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9月魔咒難逃!道瓊迎來2011年來最慘9月
美股本月終究沒能逃脫「9 月魔咒」下跌的宿命,週四 (30 日) 四大指數集體淪陷,工業、必需消費品和金融板塊領跌,道瓊收黑近 550 點,標普下跌逾 1%,台積電和聯電 ADR 逆勢收高。
本月受到聯準會 (Fed) 即將縮減購債 (Taper)、經濟增長放緩擔憂、通膨升溫、供應鏈瓶頸、全球能源緊縮、恒大危機與中國監管風險等多項因素影響,道瓊月度跌幅達 4.3%、標普跌幅則達 4.8%,兩大指數雙雙迎來自 2011 年來最慘的 9 月份表現。
《股票交易者年鑑》(Stock Trader's Almanac) 顯示,9 月份歷來是跌幅最大的月份,平均跌幅為 0.4%,通常 9 月中旬後的拋售力道將會提升。
政經消息方面,美國政府停擺進入倒數計時,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週四 (30 日) 如火如荼地表決通過臨時開支法案,以免於斷炊關門,目前臨時開支法案已移交給美國總統拜登簽署。
化解一場可能的危機後,另一場危機即將來臨,國會仍需要在 10 月 18 日之前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避免美國首度債務違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週四呼籲國會永久廢除債務上限。
聯準會主席鮑爾週四表示,目前高通膨可能會在明年回落,不會阻止聯準會達充分就業的目標。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33 億例,死亡數突破 478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4343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9.6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373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139 萬例。
週四 (30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546.8 點,或 1.59%,收 33,843.92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63.86 點,或 0.44%,收 14,448.58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51.92 點,或 1.19%,收 4,307.54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5.74 點,或 0.18%,收 3,258.09 點。
標普 11 大板塊陷入血海。(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陷入血海。(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再度波動,科技五大天王承壓。蘋果 (AAPL-US) 跌 0.93%;臉書 (FB-US) 跌 0.065%;Alphabet (GOOGL-US) 跌 0.50%;亞馬遜 (AMZN-US) 跌 0.49%;微軟 (MSFT-US) 跌 0.73%。
道瓊成分股盡墨,僅 Salesforce、默克收紅。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下跌 3.41%;3M (MMM-US) 下跌 3.02%;開拓重工 (CAT-US) 下跌 2.98%;家得寶 (HD-US) 下跌 2.57%。
費半成分股漲跌互見。英特爾 (INTC-US) 跌 0.39%;AMD (AMD-US) 上漲 2.54%;應用材料 (AMAT-US) 漲 0.36%;美光 (MU-US) 跌 0.78%;高通 (QCOM-US) 跌 0.23%;NVIDIA (NVDA-US) 漲 0.97%。
台股 ADR 僅中華電信獨弱。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0.03%;日月光 ADR (ASX-US) 上漲 1.55%;聯電 ADR (UMC-US) 漲 0.97%;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下跌 2.07%。
企業新聞
蘋果 (AAPL-US) 下跌 0.93% 至每股 141.50 美元。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週四將 2021 年下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下調至 14.1 億部,預估蘋果 iPhone 受晶片荒的影響較三星、OPPO、小米等競爭對手要來的小。
Lordstown Motors (RIDE-US) 大漲 8.42% 至每股 7.98 美元。外媒週四報導,鴻海美國電動車工廠將購買美國電動卡車新創公司 Lordstown Motors 的廠房。
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 (SPCE-US) 暴漲 12.15% 至每股 25.30 美元。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已結束對維珍銀河 7 月發射事故的調查,後者已獲准恢復太空旅行業務。
埃克森美孚 (XOM-US) 下跌 1.77% 至每股 58.82 美元。埃克森美孚宣布,由於創紀錄的全球天然氣價格,使其第三季獲利將增加約 7 億美元。
經濟數據
美國 Q2 GDP 季增年率終值報 6.7%,預期 6.7%,前值 6.6%
美國上週 (9/25) 初領失業金報 36.2 萬人,預期 33 萬人,前值 35.1 萬人
美國上週 (9/18) 續領失業金報 280.2 萬人,預期 279 萬人,前值自 284.5 萬人下修至 282 萬人
美國 9 月芝加哥 PMI 報 64.7,預期 65.2,前值 66.8
華爾街分析
Charles Schwab 首席投資策略師 Liz Ann Sonders 表示,市場迅速波動歸因於投資人一連串的擔憂,包括變種病毒、債務上限、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以及通膨問題。
瑞銀 (UBS) 私人財富管理執行董事 Tom Mantione 表示:「市場並沒有忘記『攀爬憂慮之牆 (climbing the wall of worry) 』那句名言,對中國監管、全球新冠疫情、美國債務上限和增稅的擔憂,都為投資人帶來壓力,但重要的是,投資人要瞭解哪些問題可能導致結構性變化,哪些能成為投資者利用的短期波動。」
美國投顧機構 LPL Financial 首席市場策略師 Ryan Detrick 認為,標普連續 317 個交易日高於 200 日 (200MA) 移動均線,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所罕見的現象,隨時可能會出現 5% 至 7% 的修正。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32704?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9-30(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同時也有17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蔡其昌說,陳柏惟怎麼會阻擋疫苗,他非常支持疫...
市場結構圖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市場結構圖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際橋牌社2】
「政治」在一般大眾的想像裡,似乎跟日常生活有些疏離,政治似乎是權貴們的利益爭奪,或是國際領袖的角力。《國際橋牌社》系列企圖以戲劇的方式,重現台灣這塊土地上複雜的政治鬥爭,竭力在通俗的載體裡傾訴被遺忘的歷史。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在戲劇的品質上呈現強烈的企圖心,但在劇情上稍微紛亂了些,過多的角色支線稀釋了戲劇的張力。然而《國際橋牌社2》馬上修正了第一季的缺陷,以記者蘇婉甄為主要切入點的視角,帶出臺海危機背後的陰謀。
政治劇最大的難處,就是要清晰的描述眾多勢力的立場,若安排不恰當,整齣劇就會像是交代事件的流水帳,更容易與觀眾的生活經驗產生疏遠。《國際橋牌社2》以千島湖事件做開場,迅速帶起強烈的危機感,從民間的危機引爆一連串政治風暴,前後因果都有強烈的關聯,所有劇情的推進都在一條直線上,少了許多分岔出去的支線,劇情推進的步調就能更不疾不徐,沒有顧此失彼的慌亂感。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劇情像是散狀湖泊的結構,每個人物的背景來不及深刻的營造,馬力歐飾演的王照陽算是勉強抓住整個劇情的重心。《國際橋牌社》第二季把許多角色的戲份精簡刪略,將重心約束於男、女主角身上,女主角是為社會正義熱血的記者蘇婉甄,男主角則是來自於台南百年商人大家族的繼承人陳慶堂,藉由平民與商人兩個懸殊地位的立場摩擦,凝聚出更明確的劇情核心,蘇婉甄更是穿針引線的角色,營造出平民與政商名流都在同一條命運列車上的感覺,誰也無法置身事外,當平民的篇幅更多,權貴的身影似乎也沒那麼遙不可及。。
路斯明飾演的陳慶堂,頗有蝙蝠俠與布魯斯偉恩與鋼鐵人的紳士風範,既有公子哥兒的玩世不恭,也有沉穩的瀟灑,他在不同的勢力間來去遊走,負責維持政商的關係,藉此鞏固家族的利益。范宸菲飾演的女記者蘇婉甄,總是熱心地想要藉由自己的身分替弱勢發聲,兩人相左的立場激發了個人與政治關係的辯證,男女曖昧的情愫更柔化了可能過於生硬的政治情節,私人情感與大局的掙扎產生精采的張力,兩人的角色也都有明顯的成長,運籌帷幄的手腕與橫衝直撞的正義似乎能有緊密的交集。
臺海危機事件已經有些遙遠,有一點距離的年代很難讓年輕觀眾產生共鳴,所以政治劇的通俗化是很重要的事情。《國際橋牌社》第二季試圖跳脫政治本位的角度,去挖掘快要被人們遺忘的歷史,更褪去艱澀的政治術語。歷史需要更通俗的載體來延續其精神,日本動漫大膽的重新解構他們自己的歷史,成為文創產業很重要的一環,要將歷史深刻的植入年輕世代,就必須要用年輕世代能接受的語言來重新詮釋,《國際橋牌社》第二季的年代設定於稍微遙遠的臺海危機,但敘述故事的方式上更貼近近代韓劇與偶像劇的風格,政治人物角色的戲份雖然略減,但在資深的演員基礎下,反而成為年輕演員最有力的後盾,使得整齣戲既有清新的面貌,也有長久歲月的穩重感。
以小老百姓的立場看待歷史人物,角度更加銳利而真實,也喚起了這份歷史為什麼必須被記住的理由,再加上現在台灣國際情勢使然,任何世代都會意識到彼此遇到的危機都是相同的。政治劇的製作比起台灣其他類型的劇,存在更高的門檻,製作上有些問題並非充裕的資金就能解決。《國際橋牌社》系列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在荊棘林突破台灣缺乏政治劇類型的窘境外,更在第二季積極改進戲劇的質量,兩季的劇集有著顯著的進步,我很期盼這樣的政治類型的劇本能在台灣市場繼續深耕,並在未來開花結果。
----------
《國際橋牌社2》購買網址:
https://reurl.cc/KrQM0q
市場結構圖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蔡其昌說,陳柏惟怎麼會阻擋疫苗,他非常支持疫苗。大家都知道疫苗的市場是賣方市場,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執政黨立委當然全力支持政府,我們反對的是當時中國的科興疫苗,並沒有得到人民的信任、國際的認同,所以大家認為如果忽然之間要政府買四千萬劑疫苗,可能會去買到中國的疫苗,這是台灣人民所不願意看到的,國民黨利用民眾不了解議事規則,以反對國民黨提案購買四千萬劑疫苗,就說陳柏惟阻擋買疫苗。
蔡其昌說,政府有沒有在買疫苗?當然有呀,政府很認真在買疫苗,但是你不能因為你自己提了一個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數字,跟政府的提案不同,就說陳柏惟反對,這完全沒有道理,這是利用議事規則,「移花接木」、不是事實,因為國民黨有提案,否決了國民黨的提案就變成了反對,這個完全是一種抹黑的手法。】
可是 @蔡其昌 ,你也投反對票的案324上面清楚寫著【盡速完成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使用清單」上新冠疫苗的採購,並擴大採購至4千萬以上,確保疫苗涵蓋率高達90%以上】,那裏面有az、有bnt、還有默德納呢,議案裡面哪裡寫中國疫苗啦?哪裡是抹黑,是不是認為選民都是白癡不識字?你們都投票不要買啊~~~是不是現在後悔了?
你以立法院副院長之高度跟基進黨一起硬ㄠ,是不是內心其實很想哭,現在塔綠班已經缺人到副院長也要站第一線蝦挺了嗎?
另外,老盆友吳子嘉董事長特別分享了一個好棒棒的資料,就在過去一個月傳唱塔綠斑的民間風氣中,唱著唱著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就跌掉7.3%,不信任度上升5.5%,蔡英文總統執政滿意度跌了7.2%,不滿意度上升5.1%,塔綠斑,不是,民進黨滿意度下跌6.4%,不滿意度上升1.9%。難怪全黨都翻臉氣噗噗,動搖黨本了對吧,連各種側翼紛紛跪舔的邏輯都出來了,逼得我還必須向全世界各行各業各個地方的綠畜道歉,我對於讓這麼多綠畜氣撲撲,還讓翁達瑞跟著被起底打趴都感到非常抱歉,希望各位綠畜接受我誠摯誠懇,全心全意的道歉。
既然這麼可以讓社會動盪,我真心想要去報金曲獎啊~~~哈哈哈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立法院今天排定行政院長蘇貞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不滿行政院送來的3+11補充報告沒有交代3+11政策和5月本土疫情爆發的關聯而杯葛議事。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反問「3+11跟800條人命有什麼關係?」蘇貞昌今天赴立院備詢,民進黨團昨天三度與國民黨團溝通,允諾蘇貞昌今天「重提」3+11專案報告,在書面報告向染疫亡故家屬道歉,並說明3+11造成破口原委。】各位弟兄,這一條大家不會覺得最好笑的地方是陳時中的人設因為自己的暴怒而破了嗎?他變成一個跋扈不講科學的人啦!
第一,根據法規資料庫中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施行辦法第九條:
【進駐本中心各機關應隨時掌握最新動態資訊及狀況,並於情報收受後,依下列程序辦理:
一、各機關情報處理及因應建議,應陳報權責長官,並通報相關機關。
二、機關遇有需跨機關協調或通報時,應即會報相關權責機關迅採措施,同時陳報權責長官。
三、機關有責任歸屬之情報通報、因應建議、下令、督導及電話,均應作成書面紀錄,並陳報權責長官。
四、機關應填寫工作日誌,陳報權責長官。】瞎說甚麼自己會議太多每天很忙沒有做紀錄,就明顯違反了第九條的第三款和第四款啊,結果沒人處理這件事?
第二,後續的病毒感染基本上都跟3+11系列都是同一個病毒株,在基因上相同,並非在國內自己產生的,那麼不是由國門進來,難道是蟲洞進來的嗎?如果是從國門進來,那就一定是跟邊境開放有關係啊!
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今(25日)落幕,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選舉最後關頭緊咬前主席朱立倫,激出黨內基層「亡黨感」,雖然未能當選,但已在各地囊括3成以上選票。藍營人士分析,以張亞中的得票率,有望續攻6都地方縣市首長,尤其張在雙北得票率約4成,有機會成為一名活棋。
藍營人士表示,目前台北市有立委蔣萬安、市議員羅智強2名強棒,張亞中若要參選,恐會釀成黨內分裂,且台北市選民結構不利張亞中參選;但高雄自從韓國瑜被民進黨惡意罷免後,目前苦無人選,可成為被派去艱困選區的一名超級大黑馬。】藍營最棒的就是內鬥的時候選完還要繼續,你怎麼看這就是一個放屁等級的說法,直追上次民眾黨不知道哪個白癡說要派學姊去選新北市長的那個爛提案,狗也不信,到底是誰說的?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市場結構圖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在哪裡?
●第二代小改款 Q5 全新衍生的車型。
●更寬幅的八角型水箱護罩。
●流線型的 C 柱設計。
●車身更長、更寬更低扁,造就更低趴動感的外型。
#Audi
#Q5
#Sportback
Audi 在 2020 年發表小改款 Q5 車系之後,於同年追加全新的 Q5 Sportback 車型,以小改款 Q5 車系既有的元素改變車身結構,加入更流線身型正式挑戰 X4、GLC Coupe、Range Rover Velar 等同級對手。台灣奧迪在今年 3 月推出 Q5 車系後,今年 7 月正式宣布導入 Q5 Sportback,同樣提供 45 TFSI 單一動力選擇,編成方面共有 2 個常規販售車型,而此次試駕版本為車系入門的 Advanced 車型。
圖文報導: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885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0:00 Audi Q5 Sportback
1:47 新在哪裡?
2:51 車系編成
3:36 外觀
6:04 車尾
8:53 內裝
13:31 後座
15:53 試駕心得
19:33 買、不買?
市場結構圖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在哪裡?
●此次為四代小改款車型,但改款程度比照大改款等級。
●柴油車型同樣搭載 2.2 升渦輪引擎,導入最新的 Smartstream 科技,與舊款相比最大馬力微幅提升 2 匹,最大扭力提升 0.1kgm。
●新增 Hyundai 於國內市場首見的渦輪油電動力,搭載 1.6 升 Turbo Hybrid 引擎。
●變速箱由舊款 8 AT手自排,改為 8 DCT 濕式雙離合器自手排。
●換上全新第三代底盤平台,150K 熱沖壓鋼材比例提升至 14.6%,車身抗拉強度提升至 67.3kgf/mm2,達到輕量化並增強車體結構目標。
●車長增加 15mm (4,770mm→4,785mm)、車寬增加 10mm (1,890mm→1,900mm)、車高提高 5mm (1,705→1,710mm),軸距不變 (2,765mm)。
●外觀導入 T-Shaped LED 日行光條設計與 T-Shaped LED 尾燈,分離式頭尾燈設計。
●導入全新 12.3吋 TFT-LCD 數位儀表(舊款為 7 吋)、原廠 8 吋多媒體螢幕(舊款為國產 10 吋主機)。
●新增 Hyundai 在台灣首見的 SBW 電子線傳排檔系統。
#Hyundai
#SantaFe
#Hybrid
Hyundai Santa Fe 車系最早於 2001 年登場,以強調戶外遊憩的用途獲得市場認同,至此開創品牌發展都會型休旅車之路。而第一代車型首次於 2004 年以進口車的身份引進國內,並於 2007 年將第二代車型國產化,提供 5 人座及 7 人座兩種車型,以較同級少數提供 7 人座的配置成為競爭的一大優勢,逐步在市場上獲得聲量後站穩銷售表現。2012 年第三代車型登場,並於 2014 年同樣以國產化的身分進軍國內市場。
現行第四代車型從國產轉回進口身分,自去年上市以來已有一年多之久,但礙於品牌及價格影響力不及對手,使得銷量不如以往,Hyundai 為了增加競爭力與話題性,這次改款除了外觀改進之外,亦換上全新的底盤平台及內裝設計,並且重新調整 Santa Fe 全車系等級配備,將原有的柴油動力優化之外,亦新增 1.6 升渦輪油電車款。
圖文報導: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364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0:00 Hyundai Santa Fe
2:02 新在哪裡?
4:38 車系編成
6:06 外觀
8:38 車尾
12:26 內裝
19:39 後座
23:41 第三排
25:58 試駕心得
32:46 買、不買?
市場結構圖 在 Those Unpredictable:那些我們說不準的事 的推薦與評價
變。 1.) 大環境:貨幣政策,國際貿易時代的不同 2.) 市場環境:市場參與者與過去不同 3.) 市場結構:交易頻率,市場工具不同 ... 而有趣的是,這張圖擷取了除去食品,能源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