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電影美術設計的慣用手法有這樣的反差效果之外,還包括了將極為日常平凡的生活空間,搭配不協調或是突兀的周邊環境。同樣出現在《雷霆谷》之中,這次是英國情報盟友日本方面的秘密基地,當龐德遭到日本女情報員的誘敵伎倆而墜入地下通道時,他看見的是白色方形地板上的辦公空間,以及圍繞在四周的新穎燈柱和兩組金屬圓球狀螢幕,日本情報單位負責人還好整以暇地對著電子螢幕,向龐德說明他早已受到監控,並暗諷他對女性毫無招架之力的弱點(或強項?)。
另一個例子是《金鎗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Guy Hamilton, 1974),當龐德公差香港,他來到了英國情報單位在此的秘密基地,由於該虛構基地暗藏於1974年真實歷史事件的伊莉莎白皇后號郵輪(RMS Queen Elizabeth)沉船之中,當龐德走進基地長廊時,身後的空間東斜西歪,而長官辦公室的前後景對比,更強化了日常辦公與非日常奇異場景的特殊效果。說到底,007系列電影本來就是要提供觀眾有別於日常生活裡的重複經驗,在異想世界中暫時消解無聊呆板的人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ms queen elizabeth」的推薦目錄:
rms queen elizabeth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鐵金剛在香港】
羅渣摩亞(Sir Roger Moore,1927-2017)參演、1974年上映的《鐵金剛大戰金槍客(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曾到香港取景,這一段講述占士邦跟蹤女角Andrea,乘水翼船從澳門前往香港,其間可看到當年的維港景色。
當中短片開始不久見到的沉船,是董建華父親董浩雲擁有、原本打算改裝為「海上學府(Seawise University)」的伊利莎伯皇后號(RMS Queen Elizabeth)郵輪,但該船1972年1月9日失火焚毀,殘骸其後橫亙於青衣島和昂船洲之間的海面,直至1975年才完成清理。
而在《金槍客》片中,這首殘船被描繪為英國情報基地。
接下女角Andrea走向舊上環巴士總站,占士邦截了一部的士想跟著她的車。此時,邦身後的矮紅磚建築物為舊上環街市北座、即今天的西港城。 而短片最後出現的,是尖沙咀半島酒店。此時,畫面還出現了一部舊時的雙層九巴。
rms queen elizabeth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郵票港史🇭🇰:董建華與伊利沙伯皇后號的神秘火災]
1972年1月9日,由郵輪伊利沙伯皇后號 (RMS Queen Elizabeth)改裝的海上學府,在青衣島海面突然發生大火。當時船主董浩雲正在巴黎,在船上主理裝修的長子董建華,即香港回歸後首任特首,正在船上會議室主持會議,最終決定棄船逃生。董浩雲在私人日記寫道:「建華在電話中泣告經過,並救火無術情形。」
船隻焚燒了24小時始告受到控制,共14人受傷,102小時後終告完全撲滅,海上學府以45度角傾側半浮沉沒於水中,是香港史上最嚴重的海上火災,消防處發出香港史上首次,亦是惟一一次「災情警報」,意味災難達到全港消防員動員的程度。
伊利沙伯皇后號充滿傳奇色彩,它在1938年9月下水, 直至1970年代初,該船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豪華的郵輪,全長1,031英尺,排水量達83,600噸,有「大西洋第一夫人」之稱。在二戰期間,曾被英軍徵用為運兵船,戰後曾來往曼島至倫敦的定期航線。該船部分殘骸及文物,現收藏在中環的海事博物館內。
英國皇家郵政在2013年9月19日發行了一套10枚,以商船為題材的郵票,其中一枚面額1.28英鎊,描繪1940年首航的伊利沙伯皇后號。由多張海上學府火災的明信片,配合郵票與郵戳製成的極限片,正反映了這艘著名郵輪的誕生、航行,與結局。
(From Steven TK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