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個新手教學文(複習文),主要探討 Kubernetes Resource 的使用,主要是 CPU 與 Memory 兩個資源的使用。
本篇文章中我覺得很值得大家再次注意的就是單位的使用,以 Memory 來說有非常多種的設定方式
1. 直些用數字表示,其單位為 Byte,譬如 1024 就是代表 1024 Byte
2. 可以使用指數表示,譬如 129e6,代表 129000000,也就是 129 MB左右
3. 使用固定的 Suffix,譬如 E,P,T,G,M,K。這個代表的是 10^N 次方,所以 1M 就是 10^6 Byte
4. 使用固定的 Suffix,譬如 Ei,Pi,Ti,Gi,Mi,Ki。這個代表的是 2^N 次方(每個級距都是2^10),所以 1Mi 就是 2^20 次方 Byte,大概就是 1,048,576 Byte
所以 123Mi 接近 129M 也接近 129e6,而實際的數值則是 128974848 Byte 。
CPU 代表的則是 CPU 單位,對於 CloudProvider 來說,該單位則是所謂的 vCPU/Core,對於實體的 bare-metal 機器來說則是 1 hyperthread。
使用上除了直接表示多少單位的 CPU 外也可以使用 m (Milli) 的概念來描述 millicpu,也就是千分之一。
因此常常會看到 500m 的概念,其實就是 0.5 顆CPU,而 0.5 顆CPU則會因為底層不同可能代表 vCPU 或是 hyperthread。
https://medium.com/swlh/understanding-kubernetes-resource-cpu-and-memory-units-30284b3cc866
milli單位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位病友問我下列問題, 經過同意在此回答
"請問主任,知道您很繁忙,能否請教您關於碘131殘餘輻射值的問題?碘131治療後12天回核醫科造影,請輻房護理人員再協助測量殘餘輻射值為0.2,可回家抱小孩(最大六歲,最小十個月),對小孩是安全的嗎?"
我的答案是: 需要確認” 測量殘餘輻射值” 的單位; 如果是每小時微西弗, 那就沒有任何限制. 但這可能代表甲狀腺組織或腫瘤對碘-131吸收不好.
碘131殘餘輻射值的測量滿複雜的, 我建議病友是應該要醫院核醫科提供測量的數字和單位, 按照法規可以用每小時微西弗(micro-Sv/ hour 或 uSv/hr) 但也有醫院直接換算成毫居里 (milli-Curie), 前者比較普遍也比較容易適用法規的解釋, 一般而言背景值約在0.2 每小時微西弗左右. 在台灣多數醫院碘131治療出院的外釋標準是50-70 每小時微西弗以下.
大部分醫院的測量是在病患1公尺或2公尺利用偵檢器測量, 測完會給的數字例如王先生接受碘131(100毫居里)治療後出院時(通常第3 天) "1公尺處輻射暴露率= 64 微西弗/小時 (uSv/hr)", 依據國際標準之建議 (***體外輻射劑量率應小於70uSv/hr), 在一般狀況下王先生可以在公眾場合活動, 但仍然不能和孕婦或小孩(<12歲) 處於 1 公尺範圍內, 其目的在確保他人(成年人)不會因此遭受過量輻射暴露(目前法定年限是5 毫西弗或5 mSv 或是5000 uSv; 在孩童法定年限則是 1 毫西弗), 通常我會建議王先生要謹守與人(包括成人與小朋友)儘量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的原則, 但如果不得已情況下須與成年人近距離(1公尺以內)相處, 每天儘量不要超過6小時, 但對孕婦孩童仍是不能放鬆任何標準(因為法規要求是成人的年限值的1/5, 缺乏相關研究只能更保守). 假設又過了8-10天(治療後10-12天), 此時碘131又經過了1個物理半衰期而身體也因為正常代謝而排泄了一些碘131出去, 此時的身體輻射暴露率會降到更低, 若與成年人近距離相處, 每天10數個小時也不會超標, 但對於孕婦孩童則是短暫(1-2小時)親密接觸無妨.
問題來了, 如果病友接受碘131治療後出院時 "1公尺處輻射暴露率超過70 微西弗/小時 (uSv/hr)" (通常是手術後殘餘組織過多或大量轉移腫瘤吸收碘131), 這時候有些醫院要求繼續在醫院隔離, 但也可以出院自我管理, 仍然建議要謹守與人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的原則, 如不得已須與成年人近距離相處, 只能短暫為之. 至於要自我管理多久要看每個人的代謝和排泄情形, 我通常會參考治療後影像對照判定.
最近許多病友關切測量殘餘輻射值, 這是個好現象, 至少是注意到輻射安全的起步. 但詳細的資訊(如何測量和解釋)要和核醫專科醫師討論才不會落入恐慌引起更多的疑慮.
milli單位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20#~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剎那 vs. 瞬間】
你可能知道,
一毫秒=0.001秒、一微秒=0.000001秒,也知道一奈秒=0.000000001秒。因為我們在數學的課堂上學過,毫(milli,符號m)代表 10 的 -3 次方、微(micro,符號μ)是 10 的 -6 次方、奈(nano,符號n)則是 10 的 -9 次方,所以可以用「秒」去換算這些時間單位的長度。
但是你知道我們常掛在嘴上的一剎那,或者一瞬間有多長嗎?
不知道對吧?畢竟不管是數學老師還是國文老師,都沒向我們說過「剎那」、「瞬間」、「彈指」、「須臾」究竟是多短多長。像小編就只知道很短,寫作文的時候有很多詞可以替換這樣XD。其實上面這幾個詞都是從佛教來的,那它們到底代表多長的時間呢?來翻翻佛教的梵典就可以找到答案。
《摩訶僧祇律》中記載:
「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根據這段文字,我們知道:一晝夜=30須臾=600羅預=12000彈指=240000瞬間=4800000剎那。再從一晝夜=86400秒來推算,我們可以得到:一「須臾」=2880秒(48分鐘)、一「羅預」=144秒(2.4分鐘)、一「彈指」=7.2秒、一「瞬間」=0.36秒、一「剎那」=一「念」之間=0.018秒。
大家都看懂了嗎?知道誰長誰短了嗎??
看不懂沒關係,只要記住下面這個式子,以後考試攏免驚!
來來來來來,跟蜜絲桑戴老師唸三遍:
須臾>彈指>瞬間>刹那=一念之間。
須臾>彈指>瞬間>刹那=一念之間。
須臾>彈指>瞬間>刹那=一念之間。
[Miss Sunday]
milli單位 在 公厘(mm)原文是milli-meter,是「千分之一公尺」的意思 ... 的推薦與評價
單位 語文. 公厘(mm)原文是milli-meter,是「千分之一公尺」的意思。日文則用milli,當做「公厘」使用,而省掉meter,譯成中文變為「米厘」 英文的釐米是公分所以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