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今天挑戰營休假陳媽媽的整理收納忙什麼?阿雜。 ]
清晨三點我起來做家事時,一直思考著生活上和這個空間什麼事每天每天都讓我很「阿雜」?
可能會有八百萬個,但我大概寫了一下自己的阿雜,設法解決他們。
改變的動能有兩種,一種是「舒服、喜歡」一種是「討厭、毛躁(阿雜)」不至於到討厭到要改變、平常都可以忍過去,那種毛毛躁躁的感覺是「阿雜」。
我在廚房走來走去,走來走去,想著自己各種阿雜,整個家就這麼大,上次說過光是把老舊電線汰換掉,把線路整理好,空間的感受就已經差很多了,之前我煮飯有幾個危機都跟線有關,比如電線碰著發熱的電器,烤箱或電鍋,常常發生跳電。
之前花時間把這些整頓了,使用下來很棒,隨時再微調,比如有更適合的延長線、更好的位置,假如你不確定他們是不是完全理想就試用一陣子再行微調。
這件事很有意思,想作為挑戰最後兩天前的總結心得之一。
在開始做這件事之前,每個人都跟我說「妳會很有成就感喔!」「妳會因為很有成就感持續下去的。」雖然打槍別人對自己的鼓勵不太友善,但我想說的是,如果這件事很重要,也是下定決心去做的,那千萬不要因為「成就感」而做。
因為成就感說來說去仍然是一種感覺,變因太浮動,但「成就」的主要成分並不是「成就感」,而是恆毅,不論喜歡、討厭、有外在動力、無外在動力、有人說你棒、有人說你爛、有人說你對,有人說你錯⋯⋯⋯成就感停留在這段就會被耗氧完畢,就像香氛蠟燭一樣,再好,都會被消耗完畢。
但「成就」大概,就像瓦斯桶?瓦斯爐?不被注意仍然有產出,大概是這樣的概念,又或者更像一個廚房的營運?
它有很多日復一日、完全沒有成就感維繫的瑣事,日復一日、日復一日,如果要做一個成功且有效、有成就的收納和管理,絕對不能把眼目放在「成就感」上,不然就會停在錯誤的地方、做暫時的事,做表面功夫、做得不夠牢靠紮實。
例行在每週檢討自己每週挑戰下來發現的問題,已經來到最後一週的最後兩天,大致上一整個家應該有個模樣了(假如你的起點好我太多太多太多的話,應該正常人都好我太多。)
我家在陳媽媽不眠不休的一步一腳印、一個櫃子、包包或盒子都不放過的倒出來看,在這個家為他們找到位置擺放,公共空間都大致完畢,經過一個月洗衣服、收回去、弄亂客廳有沒有一百次?(不是普通等級弄亂)也確定物品都有家、都有收納的邏輯和方式,確定都能維繫。(也感謝陳爸爸勞力協作,把清出來的東西瞬間消失在這個家中)
最後一週自省更重要,大方向(危險優先、討厭次之)大致抵定,接下來就是喜歡、舒服、和阿雜的改善。
像早上我有說,我覺得吸塵器管子超他媽煩死一直擋路,又礙眼,假設是這樣,但共同居住這個空間的人沒辦法改變他的這件事,畢竟他是吸塵器控,他的流派和時尚程度是這種大型吸塵器,一起生活要尊重他的選項,但 我很煩被煩得要命很久,ok那就先它。
搜尋了所有吸塵器架,都是很時尚的吸塵器在立的,沒有適合這個大傢伙的,只好自己來想辦法,我問他通常是怎麼判斷吸塵器停靠在哪?他說吸塵器通常都是客廳隨意停靠,都不會不方便,找我覺得適合的地方就好。
我看了一下整個空間其實紫色都醜,但,沒關係,我停在柱子後面、樓梯旁邊,家庭正中央,他要上樓或吸哪從這出發都不至於太遠。
平常因為他洗塵完就已經累了或覺得自己完事,雖然他說專程裝一個頭可以把管子靠好在吸塵器身體上,但!他習慣拆掉頭只用管子吸塵,所以即便他說吸塵器這樣設計,但跟使用習慣最懶最懶最累最累不相符。
我想一下我的「阿雜」是什麼?我的阿雜是看了亂七八糟的線很煩、被絆倒、常常影響動線又立不好它,軟軟又彈彈有夠煩。
所以在我常常待的視線外,check !
把管子固定好,不要礙到動線,check !
我有什麼素材?大概怎麼做可能可以?
中間我換過幾種道具,最後雖然不完美但同時兼顧使用者最不需要麻煩、最不需要專程,我把管子兩個點用突然不會講這個東西國語,反正就是彈性的繩子,縫在管子我希望被掛起來的地方。
然後在我想要它被固定的地方設置掛點,管子被掛起來車就縮到最小,不會有管子在那煩。
—————————————
你喜歡的事你會專程去做,但你討厭的未必會去解決。
—————————————
我平常也很討厭洗碗的時候菜瓜布被塞在菜瓜布架,那個空間好多死角都因為菜渣有垢有夠難清,掛點也會發霉或長苔,我會怕那個。
但因為幾乎坊間菜瓜布架都長這樣,早上搜尋所有網拍有沒有符合我的想像,好看一點、減少碰觸菜瓜布的面積,盡量沒有死角、就算菜瓜布因為前面使用者沒習慣弄乾淨菜瓜布再放到架子,有菜渣在菜瓜布上,菜渣會掉在流理台沖掉就好。
搜尋之下確定沒有這種東西,加上我想控制廚房的顏色即使我廚房彩色的,但它有固定的顏色。
所以我用家裡又是掛勾類的東西,哈哈,貼在洗手槽的視覺反向,看不到我醜醜成團的菜瓜布,以免家人買了醜的或慣用醜的,或某個醜的好用到爆炸,沒辦法控管顏色,拿掉原先那個噁爛架子給洗碗機洗,再也不要掛回去,這樣流理台感覺變大了。
另外的阿雜比如洗碗精,家人就是習慣按壓式不要我喜歡的這種新潮品,那也ok,我就貼上冷氣遙控器用的卡榫,換好看的瓶身、他假如硬要套水也不會煩到我,至少按壓就是那邊,也不會倒來倒去。
——————————————
生活本來就沒有不能不適感,也不需要忽略不適才是一個正向又健壯的人,但如果想要活得喜歡比討厭趴數高一點,可以把討厭的毛躁的、做得到的改變列清單,有空的時候,把克服這些、動腦改善當成興趣。
#樂觀看待生活跟忍耐無關
#少在那邊
#阿雜有理改變無罪
#享受便利不一定要等人設計
#很多設計脫褲子放屁
#動能都是動能
#類似藻氣發電
#豬大便都能用
#成就感不會等於成就
#成就必須大量營運建立模式
同時也有40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動能都是動能」的推薦目錄: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都已經有動能(mv^2/2)了,為何還需要動量(mv)?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動能機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動能都是動能 在 想發FaceBook 動態又怕人看?設定隱私權限把那些「閒雜人等 ... 的評價
動能都是動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動能都是動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動能都是動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動能都是動能 在 動能機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動能 機電工程,致力提供最完善的電力服務,從系統規劃到設備安裝, ... 對每個企業而言所有部門都是必要的組織就像每個由小零件組成的大型設備一旦缺少其中一項再高級 ... ... <看更多>
動能都是動能 在 想發FaceBook 動態又怕人看?設定隱私權限把那些「閒雜人等 ... 的推薦與評價
所有發出的動態,包括文字、連結、相片、影片、相簿等內容都是可以個別設定隱私狀態的,像是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公開」、只有你的朋友能看到 ... ... <看更多>
動能都是動能 在 都已經有動能(mv^2/2)了,為何還需要動量(mv)?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igh School Physics - 高中物理】. 都已經有 動能 (mv^2/2)了,為何還需要動量(mv)?. 2.5K views 8 months ago. Nash Wang. Nash Wa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