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誤解、衝突、性格差異,甚至是憤怒的口角,這些都不是愛情的殺手。自我辯護才是。
自我辯護,並不是那種我們在犯錯或跟伴侶對小事意見不合時,傾向使用的普遍自我辯護,例如誰忘了蓋沙拉醬的蓋子、誰忘記繳水費。這種常見的自我辯護,能暫時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笨拙、不無能,也不健忘。不過,真正會侵蝕婚姻的自我辯護,目的並不是維護我們的實質行為,而是極力維繫自我形象。
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再來則是:「就算我是錯的,那真是遺憾,但這就是我。」(伴侶吵架)之所以無法找出解決方法,就是因為他們都在替根本的自我形象辯解。他們非常重視這些屬於自己的特質,而且不希望有所改變,或是認為這都是與生俱來的性格。他們不是在告訴對方:「關於那件事,我的記憶是對的,你的記憶是錯的。」而是:「我是對的那種人,而你是錯的那種人。因為你是錯的,所以無法欣賞我的優點。更蠢的是,你甚至認為我的優點是缺點。」
每段婚姻都是獨一無二的故事。但婚姻也跟所有故事一樣,都受制於伴侶雙方各自扭曲的認知和記憶。這些扭曲的認知與記憶,能維繫雙方各自對這段關係的認知和解讀。(雙方)正面臨婚姻金字塔中的關鍵抉擇時刻,面對「我愛此人」跟「此人行為讓我抓狂」所引發的失調,他們為了消除失調跨出的那一步,有可能讓他們感情更融洽或是令關係徹底破裂。
伴侶的瘋狂行徑會引出一些關鍵問題,而他們必須決定該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他/她之所以有這些行徑,是因為性格中有無法改變的缺點嗎?我能忍受這些行徑嗎?這些行為會構成離婚的原因嗎?有沒有辦法找到妥協的方式?雖然想起來根本是天方夜譚,但我有沒有可能從伴侶身上學到什麼、或改變自己的行事作風?
此外,他們也要決定該對自己的處事作風抱持何種觀點。打從出生就跟自己相處到現在,他們難免會覺得「自己的作風,理所當然,而且是無可避免的。在自我辯護的阻撓之下,伴侶都不會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可能是錯的?我有沒有可能犯錯了?我有可能改變嗎?」
婚姻問題越積越多,雙方各自發展出一套內隱理論(當事人通常不知道自己心中有這些想法),並用這套理論來解釋對方是如何破壞婚姻的。一旦我們發展出內隱理論,確認偏誤就會出現,使我們無法看見其他不符合理論的證據。針對自己與其他人的行為表現,我們的內隱理論有兩種版本。
第一種是將原因歸咎於外在情況或環境:「銀行櫃員對我發火,因為她今天工作量太大。銀行人手不足,沒辦法應付排隊人潮。」或者我們會說那個人本身有問題:「銀行櫃員對我發火,因為她本來就很沒禮貌。」
然而,解釋自己的行為時,自我辯護則是讓我們對自己拍馬屁,我們將好的行為歸因於自己,將壞的行為推給外在情境。做出傷害別人的舉動時,我們很少會講:「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性格殘忍、沒血沒淚。」我們通常都說:「我被激怒了,換作是別人也會這麼做」、「我別無選擇」,或是「對,我是說了一些惡毒的話,但那不是我的本性,因為我醉了」。
不過做出慷慨助人或英勇的行動時,我們很少會說自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被煽動、喝醉、別無選擇,或是因為電話那頭的男子讓我萌生罪惡感,所以才捐錢給慈善團體。我們之所以有這些善舉,是因為本來就很慷慨熱心。
感情融洽的伴侶會把這種寬以待己的模式,延伸應用在另一半身上。他們會原諒對方的過失,認為這些過失是外在因素所致,並且肯定對方體貼細心的舉動。假如對方做了一些未經深思的舉動或顯得心情暴躁,另一方不會認為這是對方的錯,而是情境所致:「他現在真的壓力很大,好可憐」、「我可以理解她為何對我發脾氣」、「她這幾天剛好背痛」。不過,假如其中一方做了特別貼心溫暖的事,另一方就會歸咎於伴侶天生的善良本質與溫柔性格。老婆可能會說:「親愛的老公無緣無故送我花,他真的是最貼心的男人。」
看待另一半時,幸福的伴侶總會往好處想,但感情不睦的伴侶則徹底相反。假如另一半做了什麼體貼的事,那都是因為一時僥倖或情勢所逼:「他是買花給我沒錯,但那都是因為他同事買給他們的老婆。」假如另一半做了什麼粗心或煩人的事,那就是性格缺陷使然:「她對我大發脾氣,因為她本來就是個賤人。」
內隱理論會造成強大的後續效應,因為除了影響各個面向之外,內隱理論會影響伴侶吵架的方式,甚至主導伴侶爭執的目的。假如爭執的前提是雙方仍是好人,只是做了件錯誤但可導正的事,或因為在一時情勢所逼之下做了一些蠢事,那一切都還有修正和妥協的希望。不過這裡也一樣,感情不睦的伴侶會顛倒這項前提。
為雙方都是自我辯護專家,大家都把對方不願改變的原因歸咎於人格缺陷,卻將自己不願改變的原因解讀成性格優點。如果他們不想承認自己錯了,或是不願調整造成另一半困擾或不快的習慣,他們會說:「我也沒辦法。我生氣的時候,講話本來就比較大聲,我就是這樣。」
大聲抗議說「我就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少將這種寬以待己,的自我辯護用在伴侶身上。反之,他或她有可能將這種說法,轉換成令人惱火的侮辱:「你就是這樣,跟你媽一模一樣!」通常這種評論指的不是你媽精湛的烘焙技巧或跳探戈的才華。這種說法指的是你遺傳到你媽,而且已經改不了、無可救藥了。當人感到自己無法改變任何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受到不公平的指控,就像被批評身高太矮或雀斑太多一樣。
社會心理學家朱鄧尼發現,比起因為你做的事情被批評,因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而受批評,會引發更深刻的羞恥和無助感,讓人想躲起來或消失。遭受批評而感到羞恥的人,因為無處可躲,也擺脫不了那股凄凉的羞辱感,導致他或她往往會憤怒反擊:「你讓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罪無可赦的事,因為我很惡劣、很無能。但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這麼糟糕又沒用,你才該因為羞辱我而被指責。」
等到爭執演變成羞辱和責備時,爭吵的根本目的就變了。雙方已經不是在努力解決問題,或是試著讓另一方改變他或她的行為。吵架的目的只是要傷害、侮辱、訓斥對方。這就是為什麼羞辱會讓人再次以更激烈的方式自我辯護,拒絕與對方妥協,並引發關係中最具殺傷力的情緒:輕視。
▫️▫️▫️▫️▫️▫️
本文摘修自社會心理學經典書籍《錯不在我:為什麼我們會替愚蠢的信念、錯誤的決定和傷人的言行辯解?》,作者卡蘿.塔芙瑞斯(Carol Tavris)與艾略特.亞隆森(Elliot Aronson)兩人皆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本書不談艱澀難懂的心理學理論,而是從豐富多元的案例故事著手,幫助讀者了解,只要意識到自身偏誤、了解偏見的運作模式,並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心理機制缺陷上,我們就能發揮更多力量來控制認知偏誤,更聰明的決策、思考、看待世界。本次好書由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 發行。
閱讀紙本書 https://reurl.cc/43alYY
翻翻電子書 https://reurl.cc/q1gpaR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補救教學:關懷弱勢者教育」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淑俐 內容簡介: 「補救教學」實施多年,但「知名度」或「CP值」都不夠引人注目。常與「偏鄉教育」成為一個「家族」,難以全面觀照。以台灣多高山的特殊地形,偏鄉學校不少;其學生數雖不多,但各方面問題難以「視而不見」。 ...
「公平理論心理學」的推薦目錄: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受傷了,還要被懲罰呢?
你曾經心裡面有這種聲音嗎?過去發生了好難過好難過的事,可是傷害你的人不但沒有受到處罰,相反地,你卻成為情緒和命運的罪犯,一輩子被困在某一個牢裡面,別人進不來,你也出不去,你覺得好痛苦,可是又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從痛苦裡面解脫。好多次你都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又好多次,你覺得還有一點點希望、還有一點點力氣,所以勉強活了下來。
儘管如此,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還是會想問自己:為什麼是我?
梅杜莎(Medusa)的故事,就是一個「為什麼是我」的故事。
「Medusa 相貌出眾,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追求者。但 Medusa 為了提升家族地位,無暇談情說愛,而是在含苞待放的少女時期選擇效忠雅典娜,成為神廟裡的祭司,並許下終身不嫁的誓言。
沒想到海神波賽頓(Poseidon)看上了 Medusa 的美貌,竟然在神廟裡強暴了她。
但奇怪的是,性侵事件發生後,雅典娜並沒有站在 Medusa 這一邊,反而指責她褻瀆了神聖之地,並認為喪失處女之身的她沒有資格再繼續待在神廟。盛怒之下,雅典娜對 Medusa 下了詛咒,將她變成一個相貌醜惡、頭頂毒蛇的可怕海妖,任何人凡是與她對到眼,都會變成石頭。
接連遭受殘酷打擊的 Medusa 逃回家中,希望能投靠家人的懷抱,沒想到正因她昔日的美貌長年招致手足忌恨,回到家後她不僅沒有受到溫暖庇護,反而被兄弟姊妹及父親冷嘲熱諷,致使她最終喪失性格裡所有的「善」,成為了後人所知的冷血「蛇髮女妖」。
在那之後,Medusa 還成為神話英雄珀耳修斯(Perseus)的獵物,英雄經過一番冒險後終於找到她,利用眾神賜予他的飛天鞋、神劍和盾牌,成功躲過 Medusa 的視線,一刀砍斷了她的頭,並把Medusa 受詛咒的頭顱鑲嵌在雅典娜給他盾牌上,用石化的功能來對付敵人。」**
這是一個極度哀傷的故事,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解讀,其中一個角度是:為什麼受傷的梅杜莎,最後還要被當成怪物來對待?從頭到尾那些男人們(海神波塞頓、神話英雄珀耳修斯)好像都沒事,甚至還利用她,天底下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公平的事情?
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被父親性侵的女孩***。比父親更可怕的是,那時候母親就在房間外面,目睹這一切,但事後母親矢口否認有這件事情的發生,還跟女孩說:「小孩子不要亂講話!」這個女孩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時候,全身顫抖,淚流滿面,我一開始以為那個顫抖是悲傷,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憤怒,她說:「其實傷害我最深的人不是我爸,而是我媽。我爸讓我覺得我身體髒掉了,但是我媽讓我意識到,原來就連最親近你的人,都不可以信任。這是一種比地獄還深的絕望。」
後來女孩漸漸長大,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治療、與母親深度談話,她終於明白,原來媽媽在小時候也遭遇過同樣的事情,一個喝醉酒的大叔在清晨的時候把她拖到茅房裡面性侵,那時候外公和外婆把她打得半死,儼然是台灣農村裡面的珀耳修斯。她也才終於看懂,當一個女人需要面對自己最愛的男人(丈夫),性侵另外一個自己最愛的女人(女兒)的時候,那種內心的糾結跟複雜的心情,還有無法言喻的震驚,是多麼的令人心痛。女孩一輩子無法原諒他的母親,一直到父親告別式的那天,這兩個女人心裡面的矛盾,才稍微像是雲霧一般,散開了一點點。可是又由於這個男人的死亡,蒙上了另外一層難以言喻的情緒(不知道有沒有人懂這個情緒是什麼?)
這兩個故事擺在一起,你看見了什麼?
梅杜莎為神殿犧牲奉獻了一切,同樣身為女神的雅典娜不但沒有站在她那邊,反而懲罰了她把她變成魔女,而梅杜莎回家尋求家人的支持,也沒有人願意收留她,你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孤立無援的處境!
遭遇性侵之後,有些人會變成自己的魔女。覺得自己很醜陋,覺得自己有很多很骯髒的慾望,覺得一切都是自己找的,覺得一定是當初自己不檢點,有好多好多的刻板印象跟聲音在否定跟責罵自己,就算看了再多的書、讀了再多性侵受害者的文字,告訴自己這不是自己的錯,好像都沒有辦法扭轉這一切,因為想到這些,就像被梅杜莎的眼睛看到一樣,立刻石化。
有些人因此變得沒有辦法相信別人,好像梅杜莎所住的地方一樣,沒有任何的活人,只有一具又一具被石化的雕像;有些人因此把自己的大腦跟身體切割開來,反覆和不同的人發生性關係,只為了獲得一種「存在」的感覺(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理解這種感受),可是不管怎麼切割,那個痛苦還是依然存在——如同這張圖片的梅杜莎,頭已經跟身體分開了,但是眼神還是炯炯有神,而且在那個眼神裡面,藏著極度的悲傷跟怨恨。
難道被性侵了之後,就注定一輩子只能像梅杜莎一樣悲慘的命運?被當成魔鬼、甚至還被砍頭、拿來利用?
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層的理解方式。
傳說當時在梅杜莎被砍下來的脖子上面,生出了一隻飛馬、還有一個巨人,這裡意味著:這一次的死亡其實是另外一種重生。
「只有被性侵過的人才懂的一件事情是:當你被燒到快要死掉的時候,甚至是你真的已經死過一遍(或者很多遍)的時候,那個新的自己才會長出來。但就算長出來新的自己,還是一樣醜陋、還是一樣討厭自己。所以要像蛇一樣,一次又一次的脫皮,然後一點一點,喜歡自己一點。」我最後一次跟女孩見面的時候她跟我說。
幾個月後她去了加拿大生活,有了自己的老公跟女兒,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生下女兒的同時,也代表她願意去面對這一代又一代的代間傳遞。
前陣子我們重新聯絡上,她跟我分享這一段時間以來在加拿大的生活,還有這一段時間依然會出現的自我懷疑跟恐懼,驗證了她那個「不斷脫皮不斷厭惡自己」的理論;但我同時也看見她的改變,相較於之前,她變得更溫柔,視訊的時候,有一種柔軟在她的眼神裡面,好像一些尖銳的什麼,隨著歲月跟時間,慢慢消失不見了。
你也可以是你生命當中的珀耳修斯。
砍下自己的頭顱並不代表要讓自己死掉,而是試著心疼過去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跟他說:「一直以來,你好累了,這不是你的錯。你嘗試堅強和勇敢好久了,是時候稍微停下來,讓自己休息了。有時候閉上眼睛沒有關係的,沒有人會傷害你,因為我在這裡保護你。」
當你溫柔的跟自己說這些話,或許重生還沒有辦法發生,但你那個悲傷、讓自己都害怕的眼神,可能在這一刻,悄俏地融化了過去的一些傷痕。
你知道傷痕是永遠不會不見的,但你的心疼,可以讓他看起來淡一點,也可以讓它變成你身上勇敢的印記,讓它成為保護你的,生命裡的盾牌。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ppt.cc/fJWZ1x
*圖片來源:Ancient Origins
**故事出處
https://ppt.cc/f2uEfx
***本故事經當事人同意並修改潤飾後刊出
#聽你聽我 #神話心理學 #童話心理學 #海苔熊心理話 #戰神雅典娜 #梅杜莎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畫錯重點—初級保健如何克服Covid-19疫苗的“猶豫”】:本文是針對美國民眾對接種疫苗的猶豫態度所做的分析和建議。雖然實際狀況與台灣不完全相同,但是某些做法仍值得參考。
到2021年4月底,美國已有約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接種了 Covid-19 疫苗。最初的聯邦和州疫苗接種策略側重於醫院、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和零售藥店,迅速為衛生保健工作者和Covid-19高風險的長照機構住民接種疫苗。由於冷藏條件嚴苛、供應量少又緊迫,所以通常負責大多數疫苗接種的門診單位反而無法提供接種服務。
然而當疫苗供應日趨充裕,近期每天的疫苗接種速度趨於平穩甚至下降,“疫苗猶豫”和公平性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由於許多疫苗接種安排在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只有相對較少的美國人能在他們平常就醫的地方接種疫苗。所以,疫苗如果必須再追加接種(booster shot),在數百萬美國人重返常規門診護理的時代,一定要採取必要措施,讓民眾在熟悉的環境中施打疫苗,否則將可能錯失良機。
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87歲的女士,依約到附近熟悉的社區健康中心回診,並準備接種疫苗。但是卻被告知當日必須由工作人員將她載到另一個大約車程15分鐘的地方施打疫苗。最後,這位女士拒絕了。
這位女士對接種疫苗是否猶豫?她似乎願意接種疫苗。她的猶豫不是出於對疫苗的任何懷疑,而是因為對提供給她接種疫苗地方的不信任。給像這位女士這樣的人貼上“猶豫不決”的標籤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人更喜歡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接種疫苗,而不是去陌生的地方讓陌生人接種疫苗。媒體鼓勵疫苗接種應結合以往將疫苗放在人們平常就醫的地方的策略,同時有當地護士和醫生的指導。大多數人在調查中將這些熟悉的醫護人員稱為是最值得信賴的健康信息來源。
為了更了解一般性醫療單位作為Covid-19疫苗接種點的潛力,一家統整全國門診患者數字登記的公司Phreesia(其中一位作者在該公司擔任首席臨床負責人)對138,604人在2021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預約定期就診時進行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儘管有資格接種疫苗,但許多患者並未接種。
在未接種疫苗的患者中,存在一系列疫苗“猶豫”現象,從“準備好接受疫苗”到“疫苗中性態度”再到“抗拒疫苗”。準備好接種疫苗的人可以進一步分類為“熱切地尋求疫苗接種”,以及“還算願意接受”—只要付出最少的努力,才準備接受疫苗接種。
Prochaska的“變化階段”模型(註)將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視為一種新行為,它告訴我們,人們在權衡疫苗接種的風險、收益和便利性時會在各個階段之間移動。臨床醫生要熟悉應用該模型來提供幫助追求健康行為的人。對接種疫苗採中性態度或抗拒疫苗而未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是在“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而還算願意接受疫苗的人是在思考期。在此過程中確定一個人的階段有助於調整說服工作。
沒有保險的人、在沒有證件的情況下居住在美國、英語能力有限,或有複雜的健康和社會需求的人可能不願使用藥房或大規模疫苗接種點。在醫療補助承保 (Medicaid-covered)或未投保患者尋求緊急醫療服務時提供疫苗接種,可能是觸及疫苗接種人群的一種方式。
與“還算願意接受疫苗”的群體一樣,處於“無意圖”的疫苗中性態度群體,可能會在尋求其他問題的護理時接受疫苗接種—如果有疫苗並且有可信賴的臨床醫生的“推動”。這個群體包括年輕的對接種疫苗持開放態度但不關心 Covid-19的成年人(45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調查受訪者中有64%同意接種疫苗很重要,但只有一半的人擔心他們感染Covid-19的風險)。想要改變這個族群,應該藉由強調Covid-19生病的威脅,提高對疫苗重要性的認知,而不是強調接種疫苗對公眾的群體目標。
即使是真正抗拒接種疫苗的人,一旦他們到了有疫苗的醫師辦公室,他們也可能會重新考慮。對於這個群體,定期就診可能是解決疫苗問題和激勵疫苗接受的最佳選擇。在未接種疫苗的調查受訪者中,六分之一(15%)表示如果他們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推薦,他們會更傾向於接種疫苗。
政策制定者和規劃者在全國民意調查中將重點放在對疫苗猶豫不決的群體上。但它低估了準備階段的可變性、人們觀點的流動性,以及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所接觸到的社區衛生專業人員的說服力。初級保健臨床醫生和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組織通常與社區領導建立工作關係,可以製定適合當地需求和偏好的解決方案。
前述那位女士最後沒有接種疫苗,儘管她有很高的併發症風險而且其實對接種疫苗沒有疑慮。所以,如果有正確的支持基礎設施,初級保健醫療單位可以在疫苗接種工作上發揮關鍵作用。透過與社區衛生工作者的聯盟、社區中心和教堂,以及提供以家庭為基礎的護理來支持人口健康計劃,這些做法可以惠及原本可能被排除在外的人,並加速可能最難接觸到的人群中的疫苗接種公平性。
作者最後強調,隨著疫苗接種範圍擴大到兒童以及成人可能需要追加注射,這種貼近當地機構的轉變一定是不可少的。只強調猶豫卻沒有抓住重點。規劃者應該對Covid-19疫苗接種的地點、時間和方法建立靈活性來擴大施打的範圍,讓許多社區中最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參與進來:醫師、護理師和社區領導者知道如何傳達有說服力的信息並提供關懷。
註:Prochaska的“變化階段”模型:是兩位著名的心理學家Carlo C. DiClemente和James O. Prochaska在1983年提出的跨理論模式。認為人的行為轉變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可分為5個不同的階段:無意圖(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了解當事人身處於改變過程中的哪一階段,可以讓更好地理解其行為模式,並更準確地...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677/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21-06-24
Missing the Point — How Primary Care Can Overcome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 Author:Scott Ratzan, Eric C. Schneider, Hilary Hatch, et al.
■ Link: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2106137?fbclid=IwAR3WjCgRkSqAeN97YIO6IIdzWpoZs3XQ9jkVWJoub1k9skdpnuDwPEagMys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7/27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補救教學:關懷弱勢者教育」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淑俐
內容簡介:
「補救教學」實施多年,但「知名度」或「CP值」都不夠引人注目。常與「偏鄉教育」成為一個「家族」,難以全面觀照。以台灣多高山的特殊地形,偏鄉學校不少;其學生數雖不多,但各方面問題難以「視而不見」。
補救教學與偏鄉教育有不少交集,但不能畫上等號。所有學校都有不同狀況的「弱勢學生」,補足他們的欠缺,使其獲得公平競爭的「立足點平等」或更多「發展潛能」的機會,才是補救教學的核心精神與基本態度。
「教育弱勢」與「經濟弱勢」、「文化不利」密切相關,但卻非「能力弱勢」或「態度不利」。所以可以從根本上「補救」,如芬蘭的作法,及早把每一個接受國民教育者的「學習落差」降到最低。補救教學即是「以人為的力量,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作者簡介:王淑俐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任
●文化大學、世新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教育大學、政治大學等兼任教授
●國家文官學院、台北市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職訓局、各大醫院等講座
曾任
●文化大學教育學程中心教授及學生輔導中心主任、世新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2004年,辭去專職成為「自由的教育工作者」
●2018年,創「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以扶助教育弱勢為終身志業
授課範圍
情緒管理、溝通與口語表達訓練、情愛溝通、心理學、領導與溝通、補救教學、生涯輔導、綜合活動領域教材教法、親職教育、性別教育、班級經營、輔導原理、課程設計、溝通與激勵、教育心理學
著作
我可以教得更精彩、開始自豪,當老師、教師說話技巧、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踐、情緒與壓力管理、職場溝通的10堂講座、生涯發展與規劃-為職涯發展做準備、與時間賽跑、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好父母的12堂課等50本以上
作者簡介:詹永名
學歷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任
●台東縣立池上國民中學輔導主任
●因偏鄉孩子一鍋壞掉的泡麵,致力於改善偏鄉教育環境至今20年
曾獲
●2014年被教育部評選為補教教學成功案例,獲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並激起台灣一股熱血教師風潮
●第三屆菁師獎、第三屆星雲教育獎、台東縣特殊優良教師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平常是一個比較玻璃心、比較容易糾結在很多事情的人哦,那麼今天所分享的內容,可能你就要稍微留意思考一下喔!
在分享這個內容的時候,我先問你一個問題。這問題就是,假設你家附近住了一個,名聲不是很好、手腳不是太乾淨的慣竊。
最近你聽說他外出的時候,他自己的家也被小偷入侵,也遭了小偷。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你心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感覺是什麼?
第一種感覺是「太好了~善有善報,惡就會有惡報。」還是呢,第二種感覺是「他真的蠻倒霉的!」純粹只是就事論事的感覺。
因為任何小偷要偷你家,還是偷那個慣竊家,它基本上是一樣的幾率。所以,每一個人的家裡,都可能遇到這樣的狀況。只是今天輪到他比較倒霉,就這樣子。
我想對多數比較容易糾結的人來說,可能十有八九,都會選擇「太好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呢,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公平世界假說」。
這個假說是認為,人們多半會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公平的世界裡;好人就會遇到好事,而壞人也會遇到壞事。所以反過來,如果有人遇到不好的事情,那就表示這一個人一定是不好的人。
可是我們回到真實世界的運作,有時候就像遭小偷這種事,它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就算你沒有做錯任何事,你家還是可能遭小偷,不是嗎?
可是我們的大腦,習慣在認知事情的時候,並不是用這種理性客觀的角度;我們都很喜歡自己去創造一些「因果報應」的概念。
像是你出去玩的時候,如果天氣很好,就是因為自己平常做人還不錯。如果你要找車位的時候,就馬上找得到車位,就表示你是一個好人。那相反的,你就是一個壞人囉?是這樣子嗎?
再不然哦,如果發生了車禍,就是認為自己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沒有去拜拜。那我請問一下,如果你每年都有去拜拜,就代表那一年都不會出車禍囉?
所以我們經常在生活當中,無論遇到的大、小事,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都會用自己的角度,或自己的習慣去做一些歸因。
如果是「好事」,就會歸因成自己是一個很好的人;但是如果是「壞事」,就會歸成自己可能有一點問題。最可怕的是,我們也會用這樣的一個方式,投射到別人身上。
就好像是我們會去責怪一個受害者;最典型的就是,如果某個人被性騷擾,你可能就會認為這一定是他自己不檢點,或者是誰叫他衣服要穿得這麼暴露。可是這樣對嗎?你怎麼可以去責怪一個受害者呢?
那這樣的一個想法,如果呼應到今天開頭所提的,如果你生命當中,經常會糾結於一些事情,或者是常常覺得自己玻璃心碎了一地。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你活的這麼辛苦。
比如說吧,你可能糾結於你的一個朋友,在某一次聚會裡面的時候,講話的口氣,對你好像不是太好。然後呢,你在想是不是你得罪他了?或者是,是不是他不喜歡我了?到底你們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你可能會花很多、很長的時間,一直在想這件事。然後一直到自己的玻璃心碎一地,然後讓自己很難受;甚至於從此以後,再遇到同樣一位朋友,你就是沒有辦法自然的表現你自己。
然而這個讓你這麼困擾、這麼糾結的事情,你究竟有沒有跟這一位當事人,好好的「核對」?
或許你可以這樣問他:「那一天,我跟你相處的時候,我發現你的臉色,還有語氣不是太好;我想說大家朋友一場,關心你一下,你還好嗎?」這也是一個問題,這也是一個核對呀!
當你有這樣的「核對」習慣的時候,不管面對任何事情,你就比較不會一直糾結在自己的想法裡。因為,畢竟如果你的想法、你習慣性看待事物的方式,會讓你更自在、會讓你活得更好,你現在已經很自在、活得很好了,不是嗎?
是不是就因為自己習慣看待事情的方法,自己習慣的「歸因模式」,才會讓自己這麼累?所以今天喔,我想要跟你分享的,倒不是說我們怎麼調整自己的歸因。
因為凡事哦,如果你沒有「回歸事實」,你沒有跟相關的人、相關的事情,去進行「核對」的話;你的所有的歸因,基本上都會讓你過得更不舒服而已。
所以我常常在教學裡面,會提醒很多朋友,如果你今天遇到一件你不開心、不舒服的事情。記得一件事,去跟相關的人、去跟當事人「核對」;而不是去猜想他的動機。
因為你的猜想,不一定是他的真實;然而你的猜想,有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已。就像是我談到的例子,如果你的朋友在某一次聚會,對你的語氣不是太好的話,很可能的事實是他那一天身體不舒服。
然而,你不知道他是因為身體不舒服,你先當做是他不喜歡你,於是你跟他的互動開始疏遠了。那請問一下,你是不是因此失去了一個朋友?
所以,無論面對人生、還是人際,再次提醒,請去「核對」而不是去猜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這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我們會讓你回到,我們的大腦認知運作的核心跟根本,並且搭配一些有效、好用的工具;幫助你在未來的人生裡面,有效的掌握自己的時間,讓自己提升效率,完成所有你想完成的任務。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跟歡迎,也幫助了很多朋友,創造了更好的人生效率。歡迎你的加入,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以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
:D
【說書人】📚
閱部客致力於透過閱讀的智慧
帶領大家有所思考、行動以及改變
歡迎大家加入水丰刀說書行列,一起翻轉生命
更多說書:https://goo.gl/6hZU37
【閱知識】💡
有祐將會致力於知識的傳遞
其中包含著冷知識、科普、雜七雜八的知識
目的要讓大家在平凡的日子中
能吸收到不平凡的知識!
更多閱知識:https://goo.gl/T1CEZN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水丰刀👩🏻
有祐👦🏻
持續帶給大家歡笑以及讀書的價值
致力於閱讀、知識的分享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主題系列】🆙🆙
.說書人、書評 https://goo.gl/6hZU37
.閱知識、分享 https://goo.gl/T1CEZN
【追蹤我們】🆓
.FaceBooK:https://goo.gl/DM279v
.Youtube: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cbo4kC
.Instagram:https://goo.gl/8W3K2S
.Bilibili:https://goo.gl/MaZ6iw
.BLOG:http://yuubuke.com/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薪酬管理中的社會比較理論你知道嗎?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來源| 超級HR聯盟文丨任康磊社會比較理論也可以被稱作公平理論或比較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約翰·斯塔希·亞當斯(John Stacey Adams)在1965年 ... ... <看更多>
公平理論心理學 在 盧希鵬的隨課堂- 我的上課講義。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 的推薦與評價
公平理論 (Equity Theory) 盧希鵬@講理(三)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 ... 一堂心理學研究所的課,整間教室幾乎都是心理系的研究生,只有我一人來自工學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