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張八千大大 #張元植 在靠北登山寫的,
好文共賞,希望大家花點時間看完。
然後看完之後,
還不會用離線地圖的趕快學,
要知道現在揪團主流都是
『必需要能自理以及會看離線地圖』,
別說你沒爬百岳不用啦,
郊山其實才是大魔王。
-------------------我是分隔線------------
《參雜一點靠北的百岳單攻攻略》
上班日第一天大家可blue?連假終於平安結束了,感謝飛天小女警的幫忙,沒什麼重大山難事件。
肥宅我有在嘉明湖兼差當山屋管理員應該是個眾所皆知的事情了。之前排班時,完全忘記六月底是端午連假,於是人群恐懼症的我,就這麼在可怕的連假,在上頭值班......
不過也是讓我看到各種以前沒看過的神奇現象,算是開了眼界。
這次想來跟大家聊聊單攻。
首先嘉明湖自從總量管制後難抽到爆已經是個既定事實,山屋床位就這麼多,想要來爬的人則是那~~~麼多。於是許多山友就把腦筋動到單攻頭上。
剛好林管處這幾年大幅度開放單攻限制,只要事前在網路申請,沒有任何名額限制,也不會審核,申請就讓你來單攻。
於是我這幾天就這樣看到各種世界奇觀:
這兩天連假,每天單攻人數都破百人,路上根本人潮絡繹不絕。但光是26-27這兩天,我就收容了兩組奮勇衝到湖邊,結果最後衝不下山的山友。然後還有一組是凌晨三點從向陽遊樂區起登,結果最後回到向陽遊樂區已是隔天早上八點。現在是怎樣?嘉明湖當八千在爬?
這還不論每天都有好幾組是從天黑走到天亮,再走到天黑的,看到我都捏把冷汗,腦中都響起忠孝東路走九遍的旋律了。也為我駐守登山口管制站的同事感到疲倦,每天都要等人下山等到十點以後......
至於那種不帶頭燈不帶雨衣,跟我說有手機燈光就ok的我就不想講了。還有完全不做功課,來到山屋第一句就問嘉明湖在哪個方向的......講完方向之後,順口提醒說事前要研究地圖唷,結果回我一句:「呵呵我們都free style。」我臉上笑笑的但是腦中閃過的是free你老師...
-------抱怨完畢分隔線-------
看完抱怨還有耐心看下去的,我下面想簡單分享一下,如果想要來一趟這類的百岳單攻,需要準備些什麼。
裝備:
1. 頭燈。
這個不用說了吧?拿手機或手電筒照路都得佔用一隻手,非常不方便。手機電力寶貴,我寧願你拿手機來打卡,也不要用它當主要照明啊啊啊!
在單日行程,備用電池倒是不一定。如果你對使用的頭燈與電池品質有信心,且出發前檢查過確定滿電,那不帶也還好。
2. 雨具。
這邊說的是兩件式,分成雨衣雨褲的東西。嘉明湖路很寬,沒啥植物會勾,所以用斗篷式雨衣問題也不大,可以接受。
不過斗篷式雨衣拜託不要便利商店的輕便小飛俠,那東西你舉個手抬個腳就撕裂了.......然後水一樣流進來。27號中午爆炸豪雨,我巡查步道回來路上就看到一堆便利商店小飛俠在哀嚎...
然後拜託不要只帶把傘就衝上來,現在午後熱對流的雷陣雨常常伴隨起風,稜線上風更大,你撐著傘一樣濕。然後跑到山屋抖得跟篩糠一樣在那邊跟廚師要熱水......瓦斯不用錢膩?
3. 適當的保暖衣物。
這個比較沒有固定標準,端看你行走速度而定。走得夠快的話,只要有雨衣褲,身體產熱就足夠維持溫暖。但速度慢點的話,如果又碰到下雨摸黑,可能至少一件刷毛外套較好。
要注意的是:保暖衣物建議不要羽絨,因為單攻時,會需要穿保暖層的狀況,一般都是下雨淋濕。而羽絨淋濕就喪失保暖效果。建議是刷毛或化纖填充材質。
4. 個人藥物&簡單外傷處理耗材。
個人藥物很簡單,你在平地有什麼病,上山還是都有可能發作。平常會備什麼藥,建議單攻時就都備著。
外傷處理也很簡單,OK繃幾個、中size紗布一包、小棉棒一包、抗生素藥膏小條一條、小管生理食鹽水一管、透氣膠帶、大力貼若干。這樣大概100公克上下,很輕,夠你處理95%以上外傷跟水泡。
嘉明湖這邊是好在我們山屋都有醫藥箱,但如果你各位今天去沒山屋或是山屋沒醫藥的地方單攻呢?醫藥包還是要備啊啊啊!
5. 水、路上吃的
拜託不要都單攻了還一直來我們廚房要飲用水。我們這邊廚師人都很好,但有些人經過一直要免費的水,要那些付錢包餐才能裝飲用水的山友情何以堪?
要準備水有兩個思路:一是出發就背著全程需要的水,不過這樣一定很重。二是自行攜帶飲水處理的器具。
飲水處理的器具最簡單又輕的就是濾水器,現在個人用的一個1000多塊而已,有帶就自己去我們水塔裝生水過濾。
如果你有打算中間吃熱食,比如泡麵,那就順便把水煮開就能喝了。不一定需要濾水。
當然如果你很相信自己的鐵胃,水塔直接裝著喝我也管不著。不過我只能說,在知道那些山屋水塔裡面可能有什麼鬼東西後,我是不會生喝的科科。
吃的就看大家喜歡,這種長時間活動建議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補給,較有效率。可以算一下大卡,人體一小時「最多最多」吸收400大卡熱量,再多也沒意義。帶太多也不要一直跑來塞給管理員跟廚房,我們雖然在上面待滿多天的,但不是饑民ok?
6. 定位裝置。
這個在現在意義底下應該都是在講手機離線地圖了,會用紙本地圖跟指北針定位的,應該也不需要看這篇。
不過我個人認為,有手機跟安裝離線地圖之外,還有兩件事情更重要:一是事前的資料收集(後面講),二是去學怎麼用(去上阿牛老師課,或是自己在網路上研究好使用教程)。這次才發現真的有人手機離線地圖跟航跡是當裝飾的。
7. 天幕或緊急避難帳。
這個是選配,而且是大約3-6人準備一張就好(看天幕大小),算是團體裝備。
主要是如果意外碰到致災性暴雨,或是出乎意料的低溫,而保暖衣物不夠時,還有最後手段可以與惡劣環境隔絕,避免失溫。
這個的使用方式不是搭起來,而是整張直接罩在自己頭上,底下用屁股坐著壓住。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密閉空間,溫度會跟外界有一大段差距。如果有帶爐頭,在裡面開小火,甚至可以直接露宿。為啥我知道?我跟三個夥伴用這個方式在零下30度c的地方露宿過一晚,現在還活著打這些字。(但爐頭開一下,溫度有上來就要停唷,不然一氧化碳中毒會先弄死人XD)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這個算是最後大絕招。事前的天氣資料蒐集,還有對體能的估計,是更為重要的前置作業,非不得已不要把自己搞到要動用這招,能下山泡湯多好?幹嘛在山上露宿對吧XD
------裝備結束的分隔線-------
事前準備:
1. 地圖:對單攻目標的地理相對位置、路線的了解。
這個很重要,你去隨便哪個城市玩當觀光客,都會做資料收集,拿張城市地圖畫來畫去,安排景點順序,憑什麼以為來山上不需要?憑什麼以為來這邊可以free style?
登山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更不是某些幹話說的一條路走到底就會到。
如果以嘉明湖為例,你不需要會看等高線地圖這種高深的東西。但至少要弄一個有步道上各地標資訊的地圖。上面會顯示這條步道上,在多少里程數的地方,會出現岔路、這個岔路會通往哪裡。還有在幾k處會有什麼重要地標。
只要稍微花半小時做這件事情,你就不會在三叉山那個岔路問我,請問這兩條路哪一條會通到嘉明湖?
在找地圖資訊的時候,有一點務必注意:時效性。其實這個是蒐集任何登山資訊都要注意的,資訊越新越好,最好是同一年度的。
這兩天至少有五組單攻的山友,從湖邊回來嘉明湖山屋,然後跟我抱怨說,為什麼向陽山頂直接往北那條路這麼難走,害他們差點迷路走不出來.......但是只要有稍微查近一兩年的資料,應該都能查到,那條路現在已經甚少有人走,而且路跡不明顯了。大部分人都是從向陽山登山口那個岔路原路來回向陽山頂。
2. 腳程估計
很多人來嘉明湖山屋第一句話問我,這邊到嘉明湖還要多久?說實話我根本很難回答。因為我過去最快只要40分鐘,但我也看過走4小時的。你屬於這個光譜的哪一端呢?
其實你只要稍微做一下腳程估計,就不用問這個了。怎麼做呢?
查閱至少三份,能夠到五份最好,別人單攻的紀錄,這個紀錄要包含抵達每個重要地點的時間。
然後你在走的時候,就要從第一個段落(也就是起點到第一個重要地標)開始,比較自己跟紀錄的時間差異。假設你蒐集了3-5份紀錄,那應該會有至少一份的時間,跟你的速度是接近的。比較個兩三段後,你就知道能不能使用那份紀錄的時間,作為你估計自己之後還需要走多久的參考了。
3. 設定停損點
這兩天,我看到太多山友,就是滿腦子:我一定要去看嘉明湖!!!然後就一發衝到底。我常常在山屋門口看啊看,哪些人狀況不太妙其實看得出來。但我個性不是那種喜歡勸退的人,我只會提醒:要評估一下自己的狀態跟腳程唷,不行就不要勉強。大家都會回:好的我們會評估。結果呢?最後還是摸到深夜才下山,或乾脆就在我們山屋迫降一晚......幹根本沒有人真的在評估啊啊啊!
單攻很重要的一點,叫做時間風險控管。這甚至比過夜行程還重要,原因是單攻本身是輕裝,不一定有足夠的裝備應付非預期過夜。
而這個時間風險控管,要跟前面的腳程估計一起做。
首先,你要先想好:你能夠接受自己走到幾點。
這個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我之前去一日北大武兩趟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走15-18小時,鐵定摸到黑。但因為這本來就是我的計畫,本身就是以這個來準備。
但對一般大眾來說,我會建議底線設定成以下兩個:1 不要摸到晚黑 2 最多不要超過15小時(12小時內較好)
理由是,摸晚黑跟過長時間的行走,都是讓風險大幅提高的因素。黑夜能見度差;而人在過長時間行走累積的疲累下,判斷力跟肌肉控制力都大幅下降,這時候發生意外的機會就更高(跌倒、走錯...等等)
有了底線後,加上前面收集好幾份的時間紀錄,你應該對於單攻一趟大概要花多少時間有初步概念。比如五份紀錄的時間,分別是10小時、12小時兩份、14小時兩份。那你就能合理推估,腳程快的山友大概要10小時,中等是12,慢一點是14。
此時,出發前,你就可以依據你對自己體能的了解,對照紀錄的時間,去預估「你可能會走多久」。比如你以前登山的經驗,都是走比別人還慢,殿後吊車尾,那就不要以為你能10小時搞定,請準備至少14小時。
這時候就能以這個最初的預估,來倒推出發時間。如果你預估自己單攻一趟需要14小時,然後你希望在天黑前下山,那就來算:現在天黑是19:00,減掉14,你最晚得在凌晨5點開始走。但我通常不會抓那麼剛好,會再預留10%左右的預備時間,以避免自己身體狀況差,或估計不準。以14小時的10%來看,就是大概一個半小時。所以我會再把凌晨5點提早一個半小時,也就是凌晨三點半出發。反正早出發早好,提早下山也是賺到,寧願早也不要晚。
開始走後,就要定時定點,去對照自己實際的速度,跟自己原先預估的,以及拿來當作參考基準的那份紀錄,有多少差距。是比自己預估的快,還是慢呢?差多少?
這件事情在每個重要地標都要做。舉個例子,假設當你來到嘉明湖山屋,你發現你原先拿來當作預估參考的那份紀錄,用了6小時抵達,但你到這邊已經花了8小時。那這時候就不用猶豫了,回頭吧。因為如果你繼續走,那就可以清楚預見到,下山一定大大超過自己預估的時間,而且會大摸黑。
上面這段比較複雜,我用一個簡化的流程,來概括上面講到的東西
1. 設定幾點下山
2. 對照自己的體能,以及蒐集到的紀錄
3. 訂出一個最初的預估總耗時
4. 倒推回去,設定幾點出發
5. 實際開始走後,在每一段去印證自己的實際速度,跟預估差多少。
6. 若符合預估,或比預估快,則繼續
7. 若比預估慢,且已可預見繼續下去,會超過當初設定的下山底線,撤退。
4. 天氣資訊
單攻的天氣資訊算好掌控,因為你直到出發前一天,都還能查看天氣預報。現在的氣象其實到三天內都算準了。
知道那天大概的天氣後,就看個人對天氣的容忍度。對我來說,除非是梅雨那種下整天雨的,或是颱風,這兩種我會乾脆就在家裡耍廢。
但像這幾天算是典型夏季氣候,也就是早上晴朗,下午開始雷陣雨,傍晚前會停然後放晴。那就可以依據自己的接受度,看要不要衝。如果要衝,那就做好面對天氣的最佳準備。
以這個連假的夏季氣候模式來看,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早點出發,走快一點,下雨前就給他結束。但這種想法總有一天會失準,像是27號,山上應該很少人算到早上十點多就下雨。所以這種時候,第二個思路,也就是充足的裝備就很重要,可以回去參看前面的準備部分。
然後提醒一下,雷陣雨的天氣,最怕的其實不是下雨,而是打雷。聽到雷聲或是看到閃電很近的話,就不要繼續待在空曠的稜線高處了,趕快烙跑實在。比如說嘉明湖後半段,從向陽北峰到三叉山這大段,碰到熱對流旺盛的時候,雷擊風險都不小。
----------很雞婆的分隔線----------
好啦打很長了,不過真心希望打這些內容,可以在這個山林解禁的年代,讓更多想嘗試這門運動的人有些幫助。
我相信很多人不是天兵,只是不得要領。希望大家都能安全的享受登山的快樂,也希望知識的傳播,能讓山林開放的陣痛期短一點。
如果有大大覺得我有沒寫清楚的,歡迎補充。也歡迎到處轉載,註明作者即可。
啊對了,補充一點:單攻也是可以請嚮導的。如果你就是不想花心思想那麼多,那至少雇個專業的嚮導,幫你做上述這些事情。而不是傻傻的衝去找虐送死。《參雜一點靠北的百岳單攻攻略》
上班日第一天大家可blue?連假終於平安結束了,感謝飛天小女警的幫忙,沒什麼重大山難事件。
肥宅我有在嘉明湖兼差當山屋管理員應該是個眾所皆知的事情了。之前排班時,完全忘記六月底是端午連假,於是人群恐懼症的我,就這麼在可怕的連假,在上頭值班......
不過也是讓我看到各種以前沒看過的神奇現象,算是開了眼界。
這次想來跟大家聊聊單攻。
首先嘉明湖自從總量管制後難抽到爆已經是個既定事實,山屋床位就這麼多,想要來爬的人則是那~~~麼多。於是許多山友就把腦筋動到單攻頭上。
剛好林管處這幾年大幅度開放單攻限制,只要事前在網路申請,沒有任何名額限制,也不會審核,申請就讓你來單攻。
於是我這幾天就這樣看到各種世界奇觀:
這兩天連假,每天單攻人數都破百人,路上根本人潮絡繹不絕。但光是26-27這兩天,我就收容了兩組奮勇衝到湖邊,結果最後衝不下山的山友。然後還有一組是凌晨三點從向陽遊樂區起登,結果最後回到向陽遊樂區已是隔天早上八點。現在是怎樣?嘉明湖當八千在爬?
這還不論每天都有好幾組是從天黑走到天亮,再走到天黑的,看到我都捏把冷汗,腦中都響起忠孝東路走九遍的旋律了。也為我駐守登山口管制站的同事感到疲倦,每天都要等人下山等到十點以後......
至於那種不帶頭燈不帶雨衣,跟我說有手機燈光就ok的我就不想講了。還有完全不做功課,來到山屋第一句就問嘉明湖在哪個方向的......講完方向之後,順口提醒說事前要研究地圖唷,結果回我一句:「呵呵我們都free style。」我臉上笑笑的但是腦中閃過的是free你老師...
-------抱怨完畢分隔線-------
看完抱怨還有耐心看下去的,我下面想簡單分享一下,如果想要來一趟這類的百岳單攻,需要準備些什麼。
裝備:
1. 頭燈。
這個不用說了吧?拿手機或手電筒照路都得佔用一隻手,非常不方便。手機電力寶貴,我寧願你拿手機來打卡,也不要用它當主要照明啊啊啊!
在單日行程,備用電池倒是不一定。如果你對使用的頭燈與電池品質有信心,且出發前檢查過確定滿電,那不帶也還好。
2. 雨具。
這邊說的是兩件式,分成雨衣雨褲的東西。嘉明湖路很寬,沒啥植物會勾,所以用斗篷式雨衣問題也不大,可以接受。
不過斗篷式雨衣拜託不要便利商店的輕便小飛俠,那東西你舉個手抬個腳就撕裂了.......然後水一樣流進來。27號中午爆炸豪雨,我巡查步道回來路上就看到一堆便利商店小飛俠在哀嚎...
然後拜託不要只帶把傘就衝上來,現在午後熱對流的雷陣雨常常伴隨起風,稜線上風更大,你撐著傘一樣濕。然後跑到山屋抖得跟篩糠一樣在那邊跟廚師要熱水......瓦斯不用錢膩?
3. 適當的保暖衣物。
這個比較沒有固定標準,端看你行走速度而定。走得夠快的話,只要有雨衣褲,身體產熱就足夠維持溫暖。但速度慢點的話,如果又碰到下雨摸黑,可能至少一件刷毛外套較好。
要注意的是:保暖衣物建議不要羽絨,因為單攻時,會需要穿保暖層的狀況,一般都是下雨淋濕。而羽絨淋濕就喪失保暖效果。建議是刷毛或化纖填充材質。
4. 個人藥物&簡單外傷處理耗材。
個人藥物很簡單,你在平地有什麼病,上山還是都有可能發作。平常會備什麼藥,建議單攻時就都備著。
外傷處理也很簡單,OK繃幾個、中size紗布一包、小棉棒一包、抗生素藥膏小條一條、小管生理食鹽水一管、透氣膠帶、大力貼若干。這樣大概100公克上下,很輕,夠你處理95%以上外傷跟水泡。
嘉明湖這邊是好在我們山屋都有醫藥箱,但如果你各位今天去沒山屋或是山屋沒醫藥的地方單攻呢?醫藥包還是要備啊啊啊!
5. 水、路上吃的
拜託不要都單攻了還一直來我們廚房要飲用水。我們這邊廚師人都很好,但有些人經過一直要免費的水,要那些付錢包餐才能裝飲用水的山友情何以堪?
要準備水有兩個思路:一是出發就背著全程需要的水,不過這樣一定很重。二是自行攜帶飲水處理的器具。
飲水處理的器具最簡單又輕的就是濾水器,現在個人用的一個1000多塊而已,有帶就自己去我們水塔裝生水過濾。
如果你有打算中間吃熱食,比如泡麵,那就順便把水煮開就能喝了。不一定需要濾水。
當然如果你很相信自己的鐵胃,水塔直接裝著喝我也管不著。不過我只能說,在知道那些山屋水塔裡面可能有什麼鬼東西後,我是不會生喝的科科。
吃的就看大家喜歡,這種長時間活動建議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補給,較有效率。可以算一下大卡,人體一小時「最多最多」吸收400大卡熱量,再多也沒意義。帶太多也不要一直跑來塞給管理員跟廚房,我們雖然在上面待滿多天的,但不是饑民ok?
6. 定位裝置。
這個在現在意義底下應該都是在講手機離線地圖了,會用紙本地圖跟指北針定位的,應該也不需要看這篇。
不過我個人認為,有手機跟安裝離線地圖之外,還有兩件事情更重要:一是事前的資料收集(後面講),二是去學怎麼用(去上阿牛老師課,或是自己在網路上研究好使用教程)。這次才發現真的有人手機離線地圖跟航跡是當裝飾的。
7. 天幕或緊急避難帳。
這個是選配,而且是大約3-6人準備一張就好(看天幕大小),算是團體裝備。
主要是如果意外碰到致災性暴雨,或是出乎意料的低溫,而保暖衣物不夠時,還有最後手段可以與惡劣環境隔絕,避免失溫。
這個的使用方式不是搭起來,而是整張直接罩在自己頭上,底下用屁股坐著壓住。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密閉空間,溫度會跟外界有一大段差距。如果有帶爐頭,在裡面開小火,甚至可以直接露宿。為啥我知道?我跟三個夥伴用這個方式在零下30度c的地方露宿過一晚,現在還活著打這些字。(但爐頭開一下,溫度有上來就要停唷,不然一氧化碳中毒會先弄死人XD)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這個算是最後大絕招。事前的天氣資料蒐集,還有對體能的估計,是更為重要的前置作業,非不得已不要把自己搞到要動用這招,能下山泡湯多好?幹嘛在山上露宿對吧XD
------裝備結束的分隔線-------
事前準備:
1. 地圖:對單攻目標的地理相對位置、路線的了解。
這個很重要,你去隨便哪個城市玩當觀光客,都會做資料收集,拿張城市地圖畫來畫去,安排景點順序,憑什麼以為來山上不需要?憑什麼以為來這邊可以free style?
登山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更不是某些幹話說的一條路走到底就會到。
如果以嘉明湖為例,你不需要會看等高線地圖這種高深的東西。但至少要弄一個有步道上各地標資訊的地圖。上面會顯示這條步道上,在多少里程數的地方,會出現岔路、這個岔路會通往哪裡。還有在幾k處會有什麼重要地標。
只要稍微花半小時做這件事情,你就不會在三叉山那個岔路問我,請問這兩條路哪一條會通到嘉明湖?
在找地圖資訊的時候,有一點務必注意:時效性。其實這個是蒐集任何登山資訊都要注意的,資訊越新越好,最好是同一年度的。
這兩天至少有五組單攻的山友,從湖邊回來嘉明湖山屋,然後跟我抱怨說,為什麼向陽山頂直接往北那條路這麼難走,害他們差點迷路走不出來.......但是只要有稍微查近一兩年的資料,應該都能查到,那條路現在已經甚少有人走,而且路跡不明顯了。大部分人都是從向陽山登山口那個岔路原路來回向陽山頂。
2. 腳程估計
很多人來嘉明湖山屋第一句話問我,這邊到嘉明湖還要多久?說實話我根本很難回答。因為我過去最快只要40分鐘,但我也看過走4小時的。你屬於這個光譜的哪一端呢?
其實你只要稍微做一下腳程估計,就不用問這個了。怎麼做呢?
查閱至少三份,能夠到五份最好,別人單攻的紀錄,這個紀錄要包含抵達每個重要地點的時間。
然後你在走的時候,就要從第一個段落(也就是起點到第一個重要地標)開始,比較自己跟紀錄的時間差異。假設你蒐集了3-5份紀錄,那應該會有至少一份的時間,跟你的速度是接近的。比較個兩三段後,你就知道能不能使用那份紀錄的時間,作為你估計自己之後還需要走多久的參考了。
3. 設定停損點
這兩天,我看到太多山友,就是滿腦子:我一定要去看嘉明湖!!!然後就一發衝到底。我常常在山屋門口看啊看,哪些人狀況不太妙其實看得出來。但我個性不是那種喜歡勸退的人,我只會提醒:要評估一下自己的狀態跟腳程唷,不行就不要勉強。大家都會回:好的我們會評估。結果呢?最後還是摸到深夜才下山,或乾脆就在我們山屋迫降一晚......幹根本沒有人真的在評估啊啊啊!
單攻很重要的一點,叫做時間風險控管。這甚至比過夜行程還重要,原因是單攻本身是輕裝,不一定有足夠的裝備應付非預期過夜。
而這個時間風險控管,要跟前面的腳程估計一起做。
首先,你要先想好:你能夠接受自己走到幾點。
這個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我之前去一日北大武兩趟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走15-18小時,鐵定摸到黑。但因為這本來就是我的計畫,本身就是以這個來準備。
但對一般大眾來說,我會建議底線設定成以下兩個:1 不要摸到晚黑 2 最多不要超過15小時(12小時內較好)
理由是,摸晚黑跟過長時間的行走,都是讓風險大幅提高的因素。黑夜能見度差;而人在過長時間行走累積的疲累下,判斷力跟肌肉控制力都大幅下降,這時候發生意外的機會就更高(跌倒、走錯...等等)
有了底線後,加上前面收集好幾份的時間紀錄,你應該對於單攻一趟大概要花多少時間有初步概念。比如五份紀錄的時間,分別是10小時、12小時兩份、14小時兩份。那你就能合理推估,腳程快的山友大概要10小時,中等是12,慢一點是14。
此時,出發前,你就可以依據你對自己體能的了解,對照紀錄的時間,去預估「你可能會走多久」。比如你以前登山的經驗,都是走比別人還慢,殿後吊車尾,那就不要以為你能10小時搞定,請準備至少14小時。
這時候就能以這個最初的預估,來倒推出發時間。如果你預估自己單攻一趟需要14小時,然後你希望在天黑前下山,那就來算:現在天黑是19:00,減掉14,你最晚得在凌晨5點開始走。但我通常不會抓那麼剛好,會再預留10%左右的預備時間,以避免自己身體狀況差,或估計不準。以14小時的10%來看,就是大概一個半小時。所以我會再把凌晨5點提早一個半小時,也就是凌晨三點半出發。反正早出發早好,提早下山也是賺到,寧願早也不要晚。
開始走後,就要定時定點,去對照自己實際的速度,跟自己原先預估的,以及拿來當作參考基準的那份紀錄,有多少差距。是比自己預估的快,還是慢呢?差多少?
這件事情在每個重要地標都要做。舉個例子,假設當你來到嘉明湖山屋,你發現你原先拿來當作預估參考的那份紀錄,用了6小時抵達,但你到這邊已經花了8小時。那這時候就不用猶豫了,回頭吧。因為如果你繼續走,那就可以清楚預見到,下山一定大大超過自己預估的時間,而且會大摸黑。
上面這段比較複雜,我用一個簡化的流程,來概括上面講到的東西
1. 設定幾點下山
2. 對照自己的體能,以及蒐集到的紀錄
3. 訂出一個最初的預估總耗時
4. 倒推回去,設定幾點出發
5. 實際開始走後,在每一段去印證自己的實際速度,跟預估差多少。
6. 若符合預估,或比預估快,則繼續
7. 若比預估慢,且已可預見繼續下去,會超過當初設定的下山底線,撤退。
4. 天氣資訊
單攻的天氣資訊算好掌控,因為你直到出發前一天,都還能查看天氣預報。現在的氣象其實到三天內都算準了。
知道那天大概的天氣後,就看個人對天氣的容忍度。對我來說,除非是梅雨那種下整天雨的,或是颱風,這兩種我會乾脆就在家裡耍廢。
但像這幾天算是典型夏季氣候,也就是早上晴朗,下午開始雷陣雨,傍晚前會停然後放晴。那就可以依據自己的接受度,看要不要衝。如果要衝,那就做好面對天氣的最佳準備。
以這個連假的夏季氣候模式來看,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早點出發,走快一點,下雨前就給他結束。但這種想法總有一天會失準,像是27號,山上應該很少人算到早上十點多就下雨。所以這種時候,第二個思路,也就是充足的裝備就很重要,可以回去參看前面的準備部分。
然後提醒一下,雷陣雨的天氣,最怕的其實不是下雨,而是打雷。聽到雷聲或是看到閃電很近的話,就不要繼續待在空曠的稜線高處了,趕快烙跑實在。比如說嘉明湖後半段,從向陽北峰到三叉山這大段,碰到熱對流旺盛的時候,雷擊風險都不小。
----------很雞婆的分隔線----------
好啦打很長了,不過真心希望打這些內容,可以在這個山林解禁的年代,讓更多想嘗試這門運動的人有些幫助。
我相信很多人不是天兵,只是不得要領。希望大家都能安全的享受登山的快樂,也希望知識的傳播,能讓山林開放的陣痛期短一點。
如果有大大覺得我有沒寫清楚的,歡迎補充。也歡迎到處轉載,註明作者即可。
啊對了,補充一點:單攻也是可以請嚮導的。如果你就是不想花心思想那麼多,那至少雇個專業的嚮導,幫你做上述這些事情。而不是傻傻的衝去找虐送死。
「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已成年登山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情報] 全家小廚師泡麵快閃買一送一- 看板Lifeismoney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問卦] 小廚師為什麼這麼貴?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Nash,神之領域- 有吃過這麼貴的泡麵嗎? 就是一種很貴又超喜歡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小廚師泡麵買一送一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小廚師泡麵買一送一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超認真試吃》每碗要195元!小廚師x 點水樓牛肉泡麵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問卦] 小廚師為什麼這麼貴? - Gossiping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小廚師泡麵ptt-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小廚師泡麵ptt-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小廚師慢食麵。台灣泰國賣價差三倍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情報] 全家小廚師泡麵快閃買一送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我目前買過最貴的泡麵-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情報]小廚師泡麵買一送一- Lifeismoney - MYPTT 的評價
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元氣補給站】興趣篇
興趣與事業的差別是什麼?最大的差異在於賺不賺錢。
興趣只要開心就好,自己開心,夥伴開心,perfect!這就是興趣。
事業不一定會開心,這不,才剛剛拿到一張數百萬元的訂單,好像很開心,但腦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安排人力、資源、時間,想著想著,忍不住就撥電話給合作夥伴討論接下來的配合工作,等大致上覺得安排的還算可以時,忽然又想想,不對,還沒敲定kick-off meeting(啟動大會),趕緊敲打鍵盤叫出行事曆,挑出兩個日期,飛快傳給對方負責人....,叮咚,收到回信確認,太好了!等等,kick-off meeting 的主要議題是什麼?....
哈哈,這就是事業啊!事業不一定會開心,中午吃飯,隔壁桌來了神色肅穆的一男兩女,顯然男士應該是主管,剛點完餐,男士便開口詢問身旁的女士:「妳覺得剛剛談的如何?」「對方的要求好像很怪...」接著聽到男主管略帶責備的口吻,叨叨絮絮的開始分析對方的需求,聽起來可能事前準備工作不夠完備,造成這次的洽談鎩羽而歸。
商業的世界比較殘酷,雖然郭台銘先生曾說過,能結合興趣和工作的人最幸福,但畢竟不容易啊,興趣可以隨興所至,甚至可以自嘲、可以搞笑,開心就好,但事業要面對競爭,面對生存,一直虧損下去恐怕就笑不出來了。
玩興趣可以差不多就好,做事業卻沒辦法差不多,即便無法在市場上頭角崢嶸,也要設法在某個領域取得優勢,所以在進行企業諮商輔導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問企業主想把事業經營到什麼規模,並根據他們的回答來安排適當的輔導方式,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成為郭台銘、馬雲,但我要確定他們自己想成為什麼。
這件事有多重要?非常重要,企業領導者就是企業的靈魂,也是品牌故事、定位、行銷的核心價值來源,我們今天接著往下談。
所有商品都能有故事嗎?如果我們的商品非常非常普通,怎麼辦?我先舉一個例子,有沒有吃過大頭菜?火鍋、燉湯都經常使用的食材,又稱「蕪菁」,夠普通了吧!在日本千野縣有一種特殊品種的大頭菜,個頭較小、皮薄、汁多、易招蟲咬,賣像不佳,由於栽種、保存、運送都不容易,在市場上相當不討喜,所以種植的人漸漸變少,價格也變得不穩定,慢慢就被個頭較大、味道鮮美的白蘿蔔給取代了。
如果你是種植這種大頭菜的農家,該怎麼樣幫大頭菜定位呢?還記得上面描述的「蕪菁」特性嗎?個頭較小、皮薄、汁多、易招蟲咬,有個千野縣的農家靈機一動,掛上一個看板,上面寫著「像水蜜桃一般甜美多汁的《蜜桃蕪菁》」,結果造成轟動,媒體爭相前來報導,消費者都指名要購買這種《蜜桃蕪菁》,成功扭轉了原本缺乏商業價值的商品。
所以千萬別說你現在販售的商品很普通,沒有辦法進行品牌、定位、行銷,相反的,故事材料無所不在,就看你是否認真去思考過,再舉個例子,在亞洲,麵食很普遍,也很普通,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故事的材料。
麵條:包含粗細、刀削、麵粉、成份等,都是故事材料的來源。
湯汁:包含原料、配方、熬煮方式、醬汁調製,也都有很多發揮空間。
牛肉:如果是牛肉麵,牛肉的部位、筋肉比例、肉品來源、肉品種類等,也都是探討的空間。
食材:除了牛肉之外,整碗麵還有其它配料與食材,包含產地、健康、有機、加工。
調理:有了材料,條理的方式也是重點,包含川味、清湯、創意、烹煮時間。
人物:負責調理這碗麵的是誰?這個人本身有什麼故事?包含廚師、祖輩、失學、媽媽等。
店面:如果實在沒有上面這些故事材料,那好,我們也可以從店面的地點、外觀、裝潢、餐具上尋找故事材料。
有沒有發現,原來故事素材無所不在,什麼?還是沒頭緒?好吧,我接著說明「這碗牛肉麵的由來故事」~
來,模擬一下,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麵放在桌上,就在你的面前,冒著熱騰騰的蒸汽,湯面上閃著油亮的蔥花,濃郁湯汁裡若隱若現的白色麵條,在麵與蔥花之間躺著幾片有筋有肉的牛肉片,白色油脂與深褐色筋肉交錯的光澤,讓人垂涎欲滴...,如果你知道這碗麵是店主人為了孝敬父親,特別跑去牛肉麵店學藝,經過三年的磨練,使用非常講究的食材、精心製作而成,有什麼感覺?
所以,製作過程本身就可以是一篇動人的故事,再者,為何想要開牛肉面店?小時候,父親最喜歡去台北總統府後面的桃源街牛肉麵店吃麵,幾乎每週要去報到一次,但隨著年歲漸長,臥床多年的父親再也無法親臨桃源街,故事的主人翁毅然放棄竹科的高薪,在住家旁開了一間與桃源街牛肉麵店口味幾乎一樣的牛肉麵店。
還有多少種故事發展的可能性呢?太多了,舉例,兒時的記憶、媽媽的味道、愛情初體驗、邂逅的滋味、絕對不能讓步的極致完美故事、代代相傳的精神與信念故事、先進技術、工法、健康的故事等。
無論是哪一種故事,故事的核心一定要與熱情和堅持有關,再舉個例子,日本人非常愛吃納豆,幾乎三餐都可以配著納豆吃,在眾多納豆品牌中,《小金屋食品》的納豆特別受到日本人的喜愛,並不是因為他們家的納豆特別好吃(口味因人而異),而是她背後的故事讓人特別感動~
最有趣的是,《小金屋食品》的創立是源自一對大阪夫妻,因為想製作出「不喜歡納豆的大阪人」都愛吃的納豆而創立。
《小金屋食品》的納豆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當初阪神大地震後,往神戶方向的交通中斷,《小金屋食品》創辦人心想:「期待吃到我們家納豆的客人還在等著呢!」便不顧家人的反對,自己駕駛低溫冷藏車,耗時19個小時,長途跋涉,穿過破碎的道路將納豆送到客戶手中,感動了全日本人。
不但如此,後來創辦人罹患癌症臨終前,仍然念念不忘的說:「那個... 我還想起來做納豆啊…」對納豆的熱情燃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成為品牌永恆不朽的精神。
上面的例子顯示,食物會因為故事而提味,但不一定要大故事,「小故事+理念」同樣可以打動人心。
尤其要特別注意,品牌故事不同於小說、電影,不需要有曲折離奇、繽紛夢幻的成份,品牌故事要非常真實的呈現品牌背後發生的事實,曾經有位企業家朋友非常認真又努力的學習如何打造品牌故事,三不五時就會和我在線上進行交流,並且親自動手撰寫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文案,這樣的精神著實令人欽佩,不過,可惜的是,他的品牌故事有點夢幻,夢幻就會失真,畢竟每個人在聽故事的時候,腦海中出現的圖像不會一模一樣,如果帶有夢幻的成份,就容易讓人有「這是真的嗎?」的疑問。
如果,真的與社會、國家的環境變動,或是與波瀾壯闊的大時代趨勢有關,的確可以作為品牌的特色,但這個故事的前提必須是真實的,而不是編出來的。
好的品牌或產品故事應該具備七大特徵中的至少一項,包含共同情感、獨一無二、真情流露、深植人心、口耳相傳、取得共鳴、感到有趣等,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HONDA 休旅車CR-V與一般休旅車的定位很不一樣,她曾經出過一支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廣告來說明產品故事,內容是描述一位對女兒呵護備至的父親,在女兒主動提出要參加唱歌比賽時,內心既興奮又害怕,但他二話不說地陪著女兒練習唱歌,一直到歌唱比賽那天,舞台上的女兒突然怯場了,爸拔趕緊走上舞台,就像平時練習那樣的陪著她唱完整首歌,最後鏡頭帶到回家的路上,坐在後座的女兒問道:「爸爸,我是不是不會唱歌啊?」「會不會不重要,喜不喜歡比較重要。」爸拔笑著回答,原來,這個小女生是天生的聽障,歌唱比賽對她而言是多麼大的夢想與挑戰啊!
面對女兒想挑戰自己的弱項時,陪著她一起努力征服,即便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深怕女兒沒有勇氣面對最後的結果,直到他看見女兒的表現,他才明白:「只要有父母的愛,孩子就有力量勇敢面對一切!」
這個故事想要告訴人們的就是CR-V不只是一部休旅車,而是載滿愛與信心的移動城堡。從台詞到畫面,每個細節都充滿溫情、感動,這支廣告當時在網路上拿下觀看次數第二名、分享率第一名的佳績。
再舉一個案例,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東部海岸發生了舉世震驚的311大地震,伴隨而來的大海嘯及福島核電廠事故,重創日本,更造成將近16000人死亡。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有一家日本碗裝泡麵公司,NISSIN Cup Noodle,卻抓緊機會成功的塑造品牌故事,也成功鼓舞了日本人民的士氣,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日本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漫畫叫做《浪人劍客》,內容描述的就是戰國末期和江戶時代知名的劍術家、兵法家宮本武藏的故事,NISSIN Cup Noodle 的廣告畫面非常簡潔,鏡頭聚焦一位漫畫家在白紙上一筆一筆的揮毫出漫畫主角,最後搭配他熱血的經典台詞:「這世上沒有強者,只有一心一意想變強的人!」對於災後物質匱乏,必須食用泡麵果腹的日本人民,帶來莫大的鼓舞,彷彿一般吃著泡麵一邊努力變強,成功提升了這家泡麵公司的品牌印象。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品牌故事或是商品故事不一定要從品牌或是商品本身去找素材,結合時事與某些真實的外部故事也可以,我們再來看下一個案例。
全世界有兩個最知名的刮鬍刀品牌,以往我們看到的商品故事大多聚焦在刮鬍刀本身的功能性、舒適性,久而久之,大家都搞不清楚廣告裡介紹的是哪一家的刮鬍刀,於是吉列牌刮鬍刀推出了一支非常特別的廣告,這是一支完全不談刮鬍刀的廣告。
影片一開始出現的是一張和藹的老人家面容,笑得很開心的老人家,瞇起眼睛來享受一旁男子的服務,男子看起來年紀也不小了,卻非常細心的在幫老人家洗頭、洗臉、刮鬍鬚...,等剃完鬍鬚,整理好面容後,這位男子還親吻了一下老人家的額頭,然後把臉貼在老人家的臉頰,像是在疼惜什麼寶貝似的,畫面慢慢浮現一排文字:我很幸運,到了這個年紀還有爸爸!
天啊,融化了!直接觸動了千萬人的內心,看到這段影片,都會不自覺的問自己:「是啊,我的爸爸在哪?」「好想回去看看爸爸啊~」在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不像母親那樣被強調,而且大部份都是堅強剛毅的一面,很少會訴說內心的壓力與苦楚,與家人的互動也很少會有這樣親密而溫馨的畫面。
我們台灣的品牌為什麼難登國際殿堂,關鍵就在於大部份的企業主看待品牌這件事太過「隨便」,以為只要有個精美的logo(商標)就是品牌,品牌故事的建構其實沒那麼複雜,但也不是那麼隨便,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講究。
台灣產品的品質、技術都沒話講,世界各大品牌身上都可以找到台灣廠商的痕跡,既然做得出優質商品,怎麼會發展不出好的品牌呢?因為不夠「講究」,講究什麼?品牌的核心靈魂不是把產品做出來就好,而是要問「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產品,「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這個為什麼就是「講究」的驅動力。
同樣是小籠包,因為講究,所以每顆包子上面的皺褶要打十八摺,在眾多小籠包中,打出來「鼎泰豐」這個品牌,價格是人家的好幾倍,還得大排長龍才吃得到。
再提出一個觀念,很多教科書會說價值越高,價格就越高,這是製造業的思維,所以才會造成台灣現在普遍「物美價廉、俗擱大碗」的迷思,其實,正確的品牌意識是「品牌>價格>價值」。
貴婦名媛都喜歡的30萬元柏金包,30萬元耶,這個包包的材料及手工需要這麼高的成本嗎?當然不需要,那會不會太誇張了?「不會啊,ㄟ,這可是「柏金包」ㄋㄟ,名牌包包ㄋㄟ,你識不識貨啊!」看到沒,這就是品牌,品牌>價格>價值。
當品牌成為眾人所追求的東西,品牌本身就超越了商品原本合理的價格,而這個價格又帶來了一種難以複製、模仿的價值,在過去,中國大陸曾經一度流行模仿世界知名品牌,不是所謂A仿、B仿的山寨包、山寨鞋喔,而是完全抄襲知名品牌的設計、款式,但會稍微的修改logo,重新去註冊一個新品牌,走一趟深圳華強北、虎門、中山、厚街,甚至上海都會找到鋪天蓋地得這類極為相似的「名牌」,但無論產品的品質做得再好,款式再像,都穿不出品牌的價值。
如果不是名牌包還能夠這樣做嗎?我們來看一個「書包」的案例,印象中,日本學童背的書包就像是小丸子卡通中那種中規中矩的書包,這種書包的特徵就是樣式簡單、厚重、堅實,好像可以拿來當防彈背心似的(哈),但你知道嗎?這個書包可不便宜,要價高達二萬五千元台幣,最便宜款也要八千台幣,不過就是個書包,這個價格賣給鬼啊?
錯了!這個書包不但在日本供不應求,在中國照樣瘋狂搶購,現在連好萊塢的明星也趨之若鶩,我們來看看其中一支廣告,你就知道他們有多用心來經營品牌。
從小黏在母親身邊的小女孩終於要上學了!媽媽與女兒都很興奮的準備各項上學用品,但到了出門上課的那天,小女孩怯步了,頻頻回頭看著母親,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陌生的環境,但每次回頭都看到母親燦爛而充滿鼓勵的笑容,於是終於鼓足勇氣加入其他小朋友的上學行列,就在這時候,看著女兒身影逐漸遠去的媽媽突然收起笑容,一臉擔心又落寞的看著,淚水靜靜地從臉龐滑落...
旁白: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與家人長時間的分離,邁出步伐的同時,眼眶里還噙著淚,當時你沒看見的,是背後目送著你成長的爸媽,他們其實也跟你一樣不捨,在你學著獨立的同時,他們也在學習勇敢放手,並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守護著你...
然後,畫面出現一段文字:很高興妳長大了,媽媽既開心又寂寞~
整支廣告完全不用介紹書包的功能與規格,只有看到一群背著五顏六色書包的小朋友身影逐漸遠去,好像在告訴全天下的父母們,只是短暫的別離,就讓堅實的書包來為你們守護心中的寶貝吧!請問,這份守護值多少錢?絕對超過二萬五千元吧!
今天好像又談得太長了,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喜歡,我們下回接著聊品牌故事、定位、行銷,也請大家幫忙在我們的臉書、Youtube、部落格按讚喔,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
2018/6/29 顧及然 院長
國際總裁菁英書院
#元氣補給站
#興趣
#興趣與事業的差別是什麼
#最大的差異在於賺不賺錢
#領導者就是企業的靈魂
#也是品牌故事定位行銷的核心價值來源
#正確的品牌意識是「品牌>價格>價值」
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問卦] 小廚師為什麼這麼貴?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小夥伴們晚上好剛剛小姐姐在逛超市無意間發現久違的小廚師泡麵至於價格呢聽好了. ... <看更多>
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Nash,神之領域- 有吃過這麼貴的泡麵嗎? 就是一種很貴又超喜歡 的推薦與評價
榨菜肉絲麵、蕃茄牛肉麵、泰式綠咖哩雞我其實對小廚師泡麵是情有獨鍾,我小時候就超愛吃小廚師榨菜肉絲麵,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停產了剛好被朋友燒到,就來買..... Compartir. ... <看更多>
小廚師泡麵為什麼那麼貴 在 [情報] 全家小廚師泡麵快閃買一送一- 看板Lifeismoney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路過高雄九如路和大順路口的全家(如順店,九如一路530號),裡面正在小廚師泡麵
系列買一送一!只有今天=口=!
榨菜肉絲麵,兩碗才95元(一碗有194克重喔),有專人阿姨推銷,人很親切和善。
如果買比較高檔的牛肉麵(195元),可以選擇送排骨豬肚or佛跳牆!
非業配,來張兔兔證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81.2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feismoney/M.1632807427.A.163.html
韓國官網,它叫Molang,台譯萌浪兔,約台幣600$唷 ^ ^,超bun的女友送的
https://www.molangshop.co.kr/goods/goods_view.php?goodsNo=1000000216
好像是呢,今天只有這幾間,活動都是快閃風格,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裡@@
我是從42$一碗的年代開始的(20年前)
上面有給介紹網址,大夜燈一隻
約台幣600唷(^___^)
※ 編輯: RobertI3 (114.47.81.242 臺灣), 09/28/2021 14:19:55
小時候心中第一是味味一品礦肉麵,第二是小廚師榨菜肉絲麵~
貴
09/28 14:33
就我這種吃回憶的吧,覺得很棒呀
沒吃過茄汁雞肉呢,希望能複刻哈哈
如果有買一送十,我要買兩貨櫃
感謝分享,原來是高人指點
大大不吃吃看嗎?(遞
終身會費600$
※ 編輯: RobertI3 (223.138.94.106 臺灣), 09/29/2021 15:53: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