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哈囉,我們很好!大家都還好嗎?
上週五下午川普發佈全國緊急狀況後,大家猛然防疫動起來,學區也陸續全面宣布停課。
正當我到處尋訪超市找衛生紙的時候,保羅竟然還跑去跟同事小喝一杯。(凸)
不過這位不知道一直住在哪個星球上、當晚回家後聽我簡報才知道事情有多大條的美國人,倒也能光速回頭是岸。隔天早上我們再次出門補貨,保羅竟然堅持一下車就要戴口罩戴手套,然後還真心建議要不要直接殺去農場買一隻豬回家養。
(全年肉片直接養後院的終極囤貨法)
(呃那囤貨除了要囤人糧狗食難道還要囤豬食!!)
住在人口密度低的郊區,大致上物資都還不缺,每次覺得該上超市好好囤貨,到了之後看到青菜肉類滿架卻又不太確定到底要買什麼。(於是就拿了甜點跟兩瓶紅酒)
我家原本就儲存了許多防震災用的水與魚罐頭,之後小補了些冷凍食品與肉品。確認家中有大包米跟豬油(我靠豬油拌飯可以活很久),麵包機、多罐花生醬和之前做的百罐果醬(小孩靠PB&J也可以活很久),之前也幸運搶購到口罩、手套,還有防病毒兼補免疫系統的鋅喉錠,加上免治馬桶讓衛生紙恐慌降低許多。目前感覺只要有水有電有網路,要在家裡待多久都不用擔心。😌
雖然美國疫情加劇,說真心話我還莫名地蠻有信心的耶。
可能是因為在這個社會打滾十七年,接觸到不同層面的人極多,大部份卻都是有社會與家庭責任感的好人。我也相信在美國這個世界菁英匯集的地方,天才科學家研究出新藥新疫苗只是遲早的事。幾家全國性的大規模超市捐獻停車場空間讓政府設置的得來速病毒檢疫棚,也據說逐漸在各地出現了。現在聯邦政府又根本在灑金子般地宣布多項金援補助措施,讓被逼著關門的商家或被迫離職的員工有後應,補助被嚴重影響的旅遊業與航空業。
我身邊許多大企業紛紛在政府宣告措施前好幾週就都開始取消會議與商務旅遊、開始制定在家工作的配套措施以及協助災戶員工的方法。
學區停課是很重大的決定,因為很多貧窮戶與街友的孩子們每天就只有學校這麼一餐可以吃而已,民間組織與學校也天衣無縫地立馬在各地發展出送餐領餐服務。
老人們在超市搶不到物資,臉書社區團體立刻組織出自願者幫老人採買,多家超市也先後跟進,限定早上第一個小時是銀髮族專用時段。
不過美國是個很大很大的國家。各州有著自己不同的法律、醫療、警消與教育系統,每州都像是一個不同的國家。州政府下又有郡政府跟市政府,光我們這個郡的面積就比台灣大。所以我所認識的社會,只是我身邊以半徑五十到一百公里畫出來的一個圈子而已。
現在常看到『美國』就是怎樣怎樣、『美國人』都怎樣怎樣的瞎子摸象媒體報導消息。其實任何用『美國』為單位下結論的言論,我都傾向直接一笑置之。畢竟光南加州跟北加州就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了啊!
總統大選年加上病毒攪局,媒體與社交網站上不負責任的假新聞、搧情帶風向的報導、假分享真文宣的狀況越來越多。每天追蹤新聞報導刷臉書罵政府罵趴趴走的路人都只會讓自己心情越來越恐慌。
不過轉頭看看我身邊所有認識的美國人,從同事到朋友到學校家長到客戶到親戚,大部分的人都很冷靜、算警惕也很配合措施,大多人都有種一步一腳印、暴風雨總會過去的淡定。
所以我決定了我只要盡力顧好『我家』這個單位,並且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盡力做一樣的事。我只要關心我周邊方圓五十公里的情況,不讓這些潛藏訊息的新聞煽到我的情緒。
這不是核災,不是火災,不是震災,不是戰爭。非醫護人員只要乖乖待家裡,拉開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讓醫護人員可以好好做他們拿手的事,可算是簡單的任務吧!
防疫需要大家的認真,並不需要大家的驚恐。
比較需要驚恐的,是要一直跟小野獸關家裡長期抗戰吧!!
(赫然發現本郡剛宣布學校關門到五月!!!😱😱😱)
學校關門、週末又不想去人擠人的地方,在家到底要怎麼讓小野獸們乖乖地自主學習呢?
在這個居家自我學習逼死人的新年新氣象裡,擇日不如撞日,就讓我明快地為大家帶來STEM教學超級神奇利器、台灣自己研發製造世界唯一專利設計的uHandy之台灣美國攜手防疫鬥小獸同步團吧!!!
受到uHandy行動顯微鏡的邀約做產品體驗時,才剛看到他們的產品簡介,我就心頭小鹿亂撞怦怦跳地興奮起來了...
攜帶型的行動鏡頭,不過就是個小夾子般的輕便小東西,竟然可以直接讓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變身成超簡易操作的顯微鏡!!直接把夾了小白的手機丟給小屁孩屋裡屋外到處仔細觀察做紀錄,居家自主學習就這麼簡單了事吧!🤣
真的有這麼神奇又簡單的東西嗎!?還臺灣自己研發製造、世界唯一專利設計、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耶!我下跪了~
uHandy Duet行動顯微二重奏這一大盒裡面,包含了他們特別設計研發的低倍鏡與高倍鏡兩款手機顯微鏡頭。江湖人稱小白的低倍鏡,隨便夾了隨便走隨便看,可以拿著到處觀察物體細膩的紋路結構。江湖人稱小黑的高倍鏡,則有搭配的光源台,可以觀察薄透樣本的細微構造,有著專業級顯微鏡的效果。
我跟兩少爺觀察了蜜蜂、螞蟻、無名蟲、蚊子、毛毛蟲。(男孩媽真的好難當😩)從此之後,不管誰在我家揮手打到蚊子、揮拍打到蒼蠅,觀眾反應都是異常興奮的『趕快去拿採樣貼紙貼起來收藏!!!』
詳情請點真心推薦新文連結,看看我的手機拍出來的魔幻照片~
❤️ 推薦文請看這裡:【開啟神秘世界的鑰匙!uHandy行動顯微鏡】
https://bluechwonderland.pixnet.net/blog/post/120318829
這次台灣美國聯手同步uHandy團購,為大家帶來的優惠如下:
❤️ 台灣團:uHandy Duet 行動顯微二重奏+精選傳統長方形玻片組一盒(五片)+露營攻略+微米藏寶包(包含海砂、海帶芽、羽毛等不同樣本)+JAKO德國野酷昆蟲罐 ❤️ 整組原價台幣$4285,團購優惠價$3290
美國團的大家呢,因為考慮到從台灣運送整組行動二重奏加四重贈品的話,運費實在太貴了應該沒人想付,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直接經由Amazon放送最划算。
❤️ 那就直接不囉唆為美國的大家帶來Amazon原價美金$129.95的 uHandy Duet 行動二重奏整盒組,團購價$103.96 的特惠!!❤️
🇹🇼🇹🇼🇹🇼台灣團請點這裡:https://buy.loveuhandy.com/products/bluech
🇺🇸🇺🇸🇺🇸美國團請點這裡:https://www.amazon.com/gp/mpc/AXHVEJD4F6IL2
❤️ 團購時間為即日起至3/30號截止。請大家告訴大家!!!
水魚星球呃人 在 Bigi Yang楊佩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能 減排 碳封存 碳反轉
減少甲烷 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些事 現在不做 以後可能沒機會做!
多種綠色植物 #紅杉林 是當務之急
時隔7年、李奧納多拍攝的環保影片第二集
「燃冰之急」中、呼籲全人類必需重視地球發燒的問題、莫要等到拯救地球為時已晚!
《文茜的世界周報》
【李奧納多製作並擔綱旁白!HBO紀錄片《燃冰之急》,揭露許多未曾公開但能緩解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724晚上九點於HBO頻道播出完整版本
(紀錄片《第11小時》)
天氣和氣象躍上各地頭條新聞…大水奪走了至少72條人命…正遭到失控的天災無情蹂躪
如果說,氣候變遷的紀錄片也能拍續集,那麼2007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導拍攝的《第11小時》,就像是希望幻滅的復仇者三。
(紀錄片《第11小時》)
人口暴增,快速消耗大量資源,問題在於,所有生態體系都在弱化,而且弱化速度不斷加快,最終可能就是人類的大滅絕,我們正面臨多重危機,而且攸關全人類生命
而時隔11年,李奧納多集結原班人馬推出的《燃冰之急》,則是重拾希望的復仇者四。
(紀錄片《燃冰之急》)
我叫林伍德‧吉爾,是尤沙紅杉林公司的首席林務員,尤沙紅杉林是社區管理森林,隸屬非營利機構─紅杉林基金會,總面積五萬英畝,基金會宗旨是永續經營這座森林,促進社區的經濟穩定,恢復森林棲地,重建魚類棲地及碳封存,碳封存,尤其是目前的營運重點,碳封存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工作,尤沙紅杉林是很年輕的紅杉林,而紅杉林能夠比其他樹種,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紅杉會用針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裡面的碳,然後儲存於樹幹、樹根、樹枝,據我所知道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碳封存計畫
碳封存,這個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仍舊陌生的詞彙,卻是氣候研究與環保領域,當下最受矚目、最火紅的三個字,因為對面臨氣候浩劫的人類來說,碳封存,以及範圍更廣的「碳反轉」技術,就好比超級英雄大會串第四集裡的「量子旅行」,是真正有機會解救地球蒼生的顛覆性概念。
(環境學家/保羅‧霍肯)
過去,在解決氣候問題上,我們只注意到「能源」問題,想的都是能源、能源、能源,當然那些想法很合理,我們的確需要減少碳排放量,但是當我們專注於研發乾淨能源、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的時候,卻也在無意間排擠了其他解決方案
Drawdown,碳反轉,原本指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達到峰值,開始向下衰減的那一刻,美國環境學家保羅‧霍肯,幾年前創辦「碳反轉計畫」,極力想傳達一個觀念:別以為救地球就只有節能和減排,事實上,我們不但可以減少排出去的二氧化碳,還可把原本在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抓回來,乍聽起來很科技、很困難,但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最簡單的,就是在家裡種東西。
(紀錄片《燃冰之急》)
你突然發現:啊,我家有個後院,天啊,我都忘了附近有公園
(都市植栽農夫/維塔)
所謂美食環保運動就是我自己種食物,藉由植物,吸收空氣裡的碳,然後把那些碳重新放回土壤裡。這裡有很多地,都是公有地,水源也不缺,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環把那些有害毒物,那些我們釋放出去的溫室氣體抓回來,用最天然的方式轉換它,也就是種植農作物,不管是在屋頂,或是窗台上
把空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轉換成可以吃的糧食,這不僅是亙古以來,就不斷發生在土地裡的綠色奇蹟,事實上,在這顆藍色星球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更是吸取二氧化碳的世界級神器。
(科羅拉多大學教授/吉姆‧懷特)
如果你把10單位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去,10個很大的單位,其中5單位會留在大氣裡,2.5單位會被植物吸收,剩下的2.5就融入了海洋,可是海洋吸碳後會轉為酸性,怎麼辦呢?自然界的對策就是:製造貝殼
(養殖業者/史密斯)
養牡蠣給我的啟示是,大自然數百萬年前就創造了這些技術,用來抵禦有害無質,我們根本不需要先進科技,大自然已經給了我們海草和貝殼,可以吸收地表植物5倍的碳。它們不需要水源、不需要堆肥、不需要氮肥、不需要土地,絕對是永續糧食選項的第一名,巨藻是海草的一種,它就像是新潮料理的尖兵。部分巨藻可以做成麵條,但這個,其實是最好的的生物肥料和動物飼料,如果你讓牛兒改吃海草飼料,牛排出的甲烷可以驟減9成
近海養殖業者估計,一英畝的海洋可以收穫10到20噸巨藻,養殖15萬顆牡蠣,按照這樣推算,如果能在18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半個日本那麼大的海域中,推廣養殖漁業,所收成的海草和貝類,理論上,可以餵飽全世界,而若是美國的領海有5%拿來做養殖,則能創造5千萬工作機會,封存2千萬輛汽車,通通加起來的排放量。
過去十年,氣候變遷已成為各國政府,與多數人的共識,但如果仍然有人需要更多證據,才願意相信地球在發燒,《燃冰之急》帶你來到冰島最大冰川,瓦特納冰原的南方,這一座沒有車,沒有水的幽靈大橋,綿延一公里的廢鐵,是充滿警世意味的暖化標地物。
(冰島環境部長/古布蘭德森)
你想說,為什麼?下面又沒有水,為何要蓋這座大橋,呃,這就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由於冰川融化向後退縮,改變河道,讓這座大橋,變成一個紀念碑,象徵了氣候變化
全球升溫,首當其衝的,是北極冰層,而且不只是冰帽溶解、海平面上升,這些已知的頭痛問題,永凍層裡原本封存千萬年的甲烷,另一種比二氧化碳更糟糕的溫室氣體,也正在暖化效應下,被解除封印,釋放到大氣中,在二氧化碳與甲烷的加乘作用下,溫室效應惡化的速度不斷加快,氣候科學家大聲疾呼,綠能、減排、封存、反轉,這些事,如果現在不做,還在懷疑,以後恐怕沒機會再做。
(聲音來源:美國總統/川普)
煤回來了,我們要用乾淨的煤!別懷疑!我在此宣布,不再限制使用煤炭,因為我們有淨煤,乾淨的煤炭
(海洋物理學家/彼得‧瓦德罕姆)
他們向大眾灌輸不實的訊息,讓氣候與環保政策難以推行,這真的很令人沮喪
(地球科學家/麥可‧曼恩)
事實上,許多石油公司和高層主管的動機根本就是邪惡的,完全無視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巨大威脅,這些人可以說是,踩在地球生靈的屍體上賺錢的
過去10年從空氣直接捕捉技術,到潮汐發電、仿生葉,這些綠科技在新創資金帶動下,正以驚人速度演化,商轉和普及化都有亮眼成績,《燃冰之急》想要透過李奧納多和眾多的科學家、工程師、創業家告訴觀眾的是,大自然原本已經給了我們永續的途徑,各種再生能源技術也逐步到位,環保與經濟並非互斥的對立面,而是人類面前分歧的兩條路,現在,選擇救地球的那條路,仍為時未晚。
水魚星球呃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李奧納多製作並擔綱旁白!HBO紀錄片《燃冰之急》,揭露許多未曾公開但能緩解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724晚上九點於HBO頻道播出完整版本
(紀錄片《第11小時》)
天氣和氣象躍上各地頭條新聞…大水奪走了至少72條人命…正遭到失控的天災無情蹂躪
如果說,氣候變遷的紀錄片也能拍續集,那麼2007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導拍攝的《第11小時》,就像是希望幻滅的復仇者三。
(紀錄片《第11小時》)
人口暴增,快速消耗大量資源,問題在於,所有生態體系都在弱化,而且弱化速度不斷加快,最終可能就是人類的大滅絕,我們正面臨多重危機,而且攸關全人類生命
而時隔11年,李奧納多集結原班人馬推出的《燃冰之急》,則是重拾希望的復仇者四。
(紀錄片《燃冰之急》)
我叫林伍德‧吉爾,是尤沙紅杉林公司的首席林務員,尤沙紅杉林是社區管理森林,隸屬非營利機構─紅杉林基金會,總面積五萬英畝,基金會宗旨是永續經營這座森林,促進社區的經濟穩定,恢復森林棲地,重建魚類棲地及碳封存,碳封存,尤其是目前的營運重點,碳封存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工作,尤沙紅杉林是很年輕的紅杉林,而紅杉林能夠比其他樹種,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紅杉會用針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裡面的碳,然後儲存於樹幹、樹根、樹枝,據我所知道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碳封存計畫
碳封存,這個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仍舊陌生的詞彙,卻是氣候研究與環保領域,當下最受矚目、最火紅的三個字,因為對面臨氣候浩劫的人類來說,碳封存,以及範圍更廣的「碳反轉」技術,就好比超級英雄大會串第四集裡的「量子旅行」,是真正有機會解救地球蒼生的顛覆性概念。
(環境學家/保羅‧霍肯)
過去,在解決氣候問題上,我們只注意到「能源」問題,想的都是能源、能源、能源,當然那些想法很合理,我們的確需要減少碳排放量,但是當我們專注於研發乾淨能源、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的時候,卻也在無意間排擠了其他解決方案
Drawdown,碳反轉,原本指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達到峰值,開始向下衰減的那一刻,美國環境學家保羅‧霍肯,幾年前創辦「碳反轉計畫」,極力想傳達一個觀念:別以為救地球就只有節能和減排,事實上,我們不但可以減少排出去的二氧化碳,還可把原本在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抓回來,乍聽起來很科技、很困難,但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最簡單的,就是在家裡種東西。
(紀錄片《燃冰之急》)
你突然發現:啊,我家有個後院,天啊,我都忘了附近有公園
(都市植栽農夫/維塔)
所謂美食環保運動就是我自己種食物,藉由植物,吸收空氣裡的碳,然後把那些碳重新放回土壤裡。這裡有很多地,都是公有地,水源也不缺,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環把那些有害毒物,那些我們釋放出去的溫室氣體抓回來,用最天然的方式轉換它,也就是種植農作物,不管是在屋頂,或是窗台上
把空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轉換成可以吃的糧食,這不僅是亙古以來,就不斷發生在土地裡的綠色奇蹟,事實上,在這顆藍色星球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更是吸取二氧化碳的世界級神器。
(科羅拉多大學教授/吉姆‧懷特)
如果你把10單位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去,10個很大的單位,其中5單位會留在大氣裡,2.5單位會被植物吸收,剩下的2.5就融入了海洋,可是海洋吸碳後會轉為酸性,怎麼辦呢?自然界的對策就是:製造貝殼
(養殖業者/史密斯)
養牡蠣給我的啟示是,大自然數百萬年前就創造了這些技術,用來抵禦有害無質,我們根本不需要先進科技,大自然已經給了我們海草和貝殼,可以吸收地表植物5倍的碳。它們不需要水源、不需要堆肥、不需要氮肥、不需要土地,絕對是永續糧食選項的第一名,巨藻是海草的一種,它就像是新潮料理的尖兵。部分巨藻可以做成麵條,但這個,其實是最好的的生物肥料和動物飼料,如果你讓牛兒改吃海草飼料,牛排出的甲烷可以驟減9成
近海養殖業者估計,一英畝的海洋可以收穫10到20噸巨藻,養殖15萬顆牡蠣,按照這樣推算,如果能在18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半個日本那麼大的海域中,推廣養殖漁業,所收成的海草和貝類,理論上,可以餵飽全世界,而若是美國的領海有5%拿來做養殖,則能創造5千萬工作機會,封存2千萬輛汽車,通通加起來的排放量。
過去十年,氣候變遷已成為各國政府,與多數人的共識,但如果仍然有人需要更多證據,才願意相信地球在發燒,《燃冰之急》帶你來到冰島最大冰川,瓦特納冰原的南方,這一座沒有車,沒有水的幽靈大橋,綿延一公里的廢鐵,是充滿警世意味的暖化標地物。
(冰島環境部長/古布蘭德森)
你想說,為什麼?下面又沒有水,為何要蓋這座大橋,呃,這就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由於冰川融化向後退縮,改變河道,讓這座大橋,變成一個紀念碑,象徵了氣候變化
全球升溫,首當其衝的,是北極冰層,而且不只是冰帽溶解、海平面上升,這些已知的頭痛問題,永凍層裡原本封存千萬年的甲烷,另一種比二氧化碳更糟糕的溫室氣體,也正在暖化效應下,被解除封印,釋放到大氣中,在二氧化碳與甲烷的加乘作用下,溫室效應惡化的速度不斷加快,氣候科學家大聲疾呼,綠能、減排、封存、反轉,這些事,如果現在不做,還在懷疑,以後恐怕沒機會再做。
(聲音來源:美國總統/川普)
煤回來了,我們要用乾淨的煤!別懷疑!我在此宣布,不再限制使用煤炭,因為我們有淨煤,乾淨的煤炭
(海洋物理學家/彼得‧瓦德罕姆)
他們向大眾灌輸不實的訊息,讓氣候與環保政策難以推行,這真的很令人沮喪
(地球科學家/麥可‧曼恩)
事實上,許多石油公司和高層主管的動機根本就是邪惡的,完全無視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巨大威脅,這些人可以說是,踩在地球生靈的屍體上賺錢的
過去10年從空氣直接捕捉技術,到潮汐發電、仿生葉,這些綠科技在新創資金帶動下,正以驚人速度演化,商轉和普及化都有亮眼成績,《燃冰之急》想要透過李奧納多和眾多的科學家、工程師、創業家告訴觀眾的是,大自然原本已經給了我們永續的途徑,各種再生能源技術也逐步到位,環保與經濟並非互斥的對立面,而是人類面前分歧的兩條路,現在,選擇救地球的那條路,仍為時未晚。
水魚星球呃人 在 MaMa Fish 的推薦與評價
【 Cooking Vlog 】懶人廚房♡ 一鍋到底椰汁紫米露+ 極速30分鐘三餸一飯+牛肉嫩滑秘訣+ ... 水魚♡ 京都蜜月遊Ep.1 〖京都百年老店和牛壽喜燒〗 Honeymoon in Kyoto. ... <看更多>
水魚星球呃人 在 水魚星球- 騙案倫敦金就聽得多,原來倫敦的都有XDXD... 的推薦與評價
尋晚打完電話比湯生追數不果,反被佢用粗口問候娘親先會激發我昨晚的post,己經完完全全過了我的底線,出完post就搵周公,到今朝起身一望先知咁多人睇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