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時,升降台徐徐落下,二汶揮手告別,身影消失。The Best is Yet to Come音樂響起,觀眾輕聲合唱,直至熒幕打出最後一句歌詞:「最好的尚未來臨」,紅館大燈一亮,示意演唱會結束。散場後,讀到網上留言批評林二汶的勉勵太廉價(「講就梗係容易啦」)。的確,追星或是寄託,卻無法改變the worst is yet to come的殘酷現實;然而在過程中,我們至少可以尋索自己的信仰(絕不限於宗教):在崩壞的世道裏,我所珍視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而我此生又願意為這套信念付出什麼?//
全文:https://bit.ly/39G5GK8
//面對政權為所欲為,大眾感覺前所未有地無力。移民與否,早成了中產的熱門話題;「政府想點就點啦」成了大眾無可奈何下的集體共識。同一時間,不少從前習慣為社會時政大聲疾呼的香港公民,開始學習小心說話,甚至漸漸沉默寡言,然後一反常態,轉向流行——為MIRROR、Serrini 演唱會門票大費周章,替姜濤、游學修抱打不平,因「我謙(編按:林家謙)」推出新歌而嗌破喉嚨……在愈來愈難捱的日子裏,香港流行文化重新成為許多人日常最大寄託。
現象其實不令人意外。雖然追星一直被主流社會視作「盲毛」行為,煲劇、聽歌更往往被看成不問世事的「港豬」表現,但流行文化的世界本來就廣闊無垠,表面的娛樂至死、消費至上以外,還往往能挑動觀眾的私人情緒,喚醒一個族群的集體身分。符號亂墜、比喻滿瀉的曖昧本質,也令它備受無法坦露情感的一群青睞,甚至有如「隱蔽文本」,在強權意圖封殺一眾公共對話的環境下,依然存活、流傳,讓受壓迫的平民藉此分享真實思想和情感,以至一種「我們還有彼此」的共同體感覺。
以上正是林二汶首次登上紅館舞台的時代背景……//
#明報 #明報即時新聞 #星期日生活 #追星 #林二汶 #阿果 #軟弱無力全是堅忍的證據 #還是必須好好過下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