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tdd好處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趁著疫情在家期間,我已經將【Classic TDD by Example: Refactoring to Design】的 C# 版本培訓內容準備完成,經過約一週的 A/B testing 與內容調整(感謝前100位下單的朋友,幫忙做測試、給建議、提意見),目前已經調整到進入穩定的產能,以及較好的品質與體驗。
目前優先開放給之前有填寫 google form 表單的朋友,開始進行報名。(若您當時有填寫 google form 且語言選擇是 C# 的,應該會收到我今天寄出的主動通知信,若有興趣,可儘快報名卡位出貨順序)
#Google表單預購 優惠價為 NT$ 34,000,原價為 NT$ 36,000,預計為期一週,7/24 正式對外販售,將以原價以及相關票種折扣售票(介於 NT$ 34,000~36,000 之間)
若您不是使用 C#,但看得懂 C#,或是寫 Java 的同學,想要優先入手 C# 的版本也是可以的,屆時推出 Java 或其他語言版本時,我將提供超值的加購優惠價格給你。這主題內容,越早學會,越早能用在實務上,越早能得到它帶來的好處。
接下來預計推出的語言順序為:Java > Python > JavaScript > PHP ....
給自己的目標是期望在年底之前可以推出 Java 版本,但會不會突然被其他計畫打亂,就不敢肯定了,畢竟如果疫情趨緩,我還有這兩個月的企業客戶 coaching 檔期要還。
另外,也開放其他語言的朋友提前報名,(我不會請你提前繳費,提前報名也不影響屆時的票價,純粹是在你知道相關資訊與票價之後,你仍感興趣想報名,到時封測、A/B testing 我會主動邀請你,是否要先以更優惠的價格來參與封測,提供建議與 feedback)
出貨清單與狀態更新,請見:https://hackmd.io/@SYvyb1O4SLq8W6nvAQW5mw/ByVVUt86O
之前填寫 google 表單時的培訓介紹,以及授權條款內容,請見: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tdd好處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 Agile 台中 #單元測試線上工作坊 連三發。
先由 Max 打頭陣,用 Python 示範,
再由 Kuma 接棒,用 Java 示範,
接著由 Recca 用 PHP 示範。
我可以拍胸脯跟各位保證,他們幾位講單元測試內容都很專業的,因為都來過我的單元測試課一起交流過,他們實務上也都會落實撰寫單元測試,甚至 TDD 去輔助開發他們的產品。
至少我們這個流派,測試都是用來描述需求使用情境的,用來抓 production code API 易用性問題、職責設計的問題,那種 auto-validation(testing) 的回歸測試,只是順便的好處而已。
要聽,就要聽這種專業的陣容啊,大家都是實際在戰場用這種方式在打仗的。
那種只是教教 test framework, 工具, mock framework 的,要聽也是可以啦,只是如果連這樣的簡介你都不想花時間了解,即使聽了,你在實務上還是用不上去,得不到真正的好處的。只會產生一種錯覺:「我也會寫測試,只是 legacy code 太髒,要花我太多時間去寫測試了,我時間不夠,不然我也可以」
No, sorry,你不行,你就是不行。
因為可以的、能寫測試的,從來都不會覺得自己「沒時間寫測試」。
--
偷偷蹭一下大家的光芒,雖 #不要臉,但 #我驕傲
tdd好處 在 TDD · Git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DD. 參考wiki 的說明:測試驅動開發.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是極限編程中倡導的程序開發方法,以其倡導先寫測試程序,然後編碼實現其功能得名。 ... <看更多>
tdd好處 在 五倍紅寶石專業程式教育機構- TDD...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DD 自動化測試已經是業界開發案的水準標竿,可以確保專案的體質良好,光是這點好處就絕對值得學習如何寫測試,加速開發流程。由知名開發者ihower 帶來的TDD 實戰講座 ... ... <看更多>
tdd好處 在 Kotlin TDD - 以Android 開發為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Key moments. View all ; 什麼是 TDD · 4:14 ; 測試案例 · 6:15 ; TDD 的 好處 · 21:45 ; 先寫哪個測試 · 25:3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