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遠是台灣人的台灣!
今年是 #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一百年,官方及民間籌備的很多活動,都被疫情打亂了。不過,在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的當下,面對COVID-19全球疫情的挑戰,反而更具有啟發意義。
一百年前,蔣渭水醫師把臺灣擬人化,診斷出臺灣罹患了「知識營養不良症」,當務之急就是要灌輸大量的知識文化。所以蔣渭水醫師及許多文協知識份子,用演講、讀報,甚至看電影等方式來推動 #新文化運動,希望透過知識的提升喚醒臺灣人的自我意識,認識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起身來抵抗壓迫、追求自治、 #追求自由。
在那個年代,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籌組了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與倡議風起雲湧,在不同的領域追求解放,例如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 #政治解放;維護農民工人利益的 #階級解放;批判父權結構與社會制度的 #婦女解放,這些都是為了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平等、自治的台灣。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再的回顧這段歷史,正是因為曾經有一群推動文化運動的人物,在困苦的年代逆風而行,用一輩子、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這些價值。
一百年後的今天,回想起蔣渭水的解方、文化協會先人的奮鬥──我們同樣需要大量的知識、文化來啟蒙、建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才有足夠的力量決定自己的命運。
我很認同蔣朝根老師說的,文化是持續不斷的進行式,我們應該不停地思考,如何提升整體文化,讓臺灣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不過,在當前資訊超載的時代,仍存在許多資訊、知識不平等的現象,我們需要更多文化的維生素,才有助於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林承俊副校長也提到,林獻堂先生如果還在世,對於台灣的民主與言論自由可能會很開心,但對於當今政壇空談相忍為國、大局為重,卻缺乏彼此合作與犧牲自我的精神,可能會感到感慨。
在這紛亂的時代,過去的歷史記憶是幫助我們走向下一個百年的關鍵。當前台灣社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如何穩固台灣的民主、自由、和平、與多元價值,是我們需要一起思考的課題。 #蔣渭水在文化協會成立大會上說:「 我們台灣人手中,掌握著世界和平的第一把鑰匙!」這象徵著台灣人當家作主的渴望,在民族自決的基礎上, #為世界和平貢獻一份心力。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台灣雖然遭受不同外來政權的殖民,但勇敢的民主運動先賢們,也因此看見了 #台灣民族認同 建構的契機。
我常說三個共ㄖㄨㄥˊ,共容、共融、共榮。第一個共容代表包容,包容是自由的基礎,能夠包容以後才會融合;能夠融合以後,大家才能團結合作達到光榮,所以要「#共容 」、「 #共融 」「#共榮 」,這是我們台灣社會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精神其實也體現在我們今天所在的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日治時代這裡是『北警察署』,這是代表日本政府施行威權統治的地方。但從1998年開始,歷經三位市長,籌備、修復一直到我的任內開館,成為發揚新文化運動精神的基地。
讓我們一起銘記這段歷史,向當代的臺灣人訴說百年前文協前輩們的故事,鼓勵大家勇於面對挑戰、追求新知,深耕自我文化的核心價值。
國家的力量在於全體國民。文化協會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是不懼怕外來者的壓迫與統治、勇敢追求民主與自由的決心,這個精神,由我們接棒下去, #讓自由的島國航向下一個一百年。
台灣,永遠是台灣人的台灣!
#文協百年
#新文化運動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今天還有一場「霧峰林家與臺灣...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柯文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經典回顧】你必須認識的台灣民主啟蒙先驅:林獻堂、蔣渭水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高一歷史科題目卷 的評價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涓滴不倦,終成巨流」
今天參加我的好朋友邱萬興(小邱)的新書《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發表會,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游錫堃院長及許多民主前輩齊聚一堂,一起紀念35年前,在戒嚴時期,民進黨人突破重重難關,冒著「此去無回」的風險,成功組黨的歷史。
小邱用影像與文字,詳細記錄民進黨人的膽識、熱情、智慧與包容。民進黨的創黨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有醫師、律師、老師、學者,也有平凡的政治工作者、家庭主婦,大家一起面對種種挫折與挑戰,一起把力量集中,衝破黨禁,迎來民主政治的曙光。
我們與國民黨不同,今天的國民黨仍在懷念過往「一中」的美好年代,民進黨則是在開創台灣未來希望的新時代。我們不只承擔歷史給我們的責任,我們還承擔台灣人民的國家未來的期盼。
我想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這一代及下一代的民進黨人理解到,我們有更多的任務要完成,我們要記取這個政黨一路以來所累積的智慧,努力往前走。
照片來源:民主進步黨
==
《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
〈推薦序〉桃園市長鄭文燦
1986年9月28日,歷史上的一天,台灣本土的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於台北圓山飯店成立,台灣民主化的腳步,從這一刻開始,展開與執政當局的拔河競賽。
民主進步黨組黨消息傳來,我當時仍是台灣大學電機系二年級的學生,我第一個反應是:. 「台灣是不是真的要改變了?」、「執政當局是不是會不承認,甚至直接解散這個新生的政黨?」、「台灣民主化是否已經露出曙光?」興奮、期盼、不安、恐懼,各種思緒心情,非常亂雜,交織在一起。不過,還來不及整理好心情的時候,歷史的巨浪,已經迎頭而來。
原本,在台北圓山飯店召開的是「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會員大會,在臨時動議中突然提案組黨,並連署通過。看似臨時起意的組黨行動,其實不是。從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黨外公政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就把組黨當作最重要的目標,從組黨十人秘密小組到建黨十八人工作小組,創黨的民進黨人做好的準備,有準備入黑牢,也有準備前仆後繼完成任務,總之,在悲壯與使命的心情下,又要保密周全,防止消息走漏,而且必須與情治單位捉迷藏,最終才能踏出石破天驚的這一步。
當然,1986年民主進步黨的成立,短期是追溯到黨外民主運動,從自由中國、大學雜誌、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中期可以繼承白色恐佈時代反抗份子反對獨裁、地方反國民黨的黨外力量。遠期,可以反思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包括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民眾黨、台灣農民組合、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這是歷史的資產。
當時,參與創黨的民進黨人,對於1979年美麗島事件大逮捕仍記憶猶新,許多人抱著此去無回的決心參與組黨。所幸,台灣人民已經累積了巨大的支持能量,國民黨政府被迫於隔年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終結長達38年的戒嚴令。涓滴不倦,終成巨流,獨裁統治終究抵不住眾聲喧嘩,台灣人百年來追求的出頭天的悲願,在此刻,迎來民主的曙光。
黨外民主前輩經歷過獨裁者殘酷的追捕、打壓、監控,以及黑牢酷刑的折磨,但他們如同壓不扁的玫瑰,在越是貧瘠的土地上,越能開出越燦爛鮮紅的玫瑰。
小邱,正是這片玫瑰花海的紀錄者。我與小邱的緣分,始於學生時代。在那個社會力迸發的時代中,我與校園的夥伴一起,爭取「大學自主」,發起「大學改革請願團」,赴立法院請願修正《大學法》。從這時開始,我就成為小邱鏡頭中的常客。那時小邱給我的印象,是個才華洋溢,活力充沛的大哥。白天在街頭衝撞,捕捉街頭運動的光影瞬間,晚上則挑燈夜戰,幫黨外雜誌美工設計、做傳單、布條。當時的街頭運動,充滿肅殺的氛圍,隨時都有被鎮壓的危險;而黨外雜誌則是時常被政府查緝,編輯人員屢屢被情治單位跟監、恐嚇。然而,小邱爽朗的笑聲卻不存在恐懼、擔憂,彷彿一切充滿希望。
隨後,我參與野百合學運,深刻投入民主改革。學運之後,懷抱著改革社會的熱情,我加入民主進步黨,希望延續民主運動的能量,改變台灣。在民進黨擔任幕僚期間,我有更多機會與小邱共事。小邱與我曾一同在1994年省長選舉中替陳定南先生製作文宣,他的設計及排版充滿力道,民進黨的選舉文宣主要是訴求改革、進步,並開創新的政治文化。小邱的妙手把這股新生的力量具體轉化為圖像設計,再加上他平時勤奮地為各個街頭運動、選舉活動留下的照片,結合生動的照片與力量充沛的設計,文宣總是第一眼就能吸引選民的目光,讓人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2009年,我臨危受命,參選桃園縣長,從投入選舉到投票日只剩58天,我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製作出文宣,加深選民對我的印象。還好小邱很快幫我整理出我過去的照片,我這才驚覺,原來我從學生運動、當兵、擔任幕僚、參選議員到擔任新聞局長,青春年華的樣貌竟都收錄在小邱的相機裡,從我大學時青澀、瘦弱的窮學生模樣,到以小搏大、力戰強敵的「胖周瑜」,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影像紀錄的功力。當然,我只是他鏡頭中的一個小人物,小邱記錄了整個民主世代,整個街頭運動的迸發,為台灣民主的關鍵年代留下珍貴又精確的紀錄。
還好有小邱,讓我們今天能得以窺見民進黨組黨的秘辛,以及黨外運動的關鍵過程。這些年,小邱致力於傳承歷史,努力出版、策展,讓更多歷史事件及人物,能被年輕一代認識、追憶,讓我們的下一代理解到,台灣當前的民主與自由,其實得來並不容易。我相信,小邱會記錄民主、記錄台灣,小邱手中的快門,已經按出了台灣的歷史光影,可以載入史冊,成為這塊土地珍貴的記憶。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年輕人造浪,大家一起跨出台灣下一步】
非常感謝蔡總統、各界先進和許多年輕朋友們今天一同見證青平台基金會「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及「民主治理學院」的成立;也感謝許多跨世代、跨領域的夥伴,參與一整天的「台灣.下一步.永續民主」論壇。
今年是「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起、以及「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同時也是台灣總統直選二十五周年。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知道,民主是台灣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的百年追求。
青平台的「下一步」行動,也有我三十年來參與民主運動和治理的反思,以及對於「再民主化」的追求。
我曾是野百合運動的一份子,曾在智庫學習公共政策,也曾投入公投民主、非核家園的倡議,參與推動憲改和婚姻平權;個人有幸曾擔任立委並兩度擔任政務官,更體會理想需要透過民主治理,帶動社會一起來把「現實」翻轉為「實現」。正因為許多我們年輕時追求的社會改革都還是現在進行式,民主未來更面臨許多挑戰,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前進,而且不是一個人前行,而是要邀請跨世代、跨領域、體制內外的朋友們一起前行。
因此,青平台下階段的目標,我們將以「永續民主研究中心」持續倡議和推動「永續民主」;我們也將在城中區設立名為「下一步」的新空間,成立「民主治理學院」,作為民主共學平台,歡迎所有對公共治理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共學,一起思考台灣社會的下一步,希望為台灣孕育下一世代的人才。
很感動今天聽到蔡總統在致詞時說:「台灣不會停止思考,台灣也不會停止轉型,台灣就是一個這樣的國家,完成了一個目標就往下一個目標前進。每一代的台灣人都有一個最嚴肅的使命,就是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給下一代。尤其是政治人物,我們為日常的公共事務繁忙之餘,也不能忘記我們有責任為台灣提出願景。」這是蔡總統的期許,相信也是野百合世代到太陽花世代許多跨世代朋友的共同信念。
希望青平台拋磚引玉的行動,能夠啟動新一波的社會討論,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辨、共學、共創。希望我們能為台灣年輕人造浪,讓年輕世代不論在產業、在政治、在地方、在公民社會裡,都能勇於想像未來,更能實踐理想。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今天還有一場「霧峰林家與臺灣」特展,馬總統今天也特別出席。除了讚揚林家的歷史文物之外,也希望民眾能多了解台灣歷史的發展。不過,林家後代卻當面向總統反映,這些重要的歷史,還是沒有被充分揭露與尊重。希望未來政府能編修出、更完整的台灣歷史。
不管是這份字跡斑黃,從未公開展示的林獻堂日記真本;或是一張張罕見難尋的台灣近代重要人物的歷史照片,都見證了霧峰林家與台灣近代史密不可分的關係。上午總統馬英九出席這場「霧峰林家與臺灣」特展,也讚揚這些展出的歷史文物,對了解台灣歷史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馬總統讚揚霧峰林家的林朝棟,協助劉銘傳抗法有功,開啟台灣現代建設;林祖密出錢出力幫助國父建立民國;而林獻堂更是領導台灣人抗日,籌組台灣文化協會,鼓吹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不過,籌辦這次特展的發起人也是霧峰林家後代遺憾的說,這些重要的歷史,沒有被充分揭露與尊重。
霧峰林家點出政府忽視台灣近代史的編撰,而國史館日前更坦承台灣逐漸喪失對國家歷史的論述權,今年剛好建國百年,國史館也將訂下目標,來積極著手編修「百年民國史通鑑」,呈現完整的台灣歷史。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經典回顧】你必須認識的台灣民主啟蒙先驅:林獻堂、蔣渭水 ... 的推薦與評價
1921年1月,林獻堂首次發起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同年7月,由蔣渭水起草的台灣文化協會也正式成立。 ... 天下雜誌video|深度 人物 專訪. ... <看更多>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高一歷史科題目卷 的推薦與評價
內容與林獻堂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相呼應(D)「廢除特別統治」係指統治者由武官改為 ... 書可知林少貓要求高度自治(D)林少貓是抗日模式由武裝過渡到非武裝的關鍵人物. ... <看更多>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人物 在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日治時期台灣反抗運動,從武力反抗轉為非武裝反殖民運動的轉淚點。 . 192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