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會在 5月17日最後一次發行紙本,於 2021年5月18日後停刊,不再發行紙本報紙。
蘋果日報 曾經在台灣是與 自由時報 互爭發行量第一的報紙媒體,在iPhone 3G 開賣的2008年,發行量達 50萬份,而依照他公開信的內容,目前發行量僅約10萬份。
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這在台灣的社群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競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記錄一下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時刻
1.
自媒體的時代中夾生存的傳統媒體
先簡單談一下自媒體時代,發聲有多容易。
我們在談自媒體,談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但我們忘了談一件事情,那就是媒體也慢慢地就像一個人一樣,在社群平台上面有個數字—追蹤數。一起在這裏追求著觸及和流量,以及影響力。
那些媒體所打造的組織,仰靠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設備。但現在你只要打開臉書,或是打開 Youtube,按幾個鍵,走完一段大約三分鐘的程序,你就可以開始一趟自媒體之旅。有一個媒體的名稱,在上面寫寫字,按下送出後,就會傳到非常多人的面前。
就像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和這一個自媒體。
在稱作「研究生」的這個自媒體裡面,我是記者,也是編輯,還是個主筆。這個媒體廣編不分離,我還要自己談廣告,接業配。唯一一個我不用做的事情,就是通路。因為臉書幫我處理好這件事情,我不需要去煩惱,要如何把訊息傳達到閱聽人手上。當然,我會面臨一些其他更麻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稍後再說。
「通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傳統媒體產製流程的人,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
2.
傳統媒體的產製成本
我當年還是新聞所的學生時,帶著一群高中生參加聯合報新聞營。大家對於走到一個報社,會驚呼的,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編輯,更不是那一堆名為「編輯台」的電腦。因為那些都太抽象了。
對,大家最興奮的,是龐大的印刷機器。
一個報紙的產製過程,並不是在把「文章按下送出」後就結束。要送印,送印完後要派報。在凌晨有一群人開著車把報紙送到你家附近的某個橋下,以便躲雨。然後送報員再去橋下領取那些報紙,挨家挨戶的配送報紙。當然啦,現在已經很少人在訂報,報紙最後沒有到你的信箱,可能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這個過程,用現在的網路語言講,大概就是「把你的文章,經過演算法後,在臉書牆上出現」。這一句話說得簡單,但在傳統報紙中,卻是要一群人每天在凌晨完成的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運用臉書傳送資訊內容,讓文章在幾秒鐘後就能傳遞到全世界臉書使用者面前,並不是沒有成本。裡面有大量的工程師,維護機器的人員,甚至是網路的鋪設等等。他一樣有很多的費用會產生。只是當你在運營自媒體的時候,不用去想這些事情,因為「平台」已經幫你想好了。
我在學校教媒體創作時,第一堂課我會跟學生聊這件事情:「在十五年前,我還坐在這間教室裡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新聞記者時,我們談採訪,聊編輯,學報導,操作技術。但是沒有一堂課會告訴你,要如何開一間報社,怎麼開一家電視台。但現在,這堂課在台大發生了,我們這堂課,就是要你從零開始做一個自己的媒體,從品牌定位,編輯台的規劃開始做起。」
為什麼十五年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能做到?因為通路。當通路的成本降下來了,甚至是所謂的「系統化」,在發行一個自媒體的過程中,少了很多的事情要做。那些,可能是新世代的媒體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我本來想聊電視和 Youtube 媒體產製流程的關係。不過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留待之後有相關事件,再一起討論。
接下來,我想切入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當媒體在網路上只剩下品牌。
3.
當媒體只剩下品牌
當我們在談「自媒體」的時候,常常只看到一個面向,就是「品牌本身在網路上也是個媒體」。但我想邀請大家看到另一個面向,就是「媒體在這些平台上,也只剩下品牌」。
在一個臉書平台的演算法推播,或是 Youtube 去推播一則影片,又或者是你用 Google 去搜尋一則新聞。媒體的內容,跟其他網路內容,其實長得沒什麼兩樣。
對,就是一樣的,臉書貼文只有一種介面,Youtube 影片也只有一種介面。差別只是他有沒有把這個「品牌」,塑造出一個「媒體的形象」,或是「新聞的形象」。
如果我說「 東森新聞」是個媒體,你可能點頭如搗蒜。但我如果說「 卡提諾狂新聞」是個媒體呢?你可以會想一下,最後大概會告訴我,不是吧,他是個娛樂粉專。
那請問「眼球中央電視台 」是媒體嗎?「志祺七七」是新聞嗎?還是那只是「視網膜 Retina」和「張志祺」的個人品牌?「niusnews 妞新聞」,「小日子」,「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他分別是用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你眼前?
試著想一件事情,在一個分眾的時代,一群人坐在咖啡廳聊天,都沒有辦法的定義出什麼是媒體,那麼平台的演算法能做到這件事情嗎?或是說,你期待他幫你做到這件事情嗎?
這邊我要先說一下,媒體存在的價值和企業品牌,個人品牌,和政府機構之類的「自媒體」相比,他們的確在資源上和社會意義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想讓大家思考的是,或許這些所謂的「傳統媒體」有著不一樣的使命在,但是當他放在「臉書」「Youtube」這些平台上的時候,他們對平台來說,對閱聽人來說,差異可能比你想的小很多。
十五年前,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疫情的訊息,可能會打開電視,或是去買份報紙。但現在,你可能會打開臉書或是 Youtube,又或是Google 一下,聽聽 Clubhouse 。想一下你的確診資訊是從哪來的?是「蘋果日報」「聯合報」「TVBS」這類的傳統媒體嗎?還是從哪個政治人物的粉專看到的呢?或是「衛福部」自己開的直播?
講一下我的好了,我的主要資訊來源是「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以及這個自媒體的作者兼編輯兼總主筆及Clubhouse製作人,人稱林氏璧的孔醫師。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非常荒謬的事情,「什麼?你聽一個教你玩日本的部落客告訴你防疫?你怎麼不看電視呢?」
但我可以相當有信心的說,雖然聽起來好像違和感很重,但十年後的現在非常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而且不會質疑這個合理性。
是的,蘋果日報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家腦中想像的其他媒體。還有政府官方的自媒體,還包括了一個在疫情下轉行的「日本旅遊部落客」。
4.
你的新聞不是我的新聞
傳統媒體碰到數位轉型時,還面臨到一個挑戰,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調配,和演算法的競爭。
在網路上你應該會常看到這樣的留言「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這句話看似憤怒有道理,但應該不少新聞從業人員,只能看著這句話苦笑。
一家報社,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聞。如果你有經歷過在早餐店翻報紙的年代,可能也有跟我一樣的訓練 — 運用十分鐘吃早餐的時間,看完兩份報紙。
一份報紙最重要的新聞,稱作「頭版頭」。他的意思是,在一整份報紙裡面的第一頁,最上面,寫在報紙名稱附近的新聞。這一則新聞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意味著「這份媒體為昨日一整天,選出來最重要的事件。」裡面有著價值觀判斷和意識形態。換句話說,換個媒體,或是換個媒體的老闆,甚至是換個總編輯,可能都會選出不同的事件。在十幾年前念大眾傳播科系的學生們,都受過這樣的訓練 — 比報。比報訓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各家報紙對於「頭版頭」新聞的選擇。
好,我們現在把傳統「頭版頭」新聞的概念,放在臉書上,會變成什麼呢?
我在課堂上,或是去各大學演講討論「網路媒體識讀」的時候,會告訴學生一個重要觀念「編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項是運用符號和編輯的手法,來決定什麼新聞應該要被看到。而這項工作,現在的競爭對手往往不是人,而是演算法。」
首先,大家不用去質疑「重要新聞沒人報」這件事情。如果你有機會走去便利商店,買一份報紙,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奇怪了?怎麼跟我平常看到的新聞差這麼多?」
以前的媒體,大家是一起看到頭條新聞的,但你在臉書上看到的內容卻完全不是。
這麼說吧,媒體選出來最重要的新聞,放在「頭版頭」,會在你買報紙的當下強迫看到。但是放在臉書上,你可能對他無感,就滑過去了。臉書會判斷這則新聞「大家比較沒興趣」,於是觸及就變低,更少人看到了。
反而是那些會被認為「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的新聞,本來可能只是在報紙裡面的一個小角落的奇聞軼事。你在吃早餐的十分鐘可能根本沒機會翻到,但是因為在網路上「大家用手指投票」的結果,讓臉書認為這是個很多人有興趣的文章,所以才會被你看到。
所以下一次要抱怨的時候,可以把對象轉移到臉書身上,因為媒體的總編輯,可能有跟你有一樣的無奈感。
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件事情有更強的認知。一則重要的新聞,以前媒體可以用很大的力量來推播。可以放在頭版頭,可以發號外,可以大篇幅報導。但現在,他除了下一個「臉書跟你都會一起被騙的標」,或是花大筆錢下廣告之外。幾乎沒有路可以走。
就像上一節所說的,媒體不只要跟媒體搶流量,在這平台上,他要跟所有人搶流量。就算他要下廣告,競爭對手也不只是媒體,更多的是房地產,電商,甚至是網紅業配之類的,以前不會被拿來相提並論,曾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競爭對手。
5.
大家還看報紙嗎?
回到本質的問題,大家還看報紙嗎?如果報紙的工作是要及時傳遞新聞,那個「及時」可能無法挑戰更「即時」的網路。試想假設你買報紙的目的不是為了新聞,那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說傳統媒體都不做數位轉型,這個問題我很難給出明確的論述。因為的確,在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的初期,有很多試行錯誤 (Trial and Error) 都發生過。現實中,有非常多失敗的轉型案例,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有或多或少的轉型成功。所以我們在討論的不是「蘋果日報」這個品牌要收掉了,而是「紙本型態」要在新一波的媒體的典範轉移中成為過去式。
蘋果日報在這一次發的公開信中提到:「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這一段話,很多人認為是搪塞之詞,但他的確也說出了現在媒體的挑戰。這邊,我想邀請大家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這件事情。
在二十年前,如果你想要「下廣告」,廣告大概會「下在媒體」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媒體扮演的角色,是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但是現在,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是哪裡呢?網路還沒起飛,手機還沒普及之前,媒體幾乎壟斷了大家的消息來源。電子媒體因為「媒體的近用性」和「使用頻譜公共財」等因素,扮演了許多重大新聞的傳遞角色。
但現在,你早上睜開眼睛,是打開蘋果日報的官網,公共電視的頻道嗎?還是跟我一樣,看 LINE,刷 IG,看臉書,滑 Youtube 呢?
如果在這些平台上,媒體只剩下品牌,要爭你的眼球得跟其他自媒體平起平坐,獲得演算法的青睞。那麼他也是一個跟你和我一樣,想獲得發語權得看人臉色的單位。
即便他的品牌價值,影響力,依舊在民眾的心中高居不下。但很遺憾的,他的廣告收入來源,得和其他的自媒體分享。還有更令他們的心煩的是,利潤要上繳給他的上游平台:臉書和 Google。
6.
傳播技術與我們
要討論新聞和新聞傳播,勢必得討論傳播技術的發展。在還沒有紙很貴的時候,我們寫的字都很短。當紙越來越便宜,我們也用更長的句子,來留存並傳遞訊息。從詩,到詞,到曲,乃至後來的小說散文。
大家可以想一下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在兩百年前,要多的精簡的寫下,才有機會被傳播出去。但現在我可以這樣一直打一直打,打成一篇臉書長文,完全不用考量用紙成本。這就是一種傳播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傳播的方式。
以前要寫一篇新聞報導,老師會告訴你:「把最重要的事情寫在最前面,用倒金字塔方式撰寫。」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這些原因中甚至包含了技術問題:因為編輯覺得你文章太長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最後一段拿掉。
但現在寫文章呢?
在報紙的年代,標題印在那邊直接進眼球。你對標題有興趣時,可以花半秒鐘的時間移動眼球,開始讀文章。對於一個閱聽人來講,「從標題到閱讀文章」的時間成本極低無比。但在臉書的世界,從按下標題,到你開始舒服的讀文章,要經歷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時間成本變高了,自然而然,吸睛的標題就變得無比重要。
當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你把重點都在第一段全部寫完了,大家拿到資訊拍拍屁股就走。就以前的觀點來說,會覺得無所謂,訊息有傳遞到就滿足了。但現在不一樣,如果大家看完第一段就走,演算法會判定這是個大家不想看的文章,於是就不幫你傳播,「只讓少數人看到這篇文章」。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但其實這背後有很多轉變跟著發生。
在課堂上,因為學生創作的載體在網路上,所以我絕對不會要他們用所謂的倒金字塔方式寫作。在做影片的時候,也不會教他們慢慢鋪陳。演算法是現實的,在你還沒建立風格之前,要跟他競爭,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
連在學校教課,都要打破過往的寫作模式,媒體裡面要做的轉變,大家可想而知。
一篇適合放在「報紙載體」的文章,和適合放在「網路為載體」的文章,絕對是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不同,載體特性的不同,甚至是廣告擺放方式的不同,大大地影響了媒體的產製過程。
如果你認為「反正就一篇文章,紙本和網路都放就好了。」的話,可以試著想想看,多一套邏輯,能用一樣的成本完成嗎?所謂的客觀寫作,平衡報導,有辦法在不同載體上面用相同的模式呈現嗎?
7.
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
最近我演講最常聊的題目,就是談網路媒體識讀。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已經密不可分。所謂的傳統媒體,運用著他多年累積的品牌,慢慢的也在網路媒體深耕。
很多念傳播科系的學生,會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覺得媒體不斷的沒落。但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抱持相反的想法,期望學生能好好的在這個時代發揮長才。
或許這是個傳統媒體沒落的年代,但現在絕對是人類史上「媒體傳播能量」最強的年代。隨著載體和傳播技術的改變,人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我們有更好的傳播工具,也有更公開透明的消息來源。
很多人說「蘋果日報轉型失敗」,其實我沒有這麼同意這句話。相反的,他做了非常多的事情,讓品牌在持續在這個時代繼續發揮影響力。結束紙本的發行,或許就是面對傳播技術的改變,在這條路上的一個重要決策。
對於經歷傳統媒體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痛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蘋果日報全盛時期的年代,看著星光三班上「頭版頭」時,一大早興奮的跑去便利商店買報紙的讀者。若以一個純粹讀者的角度,我會緬懷蘋果日報陪我走過的那段青春歲月。但我相信,新聞從業人員,肯定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紙本謝幕了,品牌影響力依舊在。只是當媒體只在網路上的價值只剩下品牌,他的商業模式,人力資源分配,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是蘋果日報紙本走入歷史的故事,他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給這個時代的一個標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經歷傳播媒體變遷重要時刻的你,多一些探討和省思的面向。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新南向創業 - 福爾摩沙雲創學院 Formosa Incubato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時代- 四個百年企業在數位轉型上慘敗的案例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台灣企業轉型失敗案例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台灣企業轉型失敗案例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轉型產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轉型產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系統出包,再找工程師報修就好?離開台積電後,我看懂的轉型「錯誤思維」】
相信大家從小到大,一定聽過「不二錯」這個概念。在台灣長大的人,大多都有考試經驗,有人從小就很會考試,我們稱呼他們為學霸。但還有一種人,可能每次都考不好,但每次錯的題目都徹底弄清楚,期待自己不要重複犯下同樣錯誤。不犯重複錯誤,看似很簡單,卻是很常見、很普遍的問題。
你可以想像一下,擁有與不擁有這種「不二錯」管理思維的個人或企業,在幾年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差異?簡單講,可能就是成功或失敗的差別。我一直很相信,思維的改變爆發力非常強大。我更相信一家很成功的企業,一定有一些不一樣的管理思維,才會讓這家企業越來越厲害…⬇️⬇️⬇️
💡獨家觀點、隨時掌握!下載商周Plus:https://bwnet.pse.is/VGFGP
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新南向創業 - 福爾摩沙雲創學院 Formosa Incubato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嘉義】智慧零售業服務創新 X 數位轉型系列課程
► 報名連結https://formoremaker.pse.is/393tqx
► 課程資訊:
--3/6經營全球行銷社群小編必學的應對技巧--
► 課程日期:3/6 (六) 09:00-16:00
► 課程大綱:
1.FB與IG行銷不可不知的概念
2.糾正小編常見的錯誤與案例分析
3.社群平台該應用的軟體與APP
4.話題操作與風向帶動應用方式
► 授課講師:王琮瑋 福爾摩沙雲創基地 總監
► 講師經歷:
1.行政院新創基地中區辦公室/經理
2.嘉義縣新創基地/基地總監
3.福爾摩沙雲創基地/首席整合長
4.老司機行銷職能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5.FuckUp Nights Taichung 台中.失敗者之夜 & Xfail /策展人
--3/14透過網站SEO搜尋優化布局全球市場--
► 課程日期:3/14 (日) 09:00-16:00
► 課程大綱:
1.網站信賴指數分析
2.網站主機及網址選擇
3.多國語系建置 (以WP)為例
4.地理位置設定
5.多國語系指定 (hreflang)
6.產品內容設定/優化 (以WP)為例
7.站內連結、站外連結
8.競爭對手分析
9.關鍵字爬取與分析
10 站長管理員成效分析
11.常見的多國語系網站錯誤
12.GOOGLE、Yandex 網站提交
► 授課講師:殷士翔 晟華國際網路行銷公司 行銷講師
► 講師經歷:
1.嘉義就業推廣協會講師
2.中小企業資訊課程講師
3.嘉義縣勞動力資訊職業工會講師
4.中正大學清江學習中心/網路行銷講師
5.吳鳳技術學院/網路行銷講師
6.台灣多元訓練推廣協會-理事/網路行銷講師
7.嘉義縣模板工會雲端應用教學講師
8.勞動力發展屬雲嘉南分屬/網路行銷講師
9.中華網路行銷講師協會/講師
10.AIRNET網路行銷公司/網路行銷講師
11.嘉義基督教醫院/數位行銷講師
12.花蓮慈濟大學/wordpress講師
13.新零售創新趨勢講座/網路行銷講師
14.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網路行銷講師
15.社團法人台灣產訓技能推廣協會/外聘講師
--3/20業務開發必學之行銷技巧--
► 課程日期:3/20 (六) 09:00-16:00
► 課程大綱:
1.業務行銷密不可分
2.善用行銷工具的輔佐
3.自我了解找出自身銷售力
4.銷售心法與客訴處理方案
► 授課講師:陳佩君 帝伊國際公司 行銷顧問
► 講師經歷:
1.帝伊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行銷顧問
2.普萊斯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網路行銷總監
3.愛生製藥Loving Life/品牌顧問
4. 2019 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行銷講師
5. 2019 1111人力銀行-企業大學數位行銷學院/行銷講師
► 課程費用:免費
► 課程地點:嘉義市東區林森東路151號E棟4樓
► 協辦單位:嘉易創創育中心
► 注意事項:
1.因應肺炎疫情,請自備口罩且全程配戴,入場時請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及酒精消毒,體溫異常者則禁止入場,也請盡速就醫,謝謝大家配合!
2.報名成功者請珍惜寶貴資源,勿隨意缺席。
►企業課程補助與其他政府計畫,詳細請預約諮詢詢問: https://formosa.pse.is/message
►聯絡資訊:
1. 電話:04-22232385 陳專員
2. 信箱:edu@formore-maker.com
► 加入LINE@生活圈,即時獲知最新訊息: https://formosa.pse.is/FI_LINE
----
#FormosaStartUp #FormosaIncubator
#NiEA #EnterpriseSocialMediaOffice #TWESMO #NDTA #StartupTerrace #福爾摩沙雲創學院 #福爾摩沙雲創基地 #行政院中區新創基地 #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 #勞動力發展署 #新南向創業 #瑞慶創客科技 #老司機行銷職能事務所 #林口新創園 #新創總會 #數位轉型加速器 #領袖企業 #新北市 #林口 #國際創業基地
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轉型產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 失敗案例 #金融業數位轉型案例 #數位轉型台灣 #數位轉型ppt #疫情數位轉型案例 ... https://www.apac-aiot.org/post/中華亞太智慧物聯發展協會數位轉型大會-aiot數位轉型產業 ... ... <看更多>
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轉型產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 失敗案例 #金融業數位轉型案例 #數位轉型台灣 #數位轉型ppt #疫情數位轉型案例 ... https://www.apac-aiot.org/post/中華亞太智慧物聯發展協會數位轉型大會-aiot數位轉型產業 ... ... <看更多>
台灣數位轉型失敗案例 在 數位時代- 四個百年企業在數位轉型上慘敗的案例 的推薦與評價
我申請門號從台灣大哥大攜出至遠傳電信。那是剛開通。 富邦蔡明忠跟他的老子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學習金融與銀行。 那裡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