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省水?趕快拿出你的水費單!
為了避免群聚,許多人還是沒事不出門、宅在家裡當防疫英雄。但「水」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想要省點水費,不如先研究水費單。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分享自家水費單,一家兩口兩個月用了17度水,這樣的用水量是高還是低呢?💦
台灣近年每日人均「生活用水」約280公升,但生活用水,其實包含了家庭用水、商業用水以及公共用水。根據官方估計「家庭用水」約佔「生活用水」70%以上。
拿出你的水費單,跟著文章一起算,自家的用水量是高於或低於平均值?訂個節水目標,一起努力節水,共同度過下一個大旱吧!
#節水 #省水 #水費 #家庭用水 #生活用水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
家庭平均用水量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防疫不忘節水,從找出水費單開始💧】
儘管最近有地區降雨,但旱象仍在持續,大家還是還要努力節約用水哦!
疫情緊張宅在家避免群聚的時刻,根政執行長分享了家裡的水費單,提議大家找出水費單,從自家的用水量,制定節水目標開始,一起努力節水度過56年大旱。
以圖片上的帳單為例,執行長家裡兩口人二個月用了17度水,這樣的用水量是高還是低呢?💦
#趕快拿出你的水費單
#其實其中有玄機
台灣這幾年每日人均「生活用水」約280公升,水利署希望大家能夠節水,但生活用水,其實包含了家庭用水、商業用水以及公共用水,如果一直都用「生活用水」和民眾討論節水目標,民眾當然無感。
根據官方估計「家庭用水」約佔「生活用水」70%以上,也許我們可以以此為基準,拿出家裡的水單算一算,自家的用水量是高於或低於平均值?訂個節水目標吧!💦
另外,也要建議水利署調整推動節水的策略,先把生活用水解構吧,分別制定家庭、商業、公共用水的節水目標和策略,讓民眾有感!💦
防疫不忘節水,一起珍愛台灣,保護自己和家人平安!💪
想了解更多家庭節水的好主意,趕快點進來看👇👇👇
https://pse.is/3hm2nh
家庭平均用水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早上跟孩子們一起看了李奧納多監製的
《畜牧業的陰謀》這部紀錄片
會接觸到這部影片
是好友 勇氣番茄·獨角獸媽媽 Brave Tomato Mama 某天分享在他的限動
在好奇之下我也搜尋來看,結果看完讓我好震驚
一直以為自己減少開冷氣、出門帶環保餐具
可以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
殊不知畜牧業才是環境污染的一大元凶
#少吃牛肉所減少的碳足跡比少開車還多
以下為這部影片的部分重點:
▸在溫室氣體排放上,有 51% 的溫室氣體來自於畜牧業的牲畜及其衍生的產品,而海、陸、空所有交通工具(包含汽車、卡車、火車、船隻、飛機) 所造成的溫室氣體僅佔 13%
▸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是一種溫室氣體,其對於溫室效應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 296 倍,而 65% 是由畜牧業的牲畜所產生的
▸飼養食用型動物消耗了世界上 1/3 的淡水,在美國家庭用水僅佔總用水量的 5%,而畜牧業則佔了 55%
▸畜牧業的牲畜佔用了全球 45% 的土地,並且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因為畜牧業而造成沙漠化
▸地球上平均每秒有1~2個足球場大的雨林遭到砍伐,主要用途為放牧與種植飼養用作物
▸畜牧業造成了多達 91% 的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
▸由於雨林的砍伐,每天有 110 種動植物與昆蟲絕種,畜牧業是造成物種滅絕、海洋死區、水污染與棲息地破壞的主因
▸棕櫚油造成的雨林砍伐面積為 1,050 億平方公尺,而畜牧業則為 5,500 億平方公尺
▸與一般肉食者相比,素食者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只有 50%,油耗只有 1/11,用水量只有 1/13,土地使用量只有 1/18
▸我們只要少吃肉類食品以及畜牧業所延伸的各樣產品,多吃植物類食品,就可以幫助地球解救這個災難
和孩子們一同看完精華版(完整版有一個半小時,但很值得看)後,我們展開對話
「你們看完有什麼想法嗎?」
「我想畫傳單貼在電線桿上叫大家要愛護地球」喬伊說
「這是我們的星球,不要破壞他」唯可說
「恩恩,你們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都很好喔! 那你們有想到可以怎麼做來幫助地球嗎?」
「我可以洗澡洗快一點這樣就不會浪費水了」
「要隨手關燈」
「少吃點肉,我喜歡吃菜」
「多走路,做大眾運輸」
「我想去外面撿垃圾」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發表著意見
「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地球的好方法,我自己看完也是想說可以有些改變,像是不吃牛肉跟不喝牛奶,我可能還無法完全不吃肉跟雞蛋,但我想慢慢地調整習慣,你們願意跟我一起嗎?」
「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
「謝謝你們,不過我知道你們很喜歡喝牛奶,還是可以喝,只是可以減少喝的量,也可以選擇喝豆漿或燕麥奶,或許我們再來慢慢研究植物性飲食如何取代動物性食品」
「我喜歡燕麥奶!」唯可說
「我也可以一天吃一顆蛋就好,那我們就從今天開始吧!」喬伊說
看著孩子們,我感到欣慰,同時也愧疚
我們的下一代要面對這一代
以及過去所累積起來的問題
對地球的傷害已造成,無法重來
但我們可以提升意識,重新選擇
就從此時此刻開始
/
大家敲碗已久的小人物燕麥奶明早10點準時開團喔!
對我而言vegan純素飲食
是一個未知以及全新的領域
坦白說我還有點茫然
像是不吃肉和蛋要如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當然我知道許多植物與豆類都富含豐富的蛋白質
像是花椰菜、毛豆,以及黃豆製成的天貝等等
不過在飲食習慣以及製作上還需要多加調整與研究
對目前的我最簡單、也最容易的開始的
就是先從不吃牛肉與不喝牛奶開始
影片中也提到牛奶是小牛的成長液
(導致我現在看到牛奶心中就會冒出「這是給小牛喝的」聲音)
嘗試好幾個月用燕麥奶取代牛奶
基本上是無痛轉換,沒什麼適應的問題
我們家也開始從牛奶大戶慢慢轉換成燕麥奶大戶🤣
(所以才跟廠商談團購,其實是為了自肥)
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你們是如何成為vegan
怎麼開始以及如何執行,想聽聽你們的經驗與歷程
家庭平均用水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家庭平均用水量 在 新北i環保- 你仔細看過家裡的水費單嗎? 新北市一般家庭四口人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北市一般家庭四口人,一個月之用水量約為35度, 但你知道一度水可裝幾瓶600ml的寶特瓶嗎 ... 根據105年3月水利署所公佈的104年每人平均生活用水量, ... <看更多>
家庭平均用水量 在 自來水嘩啦啦!台灣每人每日用水量居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疫情期間勤洗淨,只是推升 用水量 的變數之一,2012年開始,台灣每日人均 用水量 ,一路增加到2020年,隔年才因為啟動限水措施而降低,但當年282公升, ... ... <看更多>
家庭平均用水量 在 四大一小家庭一天用水一立方公尺算正常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調查研究,以家庭用水來說,在不刻意約未限制狀態下四口家庭每人每日包括沐浴64公升、盥洗18公升、沖廁30公升(約5次)、洗衣、烹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