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 比賽前的一些事
直到進到德國的海關、拿到了號碼布以後,我才真正覺得:「天哪,我是真的要跑柏林馬拉松了!」
過去這個夏天可能三年來是訓練最勤、強度也是最高的一次。我不會說苦,因為跑步是很快樂的事。今年九個月來總共就休息了九天,高峰期月跑量能超過 650 公里,而 32 公里以上的長跑就進行了整整 10 次。不是練得多好,只是想確保如果真有一天能夠比賽,可以拿出不愧對大家的成績。
從美國飛往歐洲比賽,相對難度還是稍高:週四開始請假,中午搭上飛機、經過土耳其機場轉機、抵達德國旅館的時候已是週五深夜,距離我鎖上加州的家門已經超過 24 小時。匆匆洗了澡躺上床,竟一覺到天明。
週六一早,跟同行朋友約了去起點看看。我們就住在起終點附近的 Tiergarden, 跑跑走走過去也就 15 分鐘不到。剛到柏林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在馬拉松的賽道上,相信也是少有的經驗了。沿著路上的三條藍色線行進,一邊認識柏林的街道、建築、交通號誌上戴著小帽的小綠人,適逢德國大選,電線竿上出現了選舉人的文宣。最後跑到 Siegessäule 看到上頭高舉雙臂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原來本尊有 8.3 公尺高,我看照片總以為就跟我一般高。
中午去 Expo 取物,柏林馬拉松這次對於 COVID-19 的篩檢要求有兩種:一、具有完整疫苗接種紀錄;二、賽前兩天的 PCR 檢測陰性報告。我們早在五月就已經接種完成,但為了保險點,出發前也提前做了 PCR. 順利拿到了號碼布後,下午就是一連串的肝醣超補行程,邊吃邊看手機天氣預測無數次,從攝氏 16 度一路看到攝氏 22 度,最後關上手機。
不是因為不想看了,是因為沒電。
晚上整理裝備的時候,除了一般的跑步衣服、褲子、鞋,因應偏高的氣溫跟濕度,還特地確認了防摩的凡士林。至於補給大概是這些東西:
1. Maurten Drink Mix 320:溶在 200ml 的小水瓶、裡面再加上一片 200mg 的咖啡因。我打算前面 10 公里就靠這個了,後來實測發現,濃度太高有夠難喝,特別是還加咖啡因。
2. Maurten Gel - 黑色無咖非因*4, 白色有咖啡因(100mg)*2
3. 鹽錠 (200mg 鹽)*3 - 因為天氣太熱,光憑 gel 電解質還是不夠
--
週日 6:00 醒來吃了早餐,7:30 離開旅館,到達起跑線上大約 8:20. 這時人還不算特別多,還悠悠哉哉上了洗手間,然後坐在地板上等開賽。此時 Corral Gate 還沒開,大家坐到起點旁聊著天,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個腿上刺著中文的德國年輕人,我跟他說「Wow, nice tattoo!」他笑著回「你能看懂?」我說「當然」。他小腿肚上刺著兩個巴掌大的字,寫著「改善」。
9:00 大門打開,我在被分配到的 Corral A (sub 2:40) 裡頭,屬於末班車水準,因此也沒有慾望向前擠。但走到定點時,離 Bekele 也不到 10 公尺。
馬拉松比賽,在按下報名鍵之前就已經開始,而在踏上起跑線的那一瞬間,就已經結束了。這場推遲了一年、距離上一場出賽相隔了兩年的全馬比賽,就在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下,伴隨著起跑的槍聲出發。
—
對了,不知道你們都是聽誰講的,不過這次可沒有下雨。
#柏林馬拉松
#berlinmarathon2021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aurten drink mix 320」的推薦目錄:
maurten drink mix 320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分享一下我兩週前,在操場跑馬拉松的補給方式,給有興趣的大家做個參考。
首先根據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書中敘述,根據天氣狀況不同,跑者每個小時會因流汗而損失 500~1000 毫升的水。而當損失的水超過身體體重的 2%(以 60 公斤的跑者為例: 1.2 kg), 就會對運動表現有直接的影響。
而除了水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補充則是醣類。身體能夠儲存的肝醣有限,跑一場馬拉松依個人能力不同,扣除本身肝醣儲存量 (依體重不同可儲存 800-1200 大卡) 之後,仍會有約 500-1000 的能量缺口。在運動中適時補充能量,可以有效延遲撞牆的發生。
因此,菁英選手的補給策略常是每五公里,補充 8oz (約 240ml) 的水,以及 100 大卡的能量,能量來源常見有兩種,一種是固態的能量膠 (每條 100 大卡),另一種是直接在飲料中攝取。後者的好處是可以一併攝取水分,不過不同馬拉松賽事的運動飲料,常常因配方不同而難以掌握,要特別注意。
我這次因為是跑操場,所以第一次有機會自己準備能量飲料,我使用的牌子是 Maurten Drink Mix 320. 溶在 500 ml 的水,可以提供 320 大卡的能量。我一共準備了三罐各 500 ml 的 Drink Mix - 總共提供 1500 ml 的水,以及 960 Kcal.、以及若干的電解質。另外每一罐飲料,我自己加了各一片咖啡因片 (100mg*3) 此外,也準備了 2 條 GU Gel, 以備不時之需。
依我的體重,應該算是準備多了,不過當天的計畫就是能喝得下就儘量喝。最後跑完一場 42.195 公里的馬拉松,總共補充了 1200 ml 的水,以及 700 大卡的能量。
可能是當天氣候並不熱,儘管保持每 20 分鐘喝一次水的頻率,不過喝的不算多。最後補水頻率有增加,不過跑完還是剩下 300 ml 的飲料。(賽後就喝掉了)
幾點要提醒的:
1. 這次因為是操場上繞圈,所以才有"榮幸"使用自備飲料,大多數我參加馬拉松比賽,身上會帶 6~7 條能量膠,每 25 分鐘吃一條,搭配官方水站使用。水站平均會進去 8~10 次,也就是 4~5 公里一次。
2. 無論是哪一種補給方式(能量膠、飲料、或其他),賽前一定要提前適應。許多人練習的時候不願意、或捨不得花能量膠的成本,但如在比賽的當下才發現腸胃不能適應,就會有肚子痛或是消化不良的風險。
3. 咖啡因對於運動表現,個人認為有效。不過每個人依生活習慣及使用習慣不同,可以調整咖啡因攝取的份量,個人經驗是不超過 400mg 為主, 超過可能會引起心悸。如果平時不喝咖啡的,那也比賽也少用咖啡因比較保險。
4. 並不是有適時水分及能量補充,你就不會撞牆。水分及能量補充只是跑好一場比賽中,環環相扣的幾十項項目中的一環。除此之外,平時的訓練方式,比賽的配速策略、心態等等,都是能否跑好一場馬拉松的關鍵。
---
最後必須強調:每個人需要的補給,可能會因為個人體重、天氣、賽事路線等狀態而有不同,在此提供的只是我自己幾年下來的經驗(還有一點書本上的知識)。在參考之於,最好能夠依照你的體重、跑步速度、流汗速度、以及溫度等,計算需要的水跟能量。
比賽中要煩惱的事已經夠多了,這種能提前做好功課的,就不要等到臨場再煩惱。知道了幾分鐘要補多少,正式上就只是照表操課,幾公里到了就吃什麼、喝什麼,心裡有譜就不會慌。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大家也可以互相留言分享自己習慣的補給方式,例如喜歡的能量膠或是飲料、特別喜歡的牌子或口味。我也能從你們身上學到一些!
—
*本文沒有贊助 :) 我知道能量膠很貴,但在比賽中,它真的比珍奶有效。(看向隔壁棚)
#馬拉松補給
#能量膠
#運動飲料
maurten drink mix 320 在 MAURTEN: DRINK MIXE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o suit different needs in terms of energy and hydration, the Maurten drink mix has been created in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