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拉起了什麼紅色警報 ⚠️ ?
#歡迎分享收藏慢慢閱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六版的 #氣候變遷報告(Climate Change 2021),一份拉響了「人類生存紅色警報」的警示報告。
#IPCC 從決策者的角度出發,整理了41頁的決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SPM),多達3,949頁,從四大面向說明氣候變遷的影響與未來20年可能的變化。
#我們將面臨更極端的未來
這份報告再度重申,地球暖化、海洋熱浪及海水酸化等異常現象,的確是人類行為的影響。若要避免氣候災難,必須在未來十年大幅減碳,並於 #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已造成 #1.07℃的地表升溫,未來極可能在2040年前跨越1.5℃的升溫警戒線。
升溫1.5度所造成的危險大大增加。全球各地有近10億人將痛苦忍受更頻繁的、威脅生命的熱浪。還有數億人會因嚴重乾旱而缺水。
#台灣未來可能沒有冬天?
你有發現嗎?台灣的冬季長度越來越短,而夏季越來越長,
根據中央氣象局測站的資料,台灣全年平均氣溫在過去百年已經上升1.6℃,約莫2015年來,台灣冬季平均剩大約20到40天,夏季長度也延長約4-5個月。
此外,極端氣候下,已經打破許多過去的抗旱及防汛標準。例如台北防洪淹水的災害防護,採用200年頻率洪水作為設計保護基準,但仍無法避免短時間強列降雨的水災發生。
全球暖化所引發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常態化,造成的災害也越來越嚴重。
未來20年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從現在開始淨零還來得及嗎?
#CSR在天下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全球暖化 #淨零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的推薦目錄: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30年全球升溫1.5°C!氣候緊急,全球危機!】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天災的強度、範圍都大大的增加,台灣平均年降雨量約2200毫米,中南部許多地區8月以來的降雨量已超過年平均值,最高的地區超過2500毫米。
短時間大量的降雨,高雄市明霸克露橋被沖斷,500位民眾受困,需靠黑鷹直升機支援物資及人員的輸送;農田也不敵暴雨侵襲,全台農損超過4億元。
聯合國近期公布氣候報告,顯示自工業時代以來 #全球暖化的速度高於預期,且幾乎都與人類活動有關。
原先預計2040年全球升溫1.5°C,現在將提前至2030年,若不積極採取行動,預計2050年時將升溫2.4°C,但如果從現在開始積極行動,全球將有可能在2100年前降回升溫1.4°C。
全球暖化造成北極等地區冰川融化,海平面自1900年以來已上升約20公分,在最糟的情況下,海平面將在2100年前上升200公分;隨著全球升溫,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也會增強。
面對近在眼前的氣候危機,世界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碳排」的呼籲,希望在2050年時,達到人類活動碳中和的目標,綠黨也呼籲立法院盡速將淨零碳排的主張法制化,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延伸閱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Climate Change 2021》
t.ly/qxbW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安:一早看似乎有點沈重,但人類生存已拉起紅色警報⚠️
#歡迎分享收藏慢慢閱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六版的 #氣候變遷報告(Climate Change 2021),拉響了「人類生存紅色警報」。
#IPCC 決策者的角度出發,整理了41頁的決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SPM),多達3,949頁,從四大面向說明氣候變遷的影響與未來20年可能的變化。
#人類將面臨更極端的未來
這份報告再度重申,地球暖化、海洋熱浪及海水酸化等異常現象,的確是人類行為的影響。若要避免氣候災難,必須在未來十年大幅減碳,並於 #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已造成 1.07℃的地表升溫,未來極可能在2040年前跨越1.5℃的升溫警戒線。
升溫1.5度所造成的危險大大增加。全球各地有近10億人將痛苦忍受更頻繁的、威脅生命的熱浪。還有數億人會因嚴重乾旱而缺水。
#台灣未來可能沒有冬天?
你有發現嗎?台灣的冬季長度越來越短,而夏季越來越長。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台灣全年平均氣溫在過去百年已經上升1.6℃,約莫2015年來,台灣冬季平均剩大約20到40天,夏季長度也延長約4-5個月。
此外,極端氣候下,已經打破許多過去的抗旱及防汛標準。例如台北防洪淹水的災害防護,採用200年頻率洪水作為設計保護基準,但仍無法避免短時間強列降雨的水災發生。
全球暖化所引發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常態化,造成的災害也越來越嚴重。
未來20年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從現在開始淨零還來得及嗎?
#CSR在天下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全球暖化 #淨零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AR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 IPCC 的相關結果
The IPCC has finaliz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the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 ... <看更多>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 IPCC 的相關結果
The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was released on 9 August 2021. ... <看更多>
ipcc climate change 2021 在 AR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 IPCC 的相關結果
AR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The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ddresses the most up-to-date physica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