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論文、投稿、刊登」這三部曲,我的經驗並不順遂……
⠀⠀
過往屢投屢敗,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一投再投,投個十次是司空見慣。只是,沮喪無力的感覺逐日累積。夜深人靜時,忍不住會想:「我就這麼不會寫論文嗎?」
⠀⠀
曾有學長跟我分享時告訴我,當你寫超過 10 篇論文時,你就會「知道」如何寫論文了。若有 10 篇論文在進行,每一篇平均被退稿 10 次以上,以我的心理素質,恐怕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想到這裡,實在不寒而慄......
⠀⠀
⠀⠀
👉 報名工作坊出現轉機,第一次,#投稿沒有被退!
⠀⠀
我學到要站在審稿者的角度看文章,一篇文章想被接受,本身必定要有賣點、且架構上要有該有的樣子。茅塞頓開後,我懷抱著強大的勇氣,重新檢視文章的內容及架構。很「幸運」的,吳醫師及蔡校長提到的缺失我都有!這表示我的文章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有機會可以洗心革面!
⠀⠀
我砍掉重練,從資料判讀、文獻回顧、架構寫法,幾乎徹頭徹尾翻新。終於,第一次,投稿沒有被退,可以修改。好感動的一刻!
⠀⠀
⠀⠀
🎉#恭喜 李孟如醫師原著性論文,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
【🚩 全新改款】今年最後一班,機會難得!
年底末班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課程以初學者為核心,提供各位走到國際學術舞台上的重點。
⠀⠀
從稿件送出,經過 editor / reviewer / revision 三關,怎麼趨吉避凶?初學者如何集中資源,避開常見誤區,我們給你務實建議!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知障礙症專題 - 盧德臨精神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FindDoc Instagram:@finddochk ...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推薦目錄:
- 關於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樹果園丁的兒童健康筆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蔡明劭耳鼻喉醫師-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 ... 的評價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樹果園丁的兒童健康筆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冠肺炎與兒童族群🚩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家長們都很擔心自己家的孩子,許多不得已來看診或預防注射的小朋友除了戴上口罩,連面罩都配備了。
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世界的這一年多,雖然我們對兒童族群的感染所知還是相當有限,但至少知道這個病毒對孩子的威脅相對輕微很多。
1. 兒童確診病例相對少:根據北美、歐洲和亞洲的資料,兒童族群大概只佔所有確診病患的2.1~7.8%。不過由於兒童輕症和無症狀感染多,這樣的比例應該是嚴重低估的。(www.thelancet.com/infection Vol 20 November 2020)
2. 兒童患者大多症狀輕微:根據兩份去年發表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分析,兒童九成以上都是輕症,甚至20~30%是無症狀感染。症狀上較常見的依序為發燒(40%~60%)、咳嗽(40~50%)、喉嚨痛(約30%)、頭痛和肌肉痠痛(20~30%)、打噴嚏流鼻水鼻塞(10~20%)、呼吸喘(10~20%)、腸胃道症狀(10~20%)。這些症狀和一般感冒幾乎無法區分。
(Am J Otolaryngol 41 (2020) 102573)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0) 119, 982-989)
3. 有潛在疾病的兒童和一歲以下的孩童有較高機會需要加護病房照顧
(Am J Otolaryngol 41 (2020) 102573)
4. 整體兒童Covid-19死亡率約0.18% (應該是高估的,因為有許多無症狀感染並未被檢出)
(Am J Otolaryngol 41 (2020) 102573)
5. 部份病例報告發現Covid-19確診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得到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一種和川崎氏症表現相似的全身性發炎疾病,算是比較嚴重的併發症,但目前的發生率仍不清楚。
(www.thelancet.com/infection Vol 20 November 2020)
雖然新冠肺炎在兒童族群多為無症狀或輕症,但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兒童可能是大流行中非常重要的傳播源。學童在學校群聚、防疫措施可能不像成人執行得那麼徹底,再把病毒帶回家進入家庭傳播,給家中的高風險族群帶來很大的危險。而且當孩童無症狀,家人很容易失去警覺心,家中的親密接觸又是傳染的溫床。
之前在臉書上看到不知道是誰的名言「現在的距離,是為了將來的擁抱」。請爸爸媽媽們幫忙一起保護家中長輩:
❗ 假期不要返鄉、不要拜訪親友,我們不知道身邊沒有症狀的家人或小孩,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
❗ 如果平時沒有住在一起,儘可能不要把孩子托給老人家照顧
❗ 同住的阿公阿嬤,在和孫輩接觸時要戴上口罩、不要共食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小樹和松果就只能用視訊和阿公阿嬤、外公外婆請安,小樹常常說:「我好想念阿公阿嬤哦!什麼時候才能和他們玩?」我都會安慰:「再忍耐一下,現在我們要保護阿公阿嬤,等到他們打完疫苗變強壯,就能一起玩了!」
大家一起加油,一切都會變好的!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灣在這波 COVID-19 疫情的控制中,與世界各國相比,相當耀眼,於臺灣疾病管制署工作的鄭皓元醫師,整理了 2020 上半年,臺灣對 COVID-19 的防疫過程,並嘗試歸納其中的關鍵。
🔥 [快訊] 鄭皓元醫師與團隊,整理臺灣對 COVID-19 的防疫過程,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文章介紹
研究整理了 2020 年 1/17 到 6/30 的疫情狀況,包括 447 位由實驗室確認的患者。整體疫情的控制,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邊境管制、強化監控、辨認個案並追蹤足跡、隔離,以及全人口戴口罩等措施。如果將整個過程分成兩期,也能發現從個案有症狀到通報列管,時間中位數從 5 天降到 1 天,顯示在監控與疫情調查上,整體系統變得更為警覺且迅速。旅遊限制配合隔離,也能降低疾病傳播可能。臺灣的整體防疫成績,是由以上的綜合措施所達成的。
疫情改變了醫學研究界,所有期刊都大量歡迎 COVID-19 相關研究,臺灣由於傑出的防疫成績被世界看見,這類回溯整理的文章,也將提供各國公衛與醫療政策制定者,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文中也整理了這半年間,每天的案例數、種類,以及大事記,相當視覺化且容易理解。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 = Taiwan yi zhi(臺灣醫誌)是「臺灣醫學會」的官方期刊。JFMA 的 impact factor 從 2016 年的 1.969 躍升至 2019 年的 3.008,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領域排名為 Q2(42/165) 期刊。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發行超過一百年,其內容本身,就是一部臺灣史的縮影。
其前身為 1899 年發行到 1901 年的《臺灣醫事雜誌》(簡稱《醫事雜誌》)。之後 1902 年,臺灣醫學會成立,並發行《臺灣醫學會雜誌》(簡稱《臺灣醫誌》)。所使用的語言,曾有古日文、日文、中文與英文,見證了臺灣的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
其中日治後期,許多醫師會員響應改姓名運動,在「會員動靜」中也詳細記錄了這些改名對照與過程,能看到一代知識份子的認同轉變,非常有歷史感。
台大的歷史研究團隊,找齊了所有的刊物,作了數位化,並完成資料庫建置,是相當浩大的工程。
「日治時期許多細菌名、病名是以德語發音拼出之日文片假名,所以不僅當時的人對同一名稱有不同寫法,而當時名稱又與現在用語不同,加上 1899 年創刊時正是處於日文文言文時代,所以現在的人很難看懂,更何況是醫學方面的專有名詞。所以,1945 年以前的篇名之下附有中文翻譯,方便使用者利用,也藉此可以將不同的日文名稱,全部用現代醫學用語統一起來。」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2020 年 10 月 PubMed(SCI),共有 63 篇!
▪ 2020 年 09 月 PubMed(SCI),共有 77 篇!
▪ 2020 年 08 月 PubMed(SCI),共有 72 篇!
▪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新班公開】2021 / 1 / 30(六)
➠ 【立即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認知障礙症專題 - 盧德臨精神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FindDoc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FindDoc Instagram:@finddochk
(一)認知障礙症有什麼病徵? 00:07
(二)認知障礙症有機會引致的行為及精神症狀?00:50
(三)認知障礙症的高危因素?01:20
(四)治療認知障礙症?01:36
(五)傳染病高峰期,照顧者應留意…… 02:57
(六)年長患者不依照指示服藥?03:23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參考資料:
1. Hospital Authority. (n.d.). Dementia. Retrieved March 27, 2020, from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0ff3b12b-b3c0-4fa9-9bac-6bcf9dc501ba
2. Fong, T. G., Tulebaev, S. R., & Inouye, S. K. (2009). Delirium in elderly adult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5(4), 210–220. https://doi.org/10.1038/nrneurol.2009.2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65676/
3. Chen, J.H., Lin, L.P., Chen, Y.C. (2009).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08(10), 754-76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9664609604022?via%3Dihub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在 蔡明劭耳鼻喉醫師-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 ...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 = Taiwan yi zhi(臺灣醫誌)是「臺灣醫學會」的官方期刊。JFMA 的impac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