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丞:依照鄉民邏輯柯文哲早就應該要被罷免:毫無悔意地一直公然侮辱,被拆穿後還假裝自己是亞斯伯格症候群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當然,被騙的都是民眾,精神科醫師一看就知道這是蔣幹話)。這麼可惡的人還讓他當市長,難道之前的受害者是被白罵了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6273137846092&id=584986081641475
白黴菌:殺人犯、強暴犯最大共通點,不是精神病,
是精神正常的異性戀男人。
女性被整個社會如此惡劣對待幾千年,無論他精神狀態如何,也不會去亂殺人洩憤。
看了一百篇廢死反廢死的討論文章都沒人敢說,沒關係我說。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6235907849815&id=584986081641475
李小八:我真的很受不了網路民粹,只要出現加害人因精神病免於刑法,就在高喊肉搜恐龍法官、得到精神病像拿到免死金牌等言論。
請先搞清楚,法官是依法審判,不是依民意或民眾期待審判!法律有要件該當性、是否有阻卻違法事由等需要考量(這些是基本的公民常識),該案件符合那些要件就是只能做出那樣的判決!假如是羈束法規,法官也只能判非刑罰。所以仔細去看法條的應、得!
再來,那些講什麼精神病怎樣怎樣的那些人,你們只是不斷製造污名,講嚴重一點,精神病患會發作殺人有一部分你們也要負責。
就是有你們這種人害很多人不敢讓人知道或就醫,導致病情惡化。
另外,我不認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永遠都是健健康康,
以我為例,近期因考試壓力,我整整失眠一個月,掙扎許久還是去就醫,(拖這麼久,我本身很不喜歡看醫生吃西藥),但試了許多方法無效後,最後求助精神科,診斷是焦慮症。
所以我也是精神病患的一員。
在法律上精神病的鑑定是非常嚴格,很少有犯人能假裝精神有問題逃出刑法,反而我認為鄭捷在精神上異於常人,但人死了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相信專業非主觀意念!
你們說加害人憑什麼不用受罰,的確他是不需要受到刑罰,但還是有其他的非刑罰處分,例如強制就醫、監禁等。另外,他心靈每分每秒都在受精神折磨的處罰,這樣的折磨沒有比坐牢輕鬆。死刑或許對他才顯仁慈。
受害者的死提醒政府對公路警察巡邏配置與專業訓練,而不要再有下一個受害者出現!
最後哪些只會在鍵盤高喊恐龍法官、肉搜法官的人,要嘛你就去考法官,要嘛你就去創制人民法院。否則你只是徒增社會混亂而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7042194435853&id=584986081641475
獨立這邊請:每次看到你覺得該死沒被判死的案子,然後聽到法律人講的一大堆天花亂墜的專有名詞很賭爛的時候,請記得一件事就好。
這些東西從啟蒙時期世界各地最頂尖的思想家之間論爭發展而來的東西,程序也好、實體也好,都是為了保護螢幕前的你,也就是每一個個人,免於受到體制的迫害。
每一條你覺得狗屁的規定,都是為了讓獨裁者威權體制沒有機會任意侵害你的一寸皮膚一根毛一點點自由還有你那條命、沒辦法隨意找理由毀掉你的存在。
你所理解那些無意義中文明明看得懂意思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都是一道又一道設下的障礙,讓有一天你可能要被國家體制追訴的時候,你所能享受到僅存一絲絲的屏障。
你只要有機會去體驗一次,保證你會覺得這些東西真的是人類文明的恩賜。然後不要覺得你都沒機會遇到,你什麼時候會有病,你自己不會知道。那些被誣陷枉死的人們,沒有一個原本會想到遇到這種事的,竟然就是自己。
然後再一次,即便上面你都不在乎也不願意思考,你只要知道這件事就好:
所有你期待的更好體制更好國家,都採用同樣的制度;你想要看到人死,請擁抱中國的威權好朋友國家們,在那裡,你想要活著都不容易,要你死哪需要法官,而且你掛了之後重新投胎中籤的機會超高。
能當人的時候請好好珍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7993354340737&id=584986081641475
詹子藝:一些名詞的定義要弄清楚,例如什麼叫殺人「傾向」?這種講法一開始就是錯的,這代表有人打一開始想的就是殺人,其實沒這種人,暴力「傾向」倒是有的,這代表有人面對困境時傾向於採取暴力模式面對,但這種人非常多,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是這種,簡單說就是採取打或逃模式,這是原始本能,至於成年之後依然保留這種本能的,也不算有錯,因為積極型人格通常也更伴隨這樣的模式,只是可能轉化為其他行為策略而已。
但這個轉化是很重要的社會化過程,因為無法控制自己暴力傾向的人,在不良的社會化過程會讓情況往不好的方向演進,例如螂性。
或者會跑去支持死刑、鞭刑、閹刑、喜歡體罰、認同亂世用重典之類的。
但通常不會因此有「殺人」傾向。
真要說殺人傾向。「死刑支持者」才符合典範,因為「心智正常」的人決不會考慮用殺人的方式解決問題,動手殺人跟希望國家幫你殺人都是一種希望用殺人方式決問題的心態,真要說殺人傾向,死刑支持者就是,換句話說,這種人才是社會的定時炸彈。
這次殺警案就是好例子,醫師專業判斷,法官專業判斷,然後你在只看到新聞標題就抓狂。
要知道,殺人案件「本來就」會一路審上去,不會到此為止,結果民粹暴民在那邊發神經,之後專業如果受到這種民粹威脅,做出來的判斷還能保持多少專業呢?
無知者的傲慢正是如此,如果這種民粹是對的,如果司法需要聽命於民粹者的無知,地球如今還是平的。
今天醫師判斷認知有問題就是有問題,沒問題就是沒問題,法官要採信,要嗎不採信,也是一翻兩瞪眼的事情,今天二審如果認定認知沒問題,法官認定有罪,那也只是專業判斷。
在因為死刑愛好者在那邊起乩,接下來不管是哪種判斷,公信力都會大幅下降。
換句話說,真正製造社會動亂的,正是這票支持死刑的人們。
因為你們有殺人傾向,而且你們殺人的欲望源自於「只處裡自己情緒問題,認為別人有義務滿足你們」,超級自私的。
有太多統計證實全世界大多數人其實依然是支持死刑的,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是廢除死刑的,為何有這種落差?因為以良心的統治者很清楚死刑是很智障的思維,對國家社會的安定沒幫助只有壞處。
西方世界作為民主發源地,對民粹的警戒也是最高的,因為他們很清楚,民意雖然重要,但還有更高的真理存在。
一個知道要敬畏至高者的文化,水準跟華儒奴的確有差。
要搞清楚一點,不管今天醫師專業判斷兇嫌在事發當時的狀況如何,那也都只是一種判斷,我們當然知道有錯誤判斷的可能,但人家多年訓練與大量臨床經驗的判斷,你幾秒中就能取代?或者說,你們根本沒有判斷能力,你們早就認定唯一死刑因為天經地義不是嗎?那說你們一聲腦殘根本只是剛好而已。
何況司法的標準是寧願輕放也不允許冤案,只有腦殘才會覺得放給國家機器判出冤案來沒關係,這才真的是等你自己被冤枉了你再來鬼叫。
你們的認定方式,就註定整個審判體系不可能進步(反正唯一死刑)、對於冤案的減少也只有反效果(反正唯一死刑)、對放最防治也沒有幫助(反正弱勢者唯一死刑),會受害者的冤屈與受害者家屬的苦楚更是毫無幫助(因為你們只是一直在強化仇恨,根本只在幫倒忙)。
你們根本從頭錯到尾啦!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8949817578424&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殺警判無罪》鑑定醫坦言曾見李警父母:很可憐但應堅持專業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殺警案精神鑑定醫遭「出征」 陳時中:考慮成立專責鑑定小組 | ETtoday新聞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56228934517179&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
「廢除死刑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死刑存廢不同面向之探討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屏東縣國小教師法治專業知能與死刑存廢議題態度之研究 的評價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也成為支持者大談社會秩序的主要論點之一。 除卻了威嚇效果 ... 的評價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死刑存廢論文的價格和推薦,PTT、YOUTUBE和顧問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廢除死刑論文 在 死刑存廢論文的價格和推薦,PTT、YOUTUBE和顧問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廢除死刑論文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惡法之路:和你閱讀《緊急法》】
閱讀了兩篇極為重要有關香港《緊急法》的學術論文,包括學者邁爾斯(Norman Miners)及王慧麟(Max Wong)的著作,幫大家消化一下供各界參考。
--香港有何緊急權? --
按兩篇文章的歷史檔案整理,可知香港歷史上過往有各種類型的「緊急權」(emergency power),包括最早1844年訂立但最後過不到倫敦把關而難產的《戒嚴法》(Martial Law),邁爾斯形容為相對溫和 (mild)於1856年啟動的《維持治安條例》 (Peace Preservation Ordinance),於一二戰時期出現過由宗主國賦予殖民地的《樞密院令》(Order in Council),與及主體條例保留至今,在1922年由香港本地訂立的《緊急情況規例條例》 (Emergency Regulations Ordinance,下稱《緊急法》)。
--《緊急法》的起源--
從這兩篇文章亦可見現時《緊急法》的辛辣條文是從過往歷史經驗層層累積下來的。1916年英國政府因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及保護各殖民地的安全,頒佈樞密院令(Order in Council),授權港英政府可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資訊審查(censorship)、逮捕、羈留、遞解離境(arrest, detention and deportation)、強制勞動(require persons to perform service)、充公任何財產(requisition of property)、控制海陸運輸(control of territorial and movement of vessels, control of transportation)等等。每個受管制的領域,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和「需要」,但這些惡法放在21世紀的香港,明顯格格不入。
相關條文,已演變成今天《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第2條(a)-(f) 款的條文,林鄭甚至可以根據第2條(g)款,訂立任何緊急規則暫停任何現行成文法例,真正變成「無法無天」(lawless)。這個20世紀初的惡法,用於處理世界大戰的特殊情況,亦成為1922年《緊急法》的藍本。
--Who watches the watchmen?--
沒有制衡的權力,必然會遭到當權者濫用。1922年起,《緊急法》被港英政府不斷挪用,用於各式各樣的社會事件中,實施各種緊急規則,例如:
1925年:打壓省港大罷工
1929年:因香港旱災,全港制水
1932年:因霍亂肆虐,禁止街邊賣雪糕和已切割水果
1935年:真正的「狂犬病」(Rabies)影響馬隻,禁止新界馬隻進入市區
1949年:為免共產黨滲透,收回靠近邊境的私人土地
1950年:硬幣短缺,禁止市民囤積「神沙」
1950年:持有炸彈或武器者可被判處死刑(英國外交部認為嚴重違反人權,1955年被逼取消)
1965年:銀行擠提,禁止存戶提取每天超過$100
1967年:英鎊急貶,導致香港金融系統不穩,全港放假一天
1973年:石油危機,電力短缺,利用緊急法宣布實行夏令時間
誕生於世界大戰期間的《緊急法》,在和平時期被港英政府挪用,按邁爾斯的看法,明顯出現了濫用(Abuse),不單只會禁止傳播、充公財產、強制勞動,過往連「癲狗症」、「冇銀用」都可以說緊急,原意明明用以防境外國共雙方/中國大陸的勢力滲透,但只要行政會議覺得「緊急」,都可以照用可也,如同毒品一樣會貪方便「用上癮」。點算過往香港殖民地歷史裡面,150年間至少有49年有在積極應用緊急權力,佔了統治期的3分之1足足半個世紀。
--踏上惡法不歸路--
林鄭今天對外媒聲稱,雖然訂立緊急規則,但香港不是在緊急狀態,那是不是在濫用《緊急法》?先例一開,後患無窮,而現今體制完全無法制衡林鄭的權力,而且今天林鄭在記招已表明,若《禁止蒙面規則》無法「止暴制亂」,不排除會利用《緊急法》制定更多緊急規則。
林鄭會不會用惡法推行不受歡迎的政策,例如土地供應進入「緊急狀況」,毋須經立會審議即可挪用儲備建人工島?香港會否有所謂「緊急狀況」「影響」國家安全,即時就基本法23條內容進行相類似的本地立法?會否因某些商人不聽中央話,像新疆商人般被充公財產?
--邱吉爾一語成讖--
閱讀文本,兩位學者都有提過當年連時任英國外交大臣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都質疑過殖民地會否變無上權力。其實後遺症可以很多,變得尾大不掉。當年邱吉爾領導的英國外交部在1922年致函港督,擔憂港督權力過大,要求這些特殊權力必須在絕對緊急的情況才能使用(I note that the powers conferred on the Governor in Council under this ordinance are very wide, and of course they will only be exercised in a grave emergency)。
可惜《緊急法》訂立後,港督成了脫韁野馬,不斷引用條文訂立各樣緊急規則,箝制人權。雖然《緊急法》在1973年後處於「休眠」狀態,最後三條緊急規則亦於1995年在前立法局廢除,今天林鄭政府卻已奪得無上權力,利用這殖民惡法「收拾」這個由她一手搞出來的災難。林鄭在今天的記者會甚至聲稱「無理由將這些法例『備而不用』」,顯示她必定有權用盡,邱吉爾一語成讖。
--
參考文章:
1. Wong, M. W. (2011). Social Control and Political Order-Decolonisation and the Use of Emergency Regulation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LJ, 41, 133.
2. Miners, N. (1996). The Use and Abuse of Emergency Powers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ong Kong LJ, 26, 47.
#和你急
#緊急急如律令
#攬炒之路
#臨時惡法皆陣列在前
--
📜 睇實啲惡法 請支持民間研究工作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新設本研 Telegram Channel 立即追蹤!
https://t.me/liberinfo
廢除死刑論文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天聽一點 #541】為什麼承接很重要?《迴力棒效應》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要說服某些人,去改變一些觀點?
比如說吧,你有一個朋友很迷信,他一直認為全身上下要戴滿所謂的開運物。然後呢,每天出門都要翻農民曆、然後呢要看星座運勢…。
甚至於,他有一個御用的老師;每次要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他就會問這個老師,你會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於是呢,你找了很多科學的證明、心理學的證明,還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報告;去說服他說這些迷信是沒有用的、你都被騙了…。或者是這些「不理性」的決策,在生命的長河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你說的是振振有詞,而且你提供出來的數據資料,都非常具有價值跟參考性;簡直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論文推出。
結果呢,你做完了這一切所有的事情,他依然故我。甚至於你會發現,你不做這些事情還好,你越做他就越堅定的,固著在自己的迷信裡面。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為反對而反對」;你可能會覺得這一個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事實上喔,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迴力棒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迴力棒效應」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跟別人提出,跟他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樣的資訊的時候,會讓這些人產生新的反駁論點。因而對於他們原來的看法,會更加的深信不疑,這就是「迴力棒效應」。
說的再清楚一點,事實上是有幾位學者,去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這幾位學者分別是查爾斯.羅爾德、李.羅斯,跟馬克.雷波。
他們找了48個對於死刑這件事情強烈贊成,或強烈反對的美國大學生。這些研究人員呢,給這些人看兩份報告。
一個呢是提供證據,去證明死刑的效果,死刑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份報告,證明死刑是無效的。
但其實這兩份報告都是捏造的,這是這些研究者編出來的;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那麼學生會相信這兩份研究嗎?他們看到這些根據科學研究,所提出來的證據,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結果發現喔,他們原本如果是贊成死刑的,或反對死刑的;這些資料如果會讓他們採信,是因為這些資料裡面呈現的內容,跟他們原本的立場是一致的,於是他們就採信。
可是呢,當他們讀到的資料,跟自己原本的相信是相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比如說,強烈支持死刑的那些學生,會認為說明「死刑有效」的那份研究,是非常棒的、非常完整的。
但是同時呢,他們卻堅稱另外一份研究,不管是研究方法有瑕疵、數據有錯誤,還是推論是有誤導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會覺得那一份,跟他們原本的想法相反的報告是錯的。
而相對而言,那些原本就反對死刑的學生,對這兩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也剛好是相反的。
他們認為那些「支持廢除死刑」的研究報告,是非常的完整。然而那些提出死刑的用處,而死刑是不應該廢除的研究報告;他們的立場也是一樣,對於裡面的論述、數據、研究方法。總而言之,各個層面都挑剔再三。
所以也就是說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去理解,所謂的正、反兩極的想法;讓我們取得一個更適當的決策。
這些研究報告和這些所謂的數據,反而讓我們的想法更極端。原本支持死刑的會更支持,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原本反對死刑的也會更反對,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大到社會議題,小到你跟他人之間的互動相處,其實是屢見不鮮的。然而呢,當我們在說別人「為反對而反對」、「食古不化」的同時,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也是如此呢?
可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也有相反的例子;你也對於某些事情,去改變了你的立場。可是這些「改變立場」的過程,你有仔細的去思考,它是怎麼演變的嗎?或者是那個讓你改變立場、想法的人,他在一剛開始做了什麼事?
他是一剛開始拿這些所謂的研究報告、所謂的證據,來說服你?還是他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有給你一種你有被好好的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感覺?
當你有好好的被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時候;接下來他再告訴你一些,可能跟你原本的想法有一點落差。
甚至於是證明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這些資料。你有沒有發現,在那個當下,你的「接受度」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說,其實「對,是沒有用的!」。什麼叫做「對,而沒有用」呢?
就是你說的再對、你說的再有道理,證據再完整、論述再完備。如果你沒有讓別人覺得,你有好好的理解跟承接對方;那你這些「對的部分」是沒有用,不僅沒有用,還是反效果呢!
就像是今天所提到的「迴力棒效應」是一樣的。你的證據,只會讓對方的立場更極端,而不會讓他更願意的去理解真相是如何。
如果你想要讓你身旁的人,能夠去理解真相,如果你想要去做成功的引導跟說服,那麼好好的讓別人覺得你有承接對方,就是一個你必修的功課了。
說到這裡啊,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正是在這個主題上面,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前進。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承接」跟「迴力棒效應」,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的部分,談到的『人際回應力』的課程;下一期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廢除死刑論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要說服某些人,去改變一些觀點?
比如說吧,你有一個朋友很迷信,他一直認為全身上下要戴滿所謂的開運物。然後呢,每天出門都要翻農民曆、然後呢要看星座運勢…。
甚至於,他有一個御用的老師;每次要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他就會問這個老師,你會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於是呢,你找了很多科學的證明、心理學的證明,還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報告;去說服他說這些迷信是沒有用的、你都被騙了…。或者是這些「不理性」的決策,在生命的長河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你說的是振振有詞,而且你提供出來的數據資料,都非常具有價值跟參考性;簡直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論文推出。
結果呢,你做完了這一切所有的事情,他依然故我。甚至於你會發現,你不做這些事情還好,你越做他就越堅定的,固著在自己的迷信裡面。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為反對而反對」;你可能會覺得這一個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事實上喔,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迴力棒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迴力棒效應」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跟別人提出,跟他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樣的資訊的時候,會讓這些人產生新的反駁論點。因而對於他們原來的看法,會更加的深信不疑,這就是「迴力棒效應」。
說的再清楚一點,事實上是有幾位學者,去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這幾位學者分別是查爾斯.羅爾德、李.羅斯,跟馬克.雷波。
他們找了48個對於死刑這件事情強烈贊成,或強烈反對的美國大學生。這些研究人員呢,給這些人看兩份報告。
一個呢是提供證據,去證明死刑的效果,死刑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份報告,證明死刑是無效的。
但其實這兩份報告都是捏造的,這是這些研究者編出來的;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那麼學生會相信這兩份研究嗎?他們看到這些根據科學研究,所提出來的證據,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結果發現喔,他們原本如果是贊成死刑的,或反對死刑的;這些資料如果會讓他們採信,是因為這些資料裡面呈現的內容,跟他們原本的立場是一致的,於是他們就採信。
可是呢,當他們讀到的資料,跟自己原本的相信是相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比如說,強烈支持死刑的那些學生,會認為說明「死刑有效」的那份研究,是非常棒的、非常完整的。
但是同時呢,他們卻堅稱另外一份研究,不管是研究方法有瑕疵、數據有錯誤,還是推論是有誤導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會覺得那一份,跟他們原本的想法相反的報告是錯的。
而相對而言,那些原本就反對死刑的學生,對這兩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也剛好是相反的。
他們認為那些「支持廢除死刑」的研究報告,是非常的完整。然而那些提出死刑的用處,而死刑是不應該廢除的研究報告;他們的立場也是一樣,對於裡面的論述、數據、研究方法。總而言之,各個層面都挑剔再三。
所以也就是說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去理解,所謂的正、反兩極的想法;讓我們取得一個更適當的決策。
這些研究報告和這些所謂的數據,反而讓我們的想法更極端。原本支持死刑的會更支持,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原本反對死刑的也會更反對,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大到社會議題,小到你跟他人之間的互動相處,其實是屢見不鮮的。然而呢,當我們在說別人「為反對而反對」、「食古不化」的同時,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也是如此呢?
可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也有相反的例子;你也對於某些事情,去改變了你的立場。可是這些「改變立場」的過程,你有仔細的去思考,它是怎麼演變的嗎?或者是那個讓你改變立場、想法的人,他在一剛開始做了什麼事?
他是一剛開始拿這些所謂的研究報告、所謂的證據,來說服你?還是他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有給你一種你有被好好的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感覺?
當你有好好的被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時候;接下來他再告訴你一些,可能跟你原本的想法有一點落差。
甚至於是證明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這些資料。你有沒有發現,在那個當下,你的「接受度」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說,其實「對,是沒有用的!」。什麼叫做「對,而沒有用」呢?
就是你說的再對、你說的再有道理,證據再完整、論述再完備。如果你沒有讓別人覺得,你有好好的理解跟承接對方;那你這些「對的部分」是沒有用,不僅沒有用,還是反效果呢!
就像是今天所提到的「迴力棒效應」是一樣的。你的證據,只會讓對方的立場更極端,而不會讓他更願意的去理解真相是如何。
如果你想要讓你身旁的人,能夠去理解真相,如果你想要去做成功的引導跟說服,那麼好好的讓別人覺得你有承接對方,就是一個你必修的功課了。
說到這裡啊,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正是在這個主題上面,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前進。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承接」跟「迴力棒效應」,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的部分,談到的『人際回應力』的課程;下一期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廢除死刑論文 在 屏東縣國小教師法治專業知能與死刑存廢議題態度之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而在論文寫作的這段過程中,更讓我深深體會到「產出的過程是痛苦難熬 ... 死刑存廢之爭自進入二十世紀中葉之後,即慢慢浮現,贊成廢除死刑與反. 對廢除死刑兩派爭論了 ... ... <看更多>
廢除死刑論文 在 也成為支持者大談社會秩序的主要論點之一。 除卻了威嚇效果 ...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會讓參賽隊伍進行投票,票選新生盃最終比賽辯題我國普通刑法應廢除死刑辯題解釋: ... 諾貝爾獎得主Becker 在他的論文中提出分析犯罪的理論架構發現,殺人犯並非 ... ... <看更多>
廢除死刑論文 在 死刑存廢不同面向之探討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由王柏棠著作·2012—論文摘要壹、論文架構簡述本論文共計分七個章節,第一章以為何選擇這個題目作出發點,首先是民意大部分皆贊同死刑制度,此與國際間廢除死刑的聲浪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