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徒之中經常聽到的是:神掌管歷史。意思是神掌控歷史的發展,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歷史即使出現無數枝節,但總的來說,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都是依神的心意而行,祂主宰着一切。
問題來了,基督徒該如何看待人類文明發展之中的去神化色彩濃厚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
在信徒角度,大使命就是將福音傳到地極,所有的人都相信主就哈利路亞,萬事俱休。歷史上,基督教在羅馬國君狄奧多西一世(Flavius Theodosius)定為國教之後,漸成西方宗教主流,普及整個歐洲大陸,其時大部分人口都信奉基督教,教會林立,教會勢力無人可比,教皇對歐洲的政治影響力舉足輕重,思想上神學獨專,神本思想發達,大家只重視神和天堂的生活,如達米安(Petrus Damiani)所說:「哲學是神學的婢女。」按道理,神應該讓教會的勢力繼續維持下去,人人一出生接觸的都是基督教,至小洗他們腦,福音繼續擴散下去,那麼天國豈不是早日來臨?
一直到笛卡兒發出:「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由「神本」開始漸漸進「人本」,從「神的榮耀」,萬事都是神的心意如何,研究轉為「人的尊嚴」,重視個體,將重點放回人的身上,催生人文主義(Humanism)和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誕生,下啟啟蒙運動,歐洲才重新出現活力。人可以相信理性並敢於求知。今天教會即使不是全然接受人文主義。但也未會否定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近世的「平等和自由」啟蒙於此,思想學、科學家背出,開啟科學進步,在政治、哲學、神學和醫學都有大改進,今天人類文明進步不少都得益於此。
問題是,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某程度都是退去宗教色彩的活動,如果神是掌管歷史,我們只能得出神容許自己的神性隱退,甚至親自拆毀自己的聖殿?為什麼?
在中世紀的信仰時代,又有另一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叫歐洲的黑暗時代。
人人都是信徒,但天主教會僵化、生活奢華、腐敗不堪,從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Decameron),我們也可以側面看到該時代大眾對教徒的形象,不少故事是一本正經、禁慾的修士到處婦人滿足性慾。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思想雖然佔主導,但「神本思想」過重,思想僵化,討論的問題遠離生活世界,修士們討論一根針頭到底能站多少天使,陷入煩瑣、無聊。神學遠離社會大眾,教會對群眾的影響力慢慢喪失。
正是如此,當中世紀神學思想不斷高談以神為本,甚至禁慾、人性抑制成主流,祂要我們將焦點重新放在世界,最重要放在人身上,因為神最重視的是人,不是離地萬丈的象牙塔式神學研究。
當我們的思想走向極端,祂會不惜犧牲自己的勢力、自己的威名來引導信徒走回正導,告訴跟隨祂的人,不是在聖殿高唱詩歌,口中句句感謝主就是一個好信徒,不是生活滿有宗教色彩、每天出席教會活動就是敬虔的人,因為這一切都可以只是宗教形式主義,但祂要的不是形式,不是虛偽。
高舉以神為本是崇高,於神學上沒有錯,只是教會同樣要走入人群,關注社會,表達對人的重視,表達對社會不公不義的憤慨,表達制度暴力對人的傷害也是教會的責任。
所以神不是要一個宗教色彩濃厚的世界,不是滿口感恩,聖詩隨街都聽到就可以,而是一個滿有愛和公義的世界,因為祂本是愛和公義。如同齊克果身處的丹麥,所有人一出生都是基督徒,結果這樣的世界,大家只是基督徒,但不懂什麼叫做一個基督徒。
今天的香港,大家都說傳福音好困難,原因福音不是單跟人說:「耶穌愛你」一千次,或是念完一次完整福音四律,他就會相信,而是你要回應時代,行出公義、好行為,人才會在你身上看見某一些不同的特質,是與這個世界不同。
當教會脫離群眾,如離地萬丈,祂不介意代表自己榮耀主權的聖殿被毀,以此告訴人,什麼才是信仰,而香港的教會呢?
#基督教 #信仰 #虛偽
「中世紀教會腐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西樓月如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CK2 ] 腐敗的中世紀教會- 看板Paradox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CK2 ] 腐敗的中世紀教會- P社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https://www.pttsh.ttct.edu.tw/paper/index.php?dir=... 的評價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歐洲中世紀史28 西元11世紀的#教會改革(潘露史徒堂總第149期 的評價
- 關於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的評價
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執事」這回事〉
作者:陳韋安
我從來沒有當過教會執事。大學畢業後,在教會當了兩年福音幹事,就走去讀神學,一讀就十年。雖然期間曾經是團契導師、神學生、傳道人,卻沒有嘗過當執事的滋味。不過,我身邊卻有不少執事朋友。他們都是愛主、委身、愛教會的好信徒。當然,也曾聽聞過一些「執事弄權」的故事。這些教會被前輩稱為傳道人的墳墓。作為神學院老師,若一旦知道,就會叮囑初出茅廬的傳道人別去。
執事(deacon)的希臘文是διάκονος,有「僕人」、「服務」之意。根據使徒行傳第六章所記載,執事的設立原是分擔傳道人的行政工作。教會人多了,教會多元了,執事就被宣召服侍教會內的孤兒寡婦。因此,執事原是為了服侍教會的邊緣群體。不過,中世紀後執事職在教會中逐漸式微,成為了司鐸候選人晉鐸前的短暫過渡階段。後來,宗教改革出現,加爾文重新強調教會的四個職事——牧師、教師、長老和執事。因此,執事再次成為教會的核心骨幹。不過,執事的職責仍然以管理救濟貧病孤寡的事工為主。
由此可見,執事本來就肩負起教會慈惠與社會關懷的工作。它是傳道人的助手,減輕牧者的行政壓力。執事也為解決紛爭而存在,它是為人而存的職事。
不過,隨著現代福音派教會注重事工的拓展與籌劃,執事的功能不再是社會關懷,也不是照顧教內的邊緣群體,而是愈來愈像企業的高層決策者——這一點我其實沒有很大異議(當然,對教會的企業管理方式我是相當有保留)。畢竟,「信徒皆祭司」,教會毋須限制信徒擔當教會領袖。不過,雖說「信徒皆祭司」,但卻不代表任何人都有能力、神學知識與心志管理教會(提前六章的教導只是最基本要求!),尤其是教會與世俗公司有別,執事必須真正認識何謂「教會」。更危險的是,當執事一旦充當「教會高層」,卻脫離前線對人的僕人服侍,單單流於會議桌上的事工策劃,就會造成極可怕的異化,非常危險。
因此,執事極度需要委身的召命與神學裝備。無獨有偶,天主教會在一九六七年梵蒂岡第二次會議重新設立「終身執事」一職,要求相當嚴格。終身執事的培育期必須至少長達三年,期間經過嚴格的選核、面試、實習。執事是一個陶成的過程,終身執事還要接受靈性操練、學習關懷貧窮、神學訓練等——恍如訓練一位神職人員般。不是嗎?執事本來就是神聖的職份,並非純粹信徒領袖。
不,我不是提倡哪一套體制比哪一套好。沒有的。世上沒有任何一套教會制度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教會問題。牧者主導還是執事主導?終身制還是選舉制?會友大會還是主任牧師任命?要腐敗,任何制度都可以腐敗。問題的關鍵仍然是人。
因此,傳道人與執事之間,猶如男女感情一般,責任不能完全歸咎於某方。說句公道話,所謂「執事弄權」,往往背後暗藏教會過去無數悽慘故事——教會可能長年沒有遇上合適的牧者,傳道人幾年換一次,牧者只是雇工,幾多感情,幾多牧養,幾多關係,原來都不是長久。最後,信徒領袖漸漸對外聘牧者失去信任,唯有「自己教會自己救」。
不過,若說傳道人與執事恍如男女關係,牧者與執事就如一對父母——唯有健康的婚姻關係,彼此合作,才能孕育出健康教會。
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宗教改革:屬靈事業的資本化〉
作者:陳韋安
寫了幾篇有關宗教改革的文章,究竟今天香港教會面對的問題是甚麼?教會需要改革甚麼呢?那個「一直被看為屬靈卻又錯誤的」是甚麼呢?
我認為,今日教會的問題,正是「屬靈事業的資本化」。
何謂「屬靈事業的資本化」呢?所謂「屬靈事業的資本化」,就是透過金錢權勢與資源增長來換取屬靈事業的發展。金錢與上帝有何相干?聖經不是明明警告說:「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路16:13)嗎?教會從來都沒有敬拜瑪門。不過,教會卻容易走在一條屬靈的歧路。「屬靈事業資本化」正曖昧地以瑪門建造上帝,表面上仍然是敬拜獨一上帝(甚至自己心裏也是如此),不過,不知不覺間,作為手段的瑪門卻逐漸寢食屬靈事業的本質。教會外表仍然是專一事奉主,內裡卻在營運瑪門事業。我不是說過嗎?教會的錯誤必然是「屬靈的」。
從教會歷史角度來看,「屬靈事業的資本化」在歷世歷代教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外貌不盡相同,內裏卻是一樣。它最早出現於使徒行傳中記載有關「行邪術的西門」(Simon Magus)的屬靈買賣:「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徒 8:9-24)。表面上,西門所渴求的乃是屬靈事情(他自己也認為如此),但這卻其實是金錢與屬靈事業的交易。這是「聖靈恩賜的資本化」。
到了中世紀中葉,「買賣聖職」(Simony)的問題嚴重,教皇、修道院院長、大主教等屬靈職務成為金錢買賣的對象。中世紀的買賣聖職問題造成教會腐敗,更導致教會第一次宗教改革,人稱為「貴格里改革」(Gregorian Reform)。回了改革教會,教宗額我略七世(Gregory VII)畢生致力打擊這買賣聖職所導致的教會腐敗。這聖職買賣其實是「教會權柄的資本化」。
五百年前路德所牽動的宗教改革,正對抗着另一種「屬靈事業的資本化」。當時羅馬教會教宗尼奧十世(Leo X)為了籌集資金興建聖彼得大教堂,他將當時教廷的赦罪禮大規模市場化,贖罪卷淪為一種教會營運的營銷手段,從而導致一場史無前例的宗教改革。這種「赦罪」與「金錢」的交換,我認為,乃是「救贖的的資本化」。
從以上三種資本化之跡象可見,每一次教會有意或無意地將屬靈事業與金錢掛鉤,都會導致教會腐敗,更會導致宗教改革的出現。我強調,縱然每一次「瑪門敬拜」都可能擁有一個「屬靈目的」,但是,如此屬靈目的並沒有推翻教會敬拜瑪門的罪名。
當教會敬拜資源,她就會重蹈敬拜巴力(Baal)的覆轍。不要忘記,巴力正是「資源之神」。教會沒有敬拜巴力,她仍然敬拜耶和華,你說的是——但是,任何人為了敬拜耶和華的緣故將「耶和華巴力化」(Baalization of YHWH),這舉動,其實擁有一個真正的名字:「金牛犢」。
(「屬靈事業的資本化」如何影響當今教會,下期繼續。)
【宗教改革與香港教會系列(四)】
宗教改革與香港教會系列(一):宗教改革是甚麼、宗教改革不是甚麼
https://www.facebook.com/…/a.1952471940180…/592733617602742/
宗教改革與香港教會系列(二):教會永遠是最後一個醒覺自己犯錯的人
https://www.facebook.com/…/a.195247194018…/596401327235971/…
宗教改革與香港教會系列(三):宗教改革留下甚麼信仰遺產給今日教會呢?
https://www.facebook.com/…/a.195247194018…/598306177045486/…
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CK2 ] 腐敗的中世紀教會- P社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CK2 ] 腐敗的中世紀教會. 看板 Paradox. 作者 Comartin38. 時間 2018-12-25 15:39:09. 留言 45則留言,26人參與討論. 推噓 28 ( 28推 0噓 17→ ) ... ... <看更多>
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https://www.pttsh.ttct.edu.tw/paper/index.php?dir=...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認為,文藝復興的先驅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四、五世紀,基督教會中的神學家其實已 ... 嚴格遵行教義影響,使皇帝更加認為應該廢除這種腐敗的行為,於是下令破壞聖像。 ... <看更多>
中世紀教會腐敗 在 [CK2 ] 腐敗的中世紀教會- 看板Paradox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要取得教宗加冕,除了幫忙討伐教敵,或給教宗好處外,
如果玩家扮演女王,還能用"身體"支付加冕費,
問題是,這跟5歲蘿妊娠的bug一樣,開發團隊忘了給這事件設年齡限制,
於是,我們有機會看到下列劇情:
教宗開趴要求女王(12歲)出錢,且得親身參與,否則不給加冕.
女王(12歲)到了梵蒂岡才知道教宗開的是雜O派對,還脫了衣服下去玩.
最後女王(12歲)直接跟教宗玩,還得到了教宗的"禮物".
就在這亂O派對的現場,女王(12歲)的加冕儀式完成了.
感想:
1.不知這事件會不會給扮演男童國王的玩家觸發?
*補充:
國王也可能觸發這事件,所以男童王也是有機會...
2.另一個新版本的bug,要說CK2與EU4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這些荒謬事件了.
https://i.redd.it/h5s8al85w3621.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31.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radox/M.1545723553.A.20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