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特別畫這張對照圖
打小孩快速又簡單
但是可能造成孩子的無形陰影
可能哭一下摸一下就被打
孩子想嘗試的勇氣漸漸被剝奪
甚至可能是造成發育遲緩的原因
不打小孩的確真的很累人(嘆氣)
尤其是大人要耐心的觀察溝通
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
不像打小孩幾秒鐘結束 大人也輕鬆
卻可能造成小孩累積的傷痕
我們大人至少可以自我解決壓力
雖然這樣真的精神耗費太大
導致我會用吃東西或捏自己來紓壓
副作用是肥胖的危機XD
或許會有人覺得我不會教小孩
還浪費時間耗在那邊
覺得不打小孩就不是媽媽(爸爸)
我只能說不一定適用每個家庭
我們堅持到現在四年了(也肥四圈了)
還是想繼續努力
-
推薦轉貼文章
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
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當孩子出現哭鬧、情緒無法控制等行為時,是因為他被下層腦掌控了。
如果家長的管教方式是打罵、威脅、恐嚇,孩子的下層腦就會被活化,而進入反射性的攻擊或逃開模式。
家長的管教方式就對大腦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以施工中的房子來解釋孩童的大腦,大腦就像是有上下兩層樓的房子,下層的腦由「腦幹」與「邊緣系統」組成。「腦幹」掌管了呼吸、心跳、血壓等等人類生存的必須機制,「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與杏仁核,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覺得受到威脅就咬人、生氣就拿東西丟人,便是由「爬蟲類大腦」(下層腦)來掌控的行為。上層的腦由各種大腦皮質組成,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發展同理心、道德判斷等功能,這些也都是家長希望孩童能夠發展的技能。
-
打孩子的風險在哪?
一、 透過暴力,無法教會你想教孩子的事
通常長期被暴力對待的孩子,有三種發展:
第一種是,失去自我 – 挫敗的人生
他因為非常地恐懼與害怕,自我變得很小,所以在跟人的關係,變得退縮。 而當大人用更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只會累積更多的恐懼與挫敗經驗。而讓他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第二種是,認同暴力 –「我夠強,別人就會聽我的。」
我在學校,常常看到孩子有反覆出現的侵犯界線或暴力行為,我除了去問:「在那個時候,你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那麼生氣?」
我還常問:「你從哪裡學來的,在你小時候,誰打過你?」
孩子永遠會講出一個他在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對他造成的傷。
屢試不爽,百發百中。
即便孩子現在還沒有行為問題,他在日後,有非常高的機會,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因為他學到的是:「我不需要尊重別人,只要我夠強壯,我就可以讓別人聽我的話。」
而這與最開始想要教孩子「乖一點」、不要闖禍的目的,往往是背道而馳。
第三種、 自我麻痺痛苦 – 處罰效力的遞減
為什麼暴力的互動,總是越演越烈呢?
孩子若長期在一個被暴力對待的情境,如果擺脫不了,除了退縮、認同暴力,還有個可能性,就是 隔絕、麻痺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我不在意、我沒有感覺。」不那麼痛苦,才有可能活下來。
而大人看見一個孩子,好像對於管教或責罵「不痛不癢」,會再次加強管教的強度,而形成「你打得越兇,我越無感」的互動。
但傷害並非因為告訴自己「沒有感覺」,就沒有造成傷害,而是壓到心裡面更深處。
二、 核心:建立在羞愧感與恐懼的教育 – 以親子關係作為代價。
我問過很多身邊的親友:「那時候你被打,你現在想起的會是什麼?」
大多數的回答幾乎都是:
「當時沒有人幫我。」
「我真的不知道我錯在哪。」
「我真的覺得,我的爸媽是不愛的。」
「我到現在都覺得我是個很糟糕的人。」
幾乎所有孩子學到的,都是「我不好、我是很糟糕、沒有價值的。」而這樣的孩子,會對於他真正需要改進的事情,有巨大的無力感, 因為他光要面對挫敗的自己就來不及,更沒有力氣去學他應該學的事情。
『可是會不會孩子,真的學會警惕,或者變得更加優秀?』我猜有爸媽會這樣問。
我的回答會是:「身體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即便孩子真的因為這樣變得很「優秀」,但他的心中,永遠有一個沒有自信、哭泣的孩子。
「打」小孩前想一想
但我說,退一百步,如果你不打小孩真的痛不欲生,我提供幾個「打」小孩前的思考原則:
一、 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打」小孩的目的、自己的狀態
不在失控的情況下打小孩。
如果自己真的氣到不行,手已經揮起來的時候,請深呼吸一口氣,暫時離開衝突的現場,然後問自己:
「我是在發洩情緒?還是真的要教他?」
「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一定要透過「打」的方式才能達到?」
通常問過自己之後,就更有機會能夠說出:
「爸爸現在很生氣,因為你的行為已經造成別人困擾,對你自己也沒好處。」或是
「現在我非常生氣,我很害怕我會說出或做出傷害彼此關係的事情,所以半個小時之後,我們再來談。」
如果你還是有非得不打的理由,請告訴我。
而我也相信,就算你想過這些問題,真的還是需要手起刀落,關刀也會變成指甲剪。
二、 帶著關愛的處罰
我這裡說的,絕對不是那種:「我是為了你好,才會打你 /罵你。」這種以愛當做糖衣的處罰。
而是當我們氣到想打孩子的當下,往往都有一個「希望孩子更好」的原因。如果可以,能不能直接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例如:
「我對你很生氣,因為你超過約定的時間回家一個小時,讓我感覺你並不重視我們的約定,而且我會非常擔心你的安危。」
我曾經在引導一對親子對話的過程中,聽過一個長期被家暴的孩子說過:「我媽之前從來沒有告訴過我,我錯在哪裡。」然後就感動到流下眼淚。
因為過去他從來不知道,原來媽媽的嚴格背後,原來是對自己的期許、不放棄,以及滿滿的愛。
對於長期在權威管教文化底下長大的人,要在身為人父人母時,選擇沿用過去的習慣,用高壓、權威的方式管教,是一條比較「容易的路」。
但簡單的路,往往不是因為他最「正確」,而是因為:「如果不選擇這條熟悉、容易路,我不曉得那個我沒有去過的世界,是長什麼樣子。而我,又該如何面對?」
-
#國際不打小孩日
#嘗試今天不打
#或許會明天也不打
#大後天也沒打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打電動打球打哈欠好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晚梁文道陶傑那件事,還是漏了很多東西未講得清楚。梁文道是有哲學根底,一向思維都相當準確。但這件事他未能從基本上原理去講,只是用一些比較學術上的講法。陶傑是讀文學的,所以他的論理其實可以不用看。我從來都不覺得他講小農DNA有何意義。他意圖反駁梁文道話以前有人講民族性,也有些書講民族性。但講那些東西是...
「大後天也沒打」的推薦目錄:
大後天也沒打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 #國際不打小孩日
特別畫這張對照圖
打小孩快速又簡單
但是可能造成孩子的無形陰影
可能哭一下摸一下就被打
孩子想嘗試的勇氣漸漸被剝奪
甚至可能是造成發育遲緩的原因
不打小孩的確真的很累人(嘆氣)
尤其是大人要耐心的觀察溝通
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
不像打小孩幾秒鐘結束 大人也輕鬆
卻可能造成小孩累積的傷痕
我們大人至少可以自我解決壓力
雖然這樣真的精神耗費太大
導致我會用吃東西或捏自己來紓壓
副作用是肥胖的危機XD
或許會有人覺得我不會教小孩
還浪費時間耗在那邊
覺得不打小孩就不是媽媽(爸爸)
我只能說不一定適用每個家庭
我們堅持到現在三年了(也肥三圈了)
還是想繼續努力
-
[推薦文章]
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
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當孩子出現哭鬧、情緒無法控制等行為時,是因為他被下層腦掌控了。
如果家長的管教方式是打罵、威脅、恐嚇,孩子的下層腦就會被活化,而進入反射性的攻擊或逃開模式。
家長的管教方式就對大腦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以施工中的房子來解釋孩童的大腦,大腦就像是有上下兩層樓的房子,下層的腦由「腦幹」與「邊緣系統」組成。「腦幹」掌管了呼吸、心跳、血壓等等人類生存的必須機制,「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與杏仁核,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覺得受到威脅就咬人、生氣就拿東西丟人,便是由「爬蟲類大腦」(下層腦)來掌控的行為。上層的腦由各種大腦皮質組成,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發展同理心、道德判斷等功能,這些也都是家長希望孩童能夠發展的技能。
-
打孩子的風險在哪?
一、 透過暴力,無法教會你想教孩子的事
通常長期被暴力對待的孩子,有三種發展:
第一種是,失去自我 – 挫敗的人生
他因為非常地恐懼與害怕,自我變得很小,所以在跟人的關係,變得退縮。 而當大人用更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只會累積更多的恐懼與挫敗經驗。而讓他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第二種是,認同暴力 –「我夠強,別人就會聽我的。」
我在學校,常常看到孩子有反覆出現的侵犯界線或暴力行為,我除了去問:「在那個時候,你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那麼生氣?」
我還常問:「你從哪裡學來的,在你小時候,誰打過你?」
孩子永遠會講出一個他在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對他造成的傷。
屢試不爽,百發百中。
即便孩子現在還沒有行為問題,他在日後,有非常高的機會,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因為他學到的是:「我不需要尊重別人,只要我夠強壯,我就可以讓別人聽我的話。」
而這與最開始想要教孩子「乖一點」、不要闖禍的目的,往往是背道而馳。
第三種、 自我麻痺痛苦 – 處罰效力的遞減
為什麼暴力的互動,總是越演越烈呢?
孩子若長期在一個被暴力對待的情境,如果擺脫不了,除了退縮、認同暴力,還有個可能性,就是 隔絕、麻痺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我不在意、我沒有感覺。」不那麼痛苦,才有可能活下來。
而大人看見一個孩子,好像對於管教或責罵「不痛不癢」,會再次加強管教的強度,而形成「你打得越兇,我越無感」的互動。
但傷害並非因為告訴自己「沒有感覺」,就沒有造成傷害,而是壓到心裡面更深處。
二、 核心:建立在羞愧感與恐懼的教育 – 以親子關係作為代價。
我問過很多身邊的親友:「那時候你被打,你現在想起的會是什麼?」
大多數的回答幾乎都是:
「當時沒有人幫我。」
「我真的不知道我錯在哪。」
「我真的覺得,我的爸媽是不愛的。」
「我到現在都覺得我是個很糟糕的人。」
幾乎所有孩子學到的,都是「我不好、我是很糟糕、沒有價值的。」而這樣的孩子,會對於他真正需要改進的事情,有巨大的無力感, 因為他光要面對挫敗的自己就來不及,更沒有力氣去學他應該學的事情。
『可是會不會孩子,真的學會警惕,或者變得更加優秀?』我猜有爸媽會這樣問。
我的回答會是:「身體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即便孩子真的因為這樣變得很「優秀」,但他的心中,永遠有一個沒有自信、哭泣的孩子。
「打」小孩前想一想
但我說,退一百步,如果你不打小孩真的痛不欲生,我提供幾個「打」小孩前的思考原則:
一、 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打」小孩的目的、自己的狀態
不在失控的情況下打小孩。
如果自己真的氣到不行,手已經揮起來的時候,請深呼吸一口氣,暫時離開衝突的現場,然後問自己:
「我是在發洩情緒?還是真的要教他?」
「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
「一定要透過「打」的方式才能達到?」
通常問過自己之後,就更有機會能夠說出:
「爸爸現在很生氣,因為你的行為已經造成別人困擾,對你自己也沒好處。」或是
「現在我非常生氣,我很害怕我會說出或做出傷害彼此關係的事情,所以半個小時之後,我們再來談。」
如果你還是有非得不打的理由,請告訴我。
而我也相信,就算你想過這些問題,真的還是需要手起刀落,關刀也會變成指甲剪。
二、 帶著關愛的處罰
我這裡說的,絕對不是那種:「我是為了你好,才會打你 /罵你。」這種以愛當做糖衣的處罰。
而是當我們氣到想打孩子的當下,往往都有一個「希望孩子更好」的原因。如果可以,能不能直接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例如:
「我對你很生氣,因為你超過約定的時間回家一個小時,讓我感覺你並不重視我們的約定,而且我會非常擔心你的安危。」
我曾經在引導一對親子對話的過程中,聽過一個長期被家暴的孩子說過:「我媽之前從來沒有告訴過我,我錯在哪裡。」然後就感動到流下眼淚。
因為過去他從來不知道,原來媽媽的嚴格背後,原來是對自己的期許、不放棄,以及滿滿的愛。
對於長期在權威管教文化底下長大的人,要在身為人父人母時,選擇沿用過去的習慣,用高壓、權威的方式管教,是一條比較「容易的路」。
但簡單的路,往往不是因為他最「正確」,而是因為:「如果不選擇這條熟悉、容易路,我不曉得那個我沒有去過的世界,是長什麼樣子。而我,又該如何面對?」
-
認真看完這漏漏長文字的爸媽
代表有正視這個問題
我們給自己拍拍手👏👏👏👏👏
-
#國際不打小孩日
#嘗試今天不打
#或許會明天也不打
#大後天也沒打
#大大後天忘記怎麼打
#打電動打球打哈欠好了
人本教育基金會
大後天也沒打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昨晚梁文道陶傑那件事,還是漏了很多東西未講得清楚。梁文道是有哲學根底,一向思維都相當準確。但這件事他未能從基本上原理去講,只是用一些比較學術上的講法。陶傑是讀文學的,所以他的論理其實可以不用看。我從來都不覺得他講小農DNA有何意義。他意圖反駁梁文道話以前有人講民族性,也有些書講民族性。但講那些東西是沒有意義的。第一,這是犯了訴諸權威的謬誤,而且還是過時的權威。這些種族主義或者民族主義的歧視,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覺得日本人是不用提防的,他們覺得打空戰也不用提防日本人,因為日本人全都近視,是不能瞄準到對方。結果開戰的時候,當然很「大鑊」。去到1980年代,仍有歧視認為海地人是三大愛滋病的可疑人之一。這是一種偏見。
首先,陶傑的小農DNA是含義不清,也沒有解釋能力的東西,但他卻把視作為很多問題的答案。像大陸有人撞車,或橋塌下來是因為小農DNA的問題。土豪也是小農DNA,這是甚麼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是不含任何準確意義。
第二,當中的大錯是甚麼呢?他們一講民族性,那是決定了一個人某一種非主要的性格,而決定不到主要的性格。舉例,我附近住了一個印度人,那你只會想到他會不會燒很多香,拜神,是不是經常吃咖哩。這只會影響到一個的外圍的特性,但影響不到一個人的核心性格。一個人的核心是由先天和後天而成的,那是人性的大辯論,普遍認為先天的影響較大,後天是提供機會讓先天發展出來。先天已和民族完全無關,但後天最重要的父母養育是怎樣。如果自少經常暴力虐待,很難心理健康的。然後文化背景已經是外圍的影響了,因為它決定不了一個人的性格。如果請一個人,那是blue blood,那我會知道那是一個有錢有教養的人。一個屋村出身的人,也是一個好的形容,因為若他來是做一份高級的工,那你會想像到他是聰明和艱苦奮鬥的人。如果我告訴你,那是一個中國人,那你所知道的只是他應該會講中文,他應該會食咸魚臘腸,但你是不能知道他最重要的特質。如果一個人是港大一級榮譽畢業,你大約知道那個人是否聰明。但一個人好壞善良與否,是完全不能用民族性來解答。一用來解答,那你即是指整個民族都是壞人或蠢人。那是錯的,因為所有民族都有好人壞人,所有民族都有聰明和蠢人,所有民族都有勤力,有人懶散。用民族性這外圍因素去解答一個人的核心特質,那是種族主義。陶傑就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那些說話,也得罪菲律賓幾次。奧巴馬話racism is in our DNA,正正就是陶傑這種人。因為我們如果不會思考,很易會墮入racism陷阱中,那是dna的一部分。他同樣是sexist,甚麼東西都想到性方面。
相關討論:
http://forum.memeh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4297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大後天也沒打 在 打棒球去了(簡單版然後隔天大後天大大後天我的手痠爆了 的推薦與評價
Nomind Wu and 2 others like this. Nomind Wu, profile picture. Nomind Wu. 棒球我也可以. ... <看更多>
大後天也沒打 在 我們的民謠小鎮第二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也沒有 什麼前天也過去了昨天也過去了今天也過去了明天也過去了後天也過去了 大後天也 過去了反正後來那些BlaBla 後來都過去了想要做的事太多做了的 ... ... <看更多>
大後天也沒打 在 [實況] 2023/03/04 09:00 熱火VS 尼克- 看板MiamiHeat 的推薦與評價
先發
Bam Love Butler Herro Gabe
文字:
https://www.nba.com/game/nyk-vs-mia-0022200949
實況:
https://stream.nbalives.tv/philadelphia-76ers-live-stream/
https://www.yoozhibo.net/lanqiu/nba/live-58026.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50.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amiHeat/M.1677890048.A.37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