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korn單粒小麥全穀粉與啤酒花米麴酵種完成的吐司.
#麵筋添加實驗Part2
#之後寫文方向預告
#兒子準備上大學...
#萊比錫物價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8/100einkorn-ancient-wheat-100-einkorn.html
因為老爺把那條Rotkorn全穀吐司帶回去給我婆婆吃了. 所以我當然加緊腳步馬上玩Einkorn. 在德國舉凡 Einkorn, Rotkorn 還有Emmer 這些古早麥粉都比較難買到. Emmer 好一點. 目前在大型連鎖超市Rewe 或是EDEKA 都有可能找到. 斯佩爾特則是各家超市都有貨. Einkorn 只能到有機商店去找. 或是網上. 有機超市中也不是各家都有賣. 我發現只賣整顆Einkorn 好像比賣粉的還多. 粉類的進貨量真的不高. 不過, 一旦你找到粉的包裝. 它們都會被研磨得很細緻. 這是一大好處. 以一般小麥來說. 從來也沒看過磨這麼細緻的全穀粉.
Einkorn 是被出生於公元前3300年的冰人奧茲Ötzi帶在身上解飢的穀類. 由此可知. 這種麥子一定有很多現代穀類的特性就是媽媽生很多小孩各種穀類發展自己的性格, 從這個單粒小麥道現代的三粒小麥就像我們從猿類變成人的進化, 也在很多方面補強了該有的不足.我覺得這次這樣加麵筋有加出一點以前沒想過沒發現的一些手感...
最主要是, Einkorn 一直以來都非常的黏. 然後, 那個筋性也很難讓你發現..... 我做出來的Einkorn 麵包最好的樣子是長這樣:
這是2019年我研究一系列燙麵全麥酸種麵包所做的實驗之一.
當時使用的酸種都是以少量原始酸種: 欲搭配的主粉: 水1: 5: 5 前一晚餵養.
再加入已經燙好麵混成一團的全麥中製作完成的. 那時我都使用盒子裝....
但是, 這次添加入大量的麵筋後. 我真的很想做另一個酸種實驗了!
你不覺得加入麵筋後變成一團鼓氣的樣子很可愛嗎?
但確實比其他都黏.....
這樣的結果也表現在氣孔上....
這是室內有燈的狀況下照的. 有沒有看到閃閃發亮的樣子! 是個充滿水氣的麵包體. 頁面主圖是自然光下照的. 顏色真的超級黃! 非常美! 但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 我以全酸種燙麵做出來的麵包體跟很久以前( 2016) 速酵做出來Einkorn 麵包. 相比較下... 酸種顏色比較深...
但這次做出來的長得比較鮮黃.... 那應該是因為水量及因為有麵筋粉讓他的氣孔變大的原因..(想像氣球沒被吹氣與被氣體脹得鼓鼓的顏色. 是不是會變淡? )
超超超喜歡這樣的玩法啊!
如果有興趣請往前一篇文章閱讀食材比例:
100%Emmer, Rotkorn 紅小麥全穀粉與啤酒花米麴酵種完成的吐司. 麵筋添加實驗 ancient wheat 100% Emmer whole meal toast bread Emmervollkorn Toastbrot add or not, Gluten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8/100emmer-rotkorn-ancient-wheat-100.html
這篇文閱讀操作
只使用啤酒花米麴種完成的100% 百分百全穀斯佩爾特麥馬斯卡彭乳酪帶蓋吐司 Spelt whole meal Mascarpone toast bread Pullman loaf Dinkelvollkorn Toastbrot only fermented with Hops Koji yeast water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100-spelt-whole-meal-mascarpone-toast.html
*我寫文是為我自己方便. 不是為了增加點閱率. 你如果想得到整套的思路就不要怕麻煩. 因為我自己也是需要這些文來搭配來知道當初的為什麼...
一樣的容積比3. 我覺得很剛好. 因為你也看到上圖的邊邊氣孔並沒有被擠壓很多...
處理上. 比Rotkorn 發酵要晚30分鐘. 基發總時數約5小時30 分鐘( 30分鐘Fermentolyse , 再等1小時後翻摺, 再等3.5小時後摺疊一次, 再等30分鐘後取出分割)
後發大約是1小時30分鐘到達八九分滿入爐烘焙.
玩了好久的啤酒花米麴種. 荒廢了我的硬種餵養...
花了一整天今天早上才有這樣的成績...
覺得這個硬種的餵養經驗真的無形中學到很多. 這次我在拿著還未拆布的麵糰時就心中暗自覺得不妙. 因為太軟了! 實際上也是如此. 第一次餵養發酵六小時才有兩倍大小..... 這些真的都是經驗中學習. 慢慢地. 等心得多一點在來分享我實際上的感覺跟好像分兩派( 泡水餵養, 乾的餵養) 的作法. 是不是從中汲取優缺點來做會比較好.... 因為我這次就是兩種方式都做!
粉的比例上. 也有做調整. 因為太酸了!
~~~~~~~~~~~~~~~~~~~~~以下是最近的心情. 只想玩麵粉到這裡就可以結束閱讀😅~~~~~~~~~~~~~~~~~~~~~~~
兒子這周就要啟程去蘇黎世找租房了....從決定投ETH 並且由老爺及兒子一路南下趕報名交件時間, 一直到收到錄取通知繳交畢業證書正本... 不到半個月.
我覺得我兒子應該都像是做夢一樣! 因為這雖然是一間公立大學, 但蘇黎世的高貴物價, 讓我兒子從未提起這間學校. 是曾經在洛桑EPFL實驗室工作過的老爺對兒子說請他填這個志願他才說這是他最想去的大學.
記得以前去洛桑全家旅遊時, 老爺還提醒我兒子記得以後填志願上大學時要把EPFL 也填入志願. 但是, 雖然我兒子也學法文, 他從未想過用第二種語言學習他喜歡的化學. 所以他當時只是笑笑, 雖然他告訴我他很喜歡那個美麗又有很多天鵝的日內瓦湖
我其實蠻慶幸老爺曾在那個地方度過幾年的. 因為老爺是一個從小跟父母每年度假都是去湖邊的小孩:
所以當東西德統一後. 他馬上找到實驗室工作飛奔到了有湖又有山的瑞士, 好像到了夢想國度一樣( 德國沒有甚麼高山可以爬)
我覺得, 每個人的20~30歲生活的環境及周遭的人文影響 , 可以讓未來直到老去的想法及生活態度做個"定奪" . 並且將往前的, 從出生到20歲的教育及生活習慣做很大的調整及改變.
也就是因為他對瑞士的印象極好. 讓他覺得當初因為沒錢, 租營地搭帳棚也要去試試的心情也是美好的...
.
.
.
就算這次知道要供兒子去讀書需要花多少錢後....
他還是沒有後悔只是心中暗暗淌血( 收到錄取通知後, 他馬上問會計師可以不可以抵稅👀😅😅😅結果是不行😆)
不過, 也趁這個機會, 他查了目前德國對於這種學生的出國補助金額.
如果, 你的父母收入非常低都沒有甚麼剩餘的可以讓你出國圓夢的餘錢( 當然, 德國18歲前也有規定, 學生不能一年賺超過5000歐, 我覺得那應該是因為代表沒有在讀書, 所以政府會假設你是存款零, 所以才有補助) . 到瑞士的話, 德國政府會補助每月最高700歐元. 這是很高的金額啊! 也難怪德國萬萬稅.
比起很多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年輕人, 當德國年輕人真的很幸福. 因為我知道很多人讀大學得靠貸款. 剛畢業就要開始找工作還款...那個壓力真的很大. 在歐洲, 只要你是30歲以下, 會有很多的便宜的住宿及交通費可以找尋.
雖然當談到世界大學排名時, 英文為授課語言的才是主流.( 通常碩博都是以英文為主要授課語言, 因為世界上著名的期刊發表應該都是英文) ETH大學部是以德文英文授課的. EPFL大學部則是以英法文為主的授課. 這兩所大學都是瑞士公立大學. 口碑非常好...當然, 如果你來德國讀書, 大學都是以德文為授課語言.
老爺說, 歐洲的大學不全是四年畢業. 一般我們台灣的四年大學在這裡應該叫 College 維基百科德國對college 的理解https://de.wikipedia.org/wiki/College. 這裡的大學化學系畢業應該就是我們台灣的碩士水準. 所以這一去讀得好的話( 前兩年基礎沒拿到好成績就沒辦法繼續讀下去) 可能要個6~8年....
真的~ 好久好久啊~~~~
我這幾天呆坐家中一直想可以為他做甚麼? 除了越想越難過越不捨之外...
發現能做的非常有限...
所以有可能我之後會寫一些" 新手煮飯" 文.... 因為要直接教他做, 他都跟我說很簡單. 還跟我說真的不知道, 到時google 就會了! 聽說蘇黎世的物價很貴. 所以我有請他這次去的時候, 調查一下覺得比較便宜的蛋白質( 不要以為瑞士農業發達. 其實他們保護當地農牧業不遺餘力. 當地的新鮮蔬菜水果及蛋奶肉都比外地來的貴!) 然後我就要想一些利用比較便宜的蛋白質來做的餐點. 所以, 不要驚訝我接下來的文章會有一些簡單煮飯文...
其實, 我以前剛開這個部落格時就只是為了心情紀錄還有食譜紀錄. 曾幾何時... 竟然都全部被麵粉霸佔XD
這個部落格的文雖然很難被我兒子google 到. 還好現在的線上翻譯很方便... ( 我兒子看不懂中文😅) 但我可以用這個方式跟他溝通也會很有意義. 把一些簡單又覺得他會喜歡的食物詳細記錄下來. 這會是媽媽我可以做的事之一. 剩下的, 就是心裡祈禱他平安健康.... 所以這裡先預告一下.
不知道大家對於萊比錫的物價有沒有興趣? 德國跟瑞士其實也差不多. 國內產的食材都會貴一點. 因為鄰國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或是義大利都有很好的農作物. 運到這裡來的成本也不會很多. 所以當我去露天市場時, 可以買到的水果就會便宜一點... 這些應該都是外國來的蔬果: 鳳梨一顆1.5歐,檸檬一袋1歐,葡萄400g 1歐,小番茄兩盒1.5歐每盒500克, 小綠椒200克一盒1歐,芒果一顆1歐!露天市場我會買的當地蔬果通常比較是這裡種的當季水果及蔬菜( 有固定攤位) . 還有很多品種可以選擇價格一樣的蘋果...
不過, 交通費是全國都統一的... 所以一毛也便宜不了... 我坐一趟到城裡要價近5歐. 如果不是兩小時內來回. 就得多買一趟票... 所以是10歐. 真的跟我們走路或騎摩托車出門買菜的經驗很不同. 應該沒有人出一趟門買菜會計較油錢?!
說太多了... 真的覺得最近對於網路社交平台上的互動意興闌珊. 最主要也是因為我心情一直很低潮. 寫文可以讓我心靜下來. 當然也比較可以抒發我自己的內心想法... 有時, 我覺得最後面這些心情文字. 療癒我蠻多的...
不過, 也可以說是從COVID 爆發到現在... 讓我覺得我應該有點生病了... 好想. 好想回台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otkorn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分百Emmer二粒小麥與Rotkorn紅小麥全穀粉與啤酒花米麴酵種完成的吐司.
#麵筋添加實驗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8/100emmer-rotkorn-ancient-wheat-100.html
#全文轉貼:
在我之前的麵筋添加實驗中. 你的麵筋加很多. 不一定會長很高. 因為麵筋只是架構. 它需要有足夠的碳水來幫助酵母產生氣體. 當然. 水量也是要考慮的一環. 所以, 不是你加麵筋就一定會長高高. 必須要搭配其他的輔助想法. 想想看. 你用麵粉洗出來的麵筋那樣的一小團緊緊的. 怎麼讓他有機會當這個吐司的架構?
所以如果你讀到這篇文時先不要想我是" 偷吃步" 而是要想. 如果要你加麵筋. 你可以知道加多少嗎? 你會操作嗎?
我個人沒有麩質過敏問題. 全世界吃素的人口中有絕大部分是靠豆類及麵筋當主要蛋白質來源. 所以不要告訴我這是一個不好的食材.
我知道這個文一出來應該會打破很多人的三觀..好吧! 雖然有點過頭. 但所謂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都是來自教育及固有習慣. 有的人就是覺得吃古早小麥就要都用古早小麥. 但因為它真的難長得跟一般小麥一樣大小. 所以, 通常都只會使用20~30%跟60%以上的高筋粉混合...
在我的想法中. 你使用高筋粉的原因就是要讓它有那個跟一般小麥的口感還有外觀. 而高筋粉幫助它達成目標的原因... 當然就是小麥麵筋. 也就是麩質!
那, 如果我想要吃比30%還多的古早小麥. 又想要有那個口感呢?
為什麼? 為什麼我不能直接加小麥麵筋?
因為最近在實行168飲食減重. 所以對於攝取的碳水我希望能嚴格一點. 全穀麵包是很好的選擇.
但一般的100% 全穀麵包因為麵筋弱的關係. 都小小的. 鬆鬆的且乾乾的. 這也是我最近一直都用這個食譜的原因:
只使用啤酒花米麴種完成的100% 百分百全穀斯佩爾特麥馬斯卡彭乳酪帶蓋吐司 Spelt whole meal Mascarpone toast bread Pullman loaf Dinkelvollkorn Toastbrot only fermented with Hops Koji yeast water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100-spelt-whole-meal-mascarpone-toast.html
我大概操作不下10次. 每次都有成功. 所以我也厭煩了....
然後我就把腦筋放在我櫥櫃裡還有的Emmer全穀粉. 我先只是套用原來的食譜. 容積比也一樣....
但結果變成我必須換比較小的土司盒. 還不能滿模! 這個長相是容積比2.7 沒有麵筋粉添加
所有的操作都是一樣的.... 這種麵包很容易碎裂....
所以我就開始加麵筋粉
這是容積比3. 相同食譜. Emmer全穀粉 96% 麵筋粉4%
左上下: 無麵筋粉
右上下: 有麵筋粉
顏色較深的左邊是無麵筋粉, 容積比2.7. 右邊是4%麵筋粉 容積比3
也是沒有頂到上蓋. 你不能說這兩個高度一樣所以加麵筋沒有用! 因為容積比就差了0.3 也就是說少一點的麵團達到相同高度. 那就是麵筋給的效果... 而且Emmer具有一點黏性. 所以沒有加麵筋的邊都密集且黏一點.
然後我就大膽放麵筋了! 也就是把整個麵粉想成雖然有" 麩質" 但用一種古早小麥麩質無用的想法去實驗....
所以我完成了這個食譜:
1. 古早小麥全穀粉( Emmer, Rotkorn) 86%
2. 麵筋粉 14%
3. 啤酒花-米麴水 35%
4. 蜂蜜 6%
5. 鹽 1.8%
6. Mascarpone馬斯卡彭起司 26%
7. 水 35%
如此算下來每百公克麵包: ( 以 Rotkorn全穀粉為例. 我以內容物標示的食材分量除以成品重量)
1. 蛋白質含 12.2 g ( 來自: Rotkorn, 麵筋粉, Mascaropone)
2. 碳水化合物 含 32.7 g ( 來自 Rotkorn, 麵筋粉, 蜂蜜及Mascarpone .... 雖然酵水也含有部分的碳水. 但太難算了. 所以我沒加. )
3. 7.39 g 脂肪 ( 來自 Rotkorn, 麵筋及Mascarpone)
處理的方式跟連結的文一樣. 但有一點不同的是. 我發現Rotkorn 的發酵比所有其他的發酵都要快! 這一點讓我很驚訝. 因為原本需要總時數6小時的基發變成五小時. 後發28度也只要1小時20分. 比起之前的1小時五十分都要快. 這讓我不得不懷疑某些時候我們在加入Rotkorn 時會不會它也影響到整個麵團?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 如果部分過發的粉類加在小麥粉中... 那是不是就影響到整個麵團. 進而影響到成品外觀及味道?
以前就覺得這個有花青素的粉非常有趣!
我覺得目前使用酒種酵水發酵有很大的對於全穀粉"盡情" 發酵的助益. 而且. 如果你單獨使用酸種及全穀粉去發酵很容易就會有過酸的麵包. 這個完全不會!
不過. 是否要用這麼多的Mascarpone?
我有把上面那個食譜的Mascarpone換成cream cheese 奶油乳酪的經驗. 發酵緩慢很多. 基發需要6小時. 後發也要3小時. 只有部分頂到模具.( 使用Emmer)
下圖是與Rotkorn 的切面比較. 我覺得有點過發而且. 因為奶油乳酪的蛋白質比較高. 斷口性也增加. 比較沒有" 吐司" 給我的口感. 就是一條很~~~麵包~ 的土司.
相同容積比
說了這麼多... 你還會想要試試看嗎?
其實我到最後才想提上述食譜的容積比.
我使用的是容積比3 ! 對! 加了14% 麵筋粉還3??? 一般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很多的麵團. 但以上面的Rotkorn成品. 我覺得可以再放少一點. 下面的這些照片就是以Emmer 加麵筋粉做的... 以前, 不加麵筋時. 我的全麥土司出爐一定會縮水! 而且不會頂住模具. 但這是第一條加足麵筋全麥頂角90度的吐司.
我自己是覺得很神奇! 因為你看它的氣孔. 沒有甚麼大沉積. 就是一條非常正常的" 吐司" 氣孔. 但它卻需要容積比3. 有趣的是. 很多人看了應該覺得倒退三步. 但問題是. 如果你做一個加40%Emmer 的大麵包. 沒有一個好觀測的土司盒. 都會明顯感覺size變小至少只剩3/4. 為什麼不能接受容積比3?
而且. 我也把我當初的想法及考量於文章開始的幾段就提出來了!
對我來說. 每一種麵包都有它固有的一個口感. 帶蓋吐司之於我. 就是這樣的Q彈記憶. 不是加蛋或加奶的組織. 所以我應該會繼續往下探索!
接下一個將會是Einkorn....
敬請期待!
另外補充連結的文中所指的. 在基發完成前一小時所做的翻摺: 這是上述的Emmer麵團
上: 折疊完放回原盆繼續發酵. 下: 一小時後
近圖. 準備分割整圓
關於食材的一些營養資訊補充:
Mascarpone cheese 每百克:
脂肪41.0 g, 碳水化合物 2.5 g, 蛋白質 5.5 g
麵筋粉每百克:
脂肪 6 g, 碳水化合物 10 g, 蛋白質 71 g
Emmer 全穀粉每百克:
脂肪 2,5 g, 碳水化合物 62,0 g, 蛋白質 14,1 g
Rotkorn 全穀粉每百克:
脂肪 2,1 g, 碳水化合物 59,6 g, 蛋白質 12,1 g
蜂蜜每百克:
脂肪 小於0.1 g, 碳水化合物 75,1 g, 蛋白質 0.4 g
rotkorn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玩麵粉
#Emmermehl1300Biga與Rotkorn紅小麥燙種搭配斯佩爾特麥高水量脆皮
#最佳成績總水量約90
可能會有人覺得我瘋了. 不過, 最近的精神壓力大.
今天是我兒子最終回奧林匹亞化學競賽. 全國剩下15個人淘汰比賽. 前六名可以代表德國參加大阪的世界比賽. 我想我比他緊張. 因為今天早上的Morning call 是六點. 但我五點半就準備好了XD( 當然有等到六點才叫他起床)
昨天晚上因為主圖出爐的核桃脆皮麵包非常有感覺. 於是大幅度換粉. 原來燙麵及Biga 粉都是用小麥全穀及高礦物質小麥粉.
這次換這樣的粉:
紅小麥全穀粉占粉總量8.7%
Emmermehl1300 占粉總量19%
因為有硬種棄種. 所以有小麥粉. 占2.9%
斯佩爾特低礦物粉Dinkelmehl630 占69.4%
其實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辦法把這些粉備齊. 但我目前做的是一個關於操作上的手感. 例如. 怎麼把這些粉用手揉的狀況下. 以高水量結束. 並且有好的結果.
到時候我應該會用相當於法粉T80也就是德粉Mehl 1050及全麥粉來當燙麵及Biga.
我覺得有些吐司做成蘑菇狀很可愛! 那就是故意放多一點的麵團去做的. 這些麵團因為是後來陸續加水. 很容易就超出了預定容積比的麵糰重量. 於是我也就故意用比較小一點的吐司盒來裝. 今天做的容積比都是使用2.8左右的比例.
主要是因為上Youtube看到這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kq_mQCpA4&t=571s
這個老師真的很用心.他的容積比是2.7( 440 g 麵團放於1200 ml 容器中)
我並不懂日文. 但看下面敘述的線上翻譯 感覺她也是想找出高水量脆皮的製作方式. 但不知從何處找.
對於每一個食譜的研究都是有它背後的心血的. 這就是我希望我能舉一反三的原因. 你如果把每種酵母的個性及粉類都混熟了. 大概就可以預估外型. 但前提是要懂得怎麼混合. 就是順著麵粉的個性去摸...
湯種的比例可以由粉1水1到 粉1水5 它能夠使你得到的是甚麼樣的成品? 怎麼用它? 都是要知道要懂得.所以找文獻. 或用實驗找為什麼對我來說是件有趣的事.
今天早上完成這條土司後我下午覺得Biga .燙種都還有. 那就多做一點練手感然後明天可以丟給同事帶回家XD
因為我找到方法讓這個非常脆弱的土司有比較好一點的均勻的孔洞.
首先. 你可以看主圖. 及最後連續幾張土司. 主圖裡有核桃的是昨天做的. 後面的沒有加. 但是又用黑白照片的. 是今天三種古早小麥的粉做的.
之前就有發現使用鮮酵為主的發酵麵糰. 大概長高時間就是十分鐘. 如果是野酵. 多會是15分鐘以上. 如果有蛋黃糖等加持甚至到了二十多分還會繼續長高. 這個只長十分鐘時光的問題就會出現在這種鮮酵高水量麵團.
#氣孔在靠近表面的地方會比較大 我們都知道通常是先定型. 麵糰是由外往內熟透. 但十分鐘麵團活著XD的時間不能夠把二氧化碳分布均勻. 所以這也是少油幾乎無糖的麵團會遇到的大問題. 除了烤箱溫度當然也要控制整形. 這是我這次想到的方法
這次我使用針刺. 效果蠻不錯的. 尤其是還沒切面的這兩條. 因為我刺得更深一點...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麵包
因為我從沒有在這麼高水量下聞到麵包的原始麥香. 通常都是搭配酸種. 那個香氣就複雜很多. 這種麵包真的很不同. 但我還是會想用酸種試試看. 因為感覺讓它不酸的難度會比較高.
說夠了麵包. 談談最近的心情. 我被以前的同事點名做瑜珈. 其實有點尷尬. 但也藉此錄了影審視了自己的生活與身材. 於是這幾天每天都會騎車運動. 當然也會晚上伸展.
我在我們家女兒及貓女兒身上真的學到很多. 尤其是這隻明明聽到聲響會跑回門前的貓女兒. 她竟然會就這麼站在空曠的後院草地上. 通常. 小動物不會這麼做. 他們都是沿著邊或繞道或是低著身體快速步行. 停在空曠的地方太暴露自己的行蹤. 我不知道是勇敢還是皓呆. 但我自己也覺得在這個地方待著連騎車路線都沒好好發覺得我自己很糟.
隨著兒子即將要畢業到外地展開自己的新一章. 我給自己的藉口也應該收掉了....
媽媽們. 也要想著為自己活!
另外又做了之前的大黃蛋糕. 這次用不一樣的排法. 靈感也是來自Lokokitchen
養兒育女是我們自己選的. 但我們也可以自己選擇讓自己在有限的資源下快樂! 你說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