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 ◎林宇軒
⠀⠀
「當你懂得深潛,再回來我的身邊。」──廖鴻基《後山鯨書》
⠀⠀
午夜夢迴,彷彿
我們仍漂流在海上
花季還未宣佈,網還沒來
海面上拼圖等待動工
故事才剛剛開始,一切
一切都還來得及
那些從前的日子
想起耳裡就有海浪聲
⠀⠀
緣木求魚,我們鋸開樹木
在辛苦打造的屋裡
相濡以口沫
不去思索海鷗的歸宿
關於如何在不曾下雪的潮境
精心佈置一場狩獵
原始的習俗至今
依舊被新的文明盛傳
⠀⠀
最後積雪都流向了你的船──
我們曾經的船,現在
船已老去,但海還年輕
規劃完整的藍圖上
航線終究是不環保的:
用不完的恨無法回收
多餘的愛無法重複利用
此地只有浮動的經緯
證實我們各自貧窮
⠀⠀
征服野獸後,那些人
終於也成了野獸。
有時你感到恐懼,就像
海裡看見鯊魚在眼前
我的手掌覆上你的額
掩蓋一座將荒廢的雨林
那些恐懼真實而清楚
可怕的是海裡看不見鯊魚
可怕的是以為自己是海
能輕易擦去錯誤的步履
⠀⠀
已經快來不及了,他們
開始削去彼此的腳
建築一片田,計劃一條河
所有掙扎都是徒勞
越悲壯越是悲傷
最後騙局都將流入大海
正如你我都將死亡──
而你是知道的
大多數的死亡
並不代表結束
⠀⠀
漂流在海上,你是滿月
我是精明的潮水
其他人席地
坐成一座座島,如夢裡
陸沉的每座城堡
沿著海岸,我喚醒洋流
見證生命從死亡的深淵湧升
如此我們就能進入巨大的迴圈
如此我們就能進入巨大的迴圈
而不覺重複
⠀⠀
⠀⠀
(「船已老去,但海還年輕」靈感來自桑恆昌〈觀海有感〉:「船年輕/海卻老了。」)
⠀⠀
⠀⠀
-
⠀⠀
◎作者簡介
⠀⠀
林宇軒,1999年生,臺師大社教系與國文系畢。現任臺師大噴泉詩社顧問、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編輯、喜菡文學網新詩版副召集人。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香港青年文學獎、臺灣詩學研究獎等,作品入選年度臺灣詩選。著有詩集《泥盆紀》、Podcast節目《房藝厝詩》。
--
美術設計:林宇軒
--
#生態詩 #林宇軒 林宇軒 (Lin Alex)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09.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的網紅江宇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師大社教系103-2《文教節目製作》 《With you, Shine as a Star》江宇雯畢業音樂會專訪 製作人:江宇雯 導播:鄒幸均 錄影:莫再厚、李修綺 主持人:柯元惠 演出人員:江宇雯、薛榮漢 特別感謝:侯志欽教授指導...
師大社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祝你們鵬程萬里、一帆風順,誰跟你說往後日子一帆風順的,一定是胡說八道。祝大家,早點遇到挫敗,變成養份,補血升級,面對選擇時能夠睿智,打怪成功。
校長、副校長、師長、 臺灣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們大家好,我是B95工業管理系的劉方慈。
今天是你們的大日子,十年前我坐在台下,很期待嶄新人生,完全沒料到,十年後我能受邀以校友身份、在這跟大家說話,當然也沒料到,是透過線上的方式。2020、2021是世界巨變的一年,人與人的連結被迫切斷、我們所認識的一切也得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你們在此時離開校園,想必充滿不安;其實把時間再拉長,未來人生道路上你們肯定還會面臨更大更多的挑戰。怎麼辦?問一下自己,在台科大這幾年,你們有儲備好備戰的養份了嗎?沒有答案沒關係,你可能有種子了、發芽中,而你只是還不知道而已。
每個人的養份不一樣,我跟大家分享我的。
前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院長Jeremy Knowles 曾說,「高等教育最重要目標就是,『確保畢業的學生,能分辨誰在胡說八道』」。你們這代是網路原住民,資訊來得快、傳得快、多樣化,對你們來說,「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可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但從今以後,你們進入職場,開始挑戰,更會被挑戰,且常常被挑戰,甚至胡說八道的話聽多了,還會開始懷疑自我。在面對各種分歧的時候,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讓你找到方向。
我入學的時候,在系上身分有點特別,我是五專生、沒有讀高中,是插大考試進入台科的,當時班上多的是學測七十幾級分的明星高中同學,當被問「你以前什麼學校呀?」,我回答「台中技術學院」,大部分的人反應都是「喔~」,驚訝、或不解的樣子。制服日活動的時候,我沒有制服。除此之外,還面臨到學科衝擊,我被當了不只一次、不只一科,重修暑修都經歷過。我花了三年時間,逼自己喜歡工業工程。但最後,我還是無法喜歡。
中間我不只一次誠實面對自己,其實新聞夢,一直在我內心裡。國小某一天,看了一則新聞專題報導,深深被感動,種下的新聞夢種子,發芽了。我意識到一定要「 選我所愛」。於是,透過台科師大台大三校聯盟,我開始騎著腳踏車,往返師大校園的生活。到了師大社教系,我身份又有點特別了,全系唯一的外校生,上課常被點名,我很不自在;但也沒想到後來成功進入新聞業,也與老師成了朋友,至今還有聯繫。
剛才說,我無法全心喜歡工業管理領域,希望老師別難過,我雖不喜歡、但我學到一個東西,且非常重要、能讓我受用一輩子,就是「要替自己的選擇負責」。
念五專插大時,聽了長輩的話,不選讀新聞相關科系,而是畢業出入相對機會多待遇好的國立技職龍頭招牌,我常在想「如果當初沒聽他們的話會是如何」?「可能我圓夢的路能少繞一些」?事實上,我為何讀五專?國中學測時,也是聽長輩之言,在他們的年代認知裡,台中技術學院,前身是台中商專,國貿科,是女孩子最好的選擇之一。當時我在實際的科技業與夢想中的新聞業搖擺,在外人的眼中是安穩與冒險的選擇,正反意見很多、利弊分析也不少,在掙扎、反覆、躊躇的壓力下,每一步都讓我更清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最後,我下定決心,決定放手一博,替自己人生做出決定,畢業後兩年內,從廣達裸退,我朝著自己真正想要的夢想,拼盡全力地,在裸退後十個月,正式拿到電視新聞有給的正職,而我現在很感謝當時的自己為自己的人生所作的決定。
這是我的小故事,希望你們未來也有屬於你們自己的小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別人的建議,都只是旁人以自己的角度「為你」做的建議,人生是自己的,你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際遇、隨時隨地都有不同的選項讓你選擇,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得自己要負責,所以每一個選擇都是重要的,都得慎重地考量。當然,每一個選擇回頭來看,可能是好、可能是壞,但都一定會在你未來的人生留下養分。
你們面臨過選系、選校、可能也已經有人面臨選工作、選男女朋友,將來,還要選擇要不要出國、選共渡一生的對象、選擇A公司的挖角還是B公司的、選擇繼續深耕還是換跑道。以我的人生來說,不是高速公里,不斷上下交流道、不斷轉彎,你要往屏東、還是要到花東,要走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有美景,還是要走雪山隧道?但你能承擔塞車風險嗎?
人生是由選擇組成的,我不斷在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承受帶來的後果,不怨天尤人。這是在台科學到最受用的事,現在還在用。分享給你們。
最後,不祝大家鵬程萬里、一帆風順,誰跟你說往後日子一帆風順的,一定是胡說八道!祝福大家,早點遇到挫敗,變成養份,補血升級,面對選擇時能夠睿智,打怪成功。畢業快樂。我是劉方慈,謝謝大家。
師大社教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鴻梅當期展覽
本周日(10/11)下午展場特別開放!
藝術家辛佩津邀請作家劉梓潔為對談人,開啟作家和藝術家兩者之間的對話,從文學角度聊繪畫,從藝術和文學之間聊創作與生活。
作家劉梓潔2006年以〈父後七日〉榮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導,於2010年贏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近年並跨足電視,擔任《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編劇統籌。
◆活動資訊
日期|2020.10.11 周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請定位「新竹市北區城北街27號」(生華藥局),從旁邊的巷子進入後右轉。
報名|https://reurl.cc/4mdKjv
◆藝術家|辛佩津
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學碩士。現為北角工作室創辦人及志哈克藝術實驗場主持人。藝術創作的重心在於對繪畫本身的探索,作品呈現對他方美好的凝視以及森林中不可見之物的神秘召喚兩大主軸,想像融進畫面中,作品常呈現一個充滿魅力又神秘的境界,既真實又不真實。這幾年來,逐漸從繪畫出發開始往外拓展相互交織的創作方式。曾在花蓮松園別館、兆豐農場笠畫廊、花蓮文創園區、台北國際藝術村Café等地方舉行個展,亦也多次參加聯展。
◆作家|劉梓潔
1980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
2003年,以〈失明〉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著有散文集《父後七日》、《此時此地》、《愛寫》,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遇見》,長篇小說《真的》、《外面的世界》、《自由遊戲》。
現為專職作家、編劇。
師大社教 在 江宇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師大社教系103-2《文教節目製作》
《With you, Shine as a Star》江宇雯畢業音樂會專訪
製作人:江宇雯
導播:鄒幸均
錄影:莫再厚、李修綺
主持人:柯元惠
演出人員:江宇雯、薛榮漢
特別感謝:侯志欽教授指導
師大社教 在 臺師大社會教育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臺師大社會教育學系. 583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社會教育是透過社會創新與教育傳播的多元策略,在各級學校之正規教育場域以外的社區、非營利組織、文教機構及 ... ... <看更多>
師大社教 在 社教所請益- 師範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版上學長姊好~我是今年九月將要入學的學妹,發現社教所討論文章不多,想發文詢問一些所上事宜:1.碩一課程負擔會偏重嗎,每學期普遍都修多少學分比較 ... ... <看更多>
師大社教 在 [心得] 師大社教所推甄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前面有一篇師大社教所推甄心得,
今天放榜後正好遇到其中一位口試教授,小聊了一下,得到了一些小資訊,
於是我也來PO一篇,和前文有些不同的觀點,也許大家可以比較參考一下。
我是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學生,
推甄社會教育系社會與文化事業組,正取二。
我大學入學時是社會教育系,在大二的時候轉入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算是半個社教人,對社教系不算太陌生,
因為一些緣故今年又推甄回社教所。
我是在推甄開始報名的隔天決定推的,
總計約花不到24H準備,
因此有些想法或做法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不能接受的請按←。
以下分點破解上榜秘訣:
一、關於台師大社教系
如果你只透過系網頁就試圖了解台師大社教系的話,
那連報名費都可以不用繳了,掰掰...
因為連我都看不懂社教系的網頁介紹到底在寫什麼東西。
或是今年比較特例,其他組沒招滿有空名額流用,增額錄取的算是運氣好。
社教系是個很詭異的系,
早年是分三組,社工、圖資、新聞,
現在大學部合併不分組,
主要的專業包括終身學習、成人教育、非營利組織、文化創意產業、多元文化、傳播...
非常多元的專業,有點類似不分系學程;
研究所則分成成人與繼續教育組、社會與文化事業組,
各組的專業就如同名稱字面上的意思,
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就是做成教的,
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則包含較廣,文創產業、非營利組織、社區大學、終身學習都有涉獵。
社教系是一個學風自由的系,
必修學分很少,想往哪個專業發展任君選擇,
研究所也是,研究方向很自由,
我偶爾會看到那種我覺得跟社會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論文題目...
想推甄社會與文化事業組,要先想清楚你為什麼要來推?
這個組所涉及的領域是整個社會和文化的相關事業,
範圍很廣,並非限於表演藝術或博物館等,而是全部包含的,
如果想很專精的研究某個領域,不建議來念。
二、備審資料製作(總製作時間約一天)
社教系因為受原先的圖資專業影響,對格式的要求非常非常嚴謹,
在社教系做報告都蠻重視格式的,
不會寫格式的請Google林天祐教授翻譯的APA格式第六版(社教系主任建議版本),
建議有要推社教系的人,備審資料一定要嚴謹的遵守教授們最愛用的APA格式。
我的整本備審資料除了有幾頁有重要照片印彩色,
其他100多頁全部黑白印刷,包括所有獎狀、證書、作品都是黑白,
連封面都是像印講義一樣隨便選個雲彩紙膠裝,
我相信彩色並不會讓一切變得更加有說服力,重要的是內容。
(也許在正取最後一名和備取一之間會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不過我本來就有設定停損點,沒有前三名就不唸,因此這對我意義不大。)
自傳我採用非常簡單扼要的方式,
字體15級、1.5倍行高,每頁約2~3張照片,也才做六頁左右,
篇幅相當少!
沒有一堆做作或是假謙虛的廢話,足夠重點式的介紹你短短20幾年的一生了,
寫一堆廢話只會讓教授看不到重點,反而無法強調你想強調的東西。
自傳很簡潔,提到相關經歷或作品,都附一小行字請教授翻到標籤某頁,
讓教授直接看實品勝於文筆不佳的贅述。
自傳之後全部都是資料,有用隔頁標籤可快速翻到該頁。
包含政策競賽得獎作品、平面設計作品、獎狀、證書、證照、活動參與、
執行過的企劃案文本、辦理藝文活動的相關證明與照片、承辦政府活動公文...等,
反正就是有關的東西全部附上去就對了,
重要的是跟自傳的連結link要很一目了然,
方便教授邊認識你完整的生命脈絡,邊看照片與作品佐證。
所以其實我主要都是把過去的資料調出來,按照順序排好,
自傳應該大家都有寫好的,稍微修改一下就好了~
研究計畫在某些系所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但相信我,對社教系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我寫了一份我自己不是很滿意的研究計畫,
因為時間不太夠而且心思不專,意思有到就好。
後來的口試也完全沒有問研究計畫,
我想教授們大概只看標題與社教系的相關性,和格式是否嚴謹而已。
所以取個好的標題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在短短一句話中寫出你希望在社教系做的方向,
這對教授來說是認識你對社教系是否了解的關鍵,畢竟社教系真的很難懂(茶),
至於研究計畫的內容,時間不夠就別太認真計較了。
進修計畫...
我是覺得教授不可能看啦!
所以就亂寫一通,大概就跟各位在網路上看到的模組都差不多,
什麼先自修研究所科目、精進外語能力blablabla的廢話,
反正教授也年輕過,知道進修計畫永遠只是計畫。
三、推甄面試教授
系主任陳仲彥、鄭勝分、王美文
社教系的教授不多,想有百分之百的上榜把握最好掌握各教授的專業,
每個教授都有明顯不同的專業領域,會問的問題其實不難猜,
關於各個教授,系網頁有介紹,就不多敘述了。
基本上社教系的教授人都很好,非常溫和,
不管你說什麼都會對你微笑點頭,
社教系本身是個很多元的科系,因此教授們對於多元的思維接受度都很高,
只要你不要走進去就嗆教授,他們都會非常非常nice,
也絕對不會提出尖銳的問題,這點儘管放心。
我被問到的問題包括...
系主任陳仲彥:面試首先請你用三分鐘介紹一下自己~
鄭勝分:我看了你的備審資料和研究計劃,
你的經歷和作品相當跨領域,為什麼你會決定推這個所,
我想知道你覺得所上有什麼課程能夠幫助你嗎?
另外我想知道,你在心輔系待了這些時間,
心輔系的課程讓你學到什麼?而你要如何應用這些在未來?
王美文:你的經歷和人都很優秀,
在經歷這些過程後,相信你對社會教育、文化產業都有相當的了解,
請問你對社會教育和文化產業的現況有什麼看法或批評?
陳仲彥:如果你有機會和馬總統當面接觸,
意見可以直達天聽,
你想跟總統當面進諫什麼社會教育的想法?
其實面試過程,
主要是教授在認識你這個人的人格特質,還有判斷你想要的能不能從社教系得到,
你看了多少相關資料(不了解社教系的人大多都是往錯誤的方向搜尋文獻)、
背了多少系所簡介blabla...其實不是真的太重要,
從我和先前板友的文章都可以看出,口試問題都不太專業取向。
重點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確定這些東西可以從社教系學到。
只要掌握這個關鍵,口試拿高分不是問題。
四、評審教授小建議
今天在路上巧遇評審教授之一,
老師提到,當天面試的人大多無法掌握社教系的方向,對社教系不太了解,
所以回答問題和講到自己希望的研究方向,都和系所的期待有些出入,
就變成真正了解社教系的人佔較大的優勢。
(榜首是社教系應屆畢業生、我第二名是半個社教人、第三名是師大公領系的)
我個人的解讀是老師覺得來報考的學生,
有些都不太知道社教系教授現在主要研究的領域是什麼,
"社會教育"只是一個概括詞,用來統稱整個領域範圍,
教授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並不是"社會教育",而是這個範圍下的專精領域,
包括前述的非營利組織、文化創意產業、社區大學、終身教育...blabla...
五、參考書單
無。
無,不是代表沒有(雖然我沒有看書、口試也沒準備),
而是每個人的研究興趣領域不同,沒什麼書是共通的。
請不要天真的以為唸了社會教育系出版的那本厚厚的《社會教育概論》,
就能懂什麼是社會教育或是社教系在幹什麼,
當你花大量的時間看完後,只會覺得茫然和不知所云,
因為事實上,研究所的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和這本書關係不大,
這本書主要是在考古,還有政策流變及各國社會教育現況比較分析,
別衝動。
想推社教系研究所的人,我建議一個又快又有效的方法,
就是先確立自己有興趣的研究方向,
例如文化創意產業、非營利組織、社區大學...等,
然後動動你的手指打開社教系的網站,
裡面大多數的課程能點進課綱(真的點不開的請放心,這幾年都不會看到這門課開成),
許多認真有為的教授,都非常認真的把一堆參考資料、推薦用書列在課綱中,
請針對你自己選定的研究方向的相關課程,去看那些參考書目,
這樣是比較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方式!
千萬不要大海撈針自己亂找亂唸!
畢竟這是研究所板,我們求的是上榜,
看老師開的參考書單,自然能對他們的脾胃,
至於有什麼不認同或其他的想法,先上了再說吧!
看不看書見仁見智,我就一本都沒看,
但這前提是我對這領域一直都有接觸,
非本科系跨考的可能還是要稍微了解一下比較保險。
全文完,
恭喜所有考上的人,
也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
(下台一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36.6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