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建置加快速度 離岸風電今年估3案場落成 足供近百萬家戶全年用電量 /沃旭能源彰化風場啟動海上工程 預計2022年可供電100萬戶家庭 (02/15/2021 中央社、03/22/2021 UpMedia上報)
(UpMedia上報邱家琳報導)離岸風電的建置,在台灣西部海域如火如荼地展開。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Ørsted)日前宣布,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取得所有相關許可,並通過環評大會審查,已全面展開海上施工,今年將進行海纜鋪設、海上變電站與水下基礎安裝,並於明年進行風機安裝作業。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位於彰化外海35至60公里處,是台灣第一座位於航道外的大規模遠岸風場,預定在2022年完工,併網容量約為9億瓦(900 MW),屆時可提供乾淨能源給100萬戶台灣家庭。
沃旭能源日前已啟動連接海纜上岸的水平導向鑽掘工程,並進行防淘刷保護作業,為水下基礎海上安裝施工做好前置準備。此外,陸域工程的進度順利,沃旭能源已完成兩座陸上變電站主建築物土木工程;由沃旭額外投入資源進行的台中港36號及37號碼頭、後線土地的基礎設施升級工程,也順利如期完工,用以儲存風場施工的重要組件。
「沃旭能源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完全以綠能運作的世界。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海上施工啟動,象徵我們為台灣打造綠色家園又一重要里程碑。」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沃旭擁有超過30年豐富離岸風電經驗,包含開發、建造與運維的全方位商業模式,他們從進入市場第一天起,就傾力協助台灣建造世界級離岸風場,為民眾提供乾淨能源,為台灣落實能源轉型做出貢獻。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歷經近1800天的努力不懈,沃旭終於全面啟動海上工程,在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下實屬不易。沃旭展現了離岸風電專案管理與建造大規模風場的豐富經驗,成功調度風場建造所需的船舶和人員,才能如期展開海上施工。沃旭將持續與國內外供應商攜手合作,在風場建造過程中,共同落實離岸風電品質、環境、安全及健康衛生(QHSE) 國際標準,確保風場如期完工。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的海上工程,將有大規模的海事工程及船舶供應商協助,以及國內外人員團隊的全力參與。海上施工高峰期預估將動員超過25艘船舶,包含人員運輸船、安裝船、支援船、施工運維船及警戒船等,預計將有500至800名人員同時在海上作業。
此外,供應商已招募台灣本地的鯨豚觀察員,其中也包含彰化的漁民與民間生態團體成員。全數鯨豚觀察員均已通過海洋保育署認可之訓練課程並取得認證,未來將全力投入海上工程的鯨豚觀察工作。
除了啟動海上施工,沃旭能源從2019年起開始準備風場運維,迄今已招募21位本地運維工程師,建立台灣本地運維團隊,預計再招募4位。沃旭運維團隊也將於2022年進駐位於台中港的運維中心,並從台中港搭乘沃旭為台灣量身打造的全球第一艘台灣籍運維作業船(SOV),前往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確保風場擁有最佳運維品質及營運效能。
綠能建置加快速度 離岸風電今年估3案場落成
(中央社記者楊舒晴台北15日電)受疫情影響,再生能源建置速度去年拖延,新年度業者快馬加鞭趕進度。能源局表示,今年離岸風電預計3座案場完工,逾800MW裝置容量達陣;至於太陽光電,今年會建置完成的最大案場有望是台糖七股光電案,裝置容量為181MW。
去年因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的進度受到影響。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表示,去年部分風場受疫情影響,零組件或設備製造無法如期,船員動員方面也較不容易處理。
陳崇憲指出,今年預計有3座離岸風場將完工,其中,裝置容量達640MW的雲林允能風場,今年估將完成400多MW;另外,苗栗海能風場預估也會在今年完成,裝置容量共376MW。
再加上,台電位於彰化的離岸風電一期預計今年8月完成,裝置容量共110MW。截至目前,台電離岸風電一期已有2支風機完成併網,另外19支風機的水下基礎雖已完成,不過因為東北季風影響,正等待安裝風機最佳時間點。
陳崇憲表示,今年3個案場完成後,在彰化、雲林、苗栗都會有大型風場,確立商業離岸風場在台灣西海岸的存在,能源局正密集跟業者溝通,追蹤進度並給予協助。
若加計2019年正式商轉的苗栗海洋風電(裝置容量128MW),到今年底為止,台灣將有4座離岸風場運行。
此外,經濟部預計在今年首季公布離岸風電區塊開發規則,預計2026年至2035年間釋出累計10GW裝置容量,推動國內離岸風電產業發展。
太陽光電部分,政府原定2020年總裝置容量將達6.5GW,不過去年並未達標,僅完成5.82GW。能源局組長林文信指出,去年除了疫情影響,政府對光電設置也新增了一些程序,如海岸管理及出流管制審查等,使業者需花費較多時間處理。
今年太陽光電的總裝置容量目標為8.75GW,將朝漁電共生、一地多用等方向推動。林文信說明,去年底政府針對漁電共生規畫出4000多公頃的先行區,也修改法規,鼓勵業者在風雨球場、停車場等地設置光電。
林文信指出,台糖在台南七股的太陽能光電案,裝置容量達181MW,可能會是今年完成的最大光電案場。
另有台泥與台鹽共同在嘉義推動台灣首座大型漁電共生案場,目前在施工當中,裝置容量超過40MW,兩個案場都預計在7、8月完工。
為擴大推廣再生能源,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現正積極推動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離岸風力裝置容量則達5.7GW以上。(編輯:潘羿菁)1100215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9038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2150093.aspx
♡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30的網紅初心者鉄道探検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カメラはGoPro HERO 9を使用しています→https://amzn.to/2PD1q7k GoPro自撮り棒 + 三脚 + セルカ棒→https://amzn.to/2PxiMCA 鉄道の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https://amzn.to/2Po6dtx レールウェイ マップル 全国鉄道...
人員運輸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強力推薦,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 <3 ..... 台灣黑手的世界風電大賽!! (04/30/2020 今周刊)
未來二十年,離岸風電將帶領台灣產業進行再一次進化,這次的主角,不再是站在浪尖風口的高科技產業,而是台灣最基礎、最傳統的產業——黑手。
只不過,「與國際接軌」這五個字,看來簡單,其實是一個「革自己的命」、打掉重練的過程。
「那一大片,荒廢好一陣子了,以前種鳳梨,後來也種香蕉⋯⋯,直到做風電,才把它重新整理!」銘榮元創辦人廖晟合,指著窗外為離岸風機打造的水下基礎生產線,手掌穿過溜進室內的冬陽時,長期受熱萎縮變形的傷痕隱然可見,打鐵創業的艱辛,在他身上烙下了擦不掉的印記。他望望一旁的總經理、兒子廖士銘,淺笑說:「生意要做大一點,一定要走這條路呀!」
他應該欣慰的,因為就在農曆年前的這天上午,銘榮元幫台電的一期風場,完成了第一支「純」國產基樁,這支八十公尺的百噸大鋼管,三月就會打進台灣海峽,就像地基,用來支撐一百多公尺高的大風機,預計在今年底,台電風場就將併聯發電,點亮九萬戶台灣人家。
里程碑的慶祝,熱鬧但短暫,廖家祖孫三代,在高雄港留下了難得的合影之後,就急忙趕回屏東新園鄉媽祖路的廠房,這條三五○公尺長的基樁生產線,關係著公司的未來。
以前,靠著臨近中油林園廠的地利之便,銘榮元一路從打鐵店,做到南台灣重要石化反應爐供應商,但在「黑色能源」逐漸萎縮之際,未來,得靠著離岸風電,才能找到下一個成長的力量。如果一切依計畫,光是風機的基樁生意,就能為銘榮元帶來比以前多一倍的營收。不過,訂單來得一點都不容易,基樁「精準度要做得跟潛艦的艦身一樣⋯⋯,我們三個月就把產品做出來,讓他們服服貼貼!」廖士銘說來輕鬆,但這個初步成績,是近五年來加速進化的結果。
傳統「黑手」產業蛻變縮影 銘榮元從打鐵店做到風機基樁
銘榮元的成長,不是單一個案,而是台灣傳統「黑手」產業蛻變的縮影。一位歐洲風電商就說,台灣三至五年間本土採購的量,比起歐洲十到十五年累積的還要高,這是全球前所未見的狀況,只在台灣發生,不是單一公司的升級,而是黑手生態鏈的集體進化。
儘管反對、質疑的聲音從未間斷,但在過去一年,台灣離岸風電大軍已經加速與外商合作,組成水下基礎、電力設備、風力機組及海事工程四大系統策略聯盟,用急行軍的速度,在「離岸風電元年」交出了不差的成績單。
從台北港,一路到苗栗、台中港、芳苑、興達港、高雄港、屏東,開始改變西海岸的樣貌。如果一切依計畫,未來,世界級的離岸水下基礎廠房,將在台北港誕生;亞洲最大的離岸風機葉片廠,也將立足台中港;被譏「二十二年沒停過一艘遠洋漁船」的高雄興達港,可能擺脫「蚊子港」的惡名,成為南台灣甚至東亞最重要的綠能基地。
根據經濟部統計,過去一年,離岸風電進展迅速,簽訂供應合約金額已達四五七億元,建廠投資也將近三五○億元。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更直指,台灣,就是沃旭在歐洲以外最重要的供應基地!
離岸元年的準備,其實只是台灣參加風電世界大賽的第一步,因為風場經營可是百年事業。「離岸風電很像造林。」天力離岸風電總經理徐傑輝觀察,「風場經營,都會把一個區塊劃分為好幾等分,二十年一過,一部分就會除役,再蓋新的,算是百年事業!」要建樹成林,首先要把風電國產化這棵小樹養好,讓台灣與國際接軌,把國外廠商自一九九○年代起在離岸風電蓄積三十年的養分及功力,快速輸入。
只不過,「與國際接軌」這五個字,看來簡單,其實是一個「革自己的命」、打掉重練的過程。
一般來說,風機的使用,最少需確保二十年運作正常,特別是離岸風機,因為插在海上,受環境考驗更大,從計畫、製造、施作、訓練及後勤,都有一套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的要求,不僅風場開發商在意,承作保險的跨國公司更是不會放鬆。
資優生也喊難的國際標準 百噸鋼管 只能有原子筆厚度的偏差
「對我們複合材料這行,是相當大挑戰⋯⋯,通常遊艇的要求,十公尺長的材料,五毫米(mm、公釐)的公差就可以了,但風機只能允許兩毫米!」先進複材副總經理陳凱琳講到這兩年來跨入風機機艙罩的心得。先進複材的母公司嘉鴻遊艇集團,有台灣遊艇王美稱,在玻(碳)纖複合材料這行已經是業界翹楚,有國際水準,但還是得捲起袖子重新適應。「以往客戶只關心最後成品,但對於風機商,訂單還沒拿到,就得先通過檢核。」他表示,兩家國際風機大廠三菱重工維特斯(MHI Vestas)及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在先進複材準備跨入風機期間,就開始駐廠,「所有細節都要,連檢驗設備都提升到航太等級,雖然有衝擊,但能讓我們進步!」
對於這點,銘榮元感受也很強烈。總經理廖士銘指出,離岸風電整套水下基礎高達八十公尺,等於二十至三十層樓高,為了平均分散壓力、得到最好的支撐,打進海底的基樁鋼管,一定要做得「非常直」、「非常圓」。
依國際風機標準,一支六十六公尺長的鋼管,只能有十三毫米的偏差,對照國家標準(CNS)六十六毫米的要求,確實嚴格很多。「你能想像嗎?二十層樓高的百噸鋼管,只能有原子筆厚度的偏差!」廖士銘說,銘榮元以往承作的產品及工程都已經是遵循煉油廠百年以上的標準,「在石化業,我們都是遵守美國的標準,現在重新學歐洲的標準。」為確保一切遵照新的遊戲規則,「台電派了核能檢測隊來,用核電的標準檢查品質。」
這個功課,連中鋼這個傳產資優生做起來都不容易。一路參與中鋼進軍風電轉投資籌畫過程的興達海洋基礎副處長蕭琮仁就回憶,中鋼從二○一三年開始成立「風電事業發展委員會」,啟動開發計畫,「我當時覺得這個很有發展,就毛遂自薦。」一開始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走訪德國在內的五至六個國家,最後中鋼才選定從水下基礎切入,因為一座水下基礎一二○○多公噸,九○%都是鋼鐵製成,鋼是中鋼的本業,理應不難。但真正進入之後,才知這行真的不容易,「特別是對焊接要求很高!」
如牛排上盤、咖啡溫杯的細膩 中鋼追趕技術 頂級焊工技轉特訓
焊工陳鼎泰對此很有體會。他說,加入興達海基之前,自己就已經是6G頂級焊工,但重新學習之後,才了解到風機因為體積大、鋼板厚,外國技師會要求在焊接時,一定要先把鋼板加熱均勻,「很像牛排要上盤一樣。」整塊鐵板溫度一致,這樣焊接的品質才會好,但也不能加熱過度,因此「入熱量」總共多少,必須嚴格計算,「就像好咖啡,必須控制溫杯的熱度!」與其他行業的焊接相較,「不管冷的、熱的,一直燒下去就對了,只要有黏住就好。」
6G頂級焊工:焊接行業將焊工等級分為6等,6G是最高級的焊工,可以執行45°斜角接口的焊接工作。
為了追趕技術,中鋼先從內部篩選出平均年資十年的資深焊接人員,再請西班牙Nervión公司來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技術移轉與指導。興達海基總經理呂武雄曾說,外籍電焊技師每人每天在台顧問費用,至少以萬元起跳,來來回回光花在外籍技師的費用,就至少一億元。
不能讓工程人員暈船 宏華砸8億訂作運輸船
不只風機本身有要求,國際標準的風場開發,連人員運輸都有要求。負責沃旭、中能風場人員接送的宏華營造就表示,台灣西海岸到海峽風場,只有短短幾十公里的路程就有一連串的規定。總經理陳宗邦指出,歐洲開發商要求人員運輸船(CTV)不僅要速度快,還一定要夠穩、夠安定,讓風場工程人員在完全不暈船的狀況下,以最快速度到達海上進行作業,「只要有人暈船,這個人就不具備到風場工作的條件。國際規格就是分秒必爭,時間就是風機商最昂貴的成本。」
這樣的條件,一般「單船體」的遊艇,根本不符合標準。為此,他們花了近八億元資金,特別訂作五艘人員運輸船。為了求穩定、淺吃水,這種船採用「雙船體」結構,「等於是把兩艘遊艇併起來!」陳宗邦說。為求速度,船身兩側還加裝破水的船翼,航行起來就像在水上飄一樣,時速可以達到五十公里,就連駕駛、停泊都須特殊訓練。去年十二月,宏華與英國廠商簽約,送了第一批至少擁有一級船長資格的種子教官,到比利時接受操船、停靠風機的訓練。
不過,只要做對事,這一切應該都會有回報。
世界級水下基礎 世紀鋼條件俱足 將稱霸亞洲
「我敢說,我們在台北港的水下基礎,一定是世界級的!」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有信心地解釋,丹麥等歐洲國家的風機廠商大都是用舊廠房,水下基礎建設多以支援二MW到六MW(千瓩)的中小型風機為主,但這幾年離岸風電技術成長迅速,風機快速長大,九MW的大型風機最近都已經正式商轉,西門子歌美颯十二MW的超大風機也已在試車階段,預計二○二三年在英國登場。
以發電裝置容量二MW的小型風機來看,葉片旋轉直徑只有八十公尺,但九MW的大型風機,葉片旋轉直徑已經到一五○公尺左右,十二MW的風機葉片旋轉直徑更廣達二二○公尺。風機變大,水下基礎建設也要同步放大,歐洲舊廠「最多也只能做到八MW,除非他們另起爐灶,在碼頭邊蓋新廠,否則根本沒有能力再接訂單。」賴文祥話鋒一轉,反觀台北港的廠房,就在碼頭邊,台北港水深夠、達十六公尺,「做到十六至十七MW絕對沒問題,甚至二十MW,我的廠房也一樣可以做。」
台灣風場到二○二五年總計裝置容量要達五.五GW(百萬瓩),可能約需設一千台風機。賴文祥相信,世紀鋼三階段的廠房完成之後,不僅廠房將稱霸亞洲,甚至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很難找到這樣的水下基礎建設基地。
不只水下基礎建設,台灣也會有世界級的葉片廠。
天力總經理徐傑輝表示,天力現在在台中港的葉片工廠,設計時就是瞄準九MW以上的大型風機,三六○公尺長的工廠可以輕易生產長度八十公尺以上的大型葉片,「台灣這個廠一定比歐洲更好,因為歐洲是用老廠房改的,舊廠房動線很難調整,但新廠房可以從頭做起。」採用高階複合材料的葉片製作過程對溫溼度要求很高,不允許空氣中有鹽分,更不能有海沙,一旦鹽或沙掉進葉片中,就會像牙菌斑一樣,讓葉片「蛀牙」,進而斷裂,因此廠區必須達到接近半導體產業無塵室的要求。
世界級葉片廠 天力擁後進者優勢
更因為天力新廠接的單子都是大型葉片,裝上風機之後,葉尖的瞬間時速將超過四百多公里,只要被小石頭擊中,就能產生致命的傷害,因此必須特別設計一個保護套。對於這個新工序,「在歐洲,只能從舊廠挪一個空間出來,但在台中港新廠,就能特地為葉尖設計一道流程。」徐傑輝計算,工廠在二一年量產,葉片年產量可以達到一五○支,一台風機三支葉片,五十套的營收大概就是五十億元新台幣,若兩條產線一起開動,一百億元營收就可達成。以規模來看,在亞洲就是數一數二的地位。
除了台灣市場之外,天力也著眼其他亞洲市場,徐傑輝強調,特別是日本也開始大力發展離岸風電,九州有一個二二○MW的風場規畫,約有二十三台風機的量,「接下來葉片也會從台灣這邊供應。」
先進複材也瞄準亞洲市場,「我們以前做遊艇,身上流的血液,就是出口。」陳凱琳說,風機機艙罩的組件大,沒有辦法放到四十呎的貨櫃中,若用特殊規格從歐洲運過來,運輸成本就占產品的四成至五成,非常不合算,因此「整個亞洲供應鏈的競爭力,就會在台灣。」
「風及日頭,是老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台灣若不好好發展,實在對不起天公伯!」每次談到風電,這幾乎已經成為賴文祥的口頭禪。他說,台灣沒有自產能源,這不僅是經濟挑戰,更是國安議題,但再生能源給了台灣自主的機會,「老共總不能叫太陽不升、風不吹。」特別是台灣有全世界最好的風場,更沒有停下來的理由。
雖然,風電引起的爭議從未停歇,國產化的困難,也不曾少過,但不久之後,當風電溫暖地點亮餐桌時,台灣人應該會相信,媽祖庇佑的不再是打魚郎,看顧的不再是農田,而是台灣全新的能源未來。
影片原始來源:
https://youtu.be/Xau-HcYvbhk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3/post/202002260021/台灣黑手的世界風電大賽
♡
人員運輸船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基本月薪應在6萬多,加上海勤加給與加班費,約在9萬左右的CTV
海上風電終於開工了,眾所矚目第一波的商機莫過於最基本入門款的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 CTV),一般人的概念中,人員運輸船?不就是港裏/港外的”交通船”嗎?於是在第一波的合約中出現土洋併呈狀態.
土製(台灣製)CTV,外型看來洋氣,照片及書面規格(Particulars)DM的印刷精美,加上成本較低,看來都是一時之選,只是在船艏接觸點上加了一塊凹型大碰墊,開出去到達風架基座後,頂上!,為了使人員能較平緩的”爬上”基座,所以拿出”交通船”的駕駛概念---“油門踩到底”,使勁頂住!一陣輕煙後絢爛歸於平靜.拿交通船當拖船用的結果就是”主機過熱”.
第二波洋製CTV進口,洋製CTV果然厲害,主機就為了船舶之特殊性而設有兩種模式(MODE),航行模式(Sailing Mode)與頂住模式(Landing Mode),以預防主機過熱.但是,洋製CTV仍然輕估台灣水域的威力,強力冷卻系統抵不過海域中的塑膠袋,及形形色色的垃圾,一但冷卻系統受堵,照樣要你停俥清障.
CTV的出海條件一般浪高限制在1.5M-2.0M,然而台灣海域之海況遠劣於北海,所以為了增加工作日數而在合約中提升至2.5M,更增加了新手們作業之難度.幸虧老外在風場邊投放下浪高儀,,給了大家一個明確的指標.
在下列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款CTV,它在船艏的左右兩側,裝有油壓式”抓手”,CTV一到位後,船長以目視觀測,當船艏上下搖晃至波峯(最高點)時,就氣動油壓開關,令左右兩支”機械手臂”夾緊樓梯,然後主機停車,一舉解決了冷卻,油耗,噪音等問題.更奢侈的是,有些CTV還裝設有迷你型”Walk-to-Work”空橋.只能說外國工人真是幸福!
隨著時間與教訓,台灣一定會磨合出一批最適合台灣水域工作的CTV及熟練的年輕船員,對於年輕人,只要多給他(她)們機會,一定可以在新興職場中勝任,這點我有信心.
http://www.mobimar.com/commercial-vessels/trimaran-concept/wind-farm-crew-transfer-vess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Flk0JE97OY
#台灣風電CTV
人員運輸船 在 初心者鉄道探検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カメラはGoPro HERO 9を使用しています→https://amzn.to/2PD1q7k
GoPro自撮り棒 + 三脚 + セルカ棒→https://amzn.to/2PxiMCA
鉄道の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https://amzn.to/2Po6dtx
レールウェイ マップル 全国鉄道地図帳 https://amzn.to/2PQ6rd1
格安ドメイン取得サービス!ムームードメイン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0IR7M+348+1BQBKJ
ナウでヤングなレンタルサーバー!ロリポップ!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Z1UR6+348+60WN7
オンライン予約・決済可能な日本旅行「赤い風船」国内宿泊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G373+7K36JU+Z9G+C2O5F
━━━━━━━━━━━━━━━━━━━━━━━━━━━━
2021年7月18日撮影
川井駅(かわいえき)
JR東日本。青梅線。
1944年(昭和19年)7月1日 運輸通信省青梅線 御嶽 - 氷川(現・奥多摩)間開通と同時に開業。旅客営業のみを行う。
1971年(昭和46年)2月1日 無人化される。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国鉄分割民営化に伴い、東日本旅客鉄道(JR東日本)の駅となる。
2002年(平成14年)2月8日 ICカード「Suica」の利用が可能となる。
2011年(平成23年)3月1日 現駅舎の供用を開始する。
2017年(平成29年)1月24日 自動券売機での切符の発売、ICカードのチャージ等を終了。
2010年(平成22年)度の1日平均乗車人員は233人。
人員運輸船 在 初心者鉄道探検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カメラはGoPro HERO 9を使用しています→https://amzn.to/2PD1q7k
GoPro自撮り棒 + 三脚 + セルカ棒→https://amzn.to/2PxiMCA
鉄道の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https://amzn.to/2Po6dtx
レールウェイ マップル 全国鉄道地図帳 https://amzn.to/2PQ6rd1
格安ドメイン取得サービス!ムームードメイン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0IR7M+348+1BQBKJ
ナウでヤングなレンタルサーバー!ロリポップ!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Z1UR6+348+60WN7
オンライン予約・決済可能な日本旅行「赤い風船」国内宿泊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G373+7K36JU+Z9G+C2O5F
━━━━━━━━━━━━━━━━━━━━━━━━━━━━
2021年7月18日撮影
白丸駅(しろまるえき)
JR東日本。青梅線。
1944年(昭和19年)7月1日 運輸通信省青梅線 御嶽 - 氷川(現・奥多摩)間開通と同時に開業。旅客営業のみ。
1971年(昭和46年)2月1日 無人化。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国鉄分割民営化に伴い、東日本旅客鉄道(JR東日本)の駅となる。
2002年(平成14年)2月8日 ICカード「Suica」の利用が可能となる。
2011年(平成23年)2月14日 新駅舎使用開始。
2017年(平成29年)1月12日 自動券売機での切符の発売、ICカードのチャージ等を終了。
2010年(平成22年)度の1日平均乗車人員は74人である。東京都のJR駅の中では最も乗車人員が少ない。
The camera uses GoPro HERO 9
Shiromaru Station
JR East. Ome Line.
It opened on July 1, 1944.
The average daily number of passengers in 2010 was 74.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s the smallest among JR stations in Tokyo.
相機使用 GoPro HERO 9
白丸站
JR東。 青梅線。
它於 1944 年 7 月 1 日開業。
2010 年的平均每日乘客人數為 74。 乘客人數是東京JR車站中最少的。
相机使用 GoPro HERO 9
白丸站
JR东。青梅线。
它于 1944 年 7 月 1 日开业。
2010 年的平均每日乘客人数为 74。乘客人数是东京JR车站中最少的。
카메라는 GoPro HERO 9를 사용하고 있습니다
시로마루 역
JR 동일본. 오메.
1944 년 7 월 1 일에 개업했다.
2010 년도 1 일 평균 승차 인원은 74 명이다. 도쿄의 JR 역에서 가장 승차 인원이 적다.
人員運輸船 在 初心者鉄道探検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カメラはGoPro HERO 9を使用しています→https://amzn.to/2PD1q7k
GoPro自撮り棒 + 三脚 + セルカ棒→https://amzn.to/2PxiMCA
鉄道の基礎知識[増補改訂版]→https://amzn.to/2Po6dtx
レールウェイ マップル 全国鉄道地図帳 https://amzn.to/2PQ6rd1
格安ドメイン取得サービス!ムームードメイン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0IR7M+348+1BQBKJ
ナウでヤングなレンタルサーバー!ロリポップ!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ICLD+BZ1UR6+348+60WN7
オンライン予約・決済可能な日本旅行「赤い風船」国内宿泊
https://px.a8.net/svt/ejp?a8mat=3BG373+7K36JU+Z9G+C2O5F
━━━━━━━━━━━━━━━━━━━━━━━━━━━━
2021年7月18日撮影
鳩ノ巣駅(はとのすえき)
JR東日本。青梅線。
1944年(昭和19年)7月1日 運輸通信省青梅線 御嶽 - 氷川(現・奥多摩)間開通と同時に開業。旅客営業のみ。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国鉄分割民営化に伴い、東日本旅客鉄道(JR東日本)の駅となる。
2002年(平成14年)2月8日 ICカード「Suica」の利用が可能となる。
2003年(平成15年)4月1日 簡易委託駅となる。
2016年(平成28年)4月1日 この日より終日無人駅となる。
2017年(平成29年)1月17日 自動券売機での切符の発売、ICカードのチャージ等を終了。
2014年(平成26年)度の1日平均乗車人員は181人。
The camera uses GoPro HERO 9
Hatonosu Station
JR East. Ome Line.
It opened on July 1, 1944.
The average number of passengers per day in 2014 was 181.
相機使用 GoPro HERO 9
鳩之巢站
JR東。 青梅線。
它於 1944 年 7 月 1 日開業。
2014 年每天的平均乘客人數為 181 人。
相机使用 GoPro HERO 9
鸠之巢站
JR东。青梅线。
它于 1944 年 7 月 1 日开业。
2014 年每天的平均乘客人数为 181 人。
카메라는 GoPro HERO 9를 사용하고 있습니다
하토노스 역
JR 동일본. 오메.
1944 년 7 월 1 일에 개업했다.
2014 년도 1 일 평균 승차 인원은 181 명.
人員運輸船 在 人員運輸船(CTVs) 離岸風場服務船(Wind Farm... - Facebook ... 的推薦與評價
離岸風電小知識- 人員運輸船(CTVs) 離岸風場服務船(Wind Farm Service Vessels, WFSVs)或稱為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