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本書】
製作這本書前後使用的大功夫,與之前的完全無法相比。寫前四本書時,是在個人狀態十分混亂,但社會相對安全的成長階段;第五本書則是製作於自己年紀漸長變得穩定,但香港社會急劇轉變的時候。2018年尾,開始寫一本關於近代香港政治史的小書,2019年年初已經完稿。後來發生了反送中,很多事情陸續演變,出版和傳媒界都有巨大震盪。因為各種原因,上一次沒有辦法印刷,現在書本已經出版。
這本書的架構和內容,用了很多時間覆檢和潤飾。簡單而言,這是一本關於香港人意識形成的歷史線索。有一些遠古事件的重新評價,例如作為百越族被秦軍征服、南越國的成立、盧亭魚人的傳說、香港遠古鹽民與宋朝的衝突、明清海禁、因為中國局勢而引發的逃港潮等等……這些隱線對於理解香港自身,需要更多重視。近代香港政治發展的部份佔一半,材料其實是交代了十多年來目睹的種種事件。為何香港如此發展?意識形態的存在,有其根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在古今交錯、歷史與新聞之間,嘗試提供一條大路以外的解答。
第五本書並不是歷史書,但寫作時也有一種歷史學的心境。例如談到近代很多人物,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或支持的,其實都是一併盡量客觀處理,將他們在某個時期的歷史重要性如實展示出來。
當然現在出版也是一個特別的事,以前不是。特別是經歷網絡震盪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新聞 (即歷史的第一個素材版本) 其實可以一夜間消失,古老的方式又顯示出價值。在2021年我們做每一件事,都不免反問自己為甚麼。據說哲學問題,最終都逃不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歷史以及對歷史的討論都是如此。現在人們都會想「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討論歷史的人知覺或不知覺,其實都在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根據前面問題的某些答案,形成了「到哪裡去」的解答。
人們通常是因為對未來焦慮而讀史,而不盡然是因為對過去的探究熱情。因而歷史是一定的客觀,歷史意識卻是一定的主觀。這本書解讀了香港近代史,也解讀了中國人如何解讀歷史。認識自己,難於勝過世界。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自己。
請各位在書展和書店多多支持有心又有力的山道文化出版社,以及這本書。
網購:https://hillway.boutir.com/item/%E7%9B%A7%E6%96%AF%E9%81%94%E3%80%8A%E5%A6%82%E6%B0%B4%E8%B5%B4%E5%A3%91%E2%80%94%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8%88%87%E6%84%8F%E8%AD%98%E4%B9%8B%E6%B5%81%E3%80%8B
盧
13-7-2021
----------------------------------
盧斯達《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
水與陸、今與昔、
魚與人互相滲雜的半真實空間,
才是「歷史」本身。
《如水赴壑》是一條理解香港的另類線索,時間線從史前時期的中國延綿至2020年代的香港,網羅了過千年來孕育着香港這「化外之地」的歷史片段。
作者又以獨到的角度,剖析中原歷史與文化的根蒂特質,讓讀者以更廣闊的視野通達古今中港的各種人和事。
◎ 在歷史長河中,有甚麼故事建構了今天香港人的意識?
◎ 香港的社會運動趨向本土化,為何又折射着全球衝突的軌跡?
◎ 歷盡朝代更替的中國,如何保持成為跨越二千年的大一統共同體?
◎ 從屈原到金庸、張保仔到吳孟達,我們能否跳脫千年累積的觀念與迷思?
山道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瑩真律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拜登兒子硬碟門事件延燒到不行, 甚至可能影響美國選情, 而推特臉書等媒體巨頭的微妙反應, 更是引起爭論。 究竟這些限制言論自由與抑制假新聞之間, 分寸應該如何拿捏呢? 來看瑩真律師的影片, 一起來聊聊吧!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瑩真律師製作好影片:https://bit.ly/32YTilz 【想...
新聞之間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五本書】
製作這本書前後使用的大功夫,與之前的完全無法相比。寫前四本書時,是在個人狀態十分混亂,但社會相對安全的成長階段;第五本書則是製作於自己年紀漸長變得穩定,但香港社會急劇轉變的時候。2018年尾,開始寫一本關於近代香港政治史的小書,2019年年初已經完稿。後來發生了反送中,很多事情陸續演變,出版和傳媒界都有巨大震盪。因為各種原因,上一次沒有辦法印刷,現在書本已經出版。
這本書的架構和內容,用了很多時間覆檢和潤飾。簡單而言,這是一本關於香港人意識形成的歷史線索。有一些遠古事件的重新評價,例如作為百越族被秦軍征服、南越國的成立、盧亭魚人的傳說、香港遠古鹽民與宋朝的衝突、明清海禁、因為中國局勢而引發的逃港潮等等……這些隱線對於理解香港自身,需要更多重視。近代香港政治發展的部份佔一半,材料其實是交代了十多年來目睹的種種事件。為何香港如此發展?意識形態的存在,有其根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在古今交錯、歷史與新聞之間,嘗試提供一條大路以外的解答。
第五本書並不是歷史書,但寫作時也有一種歷史學的心境。例如談到近代很多人物,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或支持的,其實都是一併盡量客觀處理,將他們在某個時期的歷史重要性如實展示出來。
當然現在出版也是一個特別的事,以前不是。特別是經歷網絡震盪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新聞 (即歷史的第一個素材版本) 其實可以一夜間消失,古老的方式又顯示出價值。在2021年我們做每一件事,都不免反問自己為甚麼。據說哲學問題,最終都逃不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歷史以及對歷史的討論都是如此。現在人們都會想「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討論歷史的人知覺或不知覺,其實都在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根據前面問題的某些答案,形成了「到哪裡去」的解答。
人們通常是因為對未來焦慮而讀史,而不盡然是因為對過去的探究熱情。因而歷史是一定的客觀,歷史意識卻是一定的主觀。這本書解讀了香港近代史,也解讀了中國人如何解讀歷史。認識自己,難於勝過世界。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自己。
請各位在書展和書店多多支持有心又有力的山道文化出版社,以及這本書。
網購:https://hillway.boutir.com/item/%E7%9B%A7%E6%96%AF%E9%81%94%E3%80%8A%E5%A6%82%E6%B0%B4%E8%B5%B4%E5%A3%91%E2%80%94%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8%88%87%E6%84%8F%E8%AD%98%E4%B9%8B%E6%B5%81%E3%80%8B
盧
13-7-2021
----------------------------------
盧斯達《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
水與陸、今與昔、
魚與人互相滲雜的半真實空間,
才是「歷史」本身。
《如水赴壑》是一條理解香港的另類線索,時間線從史前時期的中國延綿至2020年代的香港,網羅了過千年來孕育着香港這「化外之地」的歷史片段。
作者又以獨到的角度,剖析中原歷史與文化的根蒂特質,讓讀者以更廣闊的視野通達古今中港的各種人和事。
◎ 在歷史長河中,有甚麼故事建構了今天香港人的意識?
◎ 香港的社會運動趨向本土化,為何又折射着全球衝突的軌跡?
◎ 歷盡朝代更替的中國,如何保持成為跨越二千年的大一統共同體?
◎ 從屈原到金庸、張保仔到吳孟達,我們能否跳脫千年累積的觀念與迷思?
山道文化
新聞之間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紙媒末路?那也未必!
主管會議中,負責發行的主管回報,2021年第一季Hard Copy的發行量可以有4%的成長,大家不是說紙媒已經窮途末路了嗎?其實這只是延續我們2020年報紙發行量增加的漲勢而已,去年我們的發行量已經小幅回升了。
大概從2014、2015年起,電子時報的「紙媒」發行量一路走跌,我們確實懷疑過,報紙的發行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也全力改造網頁。但我們在往圖像型、檢索型網站調整的同時,並未偏廢紙媒的運作。
我跟負責版面規劃的資深副總魏志坤說:「我可以容忍一個沒有任何廣告的報紙」,我們把報紙定位為提供資訊,不準備做廣告的媒體。除了每天的頭版與重點新聞檢索之外,第三版是個單一主題,深度的套裝版新聞。每天用一~兩個全版談亞洲新興市場,而現在車用電子當紅,我們幾乎每天都是全版伺候。資訊量大、延續追蹤、全面而深度的電子業訊息是我們從谷底回升的關鍵。
我永遠不會忘記,比爾蓋茲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講過:「我會看網路新聞,但紙媒上新聞篇幅的大小、不同新聞之間的對照,都是網路新聞無法取代的。這是大老闆說的話,做的事。我也一樣,每天上班花幾分鐘瀏覽一下,報紙不是鉅細靡遺的讀,報紙是給大老闆、高階主管或對未來還有期待的年輕幹部「翻閱」的,每天翻閱,這是電子業的基本功,基本功不做,拿什麼跟客戶對話呢?
我們的報紙乾乾淨淨,沒有腥羶色,不追求獨家,但希望是定位獨特、資訊完整的新聞。台灣電子產業越活躍,我們的報紙就更有活力。謝謝大家的支持,對電子業有興趣的朋友們,再重新想想,一年5,200元,只是Cover印刷、派報費而已,電子時報靠這賺不了錢,服務產業而已,您是不是該重新訂報了?
新聞之間 在 瑩真律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拜登兒子硬碟門事件延燒到不行,
甚至可能影響美國選情,
而推特臉書等媒體巨頭的微妙反應,
更是引起爭論。
究竟這些限制言論自由與抑制假新聞之間,
分寸應該如何拿捏呢?
來看瑩真律師的影片,
一起來聊聊吧!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瑩真律師製作好影片:https://bit.ly/32YTilz
【想知道更多法律小知識別忘記追蹤】
瑩真律師FB:https://bit.ly/yincheng_fb
瑩真律師IG (@angela.lai.908):https://www.instagram.com/angela.lai.908/?hl=zh-tw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 yincheng@capsuleinc.cc
#瑩真律師 #杭特拜登 #硬碟門 #假新聞 #美國選舉
新聞之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三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 魏泰雯,新竹市第69團科學園區複式童軍團,羅浮童軍
暑假於歐洲時,應邀加入至「快樂玩童軍」粉絲專頁,看到許多曾聽聞的伙伴的名字之餘,深受童軍伙伴對於童軍運動在台灣的推展感到無比感動,後來基銘團長花了一段時間用心地與我溝通英語主持人計畫。儘管過去一段時間無法投入童軍活動對自己所能負擔的有所疑慮。但他仍不斷建立我與童軍間的信心,聽著伙伴們於節目中分享自己的童軍故事,也重拾了我對童軍的記憶與熱情,也讓我再次思考童軍在社會中扮演的使命與對青少年的重要性。在童軍裡,不怕孤單沒有夥伴,過去的伙伴大多也是目前很好的朋友,海外的伙伴更是彼此保持聯絡、旦相珍惜支持著!
很幸運在一個晴天的日子來到了漢聲廣播電台參與第三梯主持人訓練,那天早上小迷路,但團長在百忙中仍然到街道上找尋迷路的我與映遐伙伴,帶著曾經受過媒體訓練的忐忑,原本以為一整天會在忙碌與娛樂性質高壓下進行一天,沒想到一踏進討論室,伙伴們都很熱誠的歡迎讓我頓時豁然輕鬆!
基銘團長很用心的找來得過數座金鐘獎的主持人明珊老師給我們上課、打強心劑!首先我們上了一堂免費的正音班,對中文口音不太標準的我是一堂很受用的課程,嘴型、發音肌肉群、聲量、聲調,開頭結尾的差異…….等等,處處關於聲音與廣播和新聞之間的學問。課程豐富但不累、很好玩!老師帶我們做繞口令的練習,告訴我們精確用詞的生動性及重要性,做聲調練習,也就是踏進錄音室必要的基本功,之後鼓勵我們從短的文章開始練習,等我們學員輪完了一圈後老師重新示範一小段,我心底發出佩服時每個人不約而同爆出歡呼及掌聲!簡單的一段話透過老師的聲音變得富有故事起伏性,很神奇,我想這也是廣播存在的不死性,沒有了視覺,以耳朵聽到的多了某些無法言喻的感動,感謝能透過耳朵感受了更多感官衝擊!
接下來的課程是國輝團長,引領我們思考主持的角色,為什麼一件事情會值得在訪問中被分享?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方式又如何達到雙贏的關係?問題與問題之間如何產生關連性與層次感?在職場上具豐富經驗的團長獻出了一個衡量自我特質的量表與引領提升嚮往面的層次,也是之後任何工作或與人合作前會拿出來看的筆記之一!
中午休息時間伙伴們也彼此之間熱絡討論,我的合作夥伴也很認真的想出一些即將要錄製的內容,團長看我們進度有點卡也來給予指引與支持,讓我與映遐想到了更清楚的方向,下午上課時我們也不時的修正。廣播訪談不同於講故事,必須很精確的在有限時間內表達出內容及回應,所以細碎的資訊必須謹慎的夾在問答其中。
下午的海報製作課玩了一點色彩學,經過廣告設計出身的昭仁團長介紹,似乎看出了一個產品或海報的端倪,本身很喜歡看電影及書籍,對這些封面都充滿興趣,是一堂課應用性質很高的一堂課。可能下午有點想睡覺,但衝著玩顏色的心情,打起精神的學習到許多影象技巧,對喜愛拍照的我來說簡直是一個免費的教學課嘛!!!
畫面轉到錄音工作,我們這組比較晚準備好,但感謝有一個興奮、努力的和搭檔一起完成了簡短的10分鐘!踏進百萬設備的錄音室看到紅燈亮起,還記得有股莫名被燃起的專注在我們之間交流著,支持著與彼此的互動,很好玩!緊張的伙伴其實實力極高,很穩的描述了我們的交流內容,從機緣參與童軍到童軍帶來的改變,我真的覺得我很幸運遇到一個機會與一個很負責投入童軍的伙伴讓我們能夠對照彼此在童軍內感動,也思考著不同的童軍經驗卻因著童軍的包容無不帶來正面的影響!
2、 賴映遐,新北市第160團致理童軍團,羅浮童軍
基銘團長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可以到電台實習,讓我圓一個以為沒機會實現的夢。到了電台才知道原來錄音室長這個樣子、每一段錄好的節目,背後須要這麼多的剪接。黑膠唱片也是第一次看,讓我增廣見聞呢! 來到研習營最大的收穫是認識到Roxy這位好夥伴,在錄製英文訪問時我真的好緊張,感謝她在身旁不停地鼓勵我,讓我放輕鬆完成這次的訪談!
新聞之間 在 新聞之間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與新聞之間有關的話題. ... 看到學校的電視,播著我們上個學年度的節目片段與採訪。今年我們新。聞之間是由三堂課程合力協作,分別有楊盛昱副校長開授. ... <看更多>
新聞之間 在 新·聞之間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 學系黃亘亘「容貌焦慮到底是什麼呢?」 小測驗:你的外貌協會指數 想知道更多內容就趕快到Youtube搜尋「新。聞之間- 容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