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 gfx 50s缺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閒聊] GFX 50s 二代今年推出- 看板DSLR 的評價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Fujifilm GFX50S II 評測報告|6.5級IBIS 超有感規格齊備的中片 ... 的評價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介紹返】Fujifilm GFX50S MarkII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閒聊] GFX 50s 二代今年推出- 看板DSLR 的評價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富士中畫幅相機真的受歡迎嗎?銷量如何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Fujifilm GFX 50R 最便宜小巧的中片幅相機! - Mobile01 ... 的評價
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Fujifilm GFX50S II 評測報告|6.5級IBIS 超有感規格齊備的中片 ... 的推薦與評價
GFX50S II 延續了GFX100S、GFX 50S、X-T4 的翻轉螢幕,可向上90°、向下45° 和向右60° 調整螢幕角度,也就是以直幅構圖時機背螢幕可側翻來進行低角度的 ... ... <看更多>
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介紹返】Fujifilm GFX50S MarkII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Fujifilm 發表 GFX 50S MarkII同樣5千萬像素雖然有機身防震加持但沒有Dpaf只有14bit Raw淨機身售價$31800 會否可以跟135 Full frame相機有兢爭力? ... <看更多>
fujifilm gfx 50s缺點 在 [閒聊] GFX 50s 二代今年推出- 看板DSLR 的推薦與評價
Fujirumors 的消息,富士最近註冊了一台新相機。
根據他獲得的可靠消息這會是 GFX 50s mkii。
今年會推出,使用和上一代同一塊 50mp 中幅元件(意思是同樣沒有 PDAF)
可以預料將會把中幅系統的入門價格再從 GFX100s 往下殺,
感想:
其實我蠻意外 50mp 那塊元件富士還想繼續用他。
畢竟沒有 PDAF 對於對焦性能的限制是不可跨越之壁。
不過或許也反映了 GFX 系統真的發展得不錯,
還有近一步擴大產品線的空間。
依照富士的調性應該會沿用 100s 的機身和IBIS,就是換塊感光元件。
我原本以為 GFX 之後就是全線 100mp,100/100s/100r
不過看起來 50mp 的線還是會保留。
或許可以期待之後會有拿掉 IBIS 然後更便宜的 50r mkii,
說真的如果能掉到七八萬,
就算純對比對焦爛又沒 IBIS 我也會想買..
之前富士有展示過旁軸造型的 GFX 原型機 SP-X,
看起來比 50r 好多了。
潮到出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0.114.24.55 (荷蘭)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16087788.A.7C1.html
呃,意義隨便想都有吧?
就全幅整天在講得底大一級壓死人的那些意義啊...
高感純淨度、動態範圍、低底噪、色彩深度
dpreview 工具一比較就知道其他性能不談,
光就畫質而言差這麼多世代優勢還是在啊,細節保留程度差這麼多,
優勢有被吃光?
還是說只有在全幅是最大底的時候才適用底大一級壓死人,
當全幅不是最大底的時候就變成自己爽一下沒多大意義?
和老不老實有關係嗎?
會叫中幅也只是因為習慣成自然,比全畫幅大比大畫幅小就叫中幅比較簡單順口啊。
畢竟中幅在底片時代也是一路從 645 到 619都是中幅沒有固定大小。
44x33 你要的話也可以叫他43中幅大概也沒人會有意見。
或者如果你真的很堅持的話,最接近的底片格式應該是應該是 4x4 ,
叫做127格式,然後柯達當初是把他歸類為 「小片幅(small format)」
不過這樣叫只會更混亂吧,就只是個稱呼方便而已。
不然難道也要吵 APSC 原來是 「先進攝影系統」 的縮寫是不老實,
因為以現代觀點來看根本不先進?
不懂為什麼連這個都可以糾結...
那是 exposure latitude test。可以看到欠曝回拉的表現
(或者說,後製時拉暗部的空間)
如果只單純看正常曝光的畫面,本來就會看起來都差不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