒是我想要透過這個分享,邀請你去覺察,當你回到你的原生家庭,或者是你想起你的原生家庭的時候,有很多的無奈、有很多的不得不!
甚至於有很多的被打回原形的感覺,我鼓勵你不是跟這些刻板印象對抗,而是把這些刻板印象,當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或許我們的家人,用他一輩子的時間跟生命證明了,怎麼樣的生命形態、怎麼樣的概念,是不會得到幸福更快樂的。
就好像是很多朋友從小到大,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的金錢觀念,可能就是充滿著匱乏感、罪惡感,或者是一些負面情緒的。總覺得呢,花錢在自己身上是不應該的!
再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毫無節制的花錢,大手大腳;或者是另外一種典型,一想到錢就覺得它是骯臟的、它是邪惡的。
然而這些信念,是不是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你,讓你在成年之後,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主觀意識覺得已經活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但是每當遇到錢,或者是跟錢有關的決策的時候,又好像很容易跟自己的父母親、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那個決策模式很像、很像…;所以搞得自己非常的辛苦。
因為如果你的父母親常常會莫名其妙的,讓錢在自己身旁溜走,可能不管你做什麼,當你沒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很容易重複了他們的模式。
我常常說喔,問對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希望透過今天這段分享,千萬不要回家,看到你的原生家庭、看到你的父母親,就對他們生氣發脾氣!
雖然他們帶給你很多很多的影響,雖然這些影響可能會讓你在發覺了這一點之後,會有很大的負擔的感受。
但是請你把他們當成是一個,他們用他們一輩子為你所寫的一個教材,是一個反面的教材。
他們至少很確定的讓你知道,怎麼樣的生活形態、怎麼樣的思維跟信念,沒有辦法過一個更富有,或者是更富足、更滿足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財務觀念。
其實每一個人在成人世界裡面,所實踐的財務觀念,幾乎都受到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你要怎麼樣能夠擺脫這些限制,能夠建立起屬於你自己、適合你此刻生命的金錢觀,並且具體的做法?
那麼我很歡迎你,可以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跟我們反映,我們幫助他看見了他這一切,關於財務的觀念是怎麼來的?當你弄清楚了這個源頭,你再去學相關的做法,才會真正的有用。
否則啊,我遇過好多好多朋友,學了好多好多厲害的投資方法。但不管他怎麼活,他永遠都活的像個過路財神,這是一個很令人挫折,也很辛苦的結果。
【理財心裡學】歡迎你的加入,詳細說明在我們每一段內容裡,都有附上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gmat數學 在 A2GMAT - GMAT數學題型介紹by KH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講解顧問:KH – 清大工工/交大工管所工程科系出身,擅長以 數學 最基礎原理解題,破解 GMAT 特有的Data Sufficiency題型2013.09 / 2013.12 / 2014.06 ... ... <看更多>
gmat數學 在 A2 GMAT | [KH給數學弱底同學對於OG的準備建議] 的推薦與評價
上週KH有兩個諮詢的case,因為這兩位諮詢同學所遭遇到的情況很相似,引述同學說法,都是數學從國中開始一路「爛」到底的弱底背景,當然KH過去諮詢經驗來看,其實數學弱 ... ... <看更多>
gmat數學 在 [情報] 20180607 換題+ 突破數學瓶頸- 看板GMAT 的推薦與評價
據追夢網回報 GMAT 於今日(20180607)換題
距離上次換題日(20180528)為 10 天
改制後四次題庫長度分別為:19天、10天、13天、10天
祝各位同學考試順利!
-----------------------
對於最近版上好幾位同學表示數學遇到瓶頸,Klaus順便在這邊發表一下看法與建議
以下論述有點長,沒時間就直接按end看懶人包
(論述開始)
大家都知道GMAT有一半的分數來自數學,但在台灣的GMAT圈,數學往往被當成是
最後一個”科目”,很多同學準備考試的排序是這樣的: SC>RC>CR>>>>>>Q。
把Q跟SC/RC/CR放在平行結構裡面,(事實上後三者都是題型,Q本身則包含兩種題型),
往往就會不自覺掉入一個決策的陷阱:在Q上面最多就是花1/4的時間。
所以從戰略上來講,數學要花足夠的時間。因為Q的目標分數遠高於V。
一定有人宣稱自己數學不用怎麼準備,只做了XX就去考試,輕鬆拿下Q51。
如果你
1. 自覺也有這樣的資質
2. 所以只想知道XX到底是什麼
3. 然後手刀去把XX給刷完之後到考試前就再也不碰數學
請按左箭頭離開,這篇文章不是寫給你看的。這篇文章是給有思辨能力與
意願探索自身在 GMAT 數學上的問題,然後願意投入足夠資源去積極改善的人。
以下正式開始回應這個主題:如何突破GMAT數學的瓶頸
一、接受事實:所有實戰以外的成績/正確率/刷題數量與次數,
都不是實力的指標。考差就是實力差,不承認這個事實的話
就無法心甘情願丟資源下去改善這個問題。
如果你對事實的認知是:運氣不好、碰到換題。那也請左轉出去慢走不送。
單靠機經拿高分的年代一去不返了!拿2016年4月以前的往事(包含心得文與
備考策略)直接套用在2018年的考試現況是一種無腦的行為。下面我會再提
到依照現況(換題快、題數少)正確使用機經的方式
(延伸主題:換題大地震後的報考策略) https://youtu.be/3gJPRYtc1h8
二、診斷問題:Klaus建議同學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去做初步的自我診斷:
I. 數學閱讀:讀題是否有困難:單字看不懂?單字都懂但句子不懂?
II. 明顯弱點:例如排列組合的題目很容易錯,用C還是用!永遠分不清楚
III. DS規則:是否偶爾會有”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充分”的狀況發生,
只要發生過,你對DS規則的理解就不夠透徹。
假如診斷出有以上三個症狀,其實都有標準、明確的治療方式。單純只是數學專有
名詞不懂、知道對應的中文是什麼之後就完全沒問題的話,那就是背數學單字表。
如果有單字以外的讀題困難,Klaus 開的藥方是 GRE Math Review。
明顯弱點的話,就必須去複習該弱點,Klaus在此不推薦特定資源或教材,
單純提醒 Klaus 輔導與諮詢很多同學後歸納出的經驗法則
*所謂的弱點往往跟閱讀是不可分割的*
再次拿排列組合做例子,很少有那種排列組合的題目是意義完全讀懂做題目卻很差
的,題目做不出來有很大一部分是閱讀:讀不懂、讀不到重點、只知中文卻沒有連
結到對應的數學公式。
最後是 DS 這個特別的題型,標準的GMAT數學教材或課程都應該詳細解釋DS的規則。
如果手邊一時沒有資源的,Klaus在此野人獻曝在本版的舊文(DS的規則與做法)
https://www.ptt.cc/bbs/GMAT/M.1491048406.A.8F6.html
三、高分狀態:Klaus考過Q51(廢話),同時也接觸過許多Q51甚至滿分的同學,
所以對於數學滿分者的答題狀態可以做出很完整的描述。從幾十份Q51的ESR
歸納出來 Q51 的普遍特徵就是:
-中等題快而不錯
-困難題能在合理時間內答對
-簡單題幾乎不會遇到(除了開頭前幾題或者不計分題)
相對的,Q49的原因不外乎
-錯了中等甚至簡單的題目
-中等題用時過久(進而導致困難題時間有限)
-困難題的答對率不理想
四、如何達到:知道高分狀態,不表示自己也能做到,每個Q49的學生還是有差異性,
以下的建議是一般性的,另外也沒有特別針對某個題庫或題型。
I. 做題目不是作對就好,要去想是否有更快的做法。
II. 驗算的手段與習慣:要避免粗心錯誤就必須驗算
III. (選擇複習用的材料) 解答的品質是很重要的,追夢網的免費
解答就不期望期望品質好又穩定。看起來簡短的解答也不見得
用起來就快,要能夠放進自己的腦袋裡,實戰時能用自己的手
輕鬆算出來的,才是好的解答。
最後針對題目已經做到透爛的同學,Klaus的看法如下:
無新題可做對"改變"或"進步"而言當然會是個困局。
但木已成舟就別再追悔,還是可以把過往的經驗當成是種資源,
拿自己的解法跟真正快的解法互相對照,用批判性的角度來看待
GMAT 數學題目與解題方式,找到自己跟高分狀態之間的落差,才
有進步的可能。
---------------------
給卡在Q49(或以下)的懶人包:
1. 先了解自己的症狀
2. 用新的觀點做舊的題目
3. 快速精確做完中等題,才有足夠時間做困難題。前者比後者更容易被忽略。
最後祝各位版上的同學朋友都能順利過關
--
Klaus 一戰740 閱讀/數學滿分 V38 Q51 IR7
GMAT 全科備考資源 Blog https://klausgmat.wordpress.com/
GMAT 數學高分保證講座(六月梯次) https://goo.gl/PqKFp8
Donz GMAT 導師:RC Math 備考策略 ESR分析 OG詳解影片
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onzGM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66.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528363313.A.ED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