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調味品,你選對了嗎? 】
從小孩學校媽媽廚房,找出天然調味提鮮方法
淺漬醋、鹽麴上市,首次體驗→https://wb.taitung-dessertgirl-blog.tw/d1zQJ
大家好! 我是酸女孩創辦人,洋蔥媽媽。
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媽媽,單純想為媽媽提供好的食譜工具書,所以我帶著團隊搞懂紙本出版作業,從2019年,發行台灣四季料理知識書季刊,第一輯~第三輯,預計最後一刊,第12本,2022年 2月將發行完畢。
近期,我們接到許多粉絲詢問: 為什麼酸女孩天然釀造品訂閱方案,一定要含一本,全新系列紙本「釀造好味料理誌」?
在回應粉絲的詢問,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兩個孩子學校的媽媽廚房。
我住新店,兩個孩子在山上唸小學,每學期必須3次到學校煮飯,2次當主廚,我與先生必須煮約110人的午餐,剩下1次就是當助廚,幫別的主廚媽媽準備食材。
常常聽見A媽媽說 : 只有這個調味醬煮東西才好吃,又會聽見B媽媽說,之前和朋友一起團購這個醬超省。在一旁的我,一開始覺得神奇,翻到背後成分配方,映入眼簾的是,
人工甜味劑、鮮味劑、增稠劑、氧化劑、蘋果酸、香料、色素之類…。
這些化學合成依序代表,增加甜度、增加鮮度、強化口感、讓食物保色、增加酸度、增加香氣、增加食物色澤。
每個神奇超美味醬,都是合成完美打造,今年5月疫情大爆發無法外出採買,這些神奇調味醬大量進入團購、團媽社團,進入團媽社團,也代表這些化學合成調味品進入了無以計數的家庭,孩子的味蕾也正被這些合成調味品鈍化。
我很能理解;每個媽媽工作忙碌,需以最短時間填飽孩子的胃,一個完美調味醬,迅速入味,讓孩子喜歡吃,是媽媽很簡單的需求。
如何滿足媽媽的需求? 如何讓孩子真正吃的健康? 如何在天然調味中,快速料理,同時引出食物原味與鮮甜味,達成食物天然,酸甜鹹甘鮮的平衡。
我想跟您們認真提案;好醋、好鹽麴、好味噌、好醬油。
好,代表經過天然發酵,不是化學合成調味品。
好,是以新鮮食材,經過天然菌種時間轉變,將食材中的澱粉、醣分解成澱粉酶,是食物甜味來源,更能引出食物原味,像是鹽麴。
而食材中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是食物鮮味來源,能提升食物風味與層次,也就是日語詞「Umami」,鮮味,像是醋、醬油、味噌;胺基酸是優質蛋白質的一種,是組成蛋白質最小的基本單位,人體無法合成製造,必須透過食物來源補充成為胺基酸。
我們選擇,擁有近60年天然發酵經驗並行科學管理,良心食品廠穀盛,謝謝穀盛,願意陪著酸女孩,投入近一年的研發,打造3款天然釀造品。
#台灣第一支淺漬醋
知道很多人喜歡用賣場某品牌的萬用醋,很抱歉! 在酸女孩純天然的標準下,這支熱門萬用醋,還是使用人工甜味劑與鮮味劑。
酸女孩,淺漬醋,純天然釀造,使用香菇、昆布,提鮮,不使用人工鮮味劑。與主廚Raven開發,酸甜符合中西料理的需求,讓您料理省去味霖、糖、檸檬汁使用。
#有機鹽麴
以有機米,30天釀造,鹽麴是我當媽媽做料理以來,可以快速軟化肉質,低鹽料理、醃漬,增加食物甜度的法寶,一盒500g,我家幾乎一個月就可以用完。
#烹煮味噌
這款烹煮味噌,是酸女孩、穀盛、田野勤學,三方聯名合作,是台灣第一個使用高雄10號,無農藥黃豆製作,以食品廠天然低溫2個月發酵製程,而台灣黃豆成本是進口的三倍,為什麼堅持使用台灣無農藥黃豆? 很簡單,酸女孩,堅持在地、縮短食物里程。
當我們吃進的每口食物,也是對土地的良善把關。
#為什麼? 天然釀造品訂閱,含 #每季一本,#全新釀造好味料理誌
每季全新,12道無國界當季料理 & 4道淺漬食譜( 其中蔬食料理佔10道),每道告訴您如何用,淺漬醋、鹽麴、烹煮味噌,天然調味,創造五感味覺,酸甜鹹甘辣度表現,建立天然調味邏輯。
品牌創立四年來,很多人常問我: 為什麼酸女孩做食譜、做食品,還有實體的料理體驗場域? 我的回答很簡單,酸女孩是專注讓媽媽天然、快速、當季料理的媒介;陪媽媽學習飲食自覺到把關下一代天然飲食。
每個服務,每個作品,我們專注在,
如何為孩子打造一個真正天然飲食的環境?
這是,酸女孩在天然食品安全教育的商業抉擇判斷。
希望,您能認同並以實際行動訂閱,
與我們一步步,把關下一代的飲食健康。
邀請您! 支持,酸女孩! 台灣第一家,天然釀造品訂閱服務
淺漬醋、鹽麴、烹煮味噌上市,首次體驗→https://wb.taitung-dessertgirl-blog.tw/d1zQJ
洋蔥媽媽 筆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日本男子的日式家庭料理 TASTY NO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明味精的國家也是人們印象中最長壽的國家「日本」,究竟味精被誤會的歷史事件為何?WHO為何會認證味精甚至連小孩都可以吃呢? 用它之前先了解他,就再也不會誤會了唷! 2:49 味精的歷史(發現味蕾第五感的研究家) 10:47 味精的安全性(味精被誤會的歷史事件) 18:35 味精的做法(為什麼被認為...
umami 鮮 味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信報》專欄
「三星在望的Chef Maxime?」
大約一個月前到Ecriture晚飯,吃Chef Maxime的全新菜單——配合餐廳剛翻新的環境,我笑說Chef Maxime應該是準備好要迎接三星了。我常說,如果我要在香港吃「非常法國」的法國菜,Ecriture是不二之選。香港不是沒有出色的法國菜,譬如Caprice、L’envol都是我常去的,連同Ecriture,是最能辨識大廚風格的法菜餐廳。但分別掌舵Caprice的Chef Guillaume和L’envol的Chef Oliver均已把法菜簡化許多了,不管是味道結構或邏輯思維上。偶爾還會從Chef Guiiaume的一兩道菜吃到很典型法式思維的菜式,但不算常見。只有Chef Maxime擇善固執,牢牢守住法國人那套「喜歡複雜」的典型思維。
Chef Maxime早年在Amber擔任Chef de Cuisine的時期,是Amber菜品處於巔峰狀態的那幾年,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就開始留意他,有種「終非池中物」之感。Ecriture四年前開張幾個月後就摘下二星對我來說毫不意外,他確實已在那個水平上。
這四年來,一路見證他的成長,對於烹飪技術突破的追求,還有菜式味道結構的複雜度與完整性,他都一絲不苟。這一年間吃過太多印象深刻的菜品,譬如他把傳統的鹽焗做法,變通成糖焗,用黃糖去焗乳鴿,濃惹的鴿肉吸收了來自糖分的自然甜味後,再配上偏鹹的鴿汁去吃,對比強烈、味道的張力極強,很是好吃。好幾個月前,Chef Maxime推出了全素食菜單,其中一道節瓜撻,用鷹嘴豆泥作餅底,再採用至少兩種不同顏色的節瓜片,層層疊疊圍成圈,手法嚴謹、工整細膩,漂亮得捨不得吃掉。但這個節瓜撻不是當作pizza來吃的,奉客時切下一小片,再配上番紅花汁和天婦羅炸節瓜花一起吃,賦予菜式的完整性,這就是fine dining的精髓。
新菜單上有一道生蠔菜式,我稱它作「不沉悶的生蠔菜式」——什麼是沉悶的生蠔菜式?不外是為了忠於原味而惰於思考,用個富含酸度的食材去把生蠔提鮮,又或者再配個魚子醬來個鮮上加鮮,就算是完成了菜式。Chef Maxime的生蠔,有蒜味牛油煮過的法邊豆、用風乾牛肉醃製過的地膚子(Tonburi,一種藜科植物的加工品,貌似魚子醬)、海水、生蠔出汁、酸奶油,完全不落俗套、複雜性強,但邏輯完整、表達成熟!生蠔、海水和生蠔出汁有三層同一脈絡的umami,蒜味牛油法邊豆和飽吸風乾牛肉鹹鮮味的地膚子賦予第四和第五層umami,形成umami的五重奏,再以酸奶油製造平衡。請注意,法邊豆和地膚子都是一個載體,它們的umami是經過和別的食材一起烹調而吸收的,所以比較輕微、比較間接,也在五重奏裡形成了輕重有別的層次感,非常非常高招。在這道菜也看到Chef Maxime的傲氣,別人總是喜歡魚子醬和生蠔配在一起,他就採用一個「偽魚子醬」來代替,但以更高的技術含量來完成!吃罷這一道菜,我衝口而出:「如果這不是三星的菜,什麼才是?」
圖解:
1. 這個節瓜撻是素食菜式,連餅底都是鷹嘴豆泥製成。
2. Chef Maxi me不落俗套的生蠔菜式,以完整的菜品邏輯和技術含量大玩umami五重奏。
#ecriture
#maximegilbert
#frenchfinedining
#michelintwostars
#foodcriticschoice
#agnescheefoodcolumn
umami 鮮 味 在 Mia's手作料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蒜頭、鯷魚、羅勒、檸檬汁和堅果,拌入品質優質橄欖油和帕馬森起司手工製成 ,相信大家對青醬並不陌生,但手工製作的青醬你一定要試試 ! 先炒過你喜歡的肉類、海鮮或蔬菜,在加入青醬,無論配上義大利麵、燉飯或者Gnocchi都很適合 ! 很推薦使用蛤蠣或其他海鮮,能夠襯托鮮味!
手工做的青醬較濃稠,需要加入煮麵水讓醬變稀釋(大約150cc),也可看個人調整決定,若是煮海鮮或燉飯,可加入一般清水或高湯自行稀釋至喜歡的濃度 ,做千層麵或抹土司不需要兌水。
Handmade with garlic, anchovies, basil, lemon juice and nuts, mixed with high-quality olive oil and Parmesan cheese. I believe no-one is a stranger to pesto, but you must try our handmade one, it makes a world of difference! Fry your favorite meat, seafood, or vegetables first, then toss them in our pesto and serve it with pasta, risotto, or gnocchi. Try pairing it with clams or other seafood to really bring out that delicious umami flavor!
Our handmade pesto is thicker than usual, so you will need to reserve some pasta water and add it to the sauce to dilute it (around 150cc should do, but you can adjust the amount according to personal preference!). If you are making seafood or risotto, you can add water or stock until it is diluted enough to suit your taste. There is no need to add water to make lasagna or spread it on toast!
#miahomemadefood #mia手作料理 #青醬 #pesto #homemadepesto #homemade #手工青醬 #自製青醬
umami 鮮 味 在 日本男子的日式家庭料理 TASTY NO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發明味精的國家也是人們印象中最長壽的國家「日本」,究竟味精被誤會的歷史事件為何?WHO為何會認證味精甚至連小孩都可以吃呢?
用它之前先了解他,就再也不會誤會了唷!
2:49 味精的歷史(發現味蕾第五感的研究家)
10:47 味精的安全性(味精被誤會的歷史事件)
18:35 味精的做法(為什麼被認為是天然的調味料)
22:32 味精的種類(有三種喔!)
----------------
★日本男子的日式家庭料理 TASTY NOTE★
食譜網站:http://tasty-note.com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tastynote
FB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tastynote.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sty.note/
業務合作:info@tasty-note.com
LINE官方帳號:@tasty.note(一定要加@喔)
如果信件寄出後2天內沒收到回信,
請至facebook或instagram直接留言給我們。
----------------
如果可以的話請幫我翻譯英文字幕(´・ω・`)
----------------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KAZU(日本人)
我是愛講廢話的家庭料理研究家♡
介紹給你們一些輕鬆做的日式家常菜食譜的頻道♡
希望能藉由分享這些食譜,讓大家不用出國也能嚐到純粹的日式風味♡
----------------
楽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
#味精 #麩胺酸鈉 #MSG #鮮味 #Umami #うま味調味料 #アミノ酸 #味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i2AxVy1vrU/hqdefault.jpg)
umami 鮮 味 在 {{越煮越好}}Very Goo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急凍豬扒變梅頭肉
https://youtu.be/GgmEyzypg_c
瘦肉變滑肉https://youtu.be/cCHFhEet7hU
?豬(系列)播放清單
[豬肉 排骨 豬扒]等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U_SdeTtB_S0KOC1au-mCXjIazxfBmqq
?這系列全部影片都有中英文翻譯
?雞( 系列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U_SdeTtB_QdhsEM62JQ0J8ka3R0bb9E
?這系列全部影片都有中英文翻譯
???我有1000多條片?大家入呢個網址 ?全部可以睇曬?
https://goo.gl/cuyAZa hip???
??I have more than 1000 movies?Everyone enters this URL ?All can be viewed ?
https://goo.gl/cuyAZa hip??
⬇️⬇️English recipe follows⬇️⬇️
土魷雞粒蒸豆腐
材料:
軟豆腐2磚
急凍雞扒2塊
土魷1隻
辣椒仔2隻
蔥1條
處理:
1. 雞扒,清水解凍。
2. 雞扒解凍後,倒去水分,用粗鹽乸5分鐘,去除雪味、雞腥味及加入少許鹹味。
3. 雞扒,清水沖洗乾淨,擎乾水,用廚紙索乾。
4. 土魷,清水浸5分鐘,擎乾水。
5. 豆腐,切一舊舊,放好在碟上。
6. 雞扒,去皮及脂肪,切大粒,放碗內。
7. 土魷已浸軟,除去軟骨,切大粒,放雞肉內。
8. 雞肉調味:
a. 生粉1湯匙
b. 糖1湯匙
c. 生抽半湯匙
d. 蠔油半湯匙
e. 胡椒粉少許
f. 油半湯匙
撈勻,醃10分鐘,放在豆腐上。
烹調:
1. 大火燒熱1鑊水。
2. 大火蒸豆腐20分鐘。
3. 過了10分鐘,用筷子攪鬆雞肉,令它們更容易蒸熟。
4. 蒸好,放上辣椒粒及蔥粒。
5. 完成,可享用。
Steam tofu with dried squid and chicken cubes
Ingredients:
Tofu 2 cubes
Frozen chicken steak 2 pcs
Dried squid 1 No.
Chili 2 Nos.
Green onion 1 No.
Preparation:
1. Chicken steak, defrost with water.
2. Pour away water after defrost. Season with cooking salt for 5 minutes to remove unpleasant smells and add some salty tastes to it.
3. Chicken steak, rinse thoroughly. Drain. Dry with kitchen towels.
4. Dried squid, soak in tap water for 5 minutes. Drain.
5. Tofu, cut in cubes. Put on plate.
6. Chicken steak, remove skin and fat. Cut in big cubes. Put in a bowl.
7. Dried squid, has been soaked and turns soft, remove bones. Cut in big cubes. Put in tbe chicken.
8. Season the chicken:
a. Tapioca starch 1 tbsp
b. Sugar 1 tbsp
c. Light soya sauce 0.5 tbsp
d. Oyster sauce 0.5 tbsp
e. Pepper little
f. Oil 0.5 tbsp
Mix well. Season for 10 minutes. Put on top of tofu.
Steps:
1. Heat up a wok of water at high flame.
2. Steam tofu at high flame for 20 minutes.
3. Stir the chicken with a pair of chopsticks after 10 minutes to make it more easy to steam well.
4. Steam well. Put chili and green onion cubes on top.
6. Complete. Serve.
Steamed Chicken with Dried Squid & Tofu? Layers of Texture with Added Umami Flavor?
土魷豆腐蒸雞
多重口感兼添加無窮鮮味
Steamed Chicken with Dried Squid & Tof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zMnvMLghgQ/hqdefault.jpg)
umami 鮮 味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味精 #MSG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0:55「簡訊設計動畫製作」廣告段落
01:46 味精是怎麼被「發明」的?
02:56 味精好吃的秘訣是什麼?
04:07 味精如何制霸餐廳?
05:43 中國餐館症候群
06:55 又是「歧視」惹的禍?
08:21 所以,味精真的不健康嗎?
09:48 我們的觀點
10:19 提問
10:3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腳本: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味精」對人體有害? 世紀大謊言! | 蒼藍鴿聊醫學EP102 :https://bit.ly/3uQ5sso
→The History of Umami (MSG):https://bit.ly/3omK5wv
→煮菜想加味精又怕不健康?認識味精對人體的好處與壞處:https://bit.ly/2RVRS8f
→加味精真的不好嗎?先認識「鮮味」怎麼來的:https://bit.ly/3ycenXq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2020. Scientific Report of the 2020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Advisory Report to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Washington, DC.
→味精是不好不健康的化學物質、有毒會致癌?可真是誤會大了!【2019最新】| 食品技師張邦妮 | 安心食代:https://bit.ly/3oddDwC
→If MSG is so bad for you, why doesn't everyone in Asia have a headache?:https://bit.ly/3omK7o7
→The Science of Satisfaction:https://bit.ly/3ydXTOC
→Is MSG as bad as it’s made out to be?:https://bbc.in/2RSNGWO
→「中餐綜合症」:「味精」真的有害健康,抑或只是種族歧視?:https://bbc.in/3y9YMaL
→The History of MSG and Its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https://bit.ly/3uLLWxl
→The discovery of umami: How MSG changed the culinary world:https://bit.ly/3oglVno
→The Cultural Journey of MSG in America:https://f52.co/3hphVQ1
→From the blacklist to the spotlight: How MSG is staging a comeback:https://bit.ly/3hvD4bv
→陳柔縉 (2011). 台灣幸福百事: 你想不到的第一次. Taiwan: 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侯巧蕙. (2012). 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 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 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超A評論》味素小史:改變近代東亞味覺的魔法調味料:https://bit.ly/2SK4kIF
→The persistent, racist myth of “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just won’t die:https://bit.ly/3fgeSaj
→Mosby, I. (2009). ‘That Won-Ton Soup Headache’: The 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MSG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 Food, 1968–1980.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22(1), 133-151
→Revisiting the ‘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https://bit.ly/3wa5YSx
→Abend, L. (2017). FOOD FIGHTS AND CULTURE WARS A Secret History of Taste.
→The Strange Case of Dr. Ho Man Kwok:https://bit.ly/33GgCU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F7UdCb1Rn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