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是台灣人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調味料之一,但作為大豆的發酵品,你是否有想到它可能和「味噌」十分相似呢?
這篇來自【科學人】上的文章,帶我們認識醬油與味增的相同與相異!
也請您別忘了參加九月份的【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一起來深究探討台灣飲食文化當中的「醬」。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高雄SOGO誠品】九月活動
活動主題:醬,不只是調味而已x《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分享人:陳建源(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主持/對談:宋世祥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匹茲堡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
時間:9/24/2018 (二) 1900~2030
主辦:【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協辦:誠品南台灣
調味是回憶也是文化,本次分享將由日本媽媽的台灣料理談起,觸及飲食記憶與混血飲食兩個有意思的主題,並結合分享人近年的醬文化研究,台灣飲食裡有著蔭油與豆麥醬油的兩個傳統,在這個有趣的競爭過程中,台灣如何再發現自己的飲食傳統。講座中也分享導讀《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
臺灣所謂古法釀製的黑豆醬油多以乾式、半濕式發酵,使用一個個的小陶甕為主。而現代化食品工業引入日本式的豆麥醬油,則使用濕式發酵,使用的是幾十噸以上的不銹鋼發酵槽設備。
1.乾式發酵:又稱固態發酵,黑豆製麴完成後,加入一層層的食鹽入缸釀造。
2.半濕式發酵:黑豆(或黃豆)入缸後,只加入少量的食鹽與水釀造。
3.濕式發酵:黃豆、小麥製麴後,再加入約1到2倍的鹽水進行發酵。
自從二次大戰後,因為物資缺乏,所以日本又有開發出一種新的醬油製法,縮短製造時間,因為它不用經過發酵程序,而是使用鹽酸將大豆進行水解成為胺基酸液,然後經過調鹼、調味、調色後就可以上市販賣,相當快速而成本低廉,當然其風味與發酵得到的傳統製法醬油也是相當不同。
味噌與醬油極為相似,兩者都是以黃豆經過麴菌發酵而成,而且發酵過程中也有酵母菌與乳酸菌的參與。只是兩者差異之處是,醬油的原料是黃豆加小麥,而味噌是黃豆加米;而且味噌的水分含量較低而鹽分較高,所以發酵的菌相與醬油有所不同。不過,味噌水分含量雖然較低,一樣會有少量的汁累積在底層,日本把這個汁叫做溜(Tamari),這個溜也可以作為醬油的代用品,在高級的壽司店算是相當珍貴的食材,所以日本的學者也有人認為,溜就是日本醬油的原型。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amari 醬油 台灣 在 邱佩玲 Peilin Chi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個月的赤味噌,持續發酵中...}
第一次查看是一個多月前剛從台灣返美時。當時放在車庫發酵了大半年的味噌, 最上層填壓石頭的圓盤裡,盛了大半盤因味噌發酵壓力湧溢而上的醬汁,也就是tamari 生醬油,讓我欣喜萬分。那時我只急著把發酵甕從高溫的車庫移進廚房角落,心想等有時間了再來汲取tamari,沒想到就忘了。
今早再度開封,味噌香仍撲鼻而來,但上頭的生醬油卻因屋內溫度下降至室溫(不夠低),讓無害但影響味道的酒酵花(Kahm yeast)有機可乘,醬油表面舖上一層乳白皺摺花,就這麼毀了極珍貴的Tamari (沒壞,但風味不佳),非常懊惱!
所幸無損下層的味噌。淡赤的醬色、表層清晰可見的完整米麴,和甕周仍存溼潤的tamari殘汁,都告訴我還得再耐心等待幾個月。我挖一丁點出來品嚐,已有濃厚豆香和鮮味,但入口仍鹹嗆 ,再次確認赤味噌急不得,等待確實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