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歡,感恩大回憶』
今天剛結束ACECPT高雄班的最後一週
今年度漸漸來到了尾聲,回首這一年我教了台灣500多個小時,大陸教了快200個小時的ACECPT,與其說是教,不如說是共同學習。
當講師滿一年了,一開始覺得當講師一定要很厲害很厲害,要在講台上盡情揮灑你的知識,每個生化路徑、化學機轉、所有的肌肉的任何功能、心理學的操弄、功能性訓練、週期化課表等等
「真的沒有人可以了解所有事情」
後來發現其實我懂的真的太少太少,我永遠會遇到比我還更懂得專精某個領域的人,之前在ACECPT裡面的學生
遇過公路車運動員,論經驗我沒有他體悟涉略的深
遇過羽球運動員,論體能訓練我沒有他廣又深的實戰
遇過體育哲學碩士,論運動哲學我沒有他專精
遇過體院大學教授,論學識我沒有他淵博
遇過營養師,論營養學我沒有他全面
遇過三舉總和九百的選手,論技巧我沒有他極致
遇過物理指療師,論手法我沒有他徹底
遇過各種前國手,論比賽獎盃以及艱深的練習經歷我完全沒有
「講師的藝術」
一開始覺得講師就是單純的負責好課堂上的內容
然後盡可能補充越多越好,就算補充到課堂超時也沒關係
其他雜事只要推給客服就好
之前在泰國上課的時候學到了很多不同上課的教學技巧,包含傳統的講課式、還有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小組的問與答、大組的問與答;再加上給ACE國際教育總監Anthony上課後,一個好的講師最主要是課堂時間的安排以及課堂節奏的掌握,一個學員來參加你的課程除了要知道幾點開始幾點結束,幾點吃飯,哪裡可以吃飯,廁所在哪,哪裡有飲水機,什麼時候下課,考試怎麼考,怎麼報名,考試幾題,以及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一樣,有些人上課很主動會提問,有些人有問題不問,有些人上課滑手機,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個性,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因應,也不要讓活躍的學員太過主導
而且也不是上越長時間代表講師的厲害,要講一個章節之前就必須要再被規定時間內,掌握時間提綱挈領,然而每個班級學習的反饋上都不太一樣,對於活動的使用時間上也不一樣,這更要經驗的積累,時間才能掌握得更完善,再加上場地租借到幾點就是幾點,之前還會以為上過時間就是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學識,有些學員除了上課之外還要上班,這樣可能也會讓他們耽誤之後的行程。
「他們從我身上學習,我也從他們身上學習」
後來我漸漸瞭解到,一個好的講師絕對不是單純的知識教授
而是利用每個班級的不同資源,去分享討論彼此的經驗
讓運動員分享他們的訓練經驗,以ACECPT為原則去看待他們的目的與和大眾體適能的差異
讓三舉總和九百的選手,分享他怎樣進步以及為了要舉更重以及運動表現和風險的取捨
讓營養師分享一些不不同學派的飲食觀點,或是常見減重方法,再與大眾體適能相比較
讓各種選手,分享他們的備賽訓練、飲食規劃,再去分析他們這樣規劃與訓練的原因
所以我一直抱持著「他們從我身上學習,我也從他們身上學習」的理念與熱誠
「不管你給予的知識量再多,他們吸收不了也是沒用」
另外我也發現到不管我再怎麼努力去築起知識的高塔,沒有人會攀爬,這一點知識也是完全沒用,我在台上講解精美Glycolysis(糖解)有名的十個步驟與Glycogenesis(糖質新生)的生化路徑,什麼酵素什麼酵素,然後什麼東西會抑制這個酵素,或是減肥藥的機制是抑制哪個酵素,肌絲滑動學說,什麼神經元衝動又有由脂肪所形成的髓鞘幫助傳導,又跟阿茲海默症有關,什麼MCT(中鏈脂肪)對於阿滋海默症與減重的影響,什麼僵直跟能量系統到底有什麼相關,什麼肩胛骨上旋,什麼行為改變跨領域理論,HPG軸(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的回饋與負回饋機制,睪固酮轉化成雙氫睪固酮的路徑,乳酸反而是抑制代謝酸化而不是造成代謝酸化的原因,粒線體的遺傳性,什麼雞胸肉與牛肉紅肉和白肉,一型肌纖維二型肌纖維,造骨細胞破骨細胞與骨質疏鬆和賀爾蒙的關係,什麼單線性跳多線性跳等等
所謂專業就是用讓他們理解的文字去了解知識,循序漸進地讓他們了解更多不同層面方向的文字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大學讀動物科學(以前的畜產),其中好多課程我都歷歷在目,我現在還想得起來部分的內容,而且在上ACECPT的時候很多都些許連結的上
大學部
老白和一老師解剖生理學、屠體評價、唐老師動物發生學和生殖生物學、范老師的乳用動物學、阮老師的豬學、沈華山老師的乳品學、余老師的營養學、譚老師和林老師的肉品加工、木秋老師的遺傳學、還有那時候三系共修的大刀生物化學、還有去獸醫修的麻醉學和胚胎學還有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用心上的農化所鍾婷婷老師的有機化學(我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對這超有興趣),再加上在大學待在唐老師實驗室(生物生殖),所以也稍稍了解一些幹細胞、細胞再程式化、western blot、一些免疫抗體、小鼠實驗以及也培養了一些搜尋以及閱讀國外文獻的能力
碩士班
一老師的醣類與脂肪代謝和細胞訊號傳遞特論、老白的內分泌特論、張老師的泌乳生理學、唐老師的生殖生物特論、巫老師的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和運動健康、邱老師的運動生物力學和最佳化人體動作學、陳老師的運動資訊學
還有在全台最大的商業健身房WorldGym的教練經歷,從中也讓我學到不少,我也從來沒後悔進去學習過,其實一開始我進去的心態是,我去裡面學東西,還有人給我錢真棒!然後就是積極的工作,我應該是唯一或唯幾個在WorldGym上完晚上12點的班然後享受一個人的運動時間,再來在辦公室睡覺,出去上廁所還讓警報器響,接著就是隔天早上六點的課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
在Fit Taiwan講師的身分不變、傳遞知識熱誠的心依舊不變、以及想要回饋社會幫助人們得到更健康的身體與心靈真誠的心
變的是ㄅㄅ變胖了,還有多了前年的經歷以及多了一個新的台中教練團隊,還有渴望變得更好更強大更完善更謙虛更茁壯
「工商服務時間」
也要感謝Fit Taiwan給我這個機會可以在一些人的體適能生涯中扮演一個小角色的舞台,一月分在台中有我參與授課的ACECPT,目前還剩下幾個名額而已,報名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FitTaiwanROC/posts/838974672946656
https://m.facebook.com/FitTaiwanROC/posts/838974672946656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western blot 代 工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研究生涯如何起步❓
作者:蔡依橙 醫師
「研究生涯」,我發現對臨床醫師來說,最難的是「起飛」,也就是從「沒有文章」到「第一篇文章被刊登」的過程。以下分享我的作法,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
【認清事實:你的時間不夠】
首先,必須認清一件事實,我們是全職的醫師,不是全職的研究者,沒辦法用基礎醫學從業者的那一套來做,因為醫師白天的黃金工作時間 (7:30a – 6:00p),都奉獻在醫療上,即使用下班做研究 (6:00p-10:00p),你犧牲了休閒時間,研究時數也只有全職研究者的一半不到。
所以,你必須讓研究與你的臨床事業發揮加成效應,假設你每天的工作,是在開刀與照顧病人,那你就應該做開刀與照顧病人「相關」的研究,而不是重新去學 Western blot、flow cytometry。
【用研究觀點審視自己的臨床工作】
接著,要把研究的精神與思想,帶進你的工作中,去思考每個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為什麼是這樣,有沒有可以突破的點?有沒有還沒被回答的問題?利用工作的每分每秒,找到研究的題材。
【硬體的初期投資】
為了增廣眼界,並學會深度思考,你必須大量閱讀。我建議,在這個階段,你得為自己做點初期投資:
💻 筆記型電腦:方便你移動,隨時筆記、上網找資料,隨時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行動研究室,即使那可能只是會議室的一角,即使那只是門診結束到查房之間的空檔。建議是配有 SSD 的 ThinkPad,開機速度快,耐摔耐撞,故障率低。不要想用平板,因為輸入沒有筆電快,而且當你用平板,寫作改用桌機,會導致資料的分散與碎片化,沒辦法很有效率的整合。筆電,是實現單一平台的最強力解決方案。
🖨 印表機:因為使用醫院印表機,會被講話,又怕影響醫療工作。建議自己買一台,用大支麥克筆明顯的寫上自己的名字,告訴人家這是你私人的,是你個人印 paper 使用的機器。我當初是買一台 HP 的入門黑白雷,放在科內一個沒有人管的角落。
【大量閱讀的實踐】
接著鎖定兩本標竿期刊,臨床的就好,固定每期閱讀目錄,瞭解最新研究都做些什麼主題。看到喜歡的文章,就先印下來,塞到背包或醫師服口袋裡,這能讓你更有效的利用零碎時間閱讀,連開機時間都省了,而且弄丟不可惜。
另外,要閱讀業界相關的新聞網站,例如:MedScape、AuntMinnie。因為業界新聞與商業廣告,可以讓你更快抓到時代進步的方向:現在全世界流行什麼手術器械、什麼藥物、什麼影像工具。當然,看到有趣或資訊量大的新聞與廣告,也一樣印出來,放在口袋裡隨時閱讀。
我就是從一台 ThinkPad 筆電與印表機,以及大量印出來閱讀的論文與新聞,開始的。
【逼自己產生觀點】
閱讀印出來的 PDF 時,永遠寫下你看了「每一段」的心得,逼自己去思考:他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跟我在醫院做的不一樣,是文化差異,還是我們與世界趨勢脫節?很多醫療工作的流程,在台灣因為資源有限,都被 modify 過,你要瞭解歐美怎麼做,並做調整,才不會寫出馬上就被打槍的研究法。
這些做滿筆記的紙,都留下來,然後在電腦建一個 word 檔案,記錄最重要的心得,讓自己的閱讀,留下屬於自己的記錄與思考。也減少了未來寫作時,找適當 reference 的辛苦。
【尋找學習的典範】
當你閱讀的論文超過五十篇,一定有你特別敬佩、特別喜歡,也覺得自己可以模仿,做點主題改變,就能執行的研究。記得,把這幾篇論文讀得滾瓜爛熟,多印幾份到處放也可以,五次、十次這樣讀,當成學習模範。
這時的你,已經看過「很多」學術文章,想到的研究題材與可行性,會比較成熟。
下班後的時間,比較連續,適合用來思考研究設計與執行:我要作什麼研究、該準備怎樣的資料、怎麼收集最省力又完整。設計收集資料的登記表時,記得要不斷的印出來,自己填寫看看好不好用,一個設計良好的資料登記表,收集資訊快速,輸入電腦也將更容易。
【研究生涯起飛】
努力當然不保證成功,但沒有努力絕對不會成功。這樣開始做的十個月內,我收集了五組資料,寫成五篇論文,但全部被退稿。從退稿意見中學習後,第六篇,也就是我大量閱讀、大量思考、大量尋找可以突破的方向的第十二個月,我的第一篇 original article 被接受,研究生涯起飛。
這是我能想到,自學不求人,投資金額最小,也最快能成功的方案 (想想你去研究所學,要花多少時間跟金錢,還不一定學得會)。而且,我真的走過這條路,確認過可行性,誠摯推薦給您。
-----
❗ 9/24 (日)《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僅剩不到一半名額,報名從速!
➡ https://ymrf2017.innovarad.tw/event/
-----
原文出處:新思惟網路講堂 (https://edu.innovarad.tw/start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