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中醫生生活
下半年我決定多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學習一些渴望已久的傳統技藝。這些學習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只跟我個人的興趣有關,並非經世致用之學。剛好有個機會可以學習馬術,帶給我很特別的體驗。
騎馬第一個挑戰,就是穩坐在馬背上再站起來,這動作如能配合慢速小跑的馬身律動,稱作「打浪」。這動作若做的理想,可以不讓馬覺得騎士是個拖油瓶。
我發現這考驗的並不是小腿能否踩的穩馬鐙,而是大腿內側肌群能否穩定地形成一個拱形,稱為「襠胯」。襠胯與馬步的概念類似,重點是不能死命地夾著馬腹,否則馬匹會誤認為騎士下達「全力衝刺」的指令而狂奔。
馬步鍛鍊的是「足少陰腎經筋」,從足底湧泉穴延下肢內側,從會陰與臀部往上貫入脊椎。鍛鍊腎經筋有抗老化,養精蓄氣的功用。平常時的鍛鍊是「養腎操」:
1.雙腳尖平行往前,與肩同寬。
2.膝蓋打直,臀肌往前用力,保持收縮狀態,可用手戳看看,需能練到硬邦邦的。
3.同時間大腿往內夾,此時膝蓋可因內夾而微彎。(不可有往前跪的感覺,否則傷膝蓋)
4.挺腰,同時保持深度呼吸吐納至少十個。
養腎操挺累人的,但在WFH期間退化的身體,很需要用這類鍛鍊來挽回流失的體力。這在現代武術不見得會強調,但在芭蕾舞中反而是重點,我也考慮去體驗成人芭蕾。
此外,因初學的我時常被馬背撞到男性的弱點,但慢慢的鼠蹊部的筋被頂開後,我的下顎竟然開始出現痠感。仔細感覺,是張口的外翼肌,咬合內翼肌,都是連結顱底蝶骨與下顎的深層肌肉。
會陰、橫膈膜、下顎的舌底,以及顱底的蝶骨,共同特色都是橫向的結構,也同時是古代強身練氣的重點,古語有云「提肛養精,頂舌養氣,(眼)觀鼻養神」,過程用橫膈膜類似去拉風箱,用呼吸貫串全身。
如果不是騎馬與平素站樁,我很難體驗到這層。
從馬術中我也觀察到自己的習氣,由於我反覆出現剛騎順一小段,馬反而減速不跑的現象。教練說我性子急,律動比馬快,反而是人趕馬,馬就生氣而罷工。
我從此覺察到我的底層信念,我總是想全力衝刺以免拖累別人,但馬術告訴我的是,不要急、穩定,才能跟別人協作。
生活只要用心體會,都蘊含許多道理。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生氣茶看這裡:
https://www.champbio-tw.com/
#馬術
#中醫 #外科 #養身 #養生活
#結構治療 #臉鍼醫美 #美顏針
#中西醫師黃獻銘
#黃獻銘 #阿銘師鍼還傳
同時也有2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常常好食Good F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餐外食、久坐又缺乏規律運動,你也正為腹部日漸囤積的脂肪所苦惱嗎? 腹部肥胖不僅影響外觀,堆積在腹部的內臟脂肪更可能引起發炎,並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想擺脫腹部肥胖,快跟著好食課楊哲雄營養師這樣吃,輕鬆掌握減重甩肚的飲食重點。 00:00 外食族減重甩肚3大飲食重點 04:12消...
中西醫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出刊馬上看>> https://fp.pse.is/3kruz2 💖未來Family週刊《孩子睡得飽,學習會更好!》
▶封面故事◀
❶ 台灣中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比歐美平均少了1個多小時!睡不夠不但會影響學習,還可能造成長期慢性傷害
❷ 長不高、食慾不好、無法專心、情緒低落,都可能因為「睡眠不足」!怎麼知道孩子睡眠亮起紅燈?中西醫共同解答
❸ 睡得飽,精神好,學習更好!養成睡眠好習慣5個方法
❹ 3C玩太晚,日本小孩罹患「睡眠不足症候群」人數日增!研究指出,足夠的睡眠讓孩子思緒清楚、專注力集中,家長千萬別輕忽
▶教育快報◀
你是積極陪伴、旁觀或分心型父母?參與孩子的生活,才是陪伴的最大關鍵
▶名家專欄◀
吳孟昌》和青春期兒女對話:我的結論是,各退一步吧!不要要求他們成為你眼中的「好」孩子
⊛⊛⊛⊛⊛⊛
💖完整精彩內容就在《未來Family週刊》
#免費訂閱:https://fp.pse.is/3kruz2
中西醫 在 健康2.0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身肩頸痠痛 又緊繃 😖
什麼~吃麻辣鍋可改善⁉️
手機用太久 眼睛有夠痠 阿銘師這招可愛又有效~
真的立馬緩解眼部不適了👀
#阿銘師 #黃獻銘 #中西醫師
#阿銘師幫你解迷思
中西醫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餐外食、久坐又缺乏規律運動,你也正為腹部日漸囤積的脂肪所苦惱嗎?
腹部肥胖不僅影響外觀,堆積在腹部的內臟脂肪更可能引起發炎,並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想擺脫腹部肥胖,快跟著好食課楊哲雄營養師這樣吃,輕鬆掌握減重甩肚的飲食重點。
00:00 外食族減重甩肚3大飲食重點
04:12消除腹部脂肪 低醣、生酮、間歇性斷食 飲食法比一比
07:49減醣飲食對減重的效益
08:58 減重必知5大減醣重點
12:19一日減醣瘦肚餐示範
#減肥#減醣飲食#腹部脂肪
《3日、5日、7日減醣瘦肚餐》
84餐200道食譜 專業營養師幫你專業精準設計
最強瘦肚計畫,又能增肌、減脂、穩血糖,改善疲勞!
博客來https://reurl.cc/j8Xkk2
劉博仁 醫師/博士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陳建霖 醫師 愛群婦幼中西醫聯合診所 院長
專業推薦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中西醫 在 77老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有30%以上的女生,
這一生會得到一顆以上的子宮肌瘤
你有子宮肌瘤嗎?得到子宮肌瘤一定要治療嗎?
77老大請到中、西醫重量級權威醫師來幫大家解決疑慮~
如果你是女生,這集一定要看~~~~~~
如果男生對你這樣做,100%代表他根本不喜歡你!【77老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zjIYOsTnk
腿粗、屁股大瘦不了!?下半身瘦身攻略,包你一個月消除【77老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qKhGbxf2Y
追蹤facebook : https://goo.gl/VjUcJa
追蹤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asil_77777
中西醫 在 香料老司機 Rex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冬蟲夏草神奇的不只是它的功效,神奇的是中西醫難得口徑一致,被稱為養生聖品的冬蟲夏草,你好不好奇它到底是蟲還是草?而且冬蟲夏草的價格這麼貴,你難道不想知道怎麼分好壞?,今天就讓 Rex 來教你怎麼分好壞跟真假,別忘了片尾一樣有抽獎唷~😎
0:00 預告
0:23 正片開始
0:50 冬蟲夏草小檔案
1:45 冬蟲夏草的介紹
2:37 冬蟲夏草為什麼這麼貴?
3:57 冬蟲夏草的價格&規格
5:53 冬蟲夏草怎麼分好壞?
6:27 冬蟲夏草有假的?
8:09 冬蟲草是什麼?
9:04 冬蟲夏草的小故事
10:29 你們最愛的抽獎時間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價格 #冬蟲夏草挑選
關於香料、關於品牌或是關於 Rex
只要你想問的都歡迎在下方留言
也別忘了訂閱我們的頻道 開啟小鈴鐺
後續還會有更多相關香料的影片
我們下個影片見!
⭐味旅官網:https://www.spicesjourney.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picesjourne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s_jny/
⭐本集抽獎:《玫瑰粗鹽研磨罐裝》3份
中西醫 在 安平中西醫聯合診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安平中西醫聯合診所. 159 likes · 5 talking about this · 11 were here. 家醫科;中醫科. ... <看更多>
中西醫 在 [心得] 轉貼中西醫如何整合? - 看板ChineseMed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211.20.182.57/New-Med/Chinesemed/combine2.asp
中西醫能否整合?(一)
作者:李 瑟
幾乎每個人都看過中醫,但是中醫究竟有沒有效?中西醫能不能合起來使用?要怎麼
合起來用?演講結束,一位聽眾誠惶誠恐地舉手發問:「得了肝癌,請問醫生,做氣功有
沒有用?」著名教學醫院的名醫皺眉回答:「氣功是運動,肝癌跟運動是兩件事。」病人
遲疑著「哦,哦」了幾聲,一臉的失望與惶惑。當本人或親愛的家人得了現代醫學宣稱不
治之症、或很難根治的病時,人性裡的「不放棄求生」油然而生,要去找希望,哪怕只有
一點點可能都要試,舉世皆然。氣功、草藥、排毒、斷食、靈療……,不管是什麼,都是
病家的一點希望。
一半的癌症病人求助於中醫
台大醫院研究指出,有81.9%癌症末期病人,至少使用過一種另類療法,其中以中醫
師所開的中藥、草藥、祕方最高,佔51.4%;此外,特殊飲食34.8%,神明給予的治療
11.8%,氣功治療10.9%,針灸治療5.1%。在大多數現代西醫的眼中,這些都「很荒唐
,治不好病,反而延誤治療時機,提早把命瞎搞掉。」已照顧中國人健康兩千年的中醫,
也在現代醫學質疑之列,「不科學」是最普遍的批評。西醫也質疑,所謂中醫祖傳祕方「
有效」,多流於見證式的個案特例,不符合統計學的要求,無法證明能普遍適用;而且中
醫有些療法如氣功、體外發功,無法重複實驗,方劑又多為複方,很難定量定性分析其成
份。也有西醫說,其實社會傳言中醫「行」,有一部份是基於「社交的需要」。一位台北
醫學院的教授說,他聽從友人建議看了中醫,覺得無效,沒遵醫囑要長期調理,但當朋友
問起成效時,為了維持人際關係,只好應付說:「有效,有效。」
「五四」之後就停滯
中國傳統醫學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看待它?清朝末葉,「西洋」把中國人搞得
頭暈目眩。一方面,可恨的洋人挾船堅砲利徹底摧毀中國人的自信心;另方面,可親的洋
教士辦醫院,治病兼傳教,所展現的光明美善,又叫中國人崇拜不已──西醫居然可治療
奪人命無數的鼠疫,醫院裡又整潔消毒明亮,仿若另開一窗文明,令人嚮往。民國2年,配
合中國要西化以進行所謂的現代化,教育總(部)長汪大燮提出:「純粹以科學新醫為基
礎」,醫學院一律學西醫,不准有中醫課程,因為他認為:「舊藥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
日不變。」中醫與中國文化這些古東西更在「五四」之後,一蹶不振。「沒有研究,沒有
進步,停留在19世紀,」衛生署中國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成國說。但西方科學沒有停,
乘著物理(包括X光)、化學與統計學所發展出的科學方法的翅膀,加上解剖學把人身體
打開來研究,兼以聽診器等工具的發明,西醫在最近一百多年間飛躍而為一門科學,而且
還分科研究,愈分愈細,也愈專精,甚而到了基因遺傳科學、分子生物科學,製造後代有
14種方法,人類有可能被複製,科學幾近萬能。
明察西醫,暗訪中醫
但是西醫依然無法解決有「生」,就有「病、老、死」的問題,更且對於20世紀才出
現的黑死病如癌症、愛滋病等,束手無策。人生了病,不想被痛折磨,更不想死,那怎麼
辦?雖然在政治、文化上受到貶抑,中國醫學卻仍存在民間,大街小巷林立的中藥店、中
醫診所與口耳相傳的「祕方」,為求生意志強悍的人提供多一條路。《康健雜誌》創刊時
調查發現,52.9%的人生病去找西醫,7.6%找中醫,5.1%中西醫都看。值得玩味的是有
近三成的人(32.4%)說,要視情況而定。而且,大部份人是偷偷摸摸地又看西醫、又看
中醫,因為如果西醫知道病人吃中藥,會大罵一頓;而有些中醫則威脅病人不可找西醫,
才肯開藥方。一位企業的總經理得了腸癌,遵照台北近郊某大醫院的指示,定期去做化療
,但同時也吃中藥:「我不敢告訴醫師,怕他不高興。」究竟中醫有沒有效?中西醫論戰
多年沒有結論。「中西醫問題像是統獨問題,沒有答案。」榮總心臟科醫師兼陽明大學傳
統醫藥研究所所長洪傳岳常用這句話回答。他一語道破醫界各說各話,沒有焦點,情緒很
多的現象。
中西醫雞同鴨講
對於病家而言,辯論誰勝誰敗並不重要,誰有效才重要。它就存在社會裡,不只尋常
百姓,即便很多菁英都在主流醫學之外,另覓生機或保健。例如台南幫精神領袖吳尊賢靠
吃四珍膠等中藥養生,86歲還能不用老花眼鏡就可看公文;行政院負責科技小組的政務委
員楊世緘靠中藥養身,面容紅潤、活力充沛;詩人●弦常吃藥膳補元氣,很多高級知識份
子向他討教;甫過世的民進黨立委盧修一在最後半年多的歲月裡,靠服用山裡採得的草藥
維持生活品質,把肺裡的痰咳出來,而不用忍受可怕的抽痰機……。中醫究竟是什麼醫療
,惹得西醫攻擊它,但有些病人需要它?連洋人都在問:「會不會是安慰劑,心理作用?
」就連美國著名的電視記者比爾莫怡斯去中國大陸探中醫之究竟時,還不斷這樣問從1970
年代以來到大陸學中醫的大衛艾森柏格醫師。其實,中、西醫不僅語言不同,一個講細菌
、器官,一個講氣血、經絡,碰在一起,真的是雞同鴨講;而且理論基礎、思考方式更是
完全不同,各有各的長處,但如果彼此了解、尊重對方,結合運用,得益者就是病人,長
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林宜信說。
一個講經絡,一個講器官
首先是語言不一樣。出身西醫,卻靠針灸治癒五十肩,從此投身中西醫結合30年的崔
玖說,中、西醫對同樣的字有不同的認知,例如「心」,中醫有心經與心包經,除了心臟
與血管系統,還包含情緒上的「心思」;而在西醫只是指器官「心臟」。其次是對身體的
理論體系不同。中醫講健康是指氣與血(也就是能量與物質)平衡,經絡學說是中醫臨床
醫療的理論基礎和最高指導原則,西醫則注重器官功能是否正常運作。一位照腹部超音波
查出有膽結石的病人,不想讓西醫割掉膽囊,於是求助中醫,脈診過後,醫生堅持「你是
肝有問題,膽好好的,」病人懷疑中醫胡說:「我明明有在超音波上看到石頭。」崔玖指
出,事實上,當中醫說「肝不好」時,指的是「肝經」,包括肝臟細胞所造成的電場,加
上肝產生功能時與其它系統造成的共振波。所以中醫說「肝火旺」時,西醫測「肝功能」
沒問題,就以為中醫不懂肝,其實一個在講經絡系統,一個在講器官,「誤會分歧就發生
,」她說。
各是一門學問
所以論辯誰比較科學,實在很難說。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國鎮說,其實雙方各是一
門學問,只不過方法不同。西醫運用開箱法,將身體一層層打開,由解剖到組織、細胞、
染色體、基因,由大而小,因此西醫符合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式。中醫則運用黑箱法,將各
種不同刺激所得的種種反應加以綜合推理,得到系統化的概念,類似物理學研究複雜的電
路,是系統學的方式。換言之,西醫是微觀的,中醫是宏觀的。西醫愈看愈細,但因為要
用看的,所以不能把看不到的東西拿出來剖析。而中醫一開始就注意病人的情緒、心靈,
把對身體有影響的層次放進來一起討論。治病理論也不同。當人生病時,西醫會尋找物理
化學上失常之處,對「症」治「病」,把身體打開來割除,或用化學藥品殺、或壓抑壞掉
的東西,粗略說來,比較偏重生化。中醫則是看病人的「狀態」有什麼偏差,辨「證」論
治。證,就是身體的狀況(condition),氣有無暢通,能量夠不夠,全身有無處於均衡
狀態,比較偏重物理。中醫找「氣」失去平衡之處,以便恢復那無形的和諧。一針二灸三
湯藥,都為使氣(能量)流通無阻,使全身回復和諧。
急病看西醫,養身靠中醫?
衛生署中國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成國說,所以西醫看感冒,如是細菌感染就要消滅
,如因病毒就只好叫病人多休息多喝水;但在中醫眼中,他就需辨別是寒證(手腳冰冷、
全身虛軟),還是熱證(燥熱、發炎、腫痛),寒就用溫陽益氣的方劑,熱則要清熱解毒
。中國醫藥研究所所所長陳介甫說,治療的思維,「中、西醫大原則類似,都要去邪扶正
。」西醫殺菌後休息,中醫是解毒清熱與養陰清肺,以加強全身免疫功能。洪傳岳說,古
書所列上品的方劑,大多毒性低、無副作用,難怪民間流傳中藥要長期吃,慢慢見效;急
病看西醫,養身靠中醫。患病後,一邊做化學治療,一邊遍讀古醫書,企求自尋生路的達
一廣告創意總監徐一鳴的心得是:「西醫快快殺,中醫給你時間慢慢談判養身體。」可惜
過去幾十年裡,整個大環境並沒有去追究:中醫到底有沒有效?科不科學?每逢被問這問
題,洪傳岳就說:「不要期望得到速食麵的答案,沒有投資做研究怎會有答案?」而且「
台灣有全世界最嚴格的規範限制中醫」,他說,即使有西醫執照的中醫都不可以開西藥處
方,等於限制了在好的醫院臨床研究中藥。
中醫需要去蕪存菁
西醫受過科學研究方法,卻多數只批評中醫,但不追根究柢,「大家覺得中醫不可靠
,不是什麼都治得好,可是連中醫是什麼樣的領域,一般人也講不清楚。我們不把它搞清
楚,跟著別人去懷疑中醫,不是很奇怪嗎?」曾在國科會領導研究的前監察院長陳履安說
。不論從事中醫行政的張成國、或做研究的洪傳岳都指出,有需要用現代的方法去蕪存菁
,追求中醫的事實真象,好的中藥方劑,要讓民眾知道,功德無量;壞的也應公布,至於
中藥祕方竟究有用還是騙人,更應釐清,不要延誤病情又破財。
「氣」為中、西醫的溝通開了窗
中、西醫距離這麼遠,但在德國人傅爾發明電針,以及接下來的穴診儀用電磁波測出
「氣」在身體中的流通狀況,為中、西醫的溝通開了窗。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國鎮指出
,經由穴診儀及穴道電檢法的研究,發現及證明了中醫上經絡的作用,經絡在人體扮演仲
介的角色,是溝通的網絡,溝通物、能量(氣)與信息;傳遞細胞與細胞、臟腑與臟腑間
的信息。「隨著國際熱,我想也許再過30年,會有一半的西醫開始不排斥信息醫學這個領
域,」陳國鎮說。國際間愈來愈多人討論生物能醫學或稱信息醫學,中醫所談的「氣」,
也開始受人注意。因為中醫所說「調氣」,類似歐洲國家流傳下來的傳統醫療(另類療法
)所說的「調整能量」。究竟有沒有效,成為目前尋求「新醫學」,將主流與另類整合,
以造福人類的新方向。
在美國,針灸列入保險給付
這場國際熱裡有中醫的地盤,始自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隨行採訪的《紐約時
報》記者雷斯頓突然急性盲腸炎,大陸醫生用針灸麻醉替他切除盲腸,雷斯頓大開眼界,
後來寫出自己的親身經驗,從此掀起歐美對中醫的好奇,美國生物醫學界就開始研究中醫
。歐美人士剛開始以為針灸就是中醫的全部,但隨著一些醫學者兼醫生到大陸學習,漸漸
也開始有人知道,草藥、按摩、氣功、靜坐、以及講求「平衡」的生活方式,也是這套複
雜醫學系統的一部份。他們把中醫列入「另類醫療」範疇。目前美國哈佛與史丹佛大學都
陸續投入經費研究針灸,保險也給付針灸治療。有30%的醫學院已開設另類輔助醫療的課
程。有愈來愈多的開業醫生對中醫術有興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為執業醫生與護士
,開設針灸訓練課程。家庭醫學科學會把針灸列為今年執業醫生150個教育訓練課程中,
第四重要的課程。去年11月,美國國家衛生院等機構召開會議結論:「有足夠證據顯示針
灸的療效,進一步研究生理學與臨床療效值得鼓勵。」與會人士還建議聯邦政府與保險公
司擴大給付針灸,因而可使更多人受惠。
「氣」是思發展生物科技新利器
美商聯訊公司總經理樓宇偉認為傳統醫學科技中的「氣」的特有觀念,或許是我國企
圖發展生物科技的有利點,開創「生物能科技」。「因為『氣』對西醫而言,是個全新的
未知領域,但對中醫來說,『氣』卻是無所不在的,尤其我們從小生長於這樣的環境,對
於氣、心念、意識、靈魂等生命高層次的研究,可能會比西方人容易體會,」樓宇偉滿懷
希望。「現在我們已看到的事情,氣功、心念等等,不要以為只是特例,不去理它。不要
等西方重要學府研究出來了,我們才覺得有意義,」學科學的陳履安,14年前在國科會主
委任內,出於好奇、想找答案,召集了一批研究電機、物理、整合醫學的人做「生物能場
」研究,促成一些研究成果,使得目前中醫學能與國際生物能醫學的研究,接上話頭。
脈診已有科學根據
當年那批人,已有了一些發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王唯工實驗證明,人體內血液循環
95%的能量,是由壓力波傳遞的,脈診可以量到波的振動信號,解釋了中醫為何憑脈診手
腕上「寸、關、尺」三穴位就可測出身體各功能的大致狀態。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國鎮
研究經絡電性,證明經絡是生物體內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溝通網,是生物體發育和生存的
基礎系統,胚胎發育初期靠經絡,後期長成胎兒時,分化出血管、神經等專責系統;也證
明了在穴道上篩檢電性,可用來進行臨床診斷,為中醫與現代醫學找到交集點。台大電機
系教授李嗣涔發現,練氣功可以影響大腦自主神經的總樞紐下視丘,因而可以控制血管通
透性、及增加末梢血流量。有利的條件持續發生,新儀器問世,有利中醫學的研究。陽明
大學邱仁輝與洪傳岳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證明了針灸腳的小趾外側面,也就是足太陽膀
胱經至陰穴,可治夜盲、近視眼、視神經萎縮、目生白翳等眼疾。
台灣醫學界的證實
即便醫學界也開始做些嘗試:陽明大學已證明,三七、川穹、人參、生脈散等心血管
藥物,藥效的確很強。長庚醫院也臨床證明,生脈散有助增加心臟的收縮。台大醫學院內
科教授蔡敦仁研究發現,氣功運動可以改善尿毒症病人的生活品質。台大醫學院復健科賴
金鑫主任與藍青醫師發現,持續練太極拳的中老年人,心肺功能比不練拳的人要好。台大
醫院和中國醫藥學院教授林昭庚臨床合作發現,針灸有比嗎啡更有助於切除子宮的病人在
手術後減輕疼痛。「我們現在做的是相當於中醫藥的文藝復興,參考古人的經驗,在舊的
事物上有新的創造,」洪傳岳說。部份醫界人士也開始嚐試實做。繼榮總針灸科為各科醫
生開課,愈來愈多人參加學針灸之後,台大醫學院從這學期開始,在麻醉課程中加入針灸
麻醉理論,實習醫生也開始學習如何以針灸為病人止痛。這是我國自民國2年以來,西醫
學院首次在課程內納入中醫理論。
台灣大醫院將廣設中醫部
衛生署已和經濟部、國科會達成共識,明年度提撥10億元,補助14 家醫學中心成立
中醫部,預計兩年內完成,也就是說2001年(民國90年)底,國內首屈一指的大醫院都會
有中醫部。目前14家當中,只有2家(長庚與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有中醫部。中醫是
舊醫學?還是新醫學(信息醫學或生物能醫學)?是不是能為人類的健康、人生的幸福儘
點力?「答案不會自己跳出來,需要人力、物力投資,嚴謹的探求才行,」陳履安指出。
林宜信更對一些仍在冷眼旁觀變化的西醫,拋出一個問題:當你的親人被現代醫學宣判不
治時,你支不支持病人找各種方法活下去?你要不要試試中醫?身為國際名醫的國家衛生
研究院院長吳成文,已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他非但支持罹癌的妻子同時接受化療與中
藥,並計劃在國衛院內成立中醫藥研究小組:「好好地把老祖先留給我們的資產研究清楚
,開發藥品,不要辜負了我們可能有的機會,」他說。
https://211.20.182.57/New-Med/Chinesemed/combine.asp
中西醫如何整合?(二)
作者:編輯部
中醫、西醫長久以來都認為,彼此真的是「雞同鴨講」,因為各自的理論、語言都不
同。《康健》雜誌說動了中西醫界重要人士,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整合中西醫」。與會
者各就本身立場提出意見、質疑與辯駁,場面熱烈而不失風度,雙方立場雖然南轅北轍,
但也有了初步共識……。
國衛院院長 吳成文
中西醫要如何整合,是台灣醫藥衛生很重要,但也很困難、複雜的問題。我記得十年
前剛回國時,拜訪當時的衛生署長施純仁,聊到什麼問題最令他頭痛。他說:「中西醫整
合的問題。」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中醫在中國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西醫只有一百多年
,但是西醫現在已變成主流醫學。
事實上,不只在中國,在國外也都有傳統醫學,後來也被所謂的現代醫學所取代。原
因是現代的醫學有科學驗證的基礎,可信度較高,所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很多以
前存在已久的傳統醫學。據估計,高達80%癌症末期的病人,使用中藥治療。這表示中醫
迄今仍有某種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基本典範不一樣到底中醫能存在的理由是什麼?
第一,中醫是根據經驗發展出來的,過去五千年能夠存在,是因為它具有某種程度的療效
。
第二,西醫雖然是根據現代科學,可信度較高,但是目前只能治療20%的疾病。還有很多
是現代醫學無法治療或治療無效。我認為,中西醫兩者的基本觀念不太一樣,中醫根據經
驗,西醫比較有系統化的根據,尤其是過去解剖學並不是很發達時,中醫所講的陰陽五行
,不太能夠被現代科學驗證而接受。
另一方面,中西醫常用同樣的詞彙,但意義不一樣,例如西醫講腎、肝,明確指的是器官
,中醫的意義比較廣泛,「腎」包括生殖系統、「肝」包括膽。兩邊談起來的時候,常常
各說各話、雞同鴨講。
另外一個問題是大家在批評對方時,常常以偏概全,例如說「中醫袪邪、西醫扶正」
,或者是「西醫治病、中醫養身」。我們還常聽說中醫沒有副作用,其實並不全然。任何
藥都有副作用,只是程度強弱的不同。能治病的就是好醫有人說,西醫是微觀的、中醫是
宏觀的,這也是以偏概全。西醫可以談到整個系統、細胞,中醫也是,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
還有,西醫常常批評中醫不科學、落後、江湖,我想這也是以偏概全,因為中醫還是
有某種系統,只是以現代科學來看,它沒有經過嚴謹的驗證。所以我想,如果能夠排除這
些誤解,要談中西醫的整合,並不是不可能。事實上,不管是中醫或西醫,只要能把病治
好,就是好醫、好藥。
1998年9月份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到,不能把醫學分為主流和另類,只有經過
足夠測試或是測試不足的醫學,只有有效和無效的醫學。如果我們用這種觀點來看的話,
事實上,中醫和西醫也是程度上的不同。中醫的問題是經過這麼多年來,沒有研究和進步
,沒有經過科學的驗證,並不表示它一定沒有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過去一、二十年
,找各式各樣的化合物做篩選,成果並不是很好,能夠真正找到有用的相當有限。
所以有人建議從傳統醫學或中國醫藥中著手,因為至少中國醫學在經驗上,有些藥有
效,從這裡來著手,可能是個比較合理、容易的做法。很多西醫認為中醫不科學,不過這
主要看科學怎麼定義。如果從驗證的科學來看,中醫不是、也不夠。中醫是經驗藉著一些
系統的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從驗證科學的觀點來看是不夠的。從科學的演變來看,中醫
是個經驗科學,更早期的科學。
所謂中醫藥是一種經驗,分為兩部份,一個是理論上的,一個是醫療方面。在理論上
大家認為恐怕很難有共識,因為兩者想法和基本觀念不一樣。理論不能結合就不結合,不
必勉強。中醫界再努力,如果能把它真正提升為現代科學,當然很好。如果中醫藥不能醫
好病,有一天會被淘汰;如果真的有價值,有一天會出來。
中西醫在臨床上合作最重要的是在治療方面。由中西醫界合作,以臨床實驗驗證中醫
有些治療方法,這對雙方都好:中醫界有些治療方法,能夠發揚光大、世界化;而西醫界
一些無法可治的病,有了新方法。至於教育方面,是比較複雜的問題,並沒有結論。像中
國醫藥學院,已經開始在做了。希望在衛生署的領導、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贊助下,能有所
努力、突破,不但對台灣的醫藥衛生,甚至對全人類的健康都有幫助。
台大醫學院教授 陳定信
我認為中醫的定義不清楚,是非常玄的東西,中醫與西醫很容易雞同鴨講。比如說,
明朝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究竟對不對?我沒有這個能力去證明。曾經有人請我從天然
產物中,尋找是否有抵抗B型肝炎的物質。我首先界定民間所謂有效的東西。結果發現同
樣的名字,三個地方拿來兩種不同的植物。
我只好去請教植物專家,然後找生化的人,他跟我說:「要先申請三十萬預算。」十
幾年前三十萬是很多錢,一個國科會計劃的預算不過三、四十萬。他說:「藥草若不一起
買,會有很多不同成分的草藥。」這太可怕了,這一批有效,下一批不見得,因為成分不
一樣。他還說:「不只這樣,同一種草,種在同一個地方,不同時間收成,又不一樣。」
我認為,這是無法重複確認的實驗。
後來我的結論是:只有一種草就有這些差異,何況好幾種在一起,燉的時間不一樣,
說不定水質又不同,裡面發生的化學作用不得了。一種植物裡,可能有好幾十種對人體造
成影響的成分。太博大精深了,不但我沒有能力驗證古人的理論,我也懷疑誰有能力?「
中西醫說得不一樣的時候該怎麼辦?」我對這個題目有意見,中西醫本來說得就不一樣,
一樣才奇怪。中醫如果證明有效,當然很好;如果證明無效,就要註銷,不要浪費社會資
源。叫西醫去了解中醫,是認為中醫有效才這麼做。但是如果中醫沒有效,這些都是浪費
!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 張成國
中醫藥委員會曾針對全國的中醫醫院和診所做問卷調查,請中醫師寫出在他們臨床上
認為最有療效的疾病或症狀是什麼,統計出30種疾病,包括月經異常、過敏性鼻炎、便秘
、氣喘、經痛、慢性肝炎、頭痛、高血壓、白帶、腰痛、糖尿病、咳嗽、睡眠障礙、感冒
、慢性支氣管炎、耳鳴、痔瘡、上呼吸道感染、心律不整及心悸、眩暈、痛風、慢性咽喉
炎、功能性腹瀉、坐骨神經痛、胸痛、口腔炎、不孕症、中風後遺症、失眠、消化不良。
看中醫的五類病人
目前會去看中醫門診的病人有五類。第一類是癌症病人,看中醫是為了解除病痛、延
長壽命,因此只要西醫診斷出是癌症後,這些病人第一反應是去找中醫。第二類是吃西藥
會過敏的病人。第三類是在西方醫學療法較差的,如異位性皮膚炎。第四類是受傳統觀念
影響的人,認為扭傷由中醫來治療比較好,所以傷科在中醫藥佔了50~60%,尤其是扭傷
、跌打損傷。第五類是虛寒性的病人,在中醫門診中佔最大部份的病人。
虛寒性病人的症狀是大便不成形、小便多且色白、四肢冰冷、怕冷、嘴乾,這類的病
人由西方醫學檢驗,大多查不出毛病。中醫的整個治療過程的步驟是,一針、二灸、三藥
。因為在一百年前、西醫未傳入之前,中醫也看急診,因此「針」是針對急性病人(屬於
熱症、實症的病人),等到變成是慢性病(虛症、寒症)後,就用「灸」。最後病入膏肓
、末期的病人,才用「藥」。西醫要研究中醫,首先必須結合中西醫學教育。在醫學程中
適當地增加中醫藥課程,對在職醫師進行繼續教育的同時,也補修有關中醫藥及針灸課程
。
中醫的基礎到診斷,不是一兩天可以學會的。過去我們國家對中醫的培養,不像西方
醫學有正式的管道。為了維持中醫的延續,沒有辦法,只好讀書考試。這是不得已的方法
。現在要把這個制度慢慢廢除,例如長庚醫學院、中國醫藥學院已有一套完整的訓練系統
,來培養真正的中醫師。同時鼓勵中醫師學習部份的西醫診斷方法,去評估自己治療方法
是否有效,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中西醫互相學習彼此的優點。
建立中藥的DNA圖譜
現在中醫藥委員會,為了做臨床療效的評估,開始要管制中藥的品質。例如用核子醫
學,把冬蟲夏草的主成份列出來,然後找出它的屬種,再做出它的DNA圖譜及標記,才知道
這個藥是否符合標準。對這幾項,大陸已經做了52種中藥,台灣做了43種,所以現在呼籲
彼此不要重複做,我們也把資料寄給大陸的學者,希望海峽兩岸四地中醫藥專家,各自訂
下各年度的研究項目,趕快把現在市面上常用的兩百多種藥味做出來,之後才能評估中藥
的臨床療效。將來考慮優先進行臨床療效評估的疾病,如
■1. 我國人常見的疾病,如肝病。
■2. 未來世界潮流所重視的疾病,如骨質疏鬆、不孕、慢性肝炎、高血壓。
■3. 中醫藥療效較具優勢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
中西醫在臨床上合作
如果民眾遇到中西醫說法不同,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諮詢服務。未來有中西醫部門的
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和中醫藥委員會,結合相關學者專家,研議成立中西醫
藥諮詢委員會,裡面將包括中醫西醫、中藥西藥的專家,加強中西醫學的溝通,並提供民
眾諮詢服務。
中國醫藥學院教授 林昭庚
針灸已經是世界性醫學,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究針灸,歐洲的馬德里大學有針灸研究
所、澳洲維多利亞大學有針灸系,其他如美國也有。目前的論文大多注重在基礎研究,而
且注重在解除疼痛。世界衛生組織也已通過針灸對43種疾病有效,不只有痛症而已。但是
目前世界性已發表的相關臨床論文,可說是很少。
因此建議將來國家衛生研究院能夠多做一些相關臨床療效評估。我現在負責國立編譯
館「中西醫病名對照彙編」的工作,這是為對中醫有興趣的西醫,或完全不懂中醫的西醫
做的。西醫病名用HarrisonTextbook of Medicine 的定義,再對照中醫的辨證,比如說
剛剛說到的熱咳、實咳,是急性氣管炎,寒咳、虛咳是慢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現在有9
位碩士、8位博士在做這個工作,已經做了7年,這是從沒有人做過的工作,完成之後可能
在座的專家、學者不見得同意,但也不能不踏出這一步。
成大醫學院教授 黃崑巖
為了參加這次的座談會,我還去惡補,看了日文談中醫學的書,但是我覺得有些困難
,因為我用西方醫學的觀念去看,卻看不懂。中醫有沒有原則?有。問題是方法、看法、
精神不同。例如它沒有真正的組織學、解剖學,所以「病入膏肓」,仔細看只是橫隔膜和
心臟之間,那是什麼?
但是它有它的理論。但如果用西醫的想法試圖了解中醫,幾乎毫無希望。中西醫要合
併研究,只能雙邊談過,選擇一些藥,就有效沒有效,來檢查一下。我可以斷言中醫還是
會存在,因為人類的疾病有一些無法解釋,這就是它所成長的土壤,在國外稱之為「另類
醫學」;對病人而言,用另一套說法來解釋也很好。
所以中醫會一直存在,甚至到另一個兩千年。所以,西醫不能君臨天下說「我來審判」
,中醫也不必太有防衛心態,如果不消除這些心態,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推行不了。
台北市立中醫院院長 張恆鴻
中國大陸曾統計過中醫藥對哪些病症有效,包括青蒿素、泌尿道結石、痔瘡處方,後
兩種現在已列為國家機密。去年一月美洲地區研究發現,針灸對手術後或化學治療後引起
的噁心、疼痛,以及頭痛、牙痛、經痛、中風後的復健、退化性關節炎等可能有效。
另一篇文章統計了1970~1997年間的替代療法(也含中醫)的療效有哪些?主要是對
慢性病有效,包括焦慮、頭痛、背痛、憂慮症。很多人都質疑為什麼中醫沒有經過驗證?
我想,並不是中醫經不起驗證,而是為什麼我們對中醫的驗證這麼少?
我覺得中西醫整合並不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反而應該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問題在於我們還
沒有準備好。比如說,中醫界有責任釐清什麼是「虛」、「熱」,然後再去驗證是否需要
補「虛」。既然台灣有這麼多替代療法,表示我們有這麼多的資料可研究。
不過,我認為我們要先問的是,這些替代療法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中醫?或者中醫只是
一個替罪羔羊?或是中醫與中藥分離?
以西醫體系來界定問題
翻看1998年常用藥品手冊,光看咳嗽藥這部份,就有13種西藥有所謂的中藥,例如
桔梗、甘草等,甚至整個方子放進去。消化系統部份,也大概有二十幾種西醫所使用的
藥,有中藥、甚至中醫的方子在內。但是從中醫觀點看這些藥,會發現藥的性質和副作
用有關。我想中醫比較主要的原則,西醫大多已經找到,但是有些細末的規則,也不能
違反,因為有時只會造成輕微的副作用,有時也可能致命。
如果使用藥物時,中西醫一起考慮,也許可以大大減少副作用。由於西醫是個架構比
較嚴謹的體系,所以如果以這個體系來界定問題,比較不會亂跑。問題界定後,再去使
用中藥,發展出來的是國際性的語言,大概很容易被接受,我認為這是目前很好的方向
。但是做這樣的努力時,不要誤以為這些就是中醫,因為中醫還有另一個天地,不要忽
略中醫在診斷、經絡現象、針灸等這些方面的研究。
有一次,台大公衛研究所丁(志音)教授跟我談,他觀察人類醫療行為發現,台灣在
做中西醫整合的,其實是病人的家屬。生病時,病人非常無奈,也花了很多寶貴的精神
和金錢,這是既存的問題,我們應該面對這個事實。我希望以後有這樣一個機構,就像
這樣能夠長期溝通、對話的機構,來促進彼此的了解,而且成員需要具有公信力。第二
點要培養人才,這些人才也必須有公信力,我感覺我們好像在金飯碗上討飯,現在各醫
學院中,有許多醫學人士都在學中醫,他們應該是培養的焦點。第三是檢討現行制度對
進步有沒有妨礙。
整合醫學會理事長 楊思標
十年前,我有一次到大陸考察,看到他們想把中醫現代化,稍微有些努力,做得也不
錯。1950、60年代,毛澤東強迫三千多位西醫學中醫,以後這些人就成為中西醫結合的主
流。不過,去年北京全國性的會議,我看到他們的討論,覺得中西醫不同理論體系,要合
在一起大概沒有辦法。
中西醫結合,當然要用西醫比較進步的診斷,用西醫的病名,可以做國際的比較、討
論。例如肺結核,西醫的療法很有效,中醫只能看看有哪些症狀,是西醫沒辦法緩和或
消除的。西醫已經有相當的歷史,都發展到基因工程了,然而中醫現代化太慢了。
談中西醫結合,首先,運用西醫現代醫學的病理做診斷。治療方面,有效最重要,有
時候中、西醫都有效。這時就看民眾喜歡哪一種,或個人看狀況決定。台灣醫政法令把中
、西醫分開,中醫不能用西藥,西醫不能用中藥,實在沒有道理,需要突破。
中研院院士 何曼德
基本上我反對中、西醫的分界,因為一分就變成兩派了。我認為,無論中西醫,所有
的療效問題,都應該接受以實驗為基礎的證據,這是科學的方法,而不能說是西醫的方法
。
第二,研究與教學碰到一個問題。現在連中醫的終極診斷,都以西醫的方法,就是根
據所謂科學的醫學。解剖學、藥理學、生理學、遺傳學,是醫學的基礎,沒有中西之分,
也沒有中西醫整合可談。那麼中國傳統的醫學學說怎麼辦?寒、虛、熱這些字也很重要。
所以學說必須保存,還要研究。不過我必須說,這不是科學。我覺得「科學」就是指科
學方法,不可以光靠經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康健網站上偷下來的
不知道有沒有OP
可以參考一下以圈外人的觀點來看中西醫
當然裡面該有的偏見都出現了..XD 不只針對中醫 西醫也是
看了一下覺得雙方要對話要整合 還是很辛苦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37.2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