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預購】🔥🔥熱門款🔥🔥
・
❗️ACG超夯工作褲❗️少量❗️
這件夠帥~越野短褲
重點是真的好好看呀!!
尤其隨褲附的腰帶金屬扣,非常帥氣!!
適合爬山涉水,抗水布料,誰能抵抗
不再多說,ACG工作褲從來不讓你失望。
——————————————————
🔷 NIKE ACG 越野抗水 工作褲 咖啡/黑
|現貨:咖啡S - XL
|預購:黑S - L
價格: 2280
——————————————————
✔︎ 全家取貨付款,匯款後宅配
✔︎ 預購須等7-10工作天,快速抵台
✔︎ 國外限量款,尺寸跑很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nike 越野 跑 褲 在 Lawrance Lin 林冠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台北馬拉松
睽違6年再次認真地要來跑一場半馬,也很幸運的抽到了參賽資格,準備用3個月的時間調整狀態來面對比賽,不過在10月份的時候經歷了自己現階段的人生大事,忙碌的工作行程一直持續到了12月才告一段落,也間接導致訓練狀態並不是非常的理想。
還有一個小插曲則是在台北馬的前一天去參加了在苗栗的跑酷越野障礙賽,原本以為是越野跑賽事能夠賺點獎金,結果是一場有山路和一些闖關關卡的路跑賽,然後因為有獎金的關係有許多高手都傾巢而出,在跑了500公尺後我就知道跟獎金無緣了,完賽之後還是累積了不少疲勞,當天回家馬上開始大睡特睡,希望能多休息一些把狀態調整好一點,才能更好的面對隔天的台北馬。
當天早上4點的時候起床,慢慢收拾東西前往市政府,跟著光頭教練還有曙光跑團的團員們一起熱身,接著慢慢往起點移動。不得不說太久沒參加路跑賽事真的有差,因為定向的比賽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的出發時間,所以出發時並不會很擁擠,更不需要提早到起點卡位,很慶幸自己被安排在B區起跑,讓我省了不少閃避人潮的力氣,印象最深刻的是起跑前兩分鐘的一陣大雨,當時又濕又冷,當下有種開始懷疑人生的感覺,為什麼我要一大早起來這裡跑步?
所有的疑問和煩惱隨著鳴槍響起全拋諸腦後,當下只剩下一個念頭,我要找集團來跟跑,因為自己訓練量不足的關係,這幾個月來配速的體感其實滿差的,為了不讓自己太早爆掉,一定要找到適合的人跟跑才行,起跑後800公尺左右追到了感覺像是80分內的集團,一路跟到了5K左右就覺得吃力了,當下馬上決定降速,直到過了中山北路和忠孝東路的路口後才又有人追上來一起跑,但好景不長,一上中山橋我就覺得非常吃力,只能目送當時跟著的集團離去。
北安路這段是我覺得最難跑的也最煎熬的一段,12K之後我的體感非常不舒服,加上全馬和半馬的人全部混在一起,其中一個補給站是共用的,但因為人太多了直接選擇放棄不喝水,有一段3K左右的路程不斷的在閃人,讓人有一種晚起跑的既視感,當下其實已經有點想放飛自我慢慢跑跑回終點了,直到過了大直橋下遇到曙光加油團和光頭教練,還有森林跑站的加油團才讓我回過神來,重新打起精神繼續努力。
來到堤頂大道後,其實我已經沒什麼力氣了,強風吹來讓身體感到非常難受,雙臂也慢慢失去知覺,連每一公里跳錶的震動都感覺不到,看到16K的公里牌時手錶上的時間來到61分,想說就算真的爆到6分速也還是在低標90分內完成,雖然很沒志氣,但雙腳開始不聽使喚,依然還是想把賽事完成。
在路線接回南京東路的那一刻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終點到底在哪裡,不斷的在搜尋終點的位置,等我發現終點的那一刻只剩下不到100公尺了,所以衝進終點後其實體感還有一點點的力量沒用完,也是因為自己沒做好功課才導致的結果啦,下次比賽就知道做功課的重要性了。
這次比賽的裝備在服飾方面穿了全套的Compressport,穿了頭帶、背心、飄褲還有襪子,Compressport的產品真的好穿,跑完21K我的奶頭跟該邊完全沒事,完全不需要抹凡士林或貼貼紙保護,鞋子則是Nike的Tempo,除了設計好看之外也非常實用,陪我度過了21K的漫長路程,若有意購買的朋友可以上Aquafeb的網站購買。
把文章看到這裡的朋友有福啦,在AquaFeb Shop除了可以買到Tempo之外,還有其他品牌的鞋子和服飾,重點來了,AquaFeb提供全店95折專屬折扣碼給有在關注我的朋友們使用,只有限量20張!
折扣碼:LAWAQFAN201102
別忘了先免費註冊會員再輸入囉!
限時Alphafly跟Tempo Next% 打65折
https://s.aquafeb.com/wdair
別忘了在結帳時輸入折扣碼囉!
今年只跑了82分,雖然有一些意外,但也不能當作藉口,順利達到明年的免抽籤資格後,明年再來挑戰一次80分內吧!
#2020台北馬拉松
nike 越野 跑 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跑鞋,每個跑者都有自己的故事。
剛開始跑步時,總是有千奇百怪的選擇。穿父親的鞋、穿打籃球的鞋、穿上街的鞋......總之這個階段就是不會穿正式的跑鞋。
漸跑多了,終於覺得這樣不是辦法。「這對鞋必買。」於是聽信了某朋友的話,又或是網上的某篇文章,就咬咬牙買下了人生第一對跑鞋。隨之而來的跑衣跑褲自然不在話下,在此不贅。
然後,你懂的越來越多,甚麼泡沫碳板、控制型支撐型、高足弓低足弓,一堆術語琅琅上口。平日逛網店總不忘留意哪對跑鞋打折。沒來得及穿?沒問題啊,幾個月就換一對,買了再說。漸漸家裡的鞋盒多得就像鞋店。
閣下的腳,強健過,受傷過,無數冷門熱門跑鞋給你蹬過在腳下,最終你會發展出一套自家的跑鞋哲學——你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不是每對跑鞋都與你有緣。別人說好的,你深知自己未必能夠勉強承受,就學懂不再盲目跟風。
做為跑鞋最親密的夥伴,再加上從商業角度看這也是一門百億產業,跑鞋實在值得大書特書。不過坊間可見關於跑鞋的文字,十居其九是從技術角度出發的評測,也就是介紹它「美不美」、「好不好跑」之類。但事實上,跑鞋除了技術上的硬資料外,其實也蘊含了人體力學、美學、商業、市場學、運動歷史等知識,絕對值得研究。
相對來說,關於跑鞋而比較另類的讀物自然較少,但可幸亦不至於沒有。例如跑界名著《天生就會跑》就以跑鞋及傷患問題切入,討論赤腳跑的意義;又例如不少香港跑友都熟悉的《陸王》就是以跑鞋為主軸的小說故事;再例如Nike老闆菲爾奈特的自傳《鞋狗》,寫出了自己嗜鞋如命的一生。
今次要介紹的《Kicksology》,難得地是一本從歷史、社會、科學、文化等角度切入去看跑鞋的著作。此書於去年出版,作者梅茲勒(Brian Metzler)是跑迷,更是鞋癡。自言人生跑過逾七萬五千英里,更測試過一千五百對跑鞋。此外他也是跑界一支健筆,是多本著名跑步雜誌的作者,自己更是越野跑雜誌《Trail Runner》的創辦人。由這樣的人來寫他的畢生所愛,翻開書頁等於翻開了一份終生不渝的熱情。
《Kicksology》書分十章,梅茲勒就歷史、外型設計、跑步科學等不同切入點來走訪多位專家,發掘諸多材料。例如在第二章,梅茲勒就拜訪了另一位儲鞋儲到要開展覽的跑鞋狂迷,大談跑鞋演變的歷史。又例如在第八章作者更專章討論隨同肯亞好手基普祖治(Eliud Kipchoge)「破二」計劃而掀起的Nike跑鞋風潮,畢竟要寫跑鞋的話,這是近年無法繞過的討論了。
除此以外,作者在書中也加插了多篇副稿,邀請多位跑壇名人好手(例如波士頓馬拉松賽事總監Dave Mcgillivray及越野跑明星Scott Jurek)暢談他們的「愛鞋」。至於書的末尾,作者也不乏添上具指導性質的文字,談他對傷患、選鞋、捐鞋等實務的意見。
《Kicksology》出版了只一年,再加上題材稱不上很熱門,所以沒有中譯版也是意料中事。不過這書也著實精彩地填補了跑步書籍世界的一片空白,讀過你就會知道原來以前自己對包覆腳上的東西實在認識得太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