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
轉:這些團體很雜,數量不多,他們沒有凝聚力,核心價值混亂,但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他們各自的八卦還比秋鬥本身更有話題性。
這些人的特色是各個奉馬克思主義為尊,喊的一口好無產階級鬥爭,但財團跟政黨施捨他們一點好處就能出賣人格,打著環保跟勞權的潘翰聲、賴香伶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
吳軒宇:秋鬥向來都是統派色彩較濃厚的左派運動,這件事情從2015年蔡英文還沒有當選秋鬥卻是去民進黨黨部前面抗爭,還有歷史脈絡就可以得知了。秋鬥最早的確是有不同分支的左派進入,新潮流的部分前身台灣勞工陣線(勞陣)也有參加過,最有名的人就是工運大老曾茂興,不過在勞陣因理念不同分裂後,秋鬥的主辦權就落在了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上(工委會)上。工委會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左統了,他們的主事者就是夏林清左統一派,後續又因為各種理念不合而有各種分裂。左統的立場不外乎在勞工、街頭抗爭路線、公娼、還有反美帝國論、反軍購、對於中共較為溫和,統獨光譜上踩在比較統的那派。
從上往下看,統帥就是夏林清鄭村棋夫婦。他們從日日春公娼案到後來的整個1990到2010年代的工運都有參與,也養出了不少的人進入到學術界,或者是工運界與社運界中。基本上可以說台灣的工運能夠在黨外時期給予這對夫妻運作有成,我猜測是因為夏林清的父親夏曉華的外省人的軍統局幹部地位,讓國民黨政府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並不支持台獨,台獨與工運對於國民黨政權的威脅度。國民黨選擇取其輕。
而左派會不斷地因為理念不合而分裂,這是理所當然顯而易見的事情,這件事情也發生在工委會上。在工委會運作期間,鄭村棋就和不少人不合而分裂,分裂完重組又分裂。當時的幹部冷尚書就因為和幹部不和去了台灣倉儲運輸工會,另一個幹部毛振飛也因為對於參政路線不滿而離去,自行開始投入桃勤工會的工人運動,並創立桃產總投入街頭運動。鄭村棋則是成立的人民火大聯盟(火盟),開啟了體制內路線。
喔對,火盟中另外一個要角就是賴香伶,他可是發起人和秘書長。火盟後來也因為決定投身選舉,以體制內的方法獲得政治地位,而有和綠黨結盟。在選舉失利之後(廢話怎麼可能選得上)之後又分裂,變成了人民民主陣線,後又改名為人民民主黨。但其實只是名稱換來換去,不爽的人離開後又重組而已,成員一直都是這些人毫無新意。他們也不打算給年輕人什麼機會。
所以秋鬥在這十幾年間一直都是由工委會和火盟來主辦,也一直都有很濃的左統色彩,這點不用否認,他們自己也沒有否認過。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他們可以選擇合作。除了火盟,秋鬥的左統色彩也包含了從遠東化纖產業工會出來的勞動黨、黃德北帶領的左翼聯盟等政黨等等。(黃德北可是這次的總召的樣子)
直到2013年開始,桃產總開始使用了激進的街頭抗爭路線,才感受到或多或少拿下秋鬥的主導權,或者應該說,在鄭村棋帶領這群左統選舉多次後早已耗盡能量了。而統派色彩沒有這麼明顯的桃產總帶領的社會抗爭運動,反而因為其激進的行為而受到了社會關注。像是國道收費員自救會運動、關場工人臥軌運動、並不斷的累積能量成為台灣最具鬥爭與街頭運動色彩的激進左派勢力。受到了太陽花學運的鼓勵,其實當時有不少的大學生也因此參此了這些勞工抗爭運動,但這些年輕學生本質上是比較反對統派的,而桃產總對統獨隱性的立場就十分有利於吸收他們來搞運動。
桃產總的子工會有很多,逐漸吸收了台灣大部分的工運能量,他們發展到最高的高潮點是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運動。他們獲得了空前未有的大勝利,逼迫政府完全退讓接受他們的條件。並把工會能量傳遞給了長榮空服員,長榮中對公司鷹派的空服員也成立的長榮企業工會。桃產總開始遇到挫折是勞基法二修,走上街頭的路線最後在忠孝西路上形成了一場鬧劇,雖說也讓民進黨受到了傷害,但大眾也沒有因此真的很同情他們。最後這件事情讓桃產總內部形成了兩個路線,一部分的人認為應該要同時走向體制內獲得政治地位,毛振飛則不願意放棄街頭路線。最後體制派獲得了勝利,毛振飛也等同於半退休了。桃產總開始把手伸向了為了勞基法在雨中哭泣的時代力量。
2019年,桃產總認為時機成熟,動員了所有的長榮空服發動暑假突襲罷工,希望可以在航空業上再下一城,還能夠為走進體制內的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林佳瑋造勢。不過由於工會的盲目衝動,加上長榮管理階層早有準備,他們不斷地在這場持久戰節節敗退,包含涉及非法怠工的十二金釵、說要加料的紫煙、不談判就翻桌的盛氣凌人的態度、不可思議的無理訴求像是勞工董事、日支費、要求還回優待機票,對上不妥協的長榮資方態度,更是讓他們踢到了一次大鐵板。罷工根本沒有要到什麼東西,要到的幾乎全部都是長榮資方在談判過程中就同意退讓的條件。總歸來說罷工近三周還是回到原點,還要面臨法律訴訟戰、許多空服員對於如此荒唐的罷工選擇退出工會、在航空業景氣高點的一年拿不到多少年終,隨即面臨2020讓航空業雪崩的疫情,根本就讓空服員工會的士氣完全瓦解了。
接著是林佳瑋也沒有選上而又回到了邱顯智的國會辦公室協助左翼運作,桃產總的街頭路線隨著社會風氣對於這群「左膠」的政治正確與過度理想的訴求存疑、國際上對於左派不斷操弄身分政治的不滿,我想現在他們的支持度應該變得很低,又回到了只剩他們自己小圈圈的程度。
關於秋鬥的參與者,今年的新生就是民眾黨了。不過其實民眾黨老實說看不出來和這些左派人士大多沒有什麼淵源,除了賴香伶。但民眾黨的參與應該是被蔡壁如先斬後奏的,柯文哲本人其實並不喜歡和這些人來往。首先柯文哲一點都不左,而柯文哲本身也不強烈反對萊豬。但是糗就糗在蔡壁如的辦公室裡面有一個怪咖就是潘翰聲。潘翰聲是從綠黨分裂成樹黨的幹部,常常搞護樹運動。後來放棄了樹黨之後,就成為了蔡壁如的國會助理,所以觀察蔡壁如的臉書常常就可以發現其實除了黨團打的議題,其他議題其實都和樹黨有夠像,老是有一堆動保和環保的東西...這次蔡壁如會像上報報導(註1)的惹毛柯文哲擅自稱民眾黨要參加秋鬥,大概也是和潘翰聲脫不了關係。
但今年的秋鬥就真的完全失去了左的色彩,不如說完全被國民黨奪走了話語權,今年多了什麼反萊豬,現在又多加了挺中天,還有新黨和八百壯士,還要反迫遷之類的,說什麼左不如說是反民進黨在野大聯盟,組織都是國民黨動員來的,不是抗議勞基法抗議中天血汗資方,結果居然是和右派的國民黨站再一起反黨國反萊豬捍衛中天新聞自由,這也代表2020大概什麼都會發生吧。
秋鬥11/22登場 反美豬「改」捍衛新聞自由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419307
【自走砲互炸】蔡壁如暴衝反毒豬+出書封葉克膜之母 柯文哲受夠開嗆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0346%3F%3Dfb
圖是秋鬥的周四的記者會,把黑豬抓到凱道上,真不曉得有沒有問過黑豬的意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95776554603991&id=100025149601399
柯粉的超譯天地:秋鬥明明就工運的場子,結果文哲黨拿來反萊豬,陳椒華要用來搞空汙
是工運喊七天假喊到沒人要理了,連上街都不知道訴求是什麼,所以秋鬥這招牌被用了都沒關係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63680660750638&id=650387945413247
陳冠霖:#日本人看台灣今天的秋鬥絕對會傻爆眼
大家可能知道,台灣的秋鬥是效仿日本「春闘(しゅんとう)」,其全名為「春季生活闘争」或「春季労使交渉」。主體是由各大勞工團體組成的聯合會向雇主團體進行工資協商,企業工會再根據產業的協商結果向雇主進行薪資談判。在春鬥剛舉行的1960年代,幾乎連年都有20%的工資增長率,在當時的勞資關係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到了日本經濟泡沫化之後,終身雇用制逐漸瓦解,勞動力要素趨於市場化。再加上近年的經濟海嘯影響,春鬥中勞資關係的激烈對抗程度逐漸緩解,比起先前鬥爭性有所降低,決定工資更多時候是通過企業的發展來實現。
日本春鬥的訴求也正在多元化,不再單純以調漲工資為目標,如近年在經濟危機下著重於確保勞工之工作權免於大量裁員。未來的春鬥也開始要求大企業負起社會責任,更關注社會的普遍認同,使勞資關係在新的社會經濟背景下趨向新的平衡。
#最無辜的台灣勞工
我們拉回來從勞工的角度來看今天的台灣秋鬥,是非常可惜且遺憾的。因為無論是在主流媒體或社群軟體上,皆難以看到勞工團體所提的訴求為何,而對象也仍然只繼續針對政府。看到旁邊就是違反勞基法最大宗的媒體中天電視台和打壓勞權的中國黨似乎也無動於衷。
好不容易找到的幾項標語如勞保年改、移工同酬、勞動事件法、吹哨者保護,其實我也認為這幾項都是應該被好好討論的議題。然而這幾項訴求,都被中國國民黨和中天電視的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給模糊焦點,甚至搶去了主場話語權。
舉個移工同酬來說,外籍家事移工至今仍無法適用勞基法,最低工資竟然還 #停留在1萬7千元新台幣,即使近年移工來源母國也都有陸續要求提高家事移工薪資也仍無調漲。 #以上這些論述社會大眾根本沒辦法從媒體上得知。我們連讓社會看見問題的機會都沒有,自然難以形成凝聚力,最後可憐的還是那些移工。
我知道秋鬥的某些成員本身有左統色彩,但站在執政的角度來看,勞保改革、移工等問題並不會因為是他們提出來的就完全消失無蹤,#這些遲早都是我們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問題,就是因為現在議題棘手難以處理,所以我們也可以藉此瞭解利害團體的想法為何及輿論聲音有多大,以利日後政策的實施。但今天秋鬥讓中國黨摻了反萊豬、挺中天的議題進來,讓原先民間與政府之間針對勞工議題的討論和社會共識的促成嚴重失焦,實在非常可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702934429728667&id=100000364405266
黃京國:昨晚質疑了參加秋鬥的移工團體,得來了這些話,我真的覺得很可悲,幫助最被歧視的移工的人,居然用這樣的言論來歧視跟貶低人,而且這番言論也同時歧視貶低了其他一樣種田賣米的人們啊。
然後我反駁了幾句,接著就得到指控我們種族歧視的負評,可悲啊,難道質疑移工團體就是種族歧視嗎?不是吧
所以如果有人發現我有任何的種族歧視的言論,我馬上到TIWA等團體門前,公開下跪磕頭道歉認錯,否則我完全無法接受這些的指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52981738175230&id=584986081641475
Marco Chu:秋鬥弄到今年開始找一些在台北有房地產的布爾喬亞和資產階級作門面,實在不懂這是工運還是夭飽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689633994380&id=543264379
Marco Chu:從工農階級的「秋鬥」到保守陣營右翼政客的「鬥陣起秋」、「秋割」,乍看遙遠的距離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圖片來源: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22/497938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698862104380&id=543264379
林瑋豐:期待可以見證勞工運動史上的新篇章:被台北市勞動局裁罰最多次的血汗媒體大老闆出席秋鬥。
#罰他的局長也在隊伍內呢
#不要再說人家是左膠左統了
#大老闆在此左個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733815359996650&id=100001046670224
【回顧】
一「國民黨喊「台灣人的命也是命」 林靜儀:要向二二八受難者道歉?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52959168177487&id=584986081641475
「日日春怎麼養」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日日春種子育苗記錄(Day seedling record)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日日春插枝就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日日春扦插與蛋殼營養液製作。遠嫁的女人,找到種花的樂趣。讚 的評價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日日春爆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日日春爆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日日春怎麼養 在 社團法人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協會- 養花 - Facebook 的評價
日日春怎麼養 在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快樂學堂人民連線10日晚間,在台北市歸綏公園舉辦「賺吃女人的兒女們」座談會,邀3位性工作者子女現身敘說母親的故事,以及他們逐步理解、靠近母親的生命,甚至是修補彼此關係的歷程。這場在昏黃燈光下進行約4小時的分享會,有100多人報名參加,不分男女老少的專注面孔填滿整個公園。主持人、輔大心理系教授夏林清表示,不管在校內外、家內外,社會常常不給人機會,用一種更開放、多元的視角,移到不同的成年人的背後去看,到底他發生了什麼?
外來汙名與壓迫 也橫在家庭內部
輔大心理所學生王曉音的母親,與最近病逝的前公娼麗君有著類似背景,都是離婚的單親媽媽,一手帶大幾個小孩。她們3人之間隱隱連結,卻又跨越3個世代,王曉音說,她看著麗君的故事時心想,「麗君阿姨70幾歲,我媽50幾歲,我又再小20歲,所以麗君的狀況是40年前的單親媽媽,沒有教育背景,不靠男人,到底要怎麼在台灣這個社會工作?」
王曉音語帶哽咽,「這對我來說一直很難想像,因為我就是拿著我媽堆出來的錢、堆出來的教育和讀書空間,取到一個好的學歷,我到哪裡求職都可以比別人順利。但我以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認為這都是我掙來的啊!我那麼努力念書,苦讀寒窗十年,換得這個是我應得的……我現在才看到,那個是我媽以一個單親媽媽的身分,在工作上那麼努力奮鬥,甚至進入酒店,才堆出來的空間和金錢來培育我這個女兒,讓我現在覺得賺錢可以很輕鬆。」
狹義來說,王曉音的母親不是性工作者,而是在酒店工作,但這個標籤仍帶有污名和社會壓力,封閉這個家庭與外界的交流。「小學5年級,我媽有次帶我去她的工作場所,可能只是拿個東西,她以為小孩子不懂,但小孩子其實什麼都懂,所以那時候我就知道,我媽在所謂的舞廳、酒店賺錢,回學校之後就跑到操場畫圈圈說『我心裡有一個秘密』,進了中學,有一個老師很欣賞我、喜歡我,走在路上聊天的時候,我心裡也一直偷偷說『老師,我心裡有一個秘密』,但無法說出口。」
更多更多的標籤與汙名,還封閉家庭內部的交流,王曉音回憶說,「小時候我父母離婚,我媽沒有跟我說,是我在一個錢櫃裡看到他們的離婚證明書,才知道『喔!原來我爸媽離婚了』。那時候電視很流行美國影集,都是那種小家庭坐在餐桌邊開心聊天的場景,也有離婚橋段,他們會說今天媽媽要跟爸爸離婚了,你想要跟誰?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爸爸媽媽的錯。看著這一幕我就在想,為什麼我媽媽都沒有這樣跟我說?為什麼我跟我媽之間,沒有這樣一個溝通過程,就一聲不響把我丟在外婆家?然後她就那樣,自己外出求生、工作、賺錢……我那時候是不理解的,甚至是怨恨的。」
讀昂貴學校翻身 下意識「自我漂白」
於是,小學6年級的王曉音心中壓著許多秘密、疙瘩,也做出一個她後來花費許多年才明白自己的舉動:主動向媽媽爭取進台南一所私立天主教女校。「那時候我身上壓著3層,一個是我看到我媽媽的辛苦,一個是我覺得我也很苦,但我不知道我在苦什麼?因為賺錢的是我媽、勞動的是我媽、要負擔這個家的是我媽,我無負擔,輕輕鬆鬆在學校念書,我說不出那個苦是什麼。然後一個是,我要拿我媽在酒店賺的錢,去念一個貴鬆鬆的貴族學校,還住在學校。」
愧疚感揮之不去,王曉音說,「我一直無法理解我為什麼做那個決定?但我又很享受著『我就是靠著念書趕快翻身』,想考上好大學,覺得這樣就是拯救我媽,拯救我們家脫離貧窮……」
如願上了第一志願台灣大學以後,王曉音跑到手語社學手語,去話劇社學戲劇和表達,也想上卡內基課程學溝通,「我覺得我一定是溝通能力有問題,無法跟人家相處,一直悶著無法表達自我,也無法跟我媽溝通。如果我學好了溝通技術,或許我跟我媽的關係以及跟別人的關係,就不會那麼卡。但後來知道不是。要學的不是溝通技巧,問題出在社會距離!」
王曉音在讀研究所的過程中,重新梳理自身的生命經驗,終於看懂了小六的自己,「性道德汙名和貧窮汙名壓在我跟我媽之間,我跟他人之間,製造了那個距離,我們身上都承受著那個社會汙名在看我們自己。我的國小、國中、高中,幾乎沒有一個同學知道我單親,更不用說知道我媽在做什麼。從小到大,媽媽的職業欄我都填理髮師,我可以接受這個,相信著我媽是理髮師,用這個跟別人說。」
「我現在回想小六那時,即使知道我媽必須在酒店工作賺錢,我也要進私立女校的決定,我覺得我在做的是一件漂白的工作──進入私立女校來漂白我身上的性道德汙名──即使那時無法言說,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我同時也在漂白貧窮汙名,在學校裡面,大家好像沒有階級一樣,輕輕鬆鬆、快快樂樂過一段年少,很多東西卻是被壓著,不能講,也不會講的。」
脫掉學歷保護 終於懂了母親
王曉音也慢慢走過心的距離,母女無形地「重聚」了,「第一次我覺得貼近我媽,是在華光反迫遷抗爭的時候,有次到了法務部,無預警被警察往前抬,只是往前抬1公尺,那一刻我卻突然發作。我狂哭,我狂捶包包,我覺得我怎麼可以得到這樣的對待,我從來沒有這樣被對待過!那種我再也無法控制身體的去向,被決定、被踐踏的感覺,它就那樣活生生地發生了,而且是一種體制的象徵壓在身上。可是那一刻我突然懂了,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跟我媽好近、好近、好近……」
王曉音說,「因為我媽就是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長大,考上台南女中也必須被拉回家工作,20歲不到就被嫁出門,21歲就生了我,那種無法決定自己生命走向的經驗,相較於我這種30幾歲活在現代,強調現代新女性、女性也要受好的教育、有女性高階主管的世界,我的理智很難理解她,可是當國家暴力就那樣壓過來的一刻,當我再也受不到學歷的保護時,我終於知道了,被這個社會踐踏,被這個國家踐踏,就是這個感覺。」
追求一個「讓小孩能理解父母」的真實世界
另一位分享者、目前是高中老師的蓮花(化名),爸爸當了將近40年的伐木工人,媽媽曾在酒家工作,那樣的性道德汙名印記是2人之間的秘密,又和爸爸自認「沒路用」的貧窮污名結合在一起,讓婚姻長期處於張力之下,蓮花31歲擔任高中教師的某一天,70歲的爸爸殺死了有外遇、一直想要離婚的媽媽。
蓮花憶起當時的震驚,忍不住哭著說很難接受,也根本找不到方法去「認識」爸爸,「我在想你若不是喪心病狂,你怎麼可能做這樣的事?我就一定不會!可是走10年下來,我要講,我如果被推上我爸的位置,我大概沒有辦法撐那麼久,我可能更早就自殺了,我覺得那個壓迫的力道是強到,你大概只有死能解決那種痛苦,整個所謂的社會壓迫,有貧窮,有性道德汙名和階級壓迫一層一層過來,那不是個人可以解決或個人的問題,我爸其實撐下來了,但我不覺得我會做出跟我爸不一樣的事情。」
蓮花說,媽媽是個很「敢」的女人,無論是一肩扛起娘家的需要,到酒家賺錢貼補,或是後來開始追求一段有愛情的關係,「我媽有那個『敢』,無論壓迫過來的是什麼,她就是要做她要的東西,但我爸用種種力道想把她留下來……」蓮花曾在《家裡不能說的秘密》書中自述,爸爸一生經歷過的家庭都是「有頭無尾」,他想好好餵養親密關係與家庭,卻被貧窮壓得扁扁的,只好不斷默默吞忍,把「性」給讓渡出去,沒想到遲暮之年仍面對媽媽的「想要離開」,這對他來說幾乎是致命的要求。
蓮花嘆氣說,當孩子的時候總覺得,「你們就給我一個爸爸,給我一個媽媽,就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庭」,很不能諒解父母之間的困境,「但如果他們現在都在,我會跟他們講,我對他們最多最多的是『不捨』,捨不得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我真的沒辦法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透過任何管道去理解他們。我覺得父母都是這樣,再怎麼苦,苦都我吞,孩子你去翻身,你去變成坐辦公桌的,你去變成中產階級。之前的苦都過了,不要再談了。」
蓮花常想,這有沒有可能是一個讓小孩能理解父母的世界,理解父母真實的社會處境,「為什麼要重述我的故事?為什麼麗君阿姨要出來講她的故事?為什麼秀蘭阿姨要導覽文萌樓?我覺得那非常的重要,是一個可能性,告訴大家我們生活的世界根本不是書上寫的那樣!書上寫的是平行世界,生活才是非常真實的,像文萌樓這樣的世界才是真實的,而這些人的努力,我們這些媽媽們的努力,或是來這些媽媽這邊尋求安慰的底層男性,也有他們的痛苦和需求,為什麼都要在那個中產階級、白白淨淨的世界裡通通被抹掉,不能存在?並不是每個人都活在那個真空,無菌的世界。」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news/detail/b4834972-213a-11e4-bbc0-ef2804cba5a1/?uuid=b4834972-213a-11e4-bbc0-ef2804cba5a1
日日春怎麼養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再放一篇有關文萌樓的報導,內容很精采,但請大家自己看,因為我其實是想藉機說說自己一點感觸。
文萌樓已被劃定古蹟,建物的保存不成問題,但它的精神與內涵卻可能因為這次的都更而消失。如果真的把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趕走,文萌樓還是文萌樓嗎?沒有人持續在這裡替大家揭開性產業的實際面貌,沒有人在這裡持續為性權抗爭,沒有人在這裡分享性工作者的生活點滴,那乾脆立個牌子把簡介圖片印一印說「這裡以前是妓院喔」,然後就租給別人賣冰賣咖啡賣百貨算了,順便把裡面保存下來可以看見時代風貌的娼館格局全部拆掉重新裝潢,反正只要個可以換容積獎勵的殼嘛!最最諷刺的是,文萌樓之所以能夠成為古蹟,還是靠被都審委員譏諷還能活多久的公娼阿姨與日日春爭取而來,而不是這次獲取利益的投資客。
自己曾經參加過兩次日日春辦的導覽,一次是大學時他們在艋舺辦的老城區解說;一次是今年,結合公娼阿姨說故事和日日春尾牙的二合一活動。
艋舺那次,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的導覽員應該是位叫「孔雀」的男生。其中一個點是剝皮寮,也就是電影《艋舺》的拍攝片景之一。剝皮寮現在翻修得很漂亮、很文青,但如果當時沒有他的解說,我根本不知道,也不會想瞭解,原來在未被公權力粗暴的介入以前,那街區其實保留了更完整的人文風貌。過往在那經營茶館的店家還在,那些曾來回此街光顧品茗的耆老也大多健在,但他們都被「請」了出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本與在地連結的生活脈絡被硬生切斷的例子而已。在今年五月,有幸能重遊此地,聽到UPUP。西京朋友文化籌備組織的深度導覽,帶隊的文史工作者黃適上也提及,如何將這樣的生活脈絡重新連結,是他努力的目標之一。對此,我只想問,為什麼政府在保存珍貴文資的過程中,不能更溫柔、細緻一點呢?
性產業歷史的文化保存,大稻程比艋舺幸運,文萌樓目前仍屹立著,日日春也還在奮鬥,不像寶斗里,就連原本僅剩的建物,都在前幾天被怪手拆毀,只剩青雲閣那令人不忍卒睹的斷壁殘垣。但現在看來,卻不知道還能幸運多久?這也是幾年後,參加第二次日日春舉辦的活動後,最大的感慨與難過。在那場導覽中,我見到了兩位公娼阿姨,一位是不久前逝世的麗君阿姨,一位是秀蘭阿姨。她們歷經風霜卻依然堅強的面容我這輩子應該永遠都忘不了。僅僅只是這兩位女性的生命經驗,對我而言,就足以折射出整個老城區女性奮鬥的龐大邊緣史,不只是「素手揀茶香」的揀茶女、站櫃店屋的頭家娘、具舊時代繁華風情的藝旦、咖啡廳裡扮妝摩登的女給,還有更多的是像她們這樣被人輕視、背負污名的底層性工作者,不認輸地為生活打拼。
這樣的精神、這樣的故事,不讓已經耕耘其中許久的日日春傳承,要把這任務交給誰?我不相信投資客真的有能力導覽性產業,跟我講娼館裡的棉被怎麼折、格局為什麼這樣設計;就算前面的細項可以達成,勉強給他們拍拍手,那有辦法跟大眾分享跟買春客互動的經驗嗎?有辦法闡述虛偽道德枷鎖下性工作者難為人知的心酸與無奈,或是從事妓運的抗爭歷程嗎?
不知道別人想法如何,但我知道,自己想看到的是活的古蹟,不是死的空殼。再說一次,活的,不是死的。
日日春怎麼養 在 日日春種子育苗記錄(Day seedling recor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