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疫苗的誕生,和臺灣的B肝「清零」計畫
今天推薦大家看一下這篇很棒的文章👇👇👇
B型肝炎疫苗的誕生,和臺灣的B肝「清零」計畫——臺灣大學醫學院倪衍玄院長專訪|最新文章 - 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531c806-e6ab-4b07-98cb-dd42347e14aa
大家有沒有很有既視感呢?
原來
歷史是會不斷上演的呢(笑)
50年過去了
時空背景環境早已不一樣
但挑戰跟試煉
仍舊一樣
甚至
如果把同樣的場景搬到現在
在政治面的挑戰
恐怕
障礙只會更多(再笑)
歷史總是會有驚人的相似與再現
即便隔了五十年
其實最難的
從來就不是科學本身
而是人心
我覺得蠻值得大家深思的
部分內容摘錄於下👇👇👇
====================
美國默克藥廠於1978年,展開成人B肝疫苗試驗,隔年展現出優異的保護力。畢斯里團隊即想在台灣,推動兒童的B肝疫苗試驗,試圖從源頭斬斷「肝癌三部曲」的詛咒 ,然而,卻遭到了輿論和媒體的阻礙。
當年台灣的醫藥法規不健全,並沒有臨床試驗法規,因此團隊只能在幼稚園向父母尋求同意。未料消息曝光後,媒體開始出現負面批評,如:拿台灣小孩當白老鼠、為何讓洋人在台灣做試驗等。畢思計畫只得暫停計畫,有待重新啟動的契機。
畢斯里透過牽線,向時任政務委員的李國鼎先生說明計畫。討論之後,李國鼎認定此疫苗的重要性,即安排再向行政院院長-孫運璿說明。孫院長大受震撼,也認同B肝疫苗對台灣的未來極為重要 。而李政委還將當時在WHO(世界衛生組織)任職的許子秋挖角回來,於1981年接任衛生署長。許署長熟稔疫苗政策,早在 1965 年就向日本募得50萬份的小兒麻痺疫苗來台。就此,B肝疫苗在台灣政治面的障礙漸被移除。
1983年,B肝疫苗在台灣新生兒的臨床試驗大獲成功,保護力超過九成!有了本地的試驗結果支持,台灣開始在1984年,為高危險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如:孕婦B肝帶原);1986年,所有新生兒都接種B肝疫苗。因為這群無畏的科學家、政治家,讓1984年後出生的台灣人,就此脫離了「肝癌三部曲」的輪迴,也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個推行全民B肝疫苗政策的國家。
====================
怡寧醫師愛碎念2:破除孕產迷信 打擊偽科學
(110/09/22開始預購)(110/10/01出版)
親簽版博客來【7-11、海外】
https://reurl.cc/52qYY7
蝦皮拍賣【全家、7-11、郵寄】
https://reurl.cc/95X22a
關於疫苗的迷思跟流言實在太多
新同學複習一下👇👇👇
再來聊聊關於疫苗的陰謀論
https://drsu.blog/2018/10/24/super181024/
今天來聊聊小兒麻痺症的故事
https://drsu.blog/2018/10/19/super181019/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
「不是科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Tony Capatch 柯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精華區ask-w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什麼不是科學-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TRY科學】20200513 - 這不是牛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科學與科學觀| Einstein quotes, Ego, Inspirational ...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中醫到底是不是科學-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閒聊這件新聞都沒人質疑?偽科學不是科學!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不是科學 在 什么是科学 - Spectrum-o 的評價
不是科學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任何關係若要成功,關鍵都在於有效溝通,尤其企業與顧客的對話更為重要;然而企業運用語言來說服、滿足或改正錯誤的做法,向來都比較像是藝術,而不是科學。
研究發現,語帶人情味的話語極為重要,像是以個人身分而非團體身分發言、使用與顧客一樣的語言、多說「我」少說「我們」等等,都能拉近與顧客間的距離!
#顧客 #溝通
如果您喜歡《哈佛商業評論》、或是覺得我們的內容有幫助,歡迎按下網頁中的「#我要訂閱」,訂閱是支持創造這類內容最佳的方式。
不是科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些事情
模模糊糊的最剛好
-
傳說中
人眼的像素是5.76億
但實際清楚看到的東西只有一個點
而那個地方
就只有約 700 萬到 1000 萬的像素
我不是科學家
不太清楚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
但我很慶幸
我的眼睛
沒有讓我看到的每個畫面
每個角落都那麼一清二楚
或許
這就是為什麼我愛上底片機的原因吧
剛剛好的模糊
加上無法預測的顆粒感
把溫度情緒氛圍
全都都融合在一起
-
現在的人很少寫日記了
都是靠拍照來紀錄生活
而底片機跟人生一樣有趣
你不知道你拍出來的畫面到底會長怎樣
有時候很神奇的
拍出來的照片比現場看到的還要美
不過
那又怎樣
誰不希望自己回憶
都是美好的呢?
#誰也是底片機愛好者?
#我家的小角落
#Miss宋的穿搭日常
不是科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有國際認證,只有自吹自擂,還要把自己唬弄到世界第一,全世界都要追上?那麼美國的FDA為什麼至今不承認免疫橋接?全世界為什麼除了台灣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認可台灣自製的疫苗?你用科學能說服自己嗎?
高端到現在連二期臨床都沒有完成,緊急授權是二期臨床期中報告完就過了,你可以接受你同事跟你一起讀研究所的學歷只有高中二年級,連高中畢業都沒有嗎?
一個正常的台派怎麼會寧願犧牲自己人,也要成就一個土製疫苗呢?難道你們不在乎台派的性命嗎?
直播日期:0827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mlkTKPvRA
直播主題:
科學終將勝利,台派潘建志醫師甘冒洗版,甘冒圍剿對高端疫苗提出的勇敢質疑 ft.精神科醫師 潘建志
8月19號的時候陸之駿那一段時間
有高端招待他去實驗室參訪
那個地方我也去過
然後他也針對最近的
高端相關的新聞做了一些針砭
8月19號他在臉書上發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2016年獲民進黨禮讓
參選台北市中山區立委選舉的潘建志
放話高端未提供
第一劑疫苗施打28天後中和抗體效價
質疑高端疫苗保護力
立刻被藍軍統媒放大宣傳
事實上高端Phase 2的論文卻明白寫著
第一劑後29天中和抗體效價為430.5
他後面還做了個註記
他說潘建志又叫做Billy Pan或比利.潘
是部落格Plurk時代的網紅
手機網路興起後
他轉至大話新聞
新聞挖挖哇之類所謂綠媒談話節目
很難理解他為什麼突然這樣亂講話
我只能說疫情使人瘋狂
好啦你看我們幫陸之駿當面問了這個問題
希望我們有完成你的願望
好那第一個我們先問
那你為什麼這樣亂講話呢
陸之駿也是一個綠營大前輩啊
沒有其實是他貼那個文章
就是從網軍工廠出來的嘛
是他們錯啊
因為他貼那個是IgG不是中和抗體
高端就是沒有打完第一劑的中和抗體的數字
沒有就是沒有
我沒有說錯 文章都在
他的文章在我的文章也在
大家可以去查查看
他貼出來的圖就是王浩宇最早貼的圖
是錯的
搞不好他還自己做假圖誰知道啊
沒有沒有那個圖在論文裡面有
它是第二張
但是它是IgG IgG就是另外一種抗體
那跟我們做免疫橋接的中和抗體是不一樣的
你跟你講那免疫有多複雜
你知道棘蛋白到人體會有幾種抗體嗎
200多種抗體
那中和抗體是其中的一個指標
其他有一大堆指標
所以高端有做兩個一個做中和抗體
一個做IgG
那中和抗體是沒有第一劑的資料 IgG
所以他就說他把這個牛頭拿來對這個馬嘴
所以我上次寫那篇中和抗體的問題
我是對的啊
後來指揮中心也接受了我的建議
就是說高端一定要在第28天以後打第二劑
我跟你講別的疫苗沒有這樣
我們打第一劑的40% 打第二劑只有3%
大部分的人只有打一劑
但高端他們現在要保障打第二劑
就是因為只打第一劑可能沒有中和抗體
所以證明我講的是正確的
非常正確沒有錯啊
所以IgG跟中和抗體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不能說它正相關嗎
正相關喔 可能也有一點相關
但是問題是你做免疫橋接
你是拿中和抗體去做的啊
你沒有做IgG的免疫橋接啊
所以這一次的所謂的
immuno-bridging免疫橋接是打了AZ
跟打了高端之後我們比中和抗體的效價
那這就產生一個問題
比利潘挖出來的資料是在公開的論文裡面
高端竟然沒有寫
打完第一劑之後29天的中和抗體
也就是以科學角度來看
全世界都不知道打完第一劑之後一個月
你打高端之後你的抗體效價
你的免疫能力防護力到底是什麼
連跟AZ比都沒有
那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
那我完全不知道它的防護力
我不要說有沒有公開防護力
我連在二期或者是三千人那個二期延長裡面
都沒有
我都不知道你打完第一劑的防護力是什麼的時候
這個危險的地方在哪裡
現實世界的風險就是
你可能喔 這等於是裸奔嘛
你只打了一劑但是你自己覺得自己有防護力對不對
你可能就是會鬆懈掉啊
不戴口罩啊
對啊不戴口罩啊
或是說人與人的接觸人與人的連結就增加了啊
打麻將去了啊
這當然是很危險的嘛 這個不合學理
所以其實我是什麼
我是佛心來著的 因為我就是台派
我們很多人都打高端嘛
我為他們爭取到了第二劑
還有一個就是說為什麼這個免疫橋接不能夠取代三期
很簡單 因為沒有辦法做出說
它對於重症的防護力 對病死的防護力
沒有辦法做出來
你知道我們現在疫苗變成是什麼
它沒有辦法讓你不感染
因為Delta病毒
歐美很多國家他還是會感染
但是他死亡率大幅下降
這個就是疫苗的保護效果
那你做中和抗體你做免疫橋接
有沒有辦法驗證這個效果
當然沒有辦法啊
因為那個要實際
我們做出來這個是實際上在現實世界裡面
有人去住院有人死掉
這樣子用人命計算出來的東西
你用中和抗體這個算來算去
你不能算出這個
所以這個中和抗體完全沒有辦法取代三期的實驗
請問一下人類如果長時間跟身邊的人保持這種
譬如說1.5公尺的距離或者是減少接觸
這個在心理上會不會有什麼樣子的問題
已經有很多精神醫學的論文去論證這一塊
就是說在這個三級警戒甚至是四級警戒的狀態之下
會不會讓精神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廢話當然會啊 增加的一蹋糊塗
多著咧為什麼因為人際關係親密關係
本來就是我們情緒穩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覺得大家用膝蓋想就知道
我甚至認為說因為這個社交距離
因為這個三級警戒
我們焦慮症的盛行率提高可能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啊
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現在講的還是很基本的
還有什麼大家想想看
經濟上的壓力
因為你這個社交距離因為經濟活動減少
很多店關門失業率明顯就提高了嘛
那很多人就是他有工作他的收入也降低了
所以經濟上的壓力變大
經濟上的壓力變大了以後
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精神症狀
當然會有啊
這個幾百年以來的關係早就建立了嘛
但是長時間的lock down
譬如說讓親人或者讓家屬 work from home
小朋友都在家裡上課
這個會不會也導致家庭的壓力急遽增加
這個也是沒有疫苗另外一個心理上的問題
有有有家庭主婦我最近門診裡面
家庭主婦的病人增加很多
所以這個部分也增加
所以相對家暴也增加
對
我真的覺得台派更多比利潘
少一點王浩宇大家就可以就事論事
我們就可以討論這個疫苗的科學價值
然後政治立場不同
可是當你今天把
科學價值混淆到台灣價值的時候
這真的不行
科學一個很重要言論一定要自由
因為科學要證偽嘛
反對的聲音在科學裡面你一定要讓他出來
要不然科學不會進步
科學就不能一言堂這是科學的基本態度
而且科學要放諸四海皆準
所以高端要有國際認證是台灣的驕傲
可是你今天只有網軍認證
那就不驕傲因為你出不了國
人家也會看輕台灣的生技產業
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就事論事
你可以有不同的價值
你我價值不一樣
但是我們對科學的信念是一樣的
我瞧不起的是
扭曲科學扭曲專業知識
用專業替異端邪說背書
我瞧不起這種事情
不是科學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在我們會說
民進黨現在執政幾乎完全看民調來做事
當初你是怎麼樣接觸民調
民調 因為我念政治系
那我是1975年念政治系
正好是美國行為主義的革命
民調其實就是
可以這麼講就是近百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結晶
因為我當時在念大學的階段
正好接觸到這一個行為主義革命
我非常投入到這個裡面
因為一般對政治學的了解都是傳統政治學 對啊
我們講的政治學是科學政治學
也就是說是政治科學
Political science
就量化的研究方面最出名的那當然就是
我們講說政治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以前我們不叫民調
民調比較像說是市調啊民調這些東西
不過無論如何
我講比較簡單一點
民調作為一個科學它的根據是在於說
它有嚴謹的統計學的基礎
然後有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的這些測量方法
那麼結合起來
然後再加上這個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人類學等等等等
這些所謂其實是一個科技整合的東西
民調作為一個目前這個
了解一般社會大眾的政治態度和行為
做一個科學工具來講那是非常成熟的
董事長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你知道我們學電機的時候
物理有一個叫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行為科學呢在調查方面
有沒有類似這樣狀況
因為我先講我見過很多很惡質的民調方法
他根本沒做民調
他就是打給你
我告訴你喔 這個我們今天要做個民調
但我告訴你朱學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
請問你支不支持人渣來選立委
像這樣子的干擾行為
在民意調查裡面
這個董事長是專家你要怎麼去隔離
isolate這一類的變數
而不會導致民調變成是誰做就可以操縱
我題目設計就可以操作 這要怎麼辦呢
我跟你講這很簡單
如果是蓄意要做假民調
那種就沒有什麼科學的可談
它不是科學 不是科學
所以假民調或劣質民調是很多的到處都是
如果你要講說憑什麼我要講我們這個是真正的民調
民調的過程裡面也會碰到很多
有些人故意惡作不表示真實態度
對不對 對
可是我用一個簡單的理論講
你可能也聽過大數法則
所謂的大數法則簡單講就是說
當你的樣本足夠大的時候
你的樣本所得到的一些估計值
比如說平均數
它會跟跟母體平均數會幾乎完全一致
那如果你的樣本夠大怎麼樣叫夠大呢
以目前來講其實100個樣本都相當大
100個就夠大啦
那我們都要求1000個以上的樣本數
比方說在我們說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的情況底下
我們希望因為任何調查都會有誤差
我們希望你這個誤差不會太大就正負三
在正負三的這樣的一個誤差範圍之內
我們是可以接受
那樣本那隱含的說樣本會多大呢
就是1068
1068個隨機取樣的樣本得到的
那它的估計母體的這個誤差
我們大概就是正負三
我的意思就是說
談民調的精準度要先撇開所謂假民調
假民調沒辦法去談
就完全沒辦法就跟玄學一樣
他是故意做假民調根本沒做民調對不對
沒有做民調宣稱做假民調然後還有數字
那他絕對不會把他的樣本拿出來給你看
那但是正規的民調
一定是經由這樣的一個非常嚴謹的程序
得到的一個就是抽樣完之後他還會訪談
訪談之後呢所得到的一個結果
你知道我從小到大
其實對政治不是那麼感興趣
我最近幾年才開始注意政治因為工作的關係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進黨才把
民意調查或是數據化的政治科學
當成那麼重要的一個施政依據
而不相信自己能夠聆聽民眾的聲音
那這個事情我覺得最近很嚴重
就民調不跌
他根本不在乎你在那邊靠北什麼東西
他認為都假的
這個狀況演變我覺得可能跟您當年的民進黨也不一樣
這個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我倒是可以提供你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跟經驗
理論是什麼
有一位非常...叫??一個德國人
他曾經講過一個好的政治人物
他必須具備一種能力
就是說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不但是專制的君主也好或者是這個
民主國家的元首總統也好
都應該具有這種能力
因為這樣才能夠知道民心知道民意
民心之所向
但是這個
民調其實是可以補足這些政治人物的不足
因為天縱英明的這種政治領袖很少見
一般的這種很平庸的這些政治人物要怎麼樣去了解
影響民意在哪裡
你比方說好了 美國這麼大一個國家
美國總統怎麼了解美國選民的意向是什麼
當然是民調
除了民調還有什麼
那民調就是一定要很精準的民調
所以美國歷屆總統沒有一個不重視民調
所以重視民調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台灣才很奇怪
台灣在批什麼民調治國
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這是一個威權心態很重的
或者是對民調不了解的人講出來的話
你當然講說這個市井小民
比方說菜市場 夜市啦
那是輿情應該去搜集應該去了解
但民調跟這個輿情沒有互相排斥 沒有互斥
民進黨對於民調的態度
特別是過去 我講過去這5年好了
我覺得是跟過去是不一樣的
跟更長遠的過去是不一樣的
小英當政之後我有一個感覺
民調高她就很高興 民調低她就怪民調
我最後簡單的問一個問題
以游盈隆老師過去5年的民調的經驗
你覺得2022年民進黨好不好選
當然不好選
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
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標很好的指標
在測量政黨的社會支持
現在是最低的時候
民進黨次低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11月12月的時候
那時候就是慘敗的時候
慘敗的時候就是23
現在選戰都還沒開始你就已經22點幾了
怎麼可能好 不可能好
所以你現在要收拾殘局嘛
民進黨政府要怎麼樣收拾殘局來避免2022全軍覆沒
或者是2022能夠勉強維持目前兩都四縣市的局面
可不可能不知道
那顯然是一場苦戰
直播日期:游盈隆6/30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DJ45oODCE
不是科學 在 Tony Capatch 柯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打疫苗的副作用,裏面都會討論到很多不同狀況的事情要考慮到。 疫苗快公開來給大家去免費打,不安心的話會怎麽樣,看完這部影片希望你能夠比較了解所有任何疫苗的事情
我們不是醫生,我們也不是科學師跟你們說内容是百分百完整的要做下去,這是我們自己研究出來的事情,纍計下來使用的方式準備。
不要聼我們的話,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麽。
Starring: Zoey for the film
This video is not scientifically backed or proven by the medical or scientific community. We are not doctors, we have no idea what we're talking about. Dont listen to us, this is purely for your entertainment usage only. If you have concerns, questions, or doubts on your vaccine or other medical issues, please consult your own personal doctor for these issues.
達哥食物品https://da-food.waca.ec/
折扣碼:Tonyc1008
果果堅果https://www.gogonuts.best/
折扣碼:Tonyc1008
Maya冰淇淋https://maya.waca.tw/
折扣碼:Tonyc1008
Aroo衣服https://www.aroo.com.tw/
折扣碼:Tonyc1008
Follow me on Instagram/Facebook and Twitter! @Tony Capatch 柯龍
This video was not sponsored or paid for by anyone for me to make. I am sharing this publically because this is the food I normally consume using the money out of my pocket. I do not get any of the products used in this video for free.
不是科學 在 什麼不是科學-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台中市五權國中. · February 8 ·. #什麼不是科學 · #腦袋動起來 · #三年級同學你該會 ·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that says '開學暖身中問1:. ... <看更多>
不是科學 在 【TRY科學】20200513 - 這不是牛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易開罐拉環掉了,你知道如何使用口香糖,成功開罐嗎?生活中還有哪些非牛頓流體,又有哪些創意運用,你知道嗎?快跟著伯源瑋薇一起TRY 科學 你就 ... ... <看更多>
不是科學 在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精華區ask-w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arsspear (沙士比亞)》之銘言:
: 如果小弟記得沒錯,
: 科學理論的誕生,
: 是先有假說,經過一定「公認」程度的實驗,
: 如果實驗結果「沒有證據反駁假說」,
: 此假說就能被接受,
: 久之成為理論或定律。
: 但理論仍然只是為了解釋現象所產生的「模型」,
: 如果有人能提出另一套「模型」解釋此理論所能解釋的現象,
: 並且能解釋更多此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
: 那原先的理論就會被「推翻」。
一個稱之為科學的理論並不是「沒有證據反駁假說」。
Aristotelian解釋平日觀察到的物體運行模式被 Galileo 的實驗推翻,然後再被
Newtonian 的力學給取代。科學的理論自古以來一直不斷地被推翻、取代。
Karl Popper提出 falsification 來驗證一個理論是否科學,即一個科學的理論必須有反
例來推翻,儘管目前找不到反例。
所謂的理論,不外乎觀察一些現象,然後歸納整理出一般化的假說。
舉例而言:我看見這裡有一隻白天鵝,那裡有一隻白天鵝,則提出一個理論所有的天鵝都
是白色的。即對所有的天鵝 x 而言,x是白色的。
下一個問題是: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理論是不是科學?
根據 Karl Popper 提出的 falsification 來驗證這個理論,如果可以想像一個反例來推
翻它,那麼這個理論就是科學的。
此理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反例就是只要能找到一個天鵝不是白色的,那麼這個理
論就被推翻了。即存在一個天鵝 x, 使得 x 不是白色的。
在澳洲,確實有許多黑天鵝存在著。儘管如此,我們在未找到反例之前,所有的天鵝都是
白色的仍然是個科學的理論,因為我們確信只要能找到一個不是白色的天鵝,則此理論馬上可以被推翻。
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可測試為假的。但這不代表科學的理論一定不為真。
: 但關於宗教(或者不要講宗教,講非科學範圍的好了)的「不可重複性」,
: 假設我今天找10個自稱能知「前世」的靈媒,
: 他們看我的「前世」,全部口徑一致,
: 而且「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曾互相接觸或交流」,
: 那麼經過這個「實驗」,可否認為「前世」這套「理論」是合理的?
: 如何從純粹科學來解讀此現象?
: (難道要認為這些靈媒得了同一種精神病嗎?XD)
靈媒看到的前世,靈媒自己知道
那麼靈媒所說的話科學嗎?
利用 Karl Popper 的 falsification 來驗證靈媒的理論,只可能存在於靈媒之間。因為
我們無法觀察到自己的前世,所以無法找到反例來推翻靈媒的理論。一個不科學的理論往
往需要信念來相信它的存在,事實上,那往往是錯的。
那麼,靈媒們都能看到前世,以他們而言,前世確實存在,而且相同,那麼他們所看到的
東西是科學的,直到有另一個靈媒說它沒看到相同的前世,則理論就被推翻了。靈媒之間
必須找到另一個理論來解釋為什麼他們看到不一樣的前世。
[恕刪]
: 可以理解的是,假設現在有一個宗教「理論」說:
: 「當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就能有天眼通」。
: 當有幾萬個信徒信了這個宗教,而真的有了天眼通,
: 可否說「沒有證據反駁這個理論」?
: 只是,從另一面思考,
: 當另外有幾萬個信徒信了這個宗教幾十年,卻沒有天眼通時,
: 其他信徒就說這些人的心靈沉靜的境界不夠,
: 所以此現象仍然無法反駁此「理論」。
: 想當然爾,科學家會懷疑這是詭辯。
「當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就能有天眼通。」
此理論不是科學的。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反例來推翻它。
這個理論的反例是「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但是沒有天眼通。」
但是這個理論也暗喻著「如果一個人沒有天眼通則心靈沒有沉靜到足夠的境界。」
那麼,如何驗證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這是無法被測試的。使得這個理論永遠成
立,我們不可能推翻它,所以它不‧科‧學。
: 但是對比一下,現在物理定律說:「無外力干擾下,F=Ma」。
: 當測量結果,F≠Ma時,
: 物理學家就說有外力干擾,
: 所以此現象無法反駁此理論。
: (事實上,科學家不可能創造出絕對無外力干擾的環境吧?
: 只能儘可能接近而已)
: 這和前述被認為的「詭辯」難道不一樣嗎?
: 為什麼一個是科學,另一個不是?
F = ma, 是可測試的,反例就是找一個 m 和 a,使得 F 不等於 ma。
這個反例已經被找到了,已經被 Maxwell 和 Einstein 的理論取代。儘管如此,就是這個
F = ma 的理論可以被測試,所以它是科‧學‧的。
: 可能較容易被相信的原因是,當逐漸減少外力干擾時,
: 量測出的結果和F=Ma計算結果接近。
: 但我如果提出一套模型說:「無外力干擾下,F=Ma+10^-120牛頓」,
: 你難道能說我錯嗎?
: 難道這個差別不是信心問題?
: 科學,難道不也只是一種信仰嗎?
科學的理論是可證偽的。
有人質疑過 Karl Popper 的 falsification:請問 falsification 本身具有
falsifiability 嗎? Karl Popper 停了數秒鐘,拍了拍那個人的肩膀說:「我並不想傷
害你的心,你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因為你的問題不是個科學問題而是個哲學的問題。」
參考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lsifiability
--
.修改
第73行:如果沒有天眼通則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
改成:如果一個人沒有天眼通則心靈沒有沉靜到足夠的境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2.227
> -------------------------------------------------------------------------- <
作者: sitos (麥子)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Sun May 13 17:36:22 2007
※ 引述《H45 (!H45)》之銘言:
先說一下我下面要討論的東西跟之前關於自然齊一律的討論類似,不喜勿入。
: 「當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就能有天眼通。」
: 此理論不是科學的。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反例來推翻它。
: 這個理論的反例是「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但是沒有天眼通。」
: 但是這個理論也暗喻著「如果一個人沒有天眼通則心靈沒有沉靜到足夠的境界。」
: 那麼,如何驗證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這是無法被測試的。使得這個理論永遠成
: 立,我們不可能推翻它,所以它不‧科‧學。
:
看到這一段突然讓我想到,科學本身可能不科學。
「當我們反覆實驗夠多次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時,
就能得到科學性的定理用以準確預測未來」
這個理論不是科學的。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反例來推翻它。
這個理論的反例是「當我們反覆實驗夠多次都得到同樣結果時,
卻無法得到科學性的定理可用以準確預測未來」
但是這個理論也暗喻著「如果無法得到科學性的定理可用以準確預測未來,
則是因為還沒有反覆實驗夠多次並都得到相同結果」
那麼,如何驗證實驗是否反覆進行夠多次? 這是無法被測試的。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科學方法告訴我們一個明確的數字)
使得這個理論永遠成立,我們不可能推翻它,所以它不科學。
許多人高舉科學方法的有效性(不是單一科學理論的有效性)時,
同時也透過各種方式消除了它的可否證性,強大的科學理論變成了不科學。
不過這也沒有關係,就我個人的看法,對科學的信心本來就是一種信仰。
只要我們無法指出何時科學方法會出錯,那麼科學方法就是不科學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3.223.175
> -------------------------------------------------------------------------- <
作者: QQDK (DK)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Mon May 14 05:18:31 2007
前文刪光...
首先這是每個人對"科學"的定義和接受程度上就不同了吧
也是因為對已有的認知 多和少才產生的差距....
不過 會把"科學"和"宗教" 看成同一種性質的"信仰" 這絕對是錯的...
由以下來分析
1.首先是關於"理論" 對於真正的科學來說 理論除了對
已知的能"自圓其說"之外 更要能"預測"未知事物
牛頓力學如果只能解釋"這顆球為何會以拋物線移動"的話 那這是沒人要相信的
或者說 你也可以提出"真善美(自編)"的理論來"自圓其說" 會以拋物線移動是因為"美"
但是 牛頓的力學描述之所以會讓人"相信" 是因為它可以"預測"這顆球將會落在那裡
只要你給我初始速度與位置 和投射角 我就會立刻知道球會於何時何地落下 履試不爽!
因此 我們相信它 是因為這理論有用處 並非純嘴炮
而一個理論要做到"預測" 就很困難了
例如說 某人提出一個理論 發現很多歷史上的事件 其發生日期都和"8"有關
假設真的如此好了......... 那所以呢? 由這理論可以"預測"出什麼嗎?
並沒有! 因此他只是在對"現有已知"的事做自圓其說而已....
然後我們在看宗教 每個宗教都會去"解釋" 某某事是"為何"而發生
例如說 這人橫死是因報應 或者有日月是神所創 這都是理論 "但不是科學理論"!
因為由這些觀點 無法知道你做壞事何時有報應 或者發現日月居然和潮汐有關
所以 科學是一種相信但不是信仰
2.我們再以接受度來探討 參與討論的人都沒發覺嗎?
牛頓力學被愛因斯坦推翻後是如何? ........... 是普天同慶啊! 為何?
因為我們的科學又能進一步的去精確認識大自然 當然是高興大於悲傷
簡單來說
科學是在不斷自我質疑.推翻下進步 不能質疑的就不是科學!
對科學理論來說 沒有什麼是"權威" 只要你的思路清楚的研究 就能被重視
就算你的想法和絕大部份的討論者不同 只要是有"邏輯"的 大家都會耐心聽完
現在我們再看"宗教" 這就有趣了...
你看過那一個宗教的教義是"歡迎來質疑嗎?"
你看過那一個宗教沒有"教主"這種權威來掌管教徒的思想嗎?
你看過那一個宗教的進步方法是"推翻自己的教義嗎?"
如果有這東西的話 那就是科學!
3.科學是一種 "可被實驗" 的學問(或理論) 不然.... 那叫哲學
這也是科學的一大特色
例如 我和你同時提出不同的理論來解釋 "冰融化成水"
假設若理論差在我認為冰變水體積變小 而你認為會變大.... 那這時怎麼辦?
繼續嘴炮下去牽扯到冰塊的意識和水的心情嗎?
很簡單嘛 就做實驗啊 把瓶子裝水放冰箱 結冰後瓶子會破代表體積變大了啊
可見 科學不是嘴炮 是可以對"標準答案"的
這是一種優點 因為你可以藉由對"標準答案" 來修正自己的邏輯思維
你可以經由實驗來發現自己的錯誤 相較之下"哲學"因為沒實驗而變成嘴炮
我們再來看宗教.... 這更有趣了
有人把佛祖拿來量體重過嗎? 你和上帝拍過照嗎?
你有做過"因果輪迴"的實驗? 實驗中 神造一顆太陽需要耗時多久?
沒有實驗 就沒有科學
科學的實驗結果 是要"可以被重覆"的 是屬於實作的
綜合以上3點 有人認為科學是一種和宗教相同的信仰嗎?
順帶一提 雖然文章是現在寫的 但我用的觀念是我高中所領會的
我只是想表達 對高中理組來說 這應該要變成常識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87
> -------------------------------------------------------------------------- <
作者: daze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Mon May 14 07:30:34 2007
※ 引述《QQDK (DK)》之銘言:
: 前文刪光...
: 首先這是每個人對"科學"的定義和接受程度上就不同了吧
: 也是因為對已有的認知 多和少才產生的差距....
: 不過 會把"科學"和"宗教" 看成同一種性質的"信仰" 這絕對是錯的...
我在想...
反過來思考...
宗教的要件又是什麼呢?
想要架構出符合你所說三點的宗教,難道是不可能的嗎?
設想一個崇拜「宇宙」的宗教...以牛頓與愛因斯坦為「先知」...
先知們一步一步的揭露真理...
揭露的完整度不同是因為他們對「宇宙」的「共鳴」程度不同
教士們被鼓勵挑戰「先知」,希望比各位「先知」們更進一步揭示真理,
成為新的「先知」...
至於揭示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比「先知」更接近「宇宙」的本質,當然要靠實驗來證明了...
當然,科學方法可能要由教士們壟斷...
以確保每個研究成果都是經由對於「世界」的「共鳴」而得...或至少這麼被承認...
至於民眾,他們可以享受「先知」們的研究成果,
(雖然很多人都完全不了解電視是怎麼運作的,
但這完全不妨礙你打開開關就可以看了不是?)
而有研究精神的人,則會被吸收進教士階級
教士們可以是相信所有我說的這一套的,也可能是只有民眾這麼相信
(我在想像時,是以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中的「科學教」作為原型,再作一些變形)
這是一個宗教嗎?
這是一個科學的宗教嗎?
以下恕刪
--
So stand by your glasses steady,
Here’s good luck to the man in the sky,
Here’s a toast to the dead already,
Three cheers for the next man to di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171
※ 編輯: daze 來自: 140.112.212.171 (05/14 07:35)
> -------------------------------------------------------------------------- <
作者: ntnus41009 (不知道要叫啥了啦)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Mon May 14 12:11:40 2007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看到這一段突然讓我想到,科學本身可能不科學。
: 「當我們反覆實驗夠多次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時,
: 就能得到科學性的定理用以準確預測未來」
: 這個理論不是科學的。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反例來推翻它。
: 這個理論的反例是「當我們反覆實驗夠多次都得到同樣結果時,
: 卻無法得到科學性的定理可用以準確預測未來」
: 但是這個理論也暗喻著「如果無法得到科學性的定理可用以準確預測未來,
: 則是因為還沒有反覆實驗夠多次並都得到相同結果」
: 那麼,如何驗證實驗是否反覆進行夠多次? 這是無法被測試的。
: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科學方法告訴我們一個明確的數字)
: 使得這個理論永遠成立,我們不可能推翻它,所以它不科學。
: 許多人高舉科學方法的有效性(不是單一科學理論的有效性)時,
: 同時也透過各種方式消除了它的可否證性,強大的科學理論變成了不科學。
: 不過這也沒有關係,就我個人的看法,對科學的信心本來就是一種信仰。
: 只要我們無法指出何時科學方法會出錯,那麼科學方法就是不科學的。
科學裡面的夠多次本來就是每個人自由心證 所以不需要反覆幾次的數字
用科學方法對一件事情進行檢驗的時候 就是每個人嘗試各種方法看這件事會不會出錯
直到你覺得這件事可以相信為止
當然每個人對可以相信的程度不同 所以即使有很多人相信了
還是有些人會繼續花時間測試
科學的重點不在於一定正確 而在於可以讓所有人反覆檢驗 直到相信
我們看到的只是以前的人所檢驗過的狀況
今天你不相信這個科學定理你可以自己去檢驗它
或是你覺得在不同狀況下定理會不成立你也可以從新檢驗
而宗教所提倡的東西沒辦法重複檢驗到我滿意為止 所以我不信它就是這樣而已
如果今天你說佛祖有天眼通 那你就把佛祖拿出來 讓大家都試到滿意
我就相信他有天眼通 這就叫科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250.16.126
> -------------------------------------------------------------------------- <
作者: gamer (^^)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Mon May 14 14:01:26 2007
※ 引述《daze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之銘言:
: 先知們一步一步的揭露真理...
: 揭露的完整度不同是因為他們對「宇宙」的「共鳴」程度不同
: 教士們被鼓勵挑戰「先知」,希望比各位「先知」們更進一步揭示真理,
: 成為新的「先知」...
這一點就代表科學不是宗教了。試想,你有見過那一個宗
教是鼓勵大家去挑戰教內的教條,鼓勵大家質疑「神」的存在
嗎?宗教之所以為宗教,不在於信仰(不然全天下信仰的概念
何其多,這些都是宗教嗎?),而在於宗教主張「有神」且人
們必須接受這些神的代言人的指示去為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55.116
> -------------------------------------------------------------------------- <
作者: sitos (麥子)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Mon May 14 15:07:08 2007
: → daze:沒見過不代表沒有...至少不代表不可能被建構,即使只在想像中 05/14 14:47
: 推 daze:我想像中的科學教,被挑戰的是「先知」,而不是「宇宙」,只 05/14 14:53
: → daze:要「宇宙」不是個人格神,就可以避免掉很多問題。 05/14 14:54
我列一下我想像當中的對應好了
自然科學 宗教
觀察對象 自然界現象 (不可否定) 神、啟示、經典 (不可否定)
觀察方法 儀器 (因人而異) 詮釋 (因人而異)
假設形成 用以解釋現象的理論 用以解釋神或經典的理論
驗證過程 設計可肯證與否證理論之實驗 同左
推翻實例 光波速度在介質中是否較慢 信徒是否必須透過神職人員信仰
推翻理論 光波動說 新教
理論 科學理論 (可推翻) 神學理論 (可推翻)
從業人員 科學家 神學研究者
其實反覆驗證這回事在宗教裡面也有,不過有些門檻,通常是得要先相信。
話說回來,科學的反覆驗證也有些門檻,至少要花錢買儀器。 :)
當然宗教與科學本質上是不同的,不過認識過程我是認為滿相似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1.132
> -------------------------------------------------------------------------- <
作者: eliec (賣小孩的火柴女)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Tue May 15 00:18:21 2007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我列一下我想像當中的對應好了
: 自然科學 宗教
: 觀察對象 自然界現象 (不可否定) 神、啟示、經典 (不可否定)
: 觀察方法 儀器 (因人而異) 詮釋 (因人而異)
: 假設形成 用以解釋現象的理論 用以解釋神或經典的理論
: 驗證過程 設計可肯證與否證理論之實驗 同左
: 推翻實例 光波速度在介質中是否較慢 信徒是否必須透過神職人員信仰
: 推翻理論 光波動說 新教
: 理論 科學理論 (可推翻) 神學理論 (可推翻)
: 從業人員 科學家 神學研究者
您寫的表格蠻有趣的
但是我想到...
如果今天有一位科學家發現所謂的真理有瑕疵,
可想見有一窩蜂科學家會跑去重複不斷驗證他的新論點,
企圖證實或反駁"他的論點"
如果今天有一位神學家經由反覆辯証發現聖經(舉例,其他宗教經典亦同)有前後矛盾
可想見有一大堆神學家除了不斷反覆思考之外,
更有一堆人會說是撒旦派來的惡魔使者,懷疑他的人格操守。
是信仰?是科學?
我心中我自己覺得科學是一種信仰,但是是開放、認同互相漏氣求進步
跟普世的宗教觀的保守、排外心態不太一樣。
別戰我、我小咖~ XD
--
不要惹我生氣 不然我放火燒你家 = 地獄怪客。火焰女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152.144
> -------------------------------------------------------------------------- <
作者: writerer (writer)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Wed May 16 23:10:44 2007
※ 引述《eliec (賣小孩的火柴女)》之銘言:
: 您寫的表格蠻有趣的
: 但是我想到...
:
: 如果今天有一位科學家發現所謂的真理有瑕疵,
: 可想見有一窩蜂科學家會跑去重複不斷驗證他的新論點,
: 企圖證實或反駁"他的論點"
:
: 如果今天有一位神學家經由反覆辯証發現聖經(舉例,其他宗教經典亦同)有前後矛盾
: 可想見有一大堆神學家除了不斷反覆思考之外,
: 更有一堆人會說是撒旦派來的惡魔使者,懷疑他的人格操守。
:
: 是信仰?是科學?
: 我心中我自己覺得科學是一種信仰,但是是開放、認同互相漏氣求進步
: 跟普世的宗教觀的保守、排外心態不太一樣。
:
: 別戰我、我小咖~ XD
沒有要戰,隨便講講,踩到一概不負責 XD
總覺得最後會變成科學符合科學方法,但不符合宗教方法
宗教符合宗教方法,但不符合科學方法 XD
然後又會開始戰宗教方法和科學方法的等價性 囧
其實我覺得可以再簡單一點,說科學一定科學,不科學一定不科學........好沒意義 XD
以上不是重點,其實我想問的是心理學算科學嗎 XD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22.152.144
: 推 sitos:其實... 在神學的學術領域也是很開放的 05/15 01:44
: → sitos: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被質疑的 05/15 01:45
不太清楚....不過不管在哪裡,通常都不可以隨便和相關人員說質疑....
能不能接受質疑其實和人脫不了關係吧?
: 推 gamer:老實說,神學能被稱為宗教嗎?或者這樣說,一般的廟宇、教會 05/15 01:49
: → gamer:有神學這種東西存在嗎? 05/15 01:50
聞到軟柿子的味道,軟柿子大家愛,果然科學就是科學,不科學就是不科學 XD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哪些部分是宗教哪些是神學?????
: 推 sitos:廟宇我不清楚,不過很多教會都會教導神學。 05/15 02:03
: → sitos:當然你要拿著聖經去質疑牧師也可以。 05/15 02:03
: → sitos:不過牧師是早臨床的,不是作學術的,有時候不那麼精, 05/15 02:03
: → sitos:肚量也可能沒那麼大,這是可以理解的。 05/15 02:04
: → sitos: 走臨床 05/15 02:04
所以問題其實是要找誰來質疑?????因為牧師就像老師一樣不是拿來質疑的???????
: → QQDK:可是神學的研究不像科學那樣有邏輯性 反而比較像是一種哲學 05/15 03:20
: → QQDK:這裡說的邏輯 是指可以找到標準答案的 藉以修正自己的思維 05/15 03:22
: → QQDK:在反覆思維間 使自己的思考方式可以更完備 簡稱變的更有智慧 05/15 03:26
: → QQDK:而哲學神學對我來說都是無解的 即使你辯贏誰 不代表沒有更佳 05/15 03:29
: → QQDK:的想法存在 即使你找到了 你永遠不知道這是否就是標準答案... 05/15 03:31
標...標準答案 學校考試乎??? 囧
就我所知,邏輯有很多種形式,不知道什麼樣子、包含多少才叫有邏輯性...
思維的智慧的太惟心..不討論.....
: 推 sitos:哲學不具有邏輯性? 嗯.... 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 05/15 10:08
: → sitos:敝校不才,課程安排裡只有哲學系有開邏輯的課... :) 05/15 10:46
: 推 chungweitw:哲學家說的話大概連自己也聽不懂.. 05/15 12:27
: → chungweitw:不過我看大概是沒交集...我最欣賞的還是 Alan Sokal 05/15 12:28
google 一下,果然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
看了這個..
https://sts.nthu.edu.tw/tsts/pre-workshop/intro.doc
和這個討論串可能有不太小的關係?
: 推 Babbage:學科學的人瞧不起或誤解哲學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05/15 13:54
: 推 taiwan45826:純推樓上 05/15 22:23
: 推 icespeech:純推樓樓上 05/16 01:29
: → QQDK:"這裡說的邏輯 是指可以找到標準答案的" 重點在這裡喔 05/16 02:14
: → QQDK:哲學問題當然包含邏輯 只是要訓練思維 我已為從科學數學入門 05/16 02:15
: → QQDK:上面討論過的哲學神學 對我而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我有誤解嗎? 05/16 02:19
以標準答案來劃分還是很奇怪.....
那程式才是真正的科學吧..... 因為..
沒有可以跑的機器,所以那些可以廢棄,沒有不確定
有可以跑的機器,但不能在要求的時間得到標準答案,所以那些可以廢棄,沒有不確定
有可以跑的機器,而且可以在時間內得到標準答案,沒有不確定
而且與時俱進,完全符合你的定義
可是...
現在可以跑的機器以後還能跑新的程式嗎?不確定,所以是哲學???????????
現在能得到標準答案的程式能跑在以後的機器上嗎?不確定,所以是哲學???????????
現在不能跑的程式以後真的不能跑嗎?不確定,所以是哲學?????????????
結果程式還是哲學的一門..............
果然只有科學才是科學,因為科學不可能不是科學 雖然這說法真的很沒意義 囧
: 推 chungweitw:上六樓...那我還真替 S. Weinberg和 A. Sokal感到可惜 05/16 02:23
: 推 eliec:推QQDK的說法 05/16 02:29
: 推 sitos:科學也無法找到「標準答案」,總是在等待被推翻阿。 05/16 02:49
: → sitos:從來就沒有哪一個科學家知道自己的理論已經完全了。 05/16 02:49
: → sitos:況且「找到標準答案」是一種模糊的說法。 05/16 02:50
: → QQDK:我所說的標準答案是指已知的"線索" 牛頓沒發現相對論沒人怪他 05/16 03:00
: → QQDK:因為那時的能力根本連光是啥都不懂對相對論連線索都沒 自然無 05/16 03:01
: → QQDK:法得到更正確的結果 但他能從那些當時人對世界的觀測得到力學 05/16 03:02
: → QQDK:描述就很令人佩服 由此可知標準答案是會變的 不然就是真理了 05/16 03:02
: → QQDK:因此 我所說的標準答案 是指"目前所能知道的線索" 由此做推論 05/16 03:04
: → QQDK:對了 關於哲學神學我是不太懂 上面純個人感想 有錯歡迎指認:) 05/16 03:07
所以標準答案其實也不是那麼標準???@@
意思是指只要可以得到其實也不是那麼標準的標準答案,就是科學?????
只要不涉及太多相對論性的東西,一般不都可以假定牛頓力學完全正確?
那牛頓力學又哪來的比較不正確???
在沒有問題的牛頓力學面前推銷勞倫茲轉換力學真的是科學所為的嗎= =??
: 推 sitos:我是覺得同樣的特質在哲學和神學上也有。 05/16 03:52
: → sitos:你所說的線索指的是知識累積程度不同, 05/16 03:53
: → sitos:但是事實上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並沒有分別, 05/16 03:53
: → sitos:牛頓和愛因斯坦所觀察的是一樣的世界,一樣的運動。 05/16 03:53
: → sitos:在哲學領域,探討的也是同樣的對象, 05/16 03:53
: → sitos:但是由於各時代的人不斷地發現新的細節, 05/16 03:54
: → sitos:因此就累積出了更深入更精確的描述。 05/16 03:54
: → sitos:兩門學科的目標都是在有限的線索當中, 05/16 03:55
: → sitos:去窮取人類知識範圍的極限。 05/16 03:55
: → QQDK:科學的線索來自非意識的客觀觀測 哲.神學的線索是一種"意識" 05/16 03:59
非意識的客觀觀測......觀測不需要意識嗎????
叫礦石來觀測然後把數據直接丟給矽晶然後矽晶再操控設備,人類意識都不要干
涉會不會比較好?????????
: → QQDK:或者包括人主觀的觀感測量 這共識不是所有人相同 因而非標準 05/16 04:01
所以問題不在於意識不意識,而是在於主不主觀、標不標準,果然人類不應該干涉?????
: 推 QQDK:補充一下 牛頓愛因斯坦觀察認知的世界不同 因儀器而所見不同 05/16 04:06
我有問題,儀器是人造的這一因素需不需要考慮進去@@????
: → QQDK:你說的知識範圍增加這是對的 但這知識所包含互相矛盾而同時被 05/16 04:12
: → QQDK:接受的理論 其緣固就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大家就一起接受 05/16 04:16
: → QQDK:就像我們現在的討論是哲學問題 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 05/16 04:24
看起來好像是說在科學上沒有沒有標準的答案,沒有標準的答案就一定是科學以外的東西???
那問題個題,希格斯粒子尋找得到嗎? 會不會因為不確定的關係,所以希格斯粒子
其實只是哲學問題?所以這知識只是包含互相矛盾而同時被接受的理論?
因為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
果然科學就是科學,不科學就是不科學,雖然這說法真的沒有什麼意義....orz
: 推 kkkk123123:神學像是哲學= =????? 05/16 17:35
本來有機會歸納成科學(按照QQDK的定義)的最後還是變成哲學了....不科學果然就不科學
...................orz
還有不要忘了我最上面的問題,心理學到底算不算科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08.233
> -------------------------------------------------------------------------- <
作者: sitos (麥子)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Wed May 16 23:33:07 2007
寫在前面。
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就同一個主題繼續回應,畢竟先前的經驗不太好。一直被冷嘲熱諷,
卻沒有看到一個可以令人心服口服的論述。如果我所說的不對,就指出來我所說的不對
。針對別人的疑異,我也一直都有提出我的解釋。如果我解釋的前提有誤,就指出我的
前提哪裡不對。如果我解釋的推論有誤,就指出我的推論哪裡有誤。如果不質疑我的前
提,不質疑我的推論,直接就說我的結論是錯的,我沒有辦法接受。更不要說是其它人
身攻擊的論述,我的物理好不好和我寫的東西是否是對,根本沒有關係。就算是三歲小
孩嘴裡說出巨觀世界下 F=ma 我們也不能說他說的是錯的。我是不曉得一直批評我學養
不夠對於討論問題有什麼幫助。也許是我太駑頓了,看不出有何幫助。如果這樣只是讓
批評的人覺得很舒暢,我想我也沒什麼必要這樣虐待自己。
以上是純抱怨
以下是囉囉唆唆的哲學論述。其實是我自己希望它可以是很哲學的論述,不過無奈我的
功力不夠深厚,就算想要寫很哲學的文章,也不見得可以寫得出來。另一方面,因為已
經兩三年沒有跟別人好好討論哲學問題,有些地方可能語不精確會留下破洞,也煩請有
相關知識的人不吝補充,說錯的地方也煩請指正。不過若是沒有任何哲學基礎且對哲學
不感興趣的人,我強烈建議不要繼續往下看。反正我說的你也沒興趣,我說的錯了也無
法指正,對你的知識沒有幫助,對我的知識也沒有幫助,看了只是浪費你的時間,這種
事情不如不做。這一篇文章應該會非常地長,我想要完整地表達。
開始
首先我稍微整理了一下 QQDK 所作的幾個宣稱,當然我的整理可能不夠完整,不過由於
理解上無可避免的誤差,我先把我的認知寫在前面,如果有認知錯誤的地方,可以另行
討論。也因為有可能認知有誤差,我不希望我的文章主軸單單只是在回應 QQDK 的論述
,以免因為我對 QQDK 的論述認知不正確,以致於整篇文章變得毫無價值,我會盡量保
持這一篇文章本身結構的完整性,使得即使只看這篇文章也可以看得出一些什麼。
QQDK 的論述:
1. QQDK 定義的邏輯,指的是在已知的線索中可以找到有共識標準答案。
2. 科學的線索來自於非意識的客觀測量,哲學與神學則不具此特性。
3. 科學家對世界認知有所不同乃因為儀器所見不同。隱含一論述是,
只要儀器所見相同,科學家應該對世界有相同的認知並達到共識。
4. 哲學與神學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
第一,我要處理邏輯一詞的定義。在這裡非常感謝 QQDK 對於其「邏輯」一詞下了一個
足夠精確的定義,以致於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詞來討論問題。不過因為此一定義與我對邏
輯一詞的認知差距過大,使我很難用這樣的定義來行文。因此我想要先探討這一個定義
,是否適切,並提出我個人認為適當的用法。不過這並不影響 QQDK 的論述,我將會用
另外一個詞來代替「邏輯」一詞並討論,希望不會造成雙方的混淆。
就我修基本邏輯時的認識(很抱歉因為怠惰沒有去修中階邏輯),對於邏輯的了解,乃是
「由前提到結論的推論過程」(請允許我用操作型的定義,節省一點時間)。因此我對於
QQDK 的第一點論述的理解是,在已知的線索,也就是已知的前提確立的時候,科學方
法可以從同樣的前提,導出同樣的結論,並且是科學家之間皆有共識的標準答案。如果
QQDK 所指的線索乃是第二點所說的「來自非意識的客觀測量」,才能夠稱為線索。且
只有在以此種線索為前提時所作的推導與探求真理的動作,才能稱為邏輯,我個人認為
這樣的說法窄化了邏輯的作用空間。以邏輯三律:同一律、排中律與非矛盾律三者來看
,這三個律都被認為是不需要透過客觀世界的實例就可以被了解與認同的(註),因此要
將邏輯與客觀世界的測量掛勾我難以認同。我想將 QQDK 所說的邏輯,代換為「自然科
學推論過程」,而我使用邏輯一詞時仍採用較廣義的定義,也就是「從前提到結論的推
論過程」。
註: 同一律: A 是 A
排中律: A 不是 B ,就是非 B
非矛盾律: A 不能是 B 就是非 B
此三律被認為是先驗命題,不需要經驗作為支持也被人的理性系統接受。
為何我將 QQDK 所說的代換成「自然科學推論過程」,原因是因為它已經不能使用在廣
義的科學上面。以社會科學為例,同樣的論述在經濟學、社會學或心理學上就難以成立
。雖然社會科學也盡力遵守「觀察、假設、實驗、求證」的四大步驟,才而在觀察與實
驗時,由於缺乏可精確控制變因的環境,以及人的因素,以至於難以取得「非意識的客
觀測量」。在廣義的科學定義之下,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仍然是屬於科學的範疇,因此
我認為不能將這樣的「邏輯」說成「科學的推論過程」,而只能稱之為「自然科學的推
論過程」。在這樣的定義之下,我可以百分之百認同 QQDK 的第二點論述。
的確,在哲學與神學的領域,除了哲學史與考古性質的討論以外,難以取得「非意識的
客觀測量」,雖然大多數的哲學家與神學家有往這個方向努力,但至少在現階段我個人
不認為這個目標已經達成,甚至可以說仍然相去甚遠。因此以 QQDK 的定義,神學與哲
學缺乏「自然科學的推論過程」所必需的「前提」,也就是「非意識的客觀測量」,也
就代表缺乏「邏輯」(依照 QQDK 的定義)。這我認同。行文至此,以上述的詮釋作為前
提,我可以認同 QQDK 第一點及第二點的論述。
接下來對於第三點論述,我想要從兩個方向來回應這個問題。第一,科學是否如 QQDK
所說的,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標準。第二,哲學與神學是否如 QQDK 所說的,無法達到這
麼高的標準。並藉由這兩個方向來闡述我心中認為科學與哲學或神學的相似之處。
第一個方向。首先我要探討一個詞「科學家對世界的認知」。通常我們可以將認知粗分
為兩種,一種是描述性(descriptive) 認知,一種是解釋性(interpretive)認知。就描
述性認知而言,科學正如 QQDK 所宣稱地,只要具有相同的線索,有相同儀器的觀測,
就會得到相同的認知。然而就解釋性認知而言,我並不這麼認為。舉天文學為一個例子
,在天文學當中,對於月球質量的測定、月球軌道的測定、月球表面成份的測定這三方
面的認知,都是屬於描述性的認知,因為觀測到的資料為何,就是如此,不會有任何疑
異,也是所有科學家都會有共識的。然而對於月球形成時間、月球形成成因,這兩方面
的詮釋便是科學家尚無共識的。即使今日擁有的觀測資料皆完全相同,仍然沒有共識。
月球成因大致上可分為「碰撞母子說」、「兄弟說」與「擄獲說」三種。(註)即使在每
一種說法當中,支持者仍會有不同的細節修正。因此在解釋性認知上,常會有不同的看
法。當我們知道月球的觀測資料,想要用某些理論去解釋這些資料時,便可能出現缺乏
共識的結論。(註二)
註: 碰撞母子說:地球形成後受到隕石撞擊,飛濺的碎片重新結合形成月球。
兄弟說:地球與月球在同一時期與地點形成,並形成行星系統。
擄獲說:地求與月球在不同時期或地點形成,月球接近地球時被擄獲。
註二:在 Technical Writing 當中,若有 Experimental Result 與 Discussion 兩節
,前者指的是客觀的觀查結果,而後者指的是對此結果的討論與主觀解釋。前者
即是 descriptive statement ,後者是 interpretive statement 。
第二個方向。我認為在哲學與神學當中也有描述性認知與解釋性認知兩種不同的知識,
並且在前者的範疇之內,哲學家或神學家的確有達到共識。在哲學方面,我舉經驗的非
普遍性作為例子。我沒有讀過任何一個哲學家會「肯定經驗具有普遍性」。因為從對現
實的觀察,便可以發現每一個人從生下來到死,經驗不可能完全相同,更沒有「一人有
經驗,大家都有」這樣的事發生。經驗不具有普遍性,是一個描述性認知,也是所有哲
學家都可以認同的共識。同樣,這樣的描述性認知,在較弱的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客
觀測量。不過我認為還是有意識的介入,因此無法吻合 QQDK 對於邏輯的定義。然而哲
學並非如此不具共識,至少在描述性認知上,哲學領域內的探討一樣可以達成共識。甚
至我可以引用 QQDK 的第三論述,只要有相同的現象觀察,哲學家可以有相同的描述性
認知並達成共識。因此我認為在這方面哲學的確定性並不下於科學。
不過我也必須要承認,在自然科學界達成客觀測量作為描述性認知的前提,是較為容易
的事。在哲學界,客觀測量和描述性認知形成的量較少。另一方面,我也承認在科學界
大多數的認知屬於描述性的認知,這乃是由於十四世紀以降,伽俐略所採用的簡化方式
,只透過動力因與量化描述來描述世界,帶來的改革。使得自然科學在描述性認知上有
長足的進展。而在哲學界與神學界,許多的知識與學說,都屬於解釋性認知,也使得許
多人認為哲學界與神學界總是各說各話,難以取得共識。雖然我認為定性上的分析,科
學與哲學或神學,在認識過程本質並無太大差異。不過以目前進展來看,定量上的分析
,哲學或神學要提高描述性認知並使得這些描述性認知就具有足夠的實用價值,恐怕還
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科學方法在自然科學取得極大的成功,在社會科學方面進年也獲
得相當好的進展,不過在人文科學方面,目前還沒有辦法很得心應手地使用。不過哲學
家與神學家也正試圖以同樣的方式來建構精確的哲學與精確的神學,以獲得更多的共識
。
因此最後我要回應第四點論述,哲學與神學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我想這個
陳述在解釋性描述裡面是對的,因為缺乏嚴謹的前提,要作出超過觀察範圍所能帶出的
描述,形成一種解釋,的確無法說出這是「標準答案」。但我認為,同樣的問題在自然
科學上也是一樣的,解釋性認知很難被認為是一個「標準答案」,除非我們能親臨現場
,或者是回到過去,否則是無法確認這個答案的。再取另外一個例子,以地球中心是什
麼為例,我們可以觀察地震波的傳播,觀察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數值以及地球的半徑與體
積,用以倒推地核的密度、相態。透過許多間接的物理證據來描述它,它可能是一個具
有與鐵或鎳相近質量的物質,並且在地核上層的溫壓底下呈現液態,這些都是描述性認
知,也都是具有共識的。然而地核到底是什麼,我們仍無從得知。地核上層的物質是否
會流動,是否因為它的流動造成磁場,我們也無法得知。除非,我們能親臨現場,否則
描述性的認知不足以帶出具必然確定性的解釋性認知。因此在解釋性認知上,科學也同
樣沒有辦法形成眾人皆認同的共識。
最後,我想以哲學為例,說明我認為它與 QQDK 所說的科學相似之處。科學之所以會有
不同的認知,乃是來自於儀器不同。而我認為哲學之所以有不同的認知,在於觀察到的
前提不同。在共同前提之後的推論,自然科學與哲學都具有相當高的確定性。不過哲學
常使用非客觀的觀測作為前提,因此前提常常被質疑。楊金穆老師曾說,要質疑一個理
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質疑它的前提。主要是因為哲學上邏輯的發展已經有上千年之久
,雖然哲學家常在犯邏輯的錯誤,但往往很快就會被修正,而前提的錯誤卻是很難以修
正的。因此我認為哲學討論,在相同的前提之下,會有共識,也會有標準答案。哲學上
前提的模糊除了來自於對世界觀察(包括人)的不同,也包括定義不清楚。因此許多以往
哲學上的問題,在精確的定義後,就獲得解決。常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也會透過精
確的定義而被處理掉。甚至有人認為所有的哲學問題,其實都是定義問題。而定義的進
步仰賴著更深入的觀察與語言使用的進步,正如科學觀察的進步,仰賴著儀器的進步。
因此當科學家設計實驗需要更精準的觀察,便設計更精準的儀器。哲學家討論的問題需
要更精準的定義,也會開發更精準的語言表達方式。我有一個微弱的信心相信,若是所
有的哲學家可以用同一套語言與同一套定義,對於同樣的觀察來討論,哲學的問題是可
以有效地得到共識的。二十世紀的語言哲學與詮釋學也正是在處理這樣的問題。
相比於自然科學,哲學在這五百年來進步速度的確是落後了。倒不是哲學慢了下來,只
是自然科學的進展實在是太快了。然而這不代表哲學家只會空想與空談,更不代表哲學
家探討的問題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只不過是因為哲學所處理的問題,變因太多太複雜,
無法有效地化簡與控制變因,使得所使用的語言和定義無法統一,也造成了討論問題上
的困難。然而,哲學家們仍在努力,試圖用更精確的方法來處理問題,當然也一面吸取
自然科學的成功,希望可以將這樣的成功模式轉移到人文科學的研究上面。當然,直接
平移過來絕對是不適用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良以適用於人文科學,也是現在努力的目標
之一。
寫在後面
在這一串的討論裡面,一直被質疑我的學養不夠。我也滿懷疑自己的知識到底夠不夠回
答這些問題。有人說這是常識,有人說我不懂物理,或者是偽哲學。我很想要知道學科
學的批評者,是用什麼樣的標準衡量,用以判斷我「沒常識」,「不懂物理」,「偽哲
學」所以才講出這些論述。如果有人能夠提出一個客觀的標準,例如「不懂量子力學就
是不懂物理」,並說「不懂量子力學就不能討論科學與非科學的問題」,那我就不會再
發言了。因為那畢竟的確是我不懂的東西,我也沒什麼好講的。希望若有人從這個方向
批評我的發言,可以告訴我,我必須要達到哪些客觀的標準,而不要讓我覺得只有認同
你的觀點,才算得上是「有常識」或「懂物理」。
以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78.70
> -------------------------------------------------------------------------- <
作者: QQDK (DK)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Thu May 17 00:45:04 2007
: : → QQDK:"這裡說的邏輯 是指可以找到標準答案的" 重點在這裡喔 05/16 02:14
: : → QQDK:哲學問題當然包含邏輯 只是要訓練思維 我已為從科學數學入門 05/16 02:15
: : → QQDK:上面討論過的哲學神學 對我而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我有誤解嗎? 05/16 02:19
: 以標準答案來劃分還是很奇怪.....
: 那程式才是真正的科學吧..... 因為..
: 沒有可以跑的機器,所以那些可以廢棄,沒有不確定
: 有可以跑的機器,但不能在要求的時間得到標準答案,所以那些可以廢棄,沒有不確定
: 有可以跑的機器,而且可以在時間內得到標準答案,沒有不確定
: 而且與時俱進,完全符合你的定義
: 可是...
: 現在可以跑的機器以後還能跑新的程式嗎?不確定,所以是哲學???????????
: 現在能得到標準答案的程式能跑在以後的機器上嗎?不確定,所以是哲學???????????
: 現在不能跑的程式以後真的不能跑嗎?不確定,所以是哲學?????????????
: 結果程式還是哲學的一門..............
: 果然只有科學才是科學,因為科學不可能不是科學 雖然這說法真的很沒意義 囧
不太懂你要表達的 試著回好了
我想要一個"程式" 可以使輸入資訊以圖表方式表示
則標準答案就是"能符合我的要求之程式"啊
而後代的程式不但更符合要求 還多了更多功能 (因為當代要求更高 "標準答案更嚴")
: : → QQDK:我所說的標準答案是指已知的"線索" 牛頓沒發現相對論沒人怪他 05/16 03:00
: : → QQDK:因為那時的能力根本連光是啥都不懂對相對論連線索都沒 自然無 05/16 03:01
: : → QQDK:法得到更正確的結果 但他能從那些當時人對世界的觀測得到力學 05/16 03:02
: : → QQDK:描述就很令人佩服 由此可知標準答案是會變的 不然就是真理了 05/16 03:02
: : → QQDK:因此 我所說的標準答案 是指"目前所能知道的線索" 由此做推論 05/16 03:04
: : → QQDK:對了 關於哲學神學我是不太懂 上面純個人感想 有錯歡迎指認:) 05/16 03:07
: 所以標準答案其實也不是那麼標準???@@
: 意思是指只要可以得到其實也不是那麼標準的標準答案,就是科學?????
: 只要不涉及太多相對論性的東西,一般不都可以假定牛頓力學完全正確?
: 那牛頓力學又哪來的比較不正確???
: 在沒有問題的牛頓力學面前推銷勞倫茲轉換力學真的是科學所為的嗎= =??
繼續拿"程式"舉例 在牛頓以前 沒有什麼高速度需要也不懂光
所以當時的程式"要求" 合理的解釋物體的移動
後代 開始人們可以了解到光了 這時的"程式"要求
必須把光的移動(高速移動)合理的解釋 而寫出這"程式"的人就是勞倫茲.愛因斯坦了
所以 他們的確都達到"當時"的要求了 也就是標準答案
: : → QQDK:科學的線索來自非意識的客觀觀測 哲.神學的線索是一種"意識" 05/16 03:59
: 非意識的客觀觀測......觀測不需要意識嗎????
: 叫礦石來觀測然後把數據直接丟給矽晶然後矽晶再操控設備,人類意識都不要干
: 涉會不會比較好?????????
: : → QQDK:或者包括人主觀的觀感測量 這共識不是所有人相同 因而非標準 05/16 04:01
: 所以問題不在於意識不意識,而是在於主不主觀、標不標準,果然人類不應該干涉?????
: : 推 QQDK:補充一下 牛頓愛因斯坦觀察認知的世界不同 因儀器而所見不同 05/16 04:06
: 我有問題,儀器是人造的這一因素需不需要考慮進去@@????
反過來問 為何大家做出來的磅秤會得到相同的答案
鄉民說的"30公分" 這裡的長度單位是否大家相同呢? 可見像"尺"這種儀器似乎很客觀
: : → QQDK:你說的知識範圍增加這是對的 但這知識所包含互相矛盾而同時被 05/16 04:12
: : → QQDK:接受的理論 其緣固就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大家就一起接受 05/16 04:16
: : → QQDK:就像我們現在的討論是哲學問題 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 05/16 04:24
: 看起來好像是說在科學上沒有沒有標準的答案,沒有標準的答案就一定是科學以外的東西???
: 那問題個題,希格斯粒子尋找得到嗎? 會不會因為不確定的關係,所以希格斯粒子
: 其實只是哲學問題?所以這知識只是包含互相矛盾而同時被接受的理論?
: 因為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
: 果然科學就是科學,不科學就是不科學,雖然這說法真的沒有什麼意義....orz
其實你也可以問"弦論" 不過就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目前"還不被科學所接受啊
不過以歷史來說 科學以前是有很多"互相矛盾"的理論同時存在啊
光是波還是粒子? 以太存在否? ......我忘了
由"結果"來看 互相矛盾的理論最後能被統一成一個理論 大概就是有標準答案吧
當然 這個標準答案只是當時的人所"要求"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1.100
> -------------------------------------------------------------------------- <
作者: QQDK (DK)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Thu May 17 02:20:17 2007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QQDK 的論述:
: 1. QQDK 定義的邏輯,指的是在已知的線索中可以找到有共識標準答案。
: 2. 科學的線索來自於非意識的客觀測量,哲學與神學則不具此特性。
: 3. 科學家對世界認知有所不同乃因為儀器所見不同。隱含一論述是,
: 只要儀器所見相同,科學家應該對世界有相同的認知並達到共識。
: 4. 哲學與神學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
: 就我修基本邏輯時的認識(很抱歉因為怠惰沒有去修中階邏輯),對於邏輯的了解,乃是
: 「由前提到結論的推論過程」(請允許我用操作型的定義,節省一點時間)。因此我對於
: QQDK 的第一點論述的理解是,在已知的線索,也就是已知的前提確立的時候,科學方
: 法可以從同樣的前提,導出同樣的結論,並且是科學家之間皆有共識的標準答案。如果
: QQDK 所指的線索乃是第二點所說的「來自非意識的客觀測量」,才能夠稱為線索。且
: 只有在以此種線索為前提時所作的推導與探求真理的動作,才能稱為邏輯,我個人認為
: 這樣的說法窄化了邏輯的作用空間。以邏輯三律:同一律、排中律與非矛盾律三者來看
: ,這三個律都被認為是不需要透過客觀世界的實例就可以被了解與認同的(註),因此要
: 將邏輯與客觀世界的測量掛勾我難以認同。我想將 QQDK 所說的邏輯,代換為「自然科
: 學推論過程」,而我使用邏輯一詞時仍採用較廣義的定義,也就是「從前提到結論的推
: 論過程」。
我的"邏輯"定義沒這麼窄啦 Orz 在很久以前那個推文所說的"邏輯"
我是專指科學和哲神學不同之處 因此 若要定義"邏輯"的話 我跟你的定義是差不多的
: 接下來對於第三點論述,我想要從兩個方向來回應這個問題。第一,科學是否如 QQDK
: 所說的,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標準。第二,哲學與神學是否如 QQDK 所說的,無法達到這
: 麼高的標準。並藉由這兩個方向來闡述我心中認為科學與哲學或神學的相似之處。
: 第一個方向。首先我要探討一個詞「科學家對世界的認知」。通常我們可以將認知粗分
: 為兩種,一種是描述性(descriptive) 認知,一種是解釋性(interpretive)認知。就描
: 述性認知而言,科學正如 QQDK 所宣稱地,只要具有相同的線索,有相同儀器的觀測,
: 就會得到相同的認知。然而就解釋性認知而言,我並不這麼認為。舉天文學為一個例子
: ,在天文學當中,對於月球質量的測定、月球軌道的測定、月球表面成份的測定這三方
: 面的認知,都是屬於描述性的認知,因為觀測到的資料為何,就是如此,不會有任何疑
: 異,也是所有科學家都會有共識的。然而對於月球形成時間、月球形成成因,這兩方面
: 的詮釋便是科學家尚無共識的。即使今日擁有的觀測資料皆完全相同,仍然沒有共識。
: 月球成因大致上可分為「碰撞母子說」、「兄弟說」與「擄獲說」三種。
關於你所說的"解釋性" 以我的話來說 叫"以邏輯對事物的詮釋"
當然 詮釋可以各說各話 只要得到的過程 結果以及推論合理 那就可以被接受
而你所舉的例子我是不太懂 但是那些說法可以在科學上存在
但我不稱這些結果是"標準答案" 在科學上 這叫假說 例如道耳吞的原子論....等
不過 這不代表科學上就沒有"標準答案" 例如 可以預測月球軌道的詮釋 就是標準答案
所以 解釋性是可以不同的 只要可以證明是和現有已知證據都吻合 就是當代的標準答案
: 第二個方向。我認為在哲學與神學當中也有描述性認知與解釋性認知兩種不同的知識,
: 並且在前者的範疇之內,哲學家或神學家的確有達到共識。在哲學方面,我舉經驗的非
: 普遍性作為例子。我沒有讀過任何一個哲學家會「肯定經驗具有普遍性」。因為從對現
: 實的觀察,便可以發現每一個人從生下來到死,經驗不可能完全相同,更沒有「一人有
: 經驗,大家都有」這樣的事發生。經驗不具有普遍性,是一個描述性認知,也是所有哲
: 學家都可以認同的共識。同樣,這樣的描述性認知,在較弱的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客
: 觀測量。不過我認為還是有意識的介入,因此無法吻合 QQDK 對於邏輯的定義。然而哲
: 學並非如此不具共識,至少在描述性認知上,哲學領域內的探討一樣可以達成共識。甚
: 至我可以引用 QQDK 的第三論述,只要有相同的現象觀察,哲學家可以有相同的描述性
: 認知並達成共識。因此我認為在這方面哲學的確定性並不下於科學。
你要提的是"描述性"的認知嗎? 那我認為這其實很像"定義" 即是共識
我想說的是 在"解釋性"上 相反的論調可能彼此間無法被推翻 例人本善 人本惡
: 不過我也必須要承認,在自然科學界達成客觀測量作為描述性認知的前提,是較為容易
: 的事。在哲學界,客觀測量和描述性認知形成的量較少。另一方面,我也承認在科學界
: 大多數的認知屬於描述性的認知,這乃是由於十四世紀以降,伽俐略所採用的簡化方式
: ,只透過動力因與量化描述來描述世界,帶來的改革。使得自然科學在描述性認知上有
: 長足的進展。而在哲學界與神學界,許多的知識與學說,都屬於解釋性認知,也使得許
: 多人認為哲學界與神學界總是各說各話,難以取得共識。雖然我認為定性上的分析,科
: 學與哲學或神學,在認識過程本質並無太大差異。不過以目前進展來看,定量上的分析
: ,哲學或神學要提高描述性認知並使得這些描述性認知就具有足夠的實用價值,恐怕還
: 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科學方法在自然科學取得極大的成功,在社會科學方面進年也獲
: 得相當好的進展,不過在人文科學方面,目前還沒有辦法很得心應手地使用。不過哲學
: 家與神學家也正試圖以同樣的方式來建構精確的哲學與精確的神學,以獲得更多的共識
: 因此最後我要回應第四點論述,哲學與神學即使有共識也不會稱為標準答案。我想這個
: 陳述在解釋性描述裡面是對的,因為缺乏嚴謹的前提,要作出超過觀察範圍所能帶出的
: 描述,形成一種解釋,的確無法說出這是「標準答案」。但我認為,同樣的問題在自然
: 科學上也是一樣的,解釋性認知很難被認為是一個「標準答案」,除非我們能親臨現場
: ,或者是回到過去,否則是無法確認這個答案的。再取另外一個例子,以地球中心是什
: 麼為例,我們可以觀察地震波的傳播,觀察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數值以及地球的半徑與體
: 積,用以倒推地核的密度、相態。透過許多間接的物理證據來描述它,它可能是一個具
: 有與鐵或鎳相近質量的物質,並且在地核上層的溫壓底下呈現液態,這些都是描述性認
: 知,也都是具有共識的。然而地核到底是什麼,我們仍無從得知。地核上層的物質是否
: 會流動,是否因為它的流動造成磁場,我們也無法得知。除非,我們能親臨現場,否則
: 描述性的認知不足以帶出具必然確定性的解釋性認知。因此在解釋性認知上,科學也同
: 樣沒有辦法形成眾人皆認同的共識。
這個問題我也不懂 我所謂的"不懂"是指科學對於"地核"的解釋也還未說服我
至於 科學家是否已經由推論找出令人無法反駁的證據呢? 這就不知道了
我想說的是 雖然我一直強調科學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但其實科學還有很多問題在研究中
所謂的"解釋性"不是答案而是一種描述 或者科學家稱為"假說"
我認為的標準答案是"提出邏輯來吻合現有證據"
例如現有的觀察只能如此 而現階段需要的標準答案是"地核組成物質且符合所有觀測"
而若某天 人類獲得更多有關地心的資訊 那標準答案可能就會被訂的更嚴苛了
: 最後,我想以哲學為例,說明我認為它與 QQDK 所說的科學相似之處。科學之所以會有
: 不同的認知,乃是來自於儀器不同。而我認為哲學之所以有不同的認知,在於觀察到的
: 前提不同。在共同前提之後的推論,自然科學與哲學都具有相當高的確定性。不過哲學
: 常使用非客觀的觀測作為前提,因此前提常常被質疑。楊金穆老師曾說,要質疑一個理
: 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質疑它的前提。主要是因為哲學上邏輯的發展已經有上千年之久
: ,雖然哲學家常在犯邏輯的錯誤,但往往很快就會被修正,而前提的錯誤卻是很難以修
: 正的。因此我認為哲學討論,在相同的前提之下,會有共識,也會有標準答案。哲學上
: 前提的模糊除了來自於對世界觀察(包括人)的不同,也包括定義不清楚。因此許多以往
: 哲學上的問題,在精確的定義後,就獲得解決。常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也會透過精
: 確的定義而被處理掉。甚至有人認為所有的哲學問題,其實都是定義問題。而定義的進
: 步仰賴著更深入的觀察與語言使用的進步,正如科學觀察的進步,仰賴著儀器的進步。
: 因此當科學家設計實驗需要更精準的觀察,便設計更精準的儀器。哲學家討論的問題需
: 要更精準的定義,也會開發更精準的語言表達方式。我有一個微弱的信心相信,若是所
: 有的哲學家可以用同一套語言與同一套定義,對於同樣的觀察來討論,哲學的問題是可
: 以有效地得到共識的。二十世紀的語言哲學與詮釋學也正是在處理這樣的問題。
: 相比於自然科學,哲學在這五百年來進步速度的確是落後了。倒不是哲學慢了下來,只
: 是自然科學的進展實在是太快了。然而這不代表哲學家只會空想與空談,更不代表哲學
: 家探討的問題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只不過是因為哲學所處理的問題,變因太多太複雜,
: 無法有效地化簡與控制變因,使得所使用的語言和定義無法統一,也造成了討論問題上
: 的困難。然而,哲學家們仍在努力,試圖用更精確的方法來處理問題,當然也一面吸取
: 自然科學的成功,希望可以將這樣的成功模式轉移到人文科學的研究上面。當然,直接
: 平移過來絕對是不適用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良以適用於人文科學,也是現在努力的目標
: 之一。
你說的這段話很有趣 這個想法我是還沒想過
我所指的是"前提"在大家簽下同意書之後 就會找到相同答案嗎?
哲學我是了解的不多 你有例子可以提出來讓我參考嗎?
不過 我自己所"以為"的哲學 或是哲學裡面的問題
我認為若能寫成"數學"表達式 就一定是相同解 不過我已經把這部份歸到數學了 =.=
順便說一下丁丁吧 某人吃糖是丁丁的8倍 丁丁吃了2顆糖 問"答案"有幾種
若你立刻回答1種 可見你認為這是數學問題
因為我還未告訴你 糖相同嗎 顆數如何計算 但"你已經用數學把問題的前提簡化了"
若你回答很多種 可見你認為這是哲學問題
因為你要先問我 何謂吃 2顆黏在一起吃算幾顆 3顆溶成水呢? 一顆大顆壓成4顆呢?
希望有表達到我想要的
數學是"簡化前提"下的遊戲規則 科學是"簡化問題"下的遊戲
: 寫在後面
: 在這一串的討論裡面,一直被質疑我的學養不夠。我也滿懷疑自己的知識到底夠不夠回
: 答這些問題。有人說這是常識,有人說我不懂物理,或者是偽哲學。我很想要知道學科
: 學的批評者,是用什麼樣的標準衡量,用以判斷我「沒常識」,「不懂物理」,「偽哲
: 學」所以才講出這些論述。如果有人能夠提出一個客觀的標準,例如「不懂量子力學就
: 是不懂物理」,並說「不懂量子力學就不能討論科學與非科學的問題」,那我就不會再
: 發言了。因為那畢竟的確是我不懂的東西,我也沒什麼好講的。希望若有人從這個方向
: 批評我的發言,可以告訴我,我必須要達到哪些客觀的標準,而不要讓我覺得只有認同
: 你的觀點,才算得上是「有常識」或「懂物理」。
: 以上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很多東西不懂吧
像我也覺得我可能因為對哲學了解的太少而產生誤解 這時就需要有人來糾正我囉
所以"批評"是不必要的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討論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5.221
※ 編輯: QQDK 來自: 122.124.5.221 (05/17 02:24)
> -------------------------------------------------------------------------- <
作者: buganini (霸格尼尼)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Thu May 17 16:03:14 2007
我覺得
用語言討論哲學真是一件困難的事....
"我認為"
科學有兩個根本:
1.邏輯
2.符合現實世界
哲學的討論範圍則不限於以上兩條
但是...
========
語言:任兩個人之間形成的通訊協定
兩個人講同一句化的時候
其實無法保證意思是否相同
依據邏輯
要讓雙方有一致性
則從頭到尾都必須一致
但人與人之間一致的部份
大概就只有現實世界(只是大概)
以及觀察世界所得約略相同的邏輯
雖然兩個人同樣講中文
意思好像也"差不多"一樣
但仍然不能保證兩個人想的是完全一樣的
能確保兩人講一樣東西的
就只有真實世界
但討論範圍在此之外的時候
一致性就無從確保了....
有些討論
看起來好像是互相矛盾
但其實也可以說是等價的
(通常是:
問題核心A
K=-B
甲提出A*B=C
乙提出A*K=-C
其實兩人要表達的A是一樣的
只是討論難免扯到其他東西(B)
然後就因為B而爆掉,得到不同的結果C
最後釐清B之後發現真正要講的東西是一樣的A)
所以用語言討論哲學中非邏輯的部份的時候
已經懂的人就看的懂
看不懂的人覺得在瞎扯淡....
=======
不然真要討論的話
至少要先定義:
true/false
但這根本就不能定義呀...
他算是公理化的東西
但是每個人對公理的認知一樣嗎?
========
我是覺得
科學 U 非科學 = 哲學
這樣 非科學 = 哲學 \ 科學
不過"科學"其實也沒有明確定義
所以有一個模糊地帶e
甲認為e屬於科學
乙認為e屬於非科學
假設是在討論科學
甲為了讓乙注意到e
所以提出e,而沒講兩個人共同認為是科學的部份
結果乙就以為甲是拿著非科學的東西在跟他唱反調
@@
--
國愛‧主民‧學科‧康健‧道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22.162
※ 編輯: buganini 來自: 140.113.122.162 (05/17 16:24)
> -------------------------------------------------------------------------- <
作者: QQDK (DK)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Thu May 17 20:36:00 2007
我大概又想了一下可能再出現的問題 那我自己先補充了 =.=
首先是"假說"和"標準答案" 這看起來好像是我說了算?
其實我說了 任何的"解釋性"就是一種假說 換句話說 "解釋性"是沒有標準的
"敘述性" 則跟標準無關 因為這等於是在討論"前提"的共識 以方便"表達"
但只要你的假說 能推出其它已知線索 並加上實驗佐證
那這個詮釋現象的邏輯 就是我要的標準答案了 這階段我稱為"比對性"
至於實驗佐證 那若無法被直接實驗出的呢? 也可由此理論再推出其他結果
用"預測"你認為的結果去和往後的實驗比對 至於間接實驗又需要幾個呢 可能不一定吧
再來是關於"標準答案" 我一直宣稱科學有其標準答案 為何舉例的都又沒標準答案?
關於這點 那就是對於科學的不公平了.... 例如: 地核的物質為何?
那這只是科學問題嗎? 錯! 這同時也是科學神學問題
1.科學可以知道存在地心 物資可被測量 所以是科學問題
2.哲學有定義地核吧 地核是否是人的認知? 所以是哲學問題
3.神學提過神造地球吧 那也該創造了地核吧 所以也是神學問題
那我們在反問一下 為何看到問題的人會"下意識的想到這是科學問題"?
是否你"認為"科學可量測? 是否你想要得到一個"確實"的答案? 而你希望答案很標準?
既然都舉了丁丁 那再舉"太陽公公出來了" 的例子吧XD
請問 "太陽每天為何都要由東邊升起?" 而這是什麼問題?
或者我這樣問好了 幾百年前 這是否是一個神.哲.科學都想知道的答案?
1.神學: 神創了日月 為何從東而來?
2.哲學: 或者明天太陽改從西邊?
3.科學: 太陽... 究竟在多高的地方?
再回到現在 你知道答案嗎?
我認為科學知道答案 至少我給你的答案 你盡其力去觀察都會"吻合"我說的結果
我私自認為 這是否就是因為科學上有辦法去找到標準答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0.127
> -------------------------------------------------------------------------- <
作者: writerer (writer)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Sat May 19 15:31:40 2007
※ 引述《buganini (霸格尼尼)》之銘言:
: 我覺得
: 用語言討論哲學真是一件困難的事....
: "我認為"
: 科學有兩個根本:
: 1.邏輯
: 2.符合現實世界
: 哲學的討論範圍則不限於以上兩條
: 但是...
: ========
: 語言:任兩個人之間形成的通訊協定
: 兩個人講同一句化的時候
: 其實無法保證意思是否相同
: 依據邏輯
: 要讓雙方有一致性
: 則從頭到尾都必須一致
: 但人與人之間一致的部份
: 大概就只有現實世界(只是大概)
: 以及觀察世界所得約略相同的邏輯
: 雖然兩個人同樣講中文
: 意思好像也"差不多"一樣
: 但仍然不能保證兩個人想的是完全一樣的
: 能確保兩人講一樣東西的
: 就只有真實世界
: 但討論範圍在此之外的時候
: 一致性就無從確保了....
: 有些討論
: 看起來好像是互相矛盾
: 但其實也可以說是等價的
: (通常是:
: 問題核心A
: K=-B
: 甲提出A*B=C
: 乙提出A*K=-C
: 其實兩人要表達的A是一樣的
: 只是討論難免扯到其他東西(B)
: 然後就因為B而爆掉,得到不同的結果C
: 最後釐清B之後發現真正要講的東西是一樣的A)
: 所以用語言討論哲學中非邏輯的部份的時候
: 已經懂的人就看的懂
: 看不懂的人覺得在瞎扯淡....
: =======
: 不然真要討論的話
: 至少要先定義:
: true/false
: 但這根本就不能定義呀...
: 他算是公理化的東西
: 但是每個人對公理的認知一樣嗎?
: ========
: 我是覺得
: 科學 U 非科學 = 哲學
感覺比較像社會@@
: 這樣 非科學 = 哲學 \ 科學
: 不過"科學"其實也沒有明確定義
: 所以有一個模糊地帶e
: 甲認為e屬於科學
: 乙認為e屬於非科學
: 假設是在討論科學
: 甲為了讓乙注意到e
: 所以提出e,而沒講兩個人共同認為是科學的部份
: 結果乙就以為甲是拿著非科學的東西在跟他唱反調
感覺像在說社會上為什麼人們會吵架@@
: @@
用程式來說好了
程式這個東西很特別,要多抽象有多抽象,要多實際就有多實際
抽象是什麼,舉個例子︰
<< 抽象 - - - 具體 >>
...-+-桌子-+-書桌---+-...
|
+-餐桌---+-...
|
+-電腦桌-+-...
|
+-..........
|
所以說具體可能就是實際觸摸到的東西,抽象就是一種共同性質
然後就有一種比較神奇的現象,當在討論桌子的時候,有些人的大腦會自動把「桌子」
變成「書桌」(舉例= =),然後一邊一直說桌子桌子,另一邊卻自動變成書桌書桌.....
結果就是要吵架,因為一邊說桌子不需要抽屜,另一邊卻堅持沒有抽屜就不能放書.....
一邊發現對方把桌子想成書桌(萬一以為是電腦桌就只能吵到翻天了...)
就告訢另一邊說桌子不一定要有抽屜,書桌沒抽屜才不行
另一邊以為他在搞玄學,嘲笑他抽屜哪會一會出現一會消失
結果兩邊吵個沒完沒了
所以本來是...
...-+-宗教科學-+-宗教科學a-+-...
|
+-宗教科學b-+-...
|
+-.......
因為...
宗教科學a-+-某A -> A從宗教科學b得不到QQDK所謂的標準答案,
就罵B偽宗教(宗教是A的習慣簡稱)
| v.s.
宗教科學b-+-某B -> B也無法從宗教科學a得到所謂的標準答案,
就罵A偽科學(科學是B的習慣簡稱)
吵一吵,結果變成...
...-+-宗教-+-教派a-+-.....
| | v.s.
| +-教派b-+-.....
| | v.s.
| +-.....
| v.s.
+-科學-+-學派a-+-.....
| v.s.
+-學派b-+-.....
| v.s.
+-.....
結果宗教內部分裂成好幾個教派互罵違背教義
科學內部也在吵,抓那些罵自己是不科學的不科學科學家
答案很清楚,因為A認為B不科學(不能得到QQDK所謂的標準答案),所以批評B是偽物
B也不干示弱,認為A同樣不科學(不能得到QQDK所謂的標準答案),所以也批評A是偽物
但整個看下來,大家做的事其實都是一樣的︰自己很科學,別人不科學
所以我才會覺得科不科學的爭吵大部分都是成見上的問題
用程式的說法就是A的程式丟到B上面,結果不能跑或出現奇奇怪怪的問題
B也丟程式到A上面,結果同樣也有問題,結果兩邊互相指責...
哲學就好像比較抽象的那一部分,科學就是真正可以跑的那一部分
不科學就是不管在哪裡都不能跑的那些東西
不過以上有簡化過,實際上很多人會自動把宗教翻譯成不科學,把科學自動翻譯成反宗教
哲學翻成上天堂,上天堂翻成宗教,科學以外的翻成哲學,抽象翻成神奇.....
什麼奇奇怪怪的對應都會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58.156
> -------------------------------------------------------------------------- <
作者: Equalmusic (Calvin)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思辯] 科學和非科學
時間: Tue May 22 18:20:05 2007
※ 引述《sarsspear (沙士比亞)》之銘言:
: 如果小弟記得沒錯,
: 科學理論的誕生,
: 是先有假說,經過一定「公認」程度的實驗,
: 如果實驗結果「沒有證據反駁假說」,
: 此假說就能被接受,
: 久之成為理論或定律。
: 但理論仍然只是為了解釋現象所產生的「模型」,
: 如果有人能提出另一套「模型」解釋此理論所能解釋的現象,
: 並且能解釋更多此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
: 那原先的理論就會被「推翻」。
: 但關於宗教(或者不要講宗教,講非科學範圍的好了)的「不可重複性」,
: 假設我今天找10個自稱能知「前世」的靈媒,
: 他們看我的「前世」,全部口徑一致,
: 而且「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曾互相接觸或交流」,
: 那麼經過這個「實驗」,可否認為「前世」這套「理論」是合理的?
: 如何從純粹科學來解讀此現象?
: (難道要認為這些靈媒得了同一種精神病嗎?XD)
這套理論其實有很多的子理論在裡面
首先要先探討前世, 什麼是前世?
前世這個名詞是否蘊含了靈魂不滅這個假說?
那什麼是靈魂?
假設前世存在, 那我們是否要肯定靈魂不滅?
如果靈魂不滅, 那前世是不是不只一世?
如果靈魂不滅, 那靈魂之間是否會有交互作用?
靈魂不滅指的是數量不滅還是「能量」不滅?
如果靈魂不滅, 那最初的靈魂是哪來的?
靈魂不滅是通案還是個案?每個人都有前世嗎?
我想真正要科學的來處理這個問題, 那光是前世的問題就探討不完了
靈煤宣稱他們可以看到前世
那你可以拿跟前世有關的一堆存在性問題問他
如果他有一個邏輯性夠強的理論來解釋一切, 那也許可以增加一點可信度
如果不行, 那充其量也只能說, 靈煤有看到東西, 而靈煤認為那是你的前世
至於他看到的是不是屬於你的別的屬性的東西就很難說
比如有些人眼睛能看到的波長範圍和一般人不同
那他的確有可能看到一些奇怪的東西
但那離前世還遠的很
舉個例子, 你想要寫一個程式來解決問題
問題如下:
一個人坐在有輪子的椅子, 椅子擺在教室中央, 教室裡除了那個人跟椅子沒別的東西
請你讓那個人在不碰到椅子以外的東西的情況下, 施力讓自己跟椅子離開教室
假如你把程式寫出來了, 運動方程式也跑出來了, 那這個答案就是正確答案嗎?
很明顯如果你學過力學, 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前提是你學過力學, 所以你可以檢驗這個程式的結果合理與否
就算你的程式有跑出東西來, 而且結果是可重複的, 但是你還是知道他是錯的
靈煤就像一支不能檢驗結果的程式(而且原始碼不開放)
就算很多靈煤算出一樣的結果, 那也不能代表什麼
: 可以理解的是,假設現在有一個宗教「理論」說:
: 「當一個人心靈沉靜到足夠的境界,就能有天眼通」。
: 當有幾萬個信徒信了這個宗教,而真的有了天眼通,
: 可否說「沒有證據反駁這個理論」?
: 只是,從另一面思考,
: 當另外有幾萬個信徒信了這個宗教幾十年,卻沒有天眼通時,
: 其他信徒就說這些人的心靈沉靜的境界不夠,
: 所以此現象仍然無法反駁此「理論」。
: 想當然爾,科學家會懷疑這是詭辯。
老實說, 我看不出來要反駁這個理論的必要
因為沒有人拿天眼通理論投去 Nature XD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問題已經過於鑽牛角尖
科學家都很實際的, 一般來說討論的現象都是可以廣泛觀察到的現象
像人體這種黑盒子, 除非是跟健康有關那醫學家可能會去研究
不然這種複雜系統目前為止人類是沒有能耐處理的
對一個好的科學家來說, 不能處理的東西就少打嘴炮
: 但是對比一下,現在物理定律說:「無外力干擾下,F=Ma」。
: 當測量結果,F≠Ma時,
: 物理學家就說有外力干擾,
: 所以此現象無法反駁此理論。
: (事實上,科學家不可能創造出絕對無外力干擾的環境吧?
: 只能儘可能接近而已)
: 這和前述被認為的「詭辯」難道不一樣嗎?
: 為什麼一個是科學,另一個不是?
: 可能較容易被相信的原因是,當逐漸減少外力干擾時,
: 量測出的結果和F=Ma計算結果接近。
: 但我如果提出一套模型說:「無外力干擾下,F=Ma+10^-120牛頓」,
: 你難道能說我錯嗎?
: 難道這個差別不是信心問題?
: 科學,難道不也只是一種信仰嗎?
我想你在這邊搞錯了一點
你的確可以宣稱 F=Ma+10^-120牛頓
但是沒什麼意義, 因為三個數量級以下的項會被刪掉
為什麼三個數量及以下的東西會被刪掉?
因為「用不到」
科學嘗試建構的是「最適用理論」不是「完美理論」
另外, 這個例子跟天眼通例子略有不同
因為天眼通例子是一個存在性問題
F=Ma 不是
你應該拿來類比的是以太假說 :)
--
e^(iπ) + 1 = 0
- Leonhard Eul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9.222.238.46
※ 編輯: Equalmusic 來自: 139.222.238.46 (05/22 18: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