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特輯】~ 滑雪&雪板 常見的受傷部位
滑雪 (Ski) 及 雪板 (Snowboard) 是目前常見的雪地運動。
滑雪的歷史悠久,有上千年了,一直到西元1767年,才第一次在挪威成為競技的項目;廣為人知,則一直要到西元1932年的冬季奧運了。
依據之前的統計資料,受傷的比率為3/1000 (滑雪人-天,skier-days),算是高受傷率的運動項目。隨著器材的進步,原本受傷最大宗的腳踝 (於1970年代的統計,占受傷原因的92%),變成了膝蓋及脛骨。
雪板則是較新開始的運動項目,於西元1970年代開始出現,在1980年代開始成為競技的項目。因為看起來帥,而且刺激,在青少年學習的比率很快就超越了滑雪。
然而,雪板的受傷,在上肢受傷的機率是滑雪的2倍;骨折的機率,也是滑雪的2倍。
《滑雪受傷部位》
※ 第一名:膝蓋
在成人,占滑雪受傷成因的1/3
在兒童及青少年,則占1/6
主要為內側側韌帶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受傷,占所有滑雪受傷成因的20~25%
※ 近端脛骨骨折 (Proximal tibia fracture, The boot top fracture)
※ 手部的尺側附屬韌帶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UCL)
常合併撕裂性骨折 (Avulsion fracture),主要成因為雪杖對手部的衝擊,特別容易發生在高山滑雪者 (Alpine skier)。
《雪板受傷部位》
※ 第一名:手腕
占雪板受傷成因的21.6%,其中又有78%為骨折,常見為舟狀骨 (Scaphoid bone)。造成主因為往後跌倒時,使用手先去撐地所致。
※ 腳踝的距骨外側突起 (Lateral process of the talus, LPT) 骨折
這個部位的骨折不常見,大部分都在雪板運動員中發生,也是比較容易看漏的骨折種類;如果在從事雪板運動後,長時間有踝關節不適的狀況,請找骨科醫師並告知運動史,以利診斷。
《其他部位》
※ 肩部受傷:占Ski&SB受傷的4~11%
主要受傷的種類有以下四種:
1. 旋轉肌袖撕裂傷 (Rotator cuff tears)
2. 肩盂肱骨關節前脫位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glenohumeral joint)
3. 肩峰鎖骨關節受傷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jury)
4. 鎖骨骨折 (Clavicle fracture)
※ 脊椎受傷
發生率為
0.01/1000 (滑雪人-天,skier-days)
0.04/1000 (雪板人-天,snowboarder-days)
《結語》
寫這個絕不是因為最近看大家都去滑雪了,所以眼紅詛咒他們受傷,而是看了身旁很多朋友去滑雪都帶傷回來。(其實我第一次滑雪的時候,膝蓋也扭了很大一下!)
從事任何活動都一定有其風險,只有了解它,才能好好面對它,進而避免傷害的產生。就像我第一個滑雪教練 葉啟印 說的:「滑雪的第一課就是怎麼安全地跌倒」。
希望大家都可以平安從事雪地運動,回家之後如果有身體不適,也記得跟醫師說明從事的運動項目,可以幫助診斷。
覺得有幫助,就點個讚,並分享給你有在滑雪的朋友吧!
§ 資料來源:
Deady, Luke H., and David Salonen.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injuries: a review with a focus on mechanism of injury." Radiologic Clinics 48.6 (2010): 1113-1124.
https://doi.org/10.1016/j.rcl.2010.07.005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