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冒險號
娘炮不止你這家
中國大陸摧殘「花美男」、整肅「小鮮肉」,掃娘打炮,杜絕「畸型審美觀」,抵制下線市場的「不良飯圈文化」,可謂波瀾壯闊、任重道遠,是一項比文革「破四舊」還艱巨的思想改造工程。
五十年代初,知識份子思想改造,對付的只是讀書人。而且「四舊」多涉古典如字畫古蹟,屬於老一代中國人的價值觀。
但全國「掃娘打炮」,改造思想的對象卻以全國青少年與少女人口為主。吳亦凡黃曉明式的肉鮮偶象,背後還有一股龐大的富婆師奶勢力,消費力龐大,平時掃LV、搶Chanel。外國品牌看準了小鮮肉的吸引力,由瑞士名錶到英國Burberry包包,為榨取智商有限的廣大中國消費者,都請小鮮肉做形象代理人,掠奪外匯成功,中國小鮮肉居於中介,個個數以十億巨富之後,順理成章,移居加拿大美國,變成「外國人」。
中國認定:將中國人下一代「娘炮化」是美國中情局多年苦心策劃、中國影視買辦加工經營的結果,不旦無人再學雷鋒,意在裏應外合,閹割中國男性下一代「陽剛氣」,令他們失去性徵;改變下一代女性及其母親的情慾口味,「轉基因」之後的中國綺麗「娘炮男」,原來是外國勢力在大陸部署第五縦隊的一盤大棋。
此一全新論述,引起兩大問題。
第一,美國中情局雖被中方指摘以日本為試點,先「塑造」木村拓哉一類的「日本娘炮」,在日本成功反引入中國、形同推銷毒品。然而,荷李活自己也有「白種娘炮」:哈利波特的丹尼拉克里夫、鮮肉殭屍偶像羅拔柏德遜、飾演丹麥女郎的愛迪雷明(Eddie Redmayne ) ,都是白人影視市場的西方娘炮先鋒。似乎中情局售賣白粉,自己也要先吸幾口上癮、向遠東黃種人市場示範,此品是如何令人飄飄欲仙。
第二,中國自古以來,「娘炮」就是戲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生旦反串的梅蘭芳就是京戲的娘炮始祖。好好的男人不做,偏愛女裝打扮,演貴妃醉酒而成經典,清末民初興起了一股腐朽的欣賞風。
後來「文革」雖然終止娘炮,然而香港的尊龍、張國榮、黎明相繼接班。尊龍在美國經「中情局」加持,獲得賞識,參演黑幫「辱華」片「龍年」:一身白西裝,以柔麗姿態領導紐約唐人街黑社會販毒集團,美醜並列,令西方觀眾驚艷,此一超級亞裔娘炮,反而美化了八十年代紐約加州之華人猥瑣種族形象,令人欣賞。
至於張國榮和黎明,歌藝超卓、舞功優勝,靠的是實力,而不是中國的吳亦凡騷首弄姿的一身細皮白肉。
事實證明,「娘炮」在民國的京滬,「娘炮」在殖民地的香港,不但沒有問題,還一早領導潮流,示範東方文化的魅力,文化多元的奇葩,為何橘越淮而枳,一到了「改革開放」後,通通變成中國式的毒瘤?
由於掃娘打炮運動,動了中國下一代青少年和大媽的奶酪,引起相當民憤;但娘炮的億萬豐厚身家,在凸顯「為什麼六億人平均月入一千元」之下,其「憑什麼」,確實又令中國人嫉妒,紛紛圍觀叫好,大量外圍「肉粉」,可以在輿論引導之下,即刻變成紅衛兵,加入對偶像拳打腳踢吐口水的「肉醬」式批鬥,亦為人類奇觀。
在另一個較為正常的平行時空,「娘炮」也是「中國人民艱辛探索」的百年現代化部份過程,大可由騰訊主催一場網絡論壇,光明正大的全國垮世代討論。不過在這個國家,當然是天方夜譚。
最終,原來香港開埠一百五十八年之內,不止李小龍,畢竟出過一個尊龍。雙龍出海,剛柔並濟,西方許為「亞洲第一美男」,內涵豐富,悲情沛溢,之於後九七遍地浮現的太監,由西方加工的此一香港娘炮,品種實優越太多。而這個寂寞而傑出的香港人,雖亦以「無根的浮萍」自許,失去蹤影,如殖民地時代一抹夕陽。
對偶基因是什麼 在 瘋狂理查gt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理查實驗室》之扎針驗血之卷
學完孟德爾
學完複對偶基因
A B O AB
當然要來實作一下
自己的血型自己驗
扎針前女孩們明顯緊張
男孩們故作鎮定😁😁
說那麼多
所以這結果⋯⋯
到底是什麼血型?
有人知道嗎?!!🤔🤔🤔
#什麼血型的父母可能生出各種血型的小孩?
對偶基因是什麼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藥知多D】用藥個人化:我的藥 = 你的藥?
〈嗄?用藥又關DNA咩事?〉
《美國獨立宣言》裡說:
「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史記.陳涉世家》裡說: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論何時何地,在所有人眼裡,平等「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榮辱》)」的權利。
奈何《動物農莊(Animal Farm)》裡同時又說:
「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唔……其他事情,藥罐子倒是不敢說,不過說到用藥治病,在相當程度上,這點倒是不無道理。
舉例說……
「咦?藥罐子,同一種病,我就服這種藥,為什麼人家就服那種藥呢?」
哦,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你是你,他是他,用藥者不一樣,用藥當然不一樣喇!」
藥罐子相信大家一定會破口大罵道:
「嗄?這算是什麼答案?」
唔……對,對,對,這句話看來真的好像說了等於沒說一樣,儼如一句廢話……聽來還可能會帶點官腔,不過可是千真萬確!
不信?
好,藥罐子首先不妨跟各位看倌一同認識「用藥個人化(Personalized Medicine)」這個用藥概念。
顧名思義,「用藥個人化」是指根據用藥者的個別情況度身訂造用藥策略。
跟過往的「用藥大眾化」不同(註:「用藥大眾化」不代表「價錢平民化」),用藥個人化的著眼點是人不是病。簡單說,便是「對人不對事」。
那麼,在用藥上,人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唔……這個,中醫可能會說「體質」、西醫可能會說「基因」。其實不論是體質還是基因,兩者的概念倒是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的味道。
在相當程度上,基因決定體質,體質源自基因。
所謂「基因(Gene)」,其實是染色體(Chromosome)上的一段DNA序列,一段DNA上面的密碼子(Codons)經過轉錄(Transcription)、翻譯(Translation)便會轉譯成為對應的氨基酸,進而合成蛋白質。
其中蛋白質能夠合成酵素,至於酵素主要負責協調人體的生理功能,所以不同的基因便可能會生成不同的酵素,在相當程度上,便可能會影響藥物的新陳代謝。
這就是說,就算是同一種藥,不同的人還是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藥性、毒性,從而可能需要調整用藥策略,例如加藥、減藥、停藥、轉藥,保障用藥安全。
舉例說,Carbamazepine是一種鈉離子通道抑制劑(Sodium Channel Blocker),主要用來治療癲癇(Epilepsy),顧名思義,主要在透過抑制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Sodium Channel)穩定神經,減少抽搐發作,從而達到抗癲癇的效果。
問題是,在罕見的情況下,Carbamazepine可能會誘發一些較嚴重的皮膚過敏症候群(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例如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毒性表皮溶解(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兩者的死亡率分別大約是1至5%、25至35%[1],往往可能會構成性命之虞。
不過不說不知道,兩者的風險原來跟用藥者的基因構成關聯。
其中如果用藥者帶有一種稱為「HLA-B*1502」這種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對偶基因(Allele)的話,主要是亞洲人,例如中國人、台灣人、泰國人、印尼人、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服用Carbamazepine便可能會大大增加出現史蒂芬—強生症候群、毒性表皮溶解這兩種副作用的機會,風險高達2504倍。[2]
所以如果是上述這些高風險人種的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建議用藥前應該首先進行基因檢測篩檢用藥者體內有沒有HLA-B*1502這種對偶基因並評估用藥風險,目的在減少出現這兩種副作用的機會。
當然,如果呈陰性的話,風險自然一般會較低,不過「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所以還是需要密切追蹤用藥者的動態,留意用藥者有沒有這兩種副作用的跡象。反過來,如果呈陽性的話,風險當然會較大,這時候,除非逼不得已,例如利大於害,否則一般不建議服用Carbamazepine,避免得不償失。
對偶基因是什麼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 的推薦與評價
(A)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所構成(B)每種生物都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C)基因位於染色體 ... 18附圖,我們的腳拇指和第二腳趾的長短差別,其實是由一對等位(對偶)基因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