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10大同新世界個人作品展。
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節 熱鬧展開
曹麗蕙 |2005.04.11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182443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局與衛工處合作推動的「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節,一連三周於北大同熱鬧展開,其中活躍於美國西岸的華裔藝術家葉蕾蕾,返台與啟聰學校師生合作的大型磁磚壁畫「我們在天空飛翔」,昨天透過吊車和工作人員,將學生製作好的拼貼磚,鑲嵌在宿舍外牆上,全校同學以舞蹈歡慶這幅藝術品的誕生。
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設置,源自迪化污水處理廠提撥造價百分之一費用規畫而成,台北市文化局為打造捷運圓山站,沿庫倫街到污水廠淡水河邊,由東向西的藝文軸線,沿途設置二十一處裝置藝術創作和公共藝術品,讓外人發現「大不同」的北大同。
參與創作的海內外藝術家,不少作品實驗前衛,讓人大開眼界,例如鍾文音在孔廟後翼的裝置藝術「我的阿嬤學堂」,藉由百年來中外女性自覺,顛覆二千年前的儒家教誨「女子無才便是德」;黃子欽在迪化街二段三八六號紅磚空屋內的同名作品,用放大誇張的孩童寫真,對比舊社區藏著的故事角落,頗發人深省。
台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指出,前衛藝術創作走入傳統社區,充滿著不確定的挑戰,但這正是檢視公共藝術「公共性」的必經過程。這次作品大膽深入北大同的鄰里巷弄,許多作品是與地方居民共同協力完成。
北大同公共藝術創作即日起至五月七日止展出,民眾可由捷運圓山站二號出口,沿著活動步旗導覽,深入體驗北大同文化園區的人文特色,其中孔廟、保安宮、啟聰學校、污水處理廠一帶,都有大型作品值得細細品味。
同時也有5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世界公共藝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世界公共藝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UFO Presences」, Javier Arcenillas, 2018(RM)
※ https://www.editorialrm.com/libros/ufo-presences/
②「Negative Publicity: Artefacts of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Edmund Clark & Crofton Black,
2016(Aperture)
※ https://reurl.cc/VXG8lN
書籍本來就是做為一個蒐集,或者是歸納、歸檔的重要物件,攝影書跟檔案的結合我們不難理解,但有意思的是檔案通常是不被公開的,而攝影書則是一個邁向公眾的出版物,因此這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出一種矛盾的張力,這就是攝影師與合作夥伴一起要來揭露或呈現的重要觀點。這類型的攝影書通常文字量會遠超過一般攝影書的想像,因此這些攝影書也會有「Photo-Text Book」的名稱。檔案常使用的厚殼封面、封底及內頁模造紙、環狀裝幀都是檔案典型的樣貌,而攝影作品則會印刷在異於檔案用紙的塗佈紙材,來突顯照片的精細與層次。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世界公共藝術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看舞 還記得還能自由起舞的時刻,在無法進劇場的日子裡,分享三級警戒前,最後的起舞風景~~~
將近一個月前,那一天是5月17日,雙北進入三級警戒的第二天,在那之後的兩天後,全台進入三級防疫,各縣市開始有確診傳出,原本看似穩定的台灣,病毒肆虐開始升溫,許多生命在這段時間離開了,也仍有許多人在前線為防疫努力著。一轉眼第三級防疫將滿一個月.....這世界仍在運轉著,生命要有耐心,才能等到再次自由呼吸起舞的那一刻!
影片中,是在衛武營榕樹廣場的東側,那裡原本有一台公共鋼琴,許多民眾會在那邊排隊等候彈奏自己喜歡的音樂,有時也會有大人小孩隨之手舞足蹈,成為一個分享樂舞的自由空間。後來,因為防疫警戒開始,就先收了起來了。病毒,真的是生命最大的恐懼,也是與美好最遠的距離。
眼前空的風景,讓屬於這裡的記憶湧現,生命曾經在此流動著。我打開在手機裡的音樂檔案,選了一首王榆鈞創作的《時間廊道》片段,是她去年為《無用之地 _ 金瓜石》創作的音樂,我在這裡放出這首音樂,與此刻空蕩的空間呼應著,也許如名,這裡就像是一個時間的廊道,所有人都在通過的路上,也都會渡過困境,然後再次通往光亮的地方,無用之後,也就再次有用了吧!
這一年半的世界,這一個月的台灣,渡過了許多生死離別,珍惜眼前,把握每個能夠前行的當下,不要浪費生命。
#周書毅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
-----
時間:2021.5.17
地點: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weiwuying_centerforthearts
音樂:#王榆鈞 Yujun Wang #無用之地 #時間廊道 https://instagram.com/break_and_break
世界公共藝術 在 「觀世界世界觀」中部機場公共藝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觀世界世界觀」中部機場公共藝術. 122 likes. 飛翔,拓展人們觀看世界的角度。 藝術,啟發人們對於世界觀的多元感受與想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