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即將把一對菲律賓鷹(食猿雕,Pithecophaga jefferyi)送往新加坡,以確保族群的長期存續。根據新聞(http://t.cn/EStYJbK),這個計畫早在2017年就開始醞釀,為的是分散圈養族群過於集中所帶來的風險(比如傳染病引發的大規模死亡)。
菲律賓鷹是菲律賓的國鳥,也是現存最大型的雕,翼展可達到2公尺,體重最大可以達到8公斤,IUCN估計目前野外的菲律賓鷹受到棲地破壞、氣候變遷以及非法狩獵等影響(根據菲律賓法律,獵捕菲律賓鷹最高可判刑12年),成熟個體數量約落在180~500隻之間,被列作極危物種。牠們的別名食猿雕其實是個誤譯,因為最受到牠們屬意的獵物是「菲律賓鼯猴(Cynocephalus volans)」而不是菲律賓根本就沒有的「猿」,只有在缺少鼯猴的地區牠們才會轉而以猴子、狐蝠等其他物種為主食,相比之下食猴雕可能更貼近真實的情況一些。
雖然在上世紀末包括美國、德國、比利時、以及英國等國家都嘗試過圈養菲律賓鷹,但基本上沒有成功的繁殖紀錄。一直到了1992年才在菲律賓達沃市的The Philippine Eagle Foundation實現第一次圈養繁殖,至今已經孵化出約莫30隻幼雛,這次選擇氣候上較接近原產地,且具有裕廊飛禽公園這一世界級鳥類照養機構的新加坡做為「旅居海外」的第一站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期待這對夫妻到了裕廊飛禽公園的表現能夠為牠們野外岌岌可危的夥伴們打上一劑強心針。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