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小林國賠案裁判費逾1479萬,立委將修《災防法》大型災害求償免繳裁判費】
今年適逢 #九二一大地震 20週年、#八八風災(又稱莫拉克風災)10週年,居民持續重建家園之際,卻不約而同面臨法院催繳裁判費。八八風災慘遭滅村的小林村生還者,狀告高雄市政府防災不力,15名勝訴者僅獲賠3850萬,但133名敗訴者及繼承人後遭追討裁判費超過1400萬;事實上,九二一大地震東星大樓受災戶告建商敗訴,也被追討裁判費。
協助兩起案件打官司的律師鄭文龍批評,台灣的民事訴訟裁判費按求償金額比例,求償1千萬要先繳40幾萬裁判費,對弱勢者築起司法高牆,呼籲立法院儘速修訂《民事訴訟法》,民事案件裁判費最高不超過1萬元,天災求償免繳裁判費。
■失去5親人提告求真相,卻要繳40多萬裁判費
八八風災造成小林村民400多人罹難,生還者質疑高雄市政府未及時警告居民、撤村,提起國賠,最後僅15人勝訴,其餘100多人敗訴。由於台灣的國賠案件是由普通法院民事庭審理,按照《民事訴訟法》,民事案件要繳裁判費,採比例制,一審裁判費是求償金額的1.1%,二、三審皆是1.65%,敗訴者負擔。
小林村自救會前會長蔡松諭表示,8月5日收到第二批法院送達的裁定書,結果敗訴者總計要繳的裁判費達1479萬8308元,比原先估計的7、800萬高出甚多,扣除第一批已繳200多萬,還有1200多萬待繳。其中一個受災戶王先生,失去父母、老婆、兩個女兒,提起訴訟要真相,這次總計要繳40.9萬元,「我們100人告一個,用到一組司法人力,卻收我100個人的裁判費。」
蔡松諭直言,親人罹難,家屬當然會想知道真相,但現行裁判費收費制度,對於大型集體訴訟不公平,裁判費已成為窮人訴訟高牆,表面上人人可告,實際上有錢人才有辦法告。
東星大樓在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中倒塌,居民分別向台北市政府和建商提起訴訟,訴訟過程中,台北市政府不斷要求法院向受災戶追討裁判費,已引起輿論批評,雖然最後北市府敗訴,但建商勝訴,居民必須繳裁判費。
其中一位居民陳語喬今也出席記者會,他表示,母親在九二一大地震罹難,向建商求償時一審勝訴,二、三審卻敗訴,現在被追討6萬元裁判費,律師正在抗告,他語重心長地說,沒有人希望成為大型災難中的受災戶,沒人希望成為罹難者家屬,期盼司法不要再築起高牆。
■律師籲裁判費採定額制,上限不宜超過1萬元
長期推動司法改革的鄭文龍,恰好擔任東星大樓和小林村受災戶的辯護律師,20多年下來,他發現一體適用的民事裁判費制度對天災求償相當不友善,居民遭遇越重大的傷害越不敢告。「民事裁判費按照比例計算,美其名是防止濫訴,但我只看見防到真正要打官司的人。」他指出,現在行政訴訟裁判費是定額制,一案4000元,刑事免裁判費,只有民事按求償金額訂比例,「要濫訴的人,你擋了他這裡,他還是會去告刑事,防止濫訴是虛假議題。」
他表示,美國採定額制,一個案件的裁判費是200美金,台灣的民事訴訟也應比照美國和行政訴訟制度,定額收費,最高不超過1萬元。
此外,針對大型災害,例如小林村事件、九二一大地震、高雄氣爆、八仙樂園塵暴等等,受災者求償應直接免除民事和行政訴訟的裁判費,別讓裁判費成為受災戶追求司法正義的阻礙。
■大型災害求償減免訴訟費,立委下會期擬修《災防法》、司法院有共識
今天出席記者會的立委黃昭順表示,災民只是想透過司法知道真相,沒有理由讓災民承受第二次傷害,下一個會期將提案修改《災害防救法》,免除大型災害求償時的裁判費。
對於民間提出的裁判費改革,司法院民事廳廳長李國增表示,可以理解災民的心情,若修改《民事訴訟法》牽一髮動全身,根據各國經驗,裁判費太低,的確會造成民眾濫訴,且不符法院行政成本,應在其他條文中,另外制定關於大型災害的裁判費規定。
李國增認為,的確可以針對大型災害特別考量,例如在《災防法》規定,法院可以看情形減免或免除裁判費,「舉例來說,如果是因為蒐證問題敗訴,和居民無關,法院可酌免裁判費。」若立委真的在下個會期提出修改大型災害的裁判費比例,「司法院會適當表示意見。」(文/林慧貞;攝影/許𦱀倩)
#延伸閱讀
不義的訴訟:八八風災的差別國賠,二度撕裂小林 https://bit.ly/2OT8AmU
【專題】八八風災10年追蹤——小林的死與生 https://bit.ly/2KmOQnv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消息,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http://bit.ly/2YeHAOP
「小林村生還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新聞] 官方證實小林村活埋398人- 精華區Emergency 的評價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也把自己種回來...八八風災小林村倖存者的故事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小林村死亡名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小林村死亡名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小林村許多村民被土石流掩埋,倖存者面 ... 的評價
- 關於小林村生還者 在 [轉錄][爆卦] 不願面對的真相...小林村... 的評價
小林村生還者 在 也把自己種回來...八八風災小林村倖存者的故事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長照機構資訊網,2019年8月8日— 高雄甲仙小林村慘遭土石流掩埋滅村,全村一夕間深埋地表十餘公尺下方,三百八十一人死亡、十六人失蹤。倖存者災後分居甲仙五里埔與杉林 ... ... <看更多>
小林村生還者 在 小林村死亡名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當年位於高雄甲仙的小林村慘遭滅村,原址被土石覆蓋,根據小林村自救會統計,共計462人死亡,倖存者則要面對巨大傷痛,一邊療傷,一邊試圖發展新人生 ... 莫拉克颱風災害 ... ... <看更多>
小林村生還者 在 [新聞] 官方證實小林村活埋398人- 精華區Emergency 的推薦與評價
官方證實 小林村活埋398人
村民泣「別挖了 讓他們長眠吧」
【綜合報導】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眾多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村民,已經放棄這個
最卑微的希望。儘管小林村至今未挖出一具屍體,但高雄縣長楊秋興昨首度證實:
「估計(小林)死亡人數可能在300人上下,縣府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中央災害應變
中心昨也首度公布,小林村有169戶、398人遭埋。然而,被埋的9到18鄰已是一大片
碎石和泥流,有小林子弟不忍開挖會看到親人殘破屍首,有人希望:「別開挖了,
就讓他們長眠吧!」
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及《蘋果》調查,截至昨天,八八大水災在全台造成129人
死亡、逾600人失蹤,農損高達100億7197萬元。
軍方徵嚮導已太晚
放大圖片
在旗山國中苦等不到親人的災民家屬,崩潰痛哭。張世瑜攝
楊秋興昨向行政院長劉兆玄簡報表示小林村死亡人數約300人,
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公布的398人數字,據應變中心表示,
是據高雄縣災害應變中心彙報,以及搜救人員進入小林村訪查倖存者後,
統計出來。不過,因設籍人數700多人的小林村第9至18鄰幾乎全部遭埋,
實際慘況應遠超過官方數據。
高縣消防局科長王國泰周二搭乘直升機飛抵小林村五里埔,由當地民眾帶領深入勘察,
親睹9至18鄰被埋慘狀,他說:「當地居民估計,大約有五、六百人被活埋。」
滅村消息周一傳出後,小林子弟即要求返鄉搜救,但相關單位一直以安全為由拒絕;
軍方遲至昨天才公開徵求嚮導帶路。整個家族40人都住在遭滅村區域的徐銘賢說,
這幾天有十幾個村民徒步返鄉,出來後都哭說:「不可能活的,連挖都不必挖了!」
對國軍作法,他說:「太晚了!」之前軍方傳出小林村有200名生還者,
但親自前往察看的村民潘聰榮說:「裡頭根本沒人,誰說有人就派直升機把人救出。」
仍未挖出任何屍體
昨在通往9到18鄰的八號橋前,沿途土石崩塌嚴重,路基都被淘空,
但不少村民依舊冒險回去。已斷裂的八號橋前,已有村民在路邊插香,
擺起供品,對著遠方已成一片泥河的家鄉祭拜,場面令人鼻酸。
一名年邁村民指著前方說:「原本前面道路兩邊住了100多戶,
土石流發生時瞬間被埋在下面,只有地勢較高的住戶約40幾個人來得及跑。」
另名搬到台北的小林村民,在媒體報導上看見該處河床有塊紅布,好像是他母親的衣物,
昨拜託搜救人員帶他回現場,最後確認只是塑膠布,仍無他母親的下落。
桃園縣消防局特搜隊昨天上午至甲仙鄉東安村四德橋,
尋找有無從上游小林村流下來的罹難者遺體,搜尋5小時並無所獲。
空勤總隊及軍方昨也出動直升機進入甲仙鄉災區搜救,
在小林村第1到8鄰及關山村共接出19名災民,另也空投物資給當地災民。
村民盼返鄉辦頭七
儘管迄今未挖出一具屍體,但村民已不得不接受親人恐罹難的事實。
昨早甲仙鄉長劉建芳到內門順賢宮與村民商討明天替罹難者舉辦頭七法會事宜。
徐銘賢說,村民希望回到五里埔辦頭七招魂,「那裡還能看到我們的庄頭、
接近親人亡魂,在甲仙辦頭七,親人哪能接收到我們的心意?」劉建芳則說,
有村民認為安全較重要,決定在鄉公所辦頭七,公所將支付全部費用。
老家在小林村14鄰的劉坤來,一家12人都未逃出,他昨向到順賢宮慰問災民的
行政院長劉兆玄陳情,要求安排災民安置住所並發慰問金急用,「我們要爭取成立
小林平埔族紀念基金會,幫助小林村民後續求學。」他認為,現在開挖難度較高,
打算尋求村民共識,保持原地現狀,讓死難親友長眠,
爭取現址設立紀念碑或公園懷念不幸往生親友。由於高縣各山地鄉受創嚴重,
縣府為掌握失蹤待援人數展開人口清查,呼籲設籍在高縣甲仙鄉、那瑪夏鄉,
但在外求學、工作民眾與縣府聯絡,聯絡方式:(07)747-7611轉1320~1331。
R.I.P..
新聞來源: 蘋果頭條
https://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862788/IssueID/200908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16.6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