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晶片換疫苗的另類外交』
我跟左膠不太常聊到台灣疫情,因為一聊起來,我就忍不住要罵法國政府放任病毒『與病毒共存』再來對人民強制這限制那🤣
前幾天他突然問我:『台灣用半導體換疫苗嗎?』我說『你怎麼知道?』他說這一期的『外交世界』期刊(le monde diplomatique)有報導。
我昨天找來讀了一下,原來是在『Doit-on craindre une panne électronique』(我們該擔心電子荒嗎?)這一篇,主要討論全球自一年多的疫情以來,晶片及半導體供不應求,解釋了一下來龍去脈,結尾呼籲歐盟正視自己落後人家好幾年🤦。裡面有蠻多地方提到台積電。
⬇️⬇️⬇️全文五千多字,只能摘譯如下:
📌半導體自一年半以來對世界影響甚鉅。汽車、電玩、甚至電動牙刷都需要晶片,尤其各國封城之後,網路需求爆增,連電鍋、智慧型冰箱、果汁機等需要晶片的產品需求量也大增。但供應半導體的主要國家如台灣與韓國卻因封城而無法正常供應。
📌除了中美貿易戰的因素之外,三星總裁桎梏入獄,急缺半導體的美國在五月要求韓國政府特赦李在鎔。
另外還有台灣五月之前的乾旱、蘇伊士運河塞船等事件影響。
📌台灣出現 une insolite diplomatique à base de 「vaccins contre puces」疫苗換取晶片的另類外交。冀望吸引台資的日本贈送台灣124萬劑AZ疫苗,美國則從原本允諾贈送的75萬劑modena增加為三倍。六月中,台灣政府委託(mandater)國內最大的半導體製造TSMC(台積電)以及另一家台灣科技廠Foxconn(富士康)直接向德國輝瑞藥廠協商購買一千萬劑疫苗。
📌半導體的價格通常為一美元,為何有需求的產業,如汽車工業,不自己生產半導體?
因為製作晶片的步驟極為複雜,晶片上的電晶體越多,產品功能也越多,但價格也更貴。
1980年代,全球主要晶片製造商是Intel 、IBM 、德州儀器。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熱愛橋牌與莎士比亞)即曾任職德州儀器,他深刻了解晶片在未來的重要性,回台設廠之後,成功以優質晶片讓其他工業放棄自己製作晶片,轉而全心投入產品設計。
張忠謀也開創了modèle sans usine(無工廠模式)的時代。尤其iphone在2010年的委託更是經典。報導中也提及台積電屬於,stakhanoviste密集勞動採三班制的公司。
📌台積電目前是全球十大企業之一,約六千億美元資本額,技術領先群倫數年。2022將落成的新無塵室salle blanche佔地約22個足球場面積,2021-2024的生產線預計投入一千億美元的預算。(三星則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1510億美元)
📌亞馬遜Amazon與alphabet字母控股公司都有自己設計的晶片,未來的汽車工業可能也會走向同樣道路。這種由代工模式量身打造的晶片也涉及智財權。例如隸屬日本Softbank的英國ARM在面對美國Nvidia收購時所產生的問題。
📌至於中國,則有曾待過德州儀器與台積電的張汝京(Richard Chang,報導中特別說明他與Morris Chang沒有親戚關係😁)在1990年代創立了SMIC中芯,但於2009年離開該公司。
中國在2020花費3500億美元進口晶片,比石油進口額還多。事實上,中國子2005年開始就是全球晶片最大的進口國。而中國本身也不斷在成立半導體工廠,2020年十月就有58000家,平均一天成立200家。
📌美國參議院於六月核准52億美元預算,希望推動台積電與三星在美國設立生產線。而韓國則為未來十年的半導體生產準備4500億美元的預算。
📌那歐洲呢?
荷蘭NXP semi-conductors、德國infineon 與Bosch、法義STMicroekectronics,都有自己的生產線,但有時還是得求助台積電等同行。
歐盟數位政策委員長Thierry Breton認為若半導體需求並非來自歐洲,何苦付較貴的歐洲生產線人力?歐洲就專注孕育科技即可。
(我跳過了一些與台灣無直接關連的段落,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找文章閱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
「modena公司」的推薦目錄: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BMW AUTOCLUB Modena - 首頁|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modena公司-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modena公司 在 modena公司-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modena公司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者來函
紛紛擾擾兩三個禮拜,本文希望能有助釐清一些事情。
A. 政府採購慢? ➡️其實一年多以來記者會很常提到採購進度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vid-vaccinations?country=USA
美國自12/20開始打疫苗以來,到今天接種率也才近50%,即使他們自己就是疫苗大國,能綁住貨源,也是感染人數第一名的國家。以每百萬人確診數來排名,台灣還在兩百名之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急的國家,就算以世界疫苗分配機置,也輪不到我們,因為我們實在,ㄟ,不夠慘。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fbclid=IwAR328SNlecq_pqEDQQZsva8ZeIa-Y7Dfa-5k4z8wm_M8WibiwBfzJN-xODc (世界疫情統計)
3月初首批AZ疫苗11.7萬劑抵台,4月時再到貨19.9萬劑,民眾接種意願極低(許多人刻意營造AZ很爛的鳥事我就不想講了),政府當然不可能再進更多貨,以免過期。
台灣第一次爆出大量本土案例是5/15的180例,民眾開始吵著要疫苗,5/29前就到貨AZ 41萬,莫德納15萬劑,應該不算慢吧。如果政府沒有超前部署疫苗,不是之前就簽有合約,在這個全世界瘋搶疫苗的時侯,能拿到這些貨?有14萬人確診的韓國(總人口51.3M)這次也才拿到5萬莫德納
AZ是瑞典與英國合資的公司,看看在瑞典的台灣人分享他們等待疫苗的經驗,疫苗不是簽了約就可以一次到貨的,四月底歐洲國家聯會控告AZ交貨延遲,大家上網都查得到。
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ost.php?href=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imb18c%2Fposts%2F4631955190154448&show_text=false&width=500
(點進去出現照片要再點一下,才會看到文章)
EU sues AstraZeneca after delays in vaccine deliveries
https://edition.cnn.com/2021/04/26/europe/eu-astrazeneca-vaccines-sue-legal-intl/index.html?fbclid=IwAR37daH0Vl2aGGWrc8L54y-occzQNegQEC0NimQAPZAyO58ss8oyS_flPYk
B. 疫苗大廠只跟中央政府談
2021/5/24 許多印度媒體報導, #輝瑞及莫德納拒絕直接賣疫苗德里政府,他們表示只跟中央政府打交道。5/29記者會浩浩就有講過原委,這些公司只願意跟各國中央政府談。印度這些報導佐證了這個說法。
Pfizer and Modena have refused to sell vaccines directly to the Delhi government and claimed they will only deal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我看了好幾篇印度當地媒體,旁遮普也想自己買,也被拒絕,貼出一篇供參考: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dia/pfizer-moderna-refuse-to-sell-covid-19-vaccines-to-delhi-govt-directly-says-cm-kejriwal/articleshow/82904554.cms?fbclid=IwAR1evGHy3n5onGSCP2ZZcun2k3XpqYtU5KQi7FWPKFOVRBiSMa2FTlG2WQU
台灣有很多人,從來沒有為中國打壓台灣而出聲,也 #完全無視中國打壓、 #阻擋台灣政府採購疫苗之現實。政府只能多方洽談,多路進攻,買國外疫苗同時,也發展國產疫苗。
C. 取得認可到開打是需要時間的
2021/1/25復星公司網站:复星医药和BioNTech共同宣布 mRNA新冠疫苗于中国香港获紧急使用认可 (開始施打日是3/6)
https://www.fosunpharma.com/news/news-details-3827.html
即使在行政效率聞名的香港,取得使用認可到開打也要40天。
D.即時是優秀疫苗,也需要取得政府的核可才能使用
2021/4/28路透社:BioNTech CEO sees China approval for COVID shot by June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health-coronavirus-vaccine-biontech-chin-idUSL8N2ML3JQ?fbclid=IwAR0T-ugkP9tCogPIh8MrSo6b6EntcEkpkCRPdF05LMAShamP73Y2rdTYCQo
CEO表示預期六月能取得中國權責單位的核准,七月就可以提供疫苗給中國人民。
即使是世界認可的優良疫苗,也是要各國政府的核可才可以使用,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核可。我的疑惑是,取得代理權起碼半年以上,不然一月不可能拿到香港緊急使用認可,那為何沒先申請中國使用權?放著14億人口的生意不做?與此同時,台灣許多親中人士不斷吵著要買中國疫苗,或要透過復星買BNT,卻不告訴民眾,香港光打這兩隻疫苗死亡人數就有68人(5/27止)
https://tw.news.yahoo.com/news/%E9%A6%99%E6%B8%AF%E6%8E%A5%E7%A8%AE%E7%96%AB%E8%8B%97%E7%A0%B4%E7%99%BE%E8%90%AC-%E7%B4%AF%E8%A8%8868%E4%BA%BA%E6%AD%BB-074152837.html
E. 沒比較,沒傷害➡️台灣並不差
第一次出現校正回歸這詞沒兩天,我看到十數篇旅居各國的台灣人分享各國校正回歸的情況,像歐美已經嚴重一年多了,還是有四月才校正一月數的情況,有人就說,台灣五天就開始校正了,還要抱怨?然後,政府也改了通報系統,這兩天校正數不是下降很多了嗎。
其中FuFu Huang本身就在蘇黎世病毒中心工作,但他的貼文最有趣的地方是,瑞士曾爆出因為確診量過多,無法統計,而以稱重來估算確診數的醜聞,因為他們是以傳真方式回報確診的!為求慎重,我剛特別查了一下:
https://www.swissinfo.ch/eng/crunching-the-numbers_why-switzerland-struggles-to-keep-track-of-coronavirus-cases/45628604
這一篇裏面提到:Cantons flag new cases on forms that they fill out and fax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
我以為日本用人工統計已經很扯了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4/5261355
日本厚勞省傳「手動計算」新冠肺炎確診數 菅義偉:我知道
分享這些不是比爛,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台灣在各方面沒有比人家差, #更不要聽信一些有目的性的媒體, #降低對疫情指揮中心的信任。
—
買疫苗不是有錢就買得到,像以色列,因為政府直接以大量人民參與輝瑞第二期測試,才有優先權,且超買,溢價買(據說是三倍價,但我剛查外媒,也有說最終是47美元),也是分好幾批才拿到貨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任何組職能夠買到疫苗,能安全運送到台灣,我會很感謝,如果買不到,我也可以理解。
modena公司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苗大戰』💉
隨著台灣疫情漸漲,很多人在衛福部臉書罵著吵著要疫苗(扶額頭)。
這個世紀病毒的最大贏家很可能是各大藥廠?全球人民都要接種至少兩劑的東西, 背後利潤之大不是罵罵衛福部就能解決的。
法國世界報昨天刊出一篇文章: Des youtubeurs français incités à dénigrer le vaccin contre le Covid-19 de Pfizer-BioNTech
法國網紅收到神秘邀約,拍影片詆毀輝瑞疫苗就能拿2000歐元 !
法國衛生部長VERANT 當然強力譴責。阿利司康也說人不是他們殺的🤷 那是嬌生還是Sanofi ?🤣
網紅Léo Grasset 透露是在五月初,輝瑞協議銷售歐盟18億劑疫苗的幾天後收到神秘邀約,要求網紅散發 『輝瑞疫苗死亡率是AZ的三倍』的貼文 !
發出邀約的是一家Fazze廣告代理公司, 但當然所有資料都是假的。 說是英國公司, 但英國註冊網站上找不到,公司地址也是亂寫的。而發送郵件給網紅的電子信箱在俄羅斯, linkedIn上有關Fazze公司的員工帳號都是私密帳號。
不管這齣世紀陰謀劇有多精彩,背後編劇是誰,我們只能盡力不讓自己淹沒於假消息之中。
到底輝瑞、 AZ、modena的副作用如何? ANSM法國國家醫藥安全局的數據如下:
截至5月23日,法國有2335萬人接種第一劑疫苗(35%總人口), 1065萬人完成第二劑。
ANSM法國國家醫藥安全局紀錄了34287起不良反應,其中有26% 屬於嚴重副作用。
輝瑞: 2515萬劑
不良反應報告18120
modena: 306萬劑
不良反應1855
AZ阿斯利康: 467萬劑
不良反應14312, 與血栓存在關聯,法國目前只有55歲以上允許接種AZ。
嬌生: 20萬劑
不良反應: 因為才開放接種一個月, 目前只有一例
法國現在想接種的都可以接種, 很多地方還派消防隊員支援, 打疫苗兼養眼。
台灣這幾天的心情, 都是我們重災區去年此時的心情。🥀短短四天就有近30人孤獨地往生(家人都須要隔離),一年之後的病毒感覺更強大了,拜託各位一定要注意家裡有慢性病的人以及長者!🙇🙇🙇就算要跟他們撕破臉也不要讓他們出門暴於危險。
學校再延長停課一周,昨天臉書的媽媽朋友紛紛開酒澆愁🍷🥂🍾🍻。這絕對是必要的! 調適好自己的心情,才能面對還不懂調適心情的孩子。
一年前你們紛紛幫我打氣,現在換我幫你們加油!
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如果你們需要幫助, 請不要猶豫! 來這裡倒倒垃圾也好!
----------------
照片是我家後面山坡的野生蘭花
想看我隨手亂拍的人可以追蹤我的個人臉書(連結放留言處)
modena公司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
modena公司 在 modena公司-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找modena公司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modena台灣,modena中文,modena黏土相關資訊,找modena公司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情報 ... ... <看更多>
modena公司 在 modena公司-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找modena公司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modena台灣,modena中文,modena黏土相關資訊,找modena公司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情報 ... ... <看更多>
modena公司 在 BMW AUTOCLUB Modena - 首頁|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Concessionaria BMW Modena. ... @AutoClubBMW · 汽車公司 ... AutoClub, Concessionaria BMW di Modena inaugurata nel 1982, fu fondata da Antonio Barbieri,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