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寶寶只踢左腳」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畫說女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新生兒攝影工作坊 Angela photography 安琪拉攝影x到府拍攝x台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 右腳不太踢-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別輕忽小小孩的「佛山無影腳」...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嬰兒揮手踢腳的推薦評價,BABYHOME、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嬰兒揮手踢腳的推薦評價,BABYHOME、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海綿寶寶先踏右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 只愛翻身一邊,Ok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 嬰兒腳指甲脫皮+翹角+紅PTT推薦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 翻身只翻同一邊-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從翻到坐的成長歷程!寶寶坐姿訓練小撇步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 Re: 寶寶雙腳無名指歪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只踢左腳、嬰兒腳一直蹬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只踢左腳、嬰兒腳一直蹬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寶寶只踢左腳 在 畫說女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臟差點跳出來……
昨天傍晚帶寶寶到1樓中庭玩玩泡泡機透透氣,玩了一會突然下起了大雨滴,我趕緊喚來寶寶要拉著他躲雨時,他瞥見有位小哥哥在跑步,也跟著三步併作兩步快速跑上階梯,結果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有撞擊到骨頭發出悶吭聲那種),媽媽當下除了心跳停了一拍以外,腦海中瞬間閃過N百種可能性……(有沒有撞到頭?有沒有撞斷牙齒?有沒有傷到顏面?骨頭有沒有斷?有沒有內出血……)*基本上每位媽媽在小孩受傷時,腦袋中差不多都會閃過這堆劇本*
趕緊抱起寶寶確認傷勢,嗯……沒有明顯外傷,但寶寶捂著一邊腋下處胸口嚎啕大哭(劇本再加一齣:肋骨斷了嗎?)媽媽雖然故作鎮定安撫寶寶情緒,但看到寶寶哭得如此凄慘(寶寶頗勇敢,如果不是因為疼痛難耐很少會大哭),怕是骨頭斷或是內傷之類的,心中七上八下。
待寶寶情緒稍微平復些後,我便問寶寶能否自己走路,他搖搖頭,我便拉著他的手慢慢走,看到寶寶能被攙扶行走,這才鬆了口氣(嗯,手腳都沒事!)。
回到家仔細檢查了一下傷勢,胸口、右腳膝蓋和大腿有些微紅腫,不過還沒到淤青程度(小孩真耐摔……),胸口的重擊也沒傷到肋骨,還好還好!
幫寶寶冰敷和輕按受傷處緩解疼痛後,接下來的情況每位媽媽應該多少都遇過-寶寶開始演戲了。
「媽咪~(拖長音),我腳痛痛不能自己吃飯耶!」(好吧,媽媽只好服務一下,把小餐桌拿到寶寶面前讓他享用晚餐,但寶寶還是得自己吃飯!)
「媽咪~(拖長音),我腳痛痛手也痛痛,不能自己洗澡耶!」(好吧,媽媽妥協幫忙洗澡,但是寶寶還是得自己刷牙!)
「媽咪~(拖長音),我腳痛痛,不能爬上床睡覺耶!(寶寶的床在上層)」(好吧,今天讓你跟媽媽睡,媽媽忍耐一下你晚上的踢功吧……)
攙扶著寶寶走進房間時,看見寶寶縮起左腳用右腳單腳跳走的我不禁笑出聲音。
寶寶,你是右腳受傷,不是左腳啦~🤣🤣🤣
#小孩子有時真的是很可愛呢
#照片是寶寶用泡泡機製作他所謂的冰淇淋……
寶寶只踢左腳 在 新生兒攝影工作坊 Angela photography 安琪拉攝影x到府拍攝x台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讓我用梅西的左腳,踢走三級防疫吧!」
Baby的爸媽,
是巴塞隆納隊的「梅西隊長」無敵大粉絲,
拍攝時立刻把熱門商品拿出來想入鏡,
可愛的爸爸媽媽,
拍婚紗時還特地飛到西班牙拍攝梅西所屬球場取景呢!是不是有夠熱血~
安琪拉真的很愛每一個來找我的客人喔!
只要你們許願,我能力所及都可以達到~
因為寶寶的誕生,就是我們畢生渴望的夢想啊!
特地上網查了梅西特色,
雖然個頭不高,但是有奇快的速度及強壯身體。
原來,擅長防守的梅西,也是能力全面的左腳球員,可以打邊鋒、當中鋒、各個位置都勝任。
讓我想起阿中部長,也是個頭不高、但有奇快的判斷力及屹立不搖的身體,
擅長病毒的防守、講起話來也是能讓國人安心的存在。
我相信,台灣一定可以踢走三級防疫,再度回到零確診的模範生,讓我們做給世界看。
#忍不住覺得阿中部長就是帥
#此篇博大家開心寶寶就是療癒
#不工商時間了哈哈哈只想耍廢救台灣
寶寶只踢左腳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別輕忽小小孩的「佛山無影腳」...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隨著大腦越來越成熟,這種淺眠與深眠的轉換期會越來越不明顯(可能只剩下翻個身子繼續睡),但仍然有百分之十的成年人,有半夜踢腿的毛病(有吧?大家 ... ... <看更多>
寶寶只踢左腳 在 海綿寶寶先踏右腳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海綿 寶寶 蓋房子 · 海綿 寶寶 第一屆蟹堡王餐廳才藝表演 · 海綿 寶寶 有的時候我就是好想逃離那一切 · 经典的万圣节插曲| 万圣节快乐 | 儿童卡通|汽车动画| 变形 ... ... <看更多>
寶寶只踢左腳 在 [寶寶] 右腳不太踢-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目前三個多月大
體重偏輕5.3kg,自己覺得發育偏慢
快三個月時才會抬頭(現在很愛抬)
活動力很好
可以自己在健立架玩一個小時
手腳揮舞動不停
很愛用左腳踢健立架的架子讓上面的娃娃動,然後自己笑的很開心
最近發現左腳很會踢
醒著就是踢不停,抬很高
但右腳幾乎縮著不太動
頂多腳踝跟腳指頭動一下
之前兩個月打預防針時有問過醫生
是說再觀察、多按摩拉筋看看
每天都會幫他按摩
也發現右腳比較緊,伸不太直
硬拉他會小哭,感覺不舒服
洗澡時泡水讓他玩
左腳水花噴起
右腳就是很微微的動一下
有試著上網找相關資料
但沒有像我這樣只有單邊不動的
想問大家有過類似經驗嗎
我還能做什麼嗎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128.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8803900.A.D33.html
有看醫師了,目前排七月中才能給治療師評估,因為還有段時間,所以才想問問看中間能不
能做點什麼,不然有點心急
有哦,都說正常
神經科有看了,醫師也只說再看看,因為其他發展沒問題,所以醫師認為不需要特別做什麼
檢查
可以請問單側張力過大是指右腳嗎?是指肌肉過於緊繃嗎?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