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全近年體質明顯轉好】
今年味全前三季合併營收154.32億元,年增6.36%,累計稅後淨利12.92億元,年增26.56%,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2.55元,亦高於去年同期的2.02元,並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味全 #營收 #EPS
味全eps 在 中央社財經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味全累計前3季營收新台幣154.31億元,年增6.3%,毛利率31.12%,今年在處分埔心牧場閒置資產業外認列挹注下,前3季稅後盈餘12.91億元,EPS為2.55元,其中第3季EPS為0.25元。台灣本業虧損也逐步收斂中
#味全
味全eps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損益表中了解獲利
GAAP舊制:Income Statement(利潤表)
IFRS制: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綜合損益表(民國102年後採用)
從損益表中了解公司的獲利來源,才能正確評估公司的合理價。
❄「損益表」是一家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因為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所收到的金額,扣除進貨成本、營業費用、加上營業外的收入和減掉營業外支出,所呈現出淨利或淨損等經營狀況的報表。
「損益表」是比較簡單的財報,它表達的就是「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採用IFRS後的綜合損益表上主要科目有營業收入合計、營業成本合計、營業毛利、營業費用合計、營業利益、營業外收入和支出、稅前利益、所得稅費用、本期淨利、其他綜合損益、每股盈餘等。
☆損益表上主要科目說明
⑴營業收入合計: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所應該收到的金額。又稱為銷貨收入。
營業收入減銷貨退回及折讓=營業收入淨額
營業收入金額增多,表示景氣擴張、生意興旺,利潤有機會增多;營業收入金額減少,代表市況競爭激烈或景氣進入收縮期。
⑵營業成本合計:生產產品的原料成本或提供勞務的成本支出。又稱為直接成本。
這部分成本包括:購買原物料、生產及製造設備的必要支出,生產線工作人員的工資、加班費和獎金,包裝和運送成本,產品權利金或商標費用。
⑶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後,得到正數稱為營業毛利,負數則稱為毛損。
有競爭力的公司,除了營業收入高,營業毛利也會比較高。
⑷營業費用:過去某段期間內,產品銷售或提供服務時所應負擔的管理和銷售等費用,又稱間接成本。企業間接成本大致上有:內勤員工薪資、辦公室租金、修繕費、退休金等管理費用。開發新產品的研發費用,銷售費用,不動產的房屋稅、地價稅及汽車牌照稅等稅捐、折舊和攤提。
⑸營業利益:又稱為營業淨利。
營業毛利減營業費用後的數字,若是正數稱為營業利益,若是負數則稱為營業損失。
公式:營業毛利-營業費用=營業利益
⑹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非因經常營業活動所發生之收益和支出。
⑺稅前淨利
營業利益扣除業外支出或加入業外收入後就是稅前淨利。
⑻稅後淨利
107年起所得稅率已修改為20%
稅前淨利扣除應繳稅額後就是公司在過去這段時間的利潤。
對投資人來說,一家公司源源不斷的創造獲利才是好企業,好的管理人善於管理成本和費用
來獲得穩定利益,基於會計原則的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投資人估算合理買入價時著重在有預測價值的營業利益,而將業外收益排除在外。
因此公開資訊觀測站將營業利益和業外收入清楚列表,供投資人更容易掌握公司獲利來源。
查詢方式:
▶公開資訊觀測站官網→匯總報表→財務報表
→採用IFRs後→各產業EPS統計資訊
以下舉例食品股的味全(1201)來看看:
在「各產業EPS統計資訊」表中
①市場別:上市
②產業別:食品
③年度:108年
④季別:2(季)
味全108年前6個月,基本每股營餘有2.31元
但營業利益只有164,888仟元,扣除業外損失和20%稅後,本業每股獲利只有0.21元。
長期投資人在評估投資合理價時,應剔除一次性收入。
官網:
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163sb19
味全eps 在 [新聞] 味全台灣營運「太陽出來了」 Q2獲利近三-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4779959
味全台灣營運「太陽出來了」 Q2獲利近三季新高
味全(1201)13日公布第2季財報,營收46.1億元,稅後純益8,277.3萬元,年增71.1%,
每股純益(EPS)0.16元,獲利和EPS皆為近三季新高。
味全總座張教華今年股東會曾表示,今年首季終結20季虧損,台灣市場可說「太陽出來了
」;今年第2季獲利也頗為亮眼,顯示味全走過滅頂風暴,營運可說愈走愈穩。
味全今年上半年財報,營收85.9億元,稅後純益1.08億元,年減90.7%,每股純益為0.21
元;味全表示,主要因去年第1季認列處分埔心牧場的業外收益,今年則無此因素,因此
上半年對比去年同期獲利大幅減少。
味全也提到,今年第2季表現不錯,主要因台灣市場疫情趨緩,使業績成長,而中國大陸
仍有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水災影響,移動人口變少所致。
若看今年下半年,台灣市場若無疫情因素影響,加上第3季為飲料旺季,有望持續成長。
至於大陸市場,張教華曾表示,大陸受疫情影響,今年前五個月營業額衰退13至14%,衰
退較大是B2B業務通路,7月是飲料旺季,銷售也開始穩定。
大陸消費者對於健康意識和品質比以前要求高,品牌策略會走向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等高
端市場,將規劃新品牌,期望能出現銷售爆發力,今年大陸市場有望小幅成長。
味全在大陸目前有蘇州廠、杭州廠以及廣州廠以及北京廊坊廠,其中廣州廠因應飲料旺季
,今年8月有望投產,現有果汁生產線主要生產「每日C」;蘇州廠建廠中,預計2022年3
月投產,仍在規劃產量中,將生產酸奶、乳酸菌等飲料,產量規劃中。
評論:
太陽出來了!味全正式走出滅頂風暴,營運愈走愈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37.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99547579.A.99C.html
※ 編輯: charloette (114.38.37.79 臺灣), 09/08/2020 14:46: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