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這次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享哥i3 試駕約八天(里程數約500公里)心得,因為內容頗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一次把心得寫完,才會採取先PO文,之後若有想到再陸續補充的方式,請各位見諒........哥商借的是2014年i3 純電版,至於即將於11月發表的小改款i3 除了電池續航力增加(60Ah→94Ah),配備也大幅精進,針對小改款i3 總代理汎德目前已有預購專案,也首次採取了保證購回的促銷方式(詳情哥再另行發文),所以哥如果有多餘的預算,絕對會買一部i3用來代步,真的是方便好開實用又吸睛!.........
哥先說簡單的結論,哥對i3 原本認為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款形象大於實用的車,因為這是首部BMW的全電動車,其實大家觀望的程度遠大於實際購車的車主人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跟探詢服務廠的人員,發現i3 良率奇佳,單就電池部分目前台灣還沒有故障的案例,且還保固八年十萬公里,再加上本次試駕,哥發現i3有很多地方,不同於現行內燃機引擎的汽車,優點更是多不勝數,也難怪電動車即將成為不久的將來……開過i3之後,更是可以預期,下個世代的汽車就是電動車~
哥再接著說幾個哥自己認為的優勢,首先當然就是節省能源,但更讓哥驚豔的是,通常馬兒不吃草就不可能會跑……但i3 加速性能反而極為凌厲,i3並無變速箱,所以0-100km加速帳面數據雖然為7.2秒,實際上感受更快,因為加速性能完全是直線上升,毫無停頓,據說i3 極速僅150 km/h,這次試駕最可惜之處就是沒能有機會嘗試測極速是否真的僅至150 km/h,但哥油門一灌,一鼓作氣直上120km/h餘勢未減、很是暢快,直接衝到150 km/h應該也不是太困難......而i3 在少了許多一般汽車需要的零組件之後,以不到四米的車長,車室空間卻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特殊對開式車門,整個車室空間既高又大,上下車也方便(除了必須先開前門才能開啓後車門),地板也平整化,若要硬挑出缺點,就是內部寬度稍嫌不足,然後後座乘客上下車時須注意頭部不要撞到一般俗稱B柱位置的車門卡榫之處,但在包括座椅支撐性跟舒適度,以及內裝按鍵的佈局陳設,都與一般BMW車型幾無二異,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超級環保車,又因為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結構,雖然車重僅1,295公斤,但是車體的強度跟組裝品質極為優異,開起來仍是步履穩健,完全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說到這邊,一定要特別提一下,以哥這幾年擁有過多部BMW的經驗,BMW在隔音方面所下的工夫十分紮實,並不是單靠隔音棉創造出寧靜的車艙品質,這樣的特性在i3更為明顯,哥原本擔心i3 因為是無窗框設計再加上玻璃並沒有特別加厚,玻璃面積又大,會導致寧靜度不佳,結果哥開了八天,車艙內外包括中控檯等處幾乎聽不見異音,風切聲也極細微,甚至於哥曾開過某日系品牌的油電車,當以純電方式行駛,輪胎滾動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室內,並不寧靜,正好那部車與此部i3 里程數都接近一萬公里,i3 搭配的還是155/70 R19的大腳,如此差異真的讓哥頗為吃驚!
說到足蹬19吋大腳、重心低、再加上不到1.3噸的車重、短軸距、短車身以及凌厲的加速性能,i3 若要說是Q版鋼砲也不為過,而且更是標準羊皮狼,超可愛的Keroro軍曹外型,現代化特殊的內裝,卻有驚人的加速性及操控,方向盤轉動些微,整個車體就是同步跟上,幾乎是車隨意轉,且安定性高,即便像哥開車不快也不求快,但卻不覺得緊張,甚至往往不自覺會越開越快,真的是不自覺,因為沒有變速箱換檔的頓挫感,很容易就超速.....另外開得快也要煞得住,i3的煞車對應i3的車重跟大腳,煞停的力道頗大,更特殊的地方是,因為電動車幾乎沒有滑行的效果,也就是說一般汽車,如果油門放掉,速度不會一下驟降太多,可以採取滑行的方式節省油耗或是不踩煞車而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i3 只要油門一鬆,加速力道立刻消失,速度會驟降,甚至於哥在市區行車時,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都無須踩下煞車踏板,只要算好與前車的距離,適當時機放開油門,整部i3就可以直接完全停止,踩下煞車踏板反而只是提醒後方車輛我有煞車......這樣的特性,對於煞車系統的壽命絕對有極大幫助,所以i3 純電版除了免稅金、免換機油、免加油等顯而易見的優勢外,也可以預見其他保養成本會相當相當低,再加上不到四米的車長,搭配標配倒車雷達跟倒車顯影,市區停車或迴轉幾乎可以一次OK,更不用說BMW的各式各樣車型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因此,i3 種種設定都極適合作為日常短程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
接下來就是要說到重點,也等於是缺點,i3 最大的缺點在於充電以及續航力的部分,之前的i3純電版,原廠公布模擬日常生活數據後行駛總里程數最高約130公里,經過哥實測,這數字確實是相當準確,以哥的經驗,BMW原廠公布的各項數據包括油耗、加速性能等等,都與實際使用的數據相差甚小,參考價值頗高,只是130公里真的不是太長,所幸儀錶板顯示的數據很準確,不過純電版畢竟沒電就是直接顧路,所以只要儀表顯示可使用里程數低於40公里,哥就會很焦慮.........另外重點中的重點,BMW的充電插頭與所有電動車都通用,也都具備交流電跟直流電充電裝置,但如果以一般家用110V插座充電,再把i3 充電速度設定到最大(透過iDrive設定,有三段調整,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充電安全),以哥的經驗,連續充電超過12小時仍無法把i3 從20%充飽至100%,所以建議若要購買i3尤其是純電版,還是要搭配Wallbox一起購買(不要折價),Wallbox是針對私人車主所推出的家用充電站,相較於直接插上家用電源插座的隨附標準充電線,Wallbox 可將 i3 的充電時間縮短 30%,原廠聲稱能在 6 小時內就能將車輛充電至 80% 的電力,另外Wallbox同樣採用環保概念而使用大量可回收材質製造。
寫了超過一小時,先暫時做個結論,如果不想要擔心電力耗盡直接顧路的話,增程版i3是折衷的選擇,當然也較貴。如果只是固定路線,尤其是停車處都有充電插座,即便是110V使用,在市區基本上開i3,會是與眾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很棒的感受,哥真心誠意地認為,i3只要透過推廣,甚至於堤供作為BMW車主的車進服務廠超過一天時的代步車,讓BMW車主體驗一下,對於i3的銷售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開過就知道i3真的好!
「碳纖維輪框缺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G8IKER 激拜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Re: [分享] 碳纖維輪圈-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碳纖板輪的優缺點在哪?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Moto7 專業汽機車資訊- 你真的懂碳纖維的特性嗎? 台灣的爛路 ...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EnergicaTaiwan 實測大公開! 改BST 碳纖維輪框可以輕多少?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碳纖維輪組壽命-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鍛造框壽命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鍛造框壽命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鍛造框壽命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Re: [分享] 碳纖維輪圈- 看板ca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G8IKER 激拜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聽同樣是電動車使用者Kent
對於電動機車的看法
Kent 婚禮攝影
簡單說一下我對於Gogoro的看法 (文很長.. 不喜歡就跳過)
網路論壇 與 Mobile01 上面幾乎是排山倒海的吐朝 與 反Gogoro
這些鍵盤大師,到底有幾個人天天騎電動機車... 有多少的經驗呢?... 沒有也可以寫的好像專家一樣...唉
我家的 E-Moving 電動機車購入一年整,幾乎是每天騎
購車金額是6萬8(豪華版),扣掉補助8000元,所以是6萬元
每天騎,我發現電動機車真的還不錯... 但是有幾個問題
電池續航力不太夠....順順騎...大約有30幾公里的續航力
如果騎快一點... 距離更短.... 還有一個問題... 如果你家不是住一樓... 就必須把電池提回家充電...很重...
接下來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你急需要用車時... 發現電力不夠..忘記充電或騎太快 過度耗電
此時你需要等待兩小時充電......在趕時間的情況下..兩小時是很漫長的... 所以我又買了一顆原廠的電池(1萬5千元)
兩顆交換充電... 家裡隨時有一顆充飽電的電池...花1.5萬買到無數的兩小時充電等待時間...值得.. 不過每天都要很重的電池提到樓上交換充電(我家住二樓)
這樣購車的金額就是6萬 + 1.5萬 = 7.5萬,充電費用大約一次2元的電費,可以跑20~40幾公里... 要看騎乘的習慣...騎越快..電力耗的越多
這台車是我老婆每天載小孩上學、買菜、我出門只要不是很遠..也會騎這台.. 因為安靜...環保... 所以我較少騎傳統的機車(我有一台Address 125)
一年來的電動機車經驗與研究,我發現電動機車最大的隱憂就是電池會老化、裡面的電蕊平衡跑掉..導致充電不均
雖然原廠鋰電池有保固充放電次數2000次,但是如果老化... 就是充飽電後,跑的距離越來越短..縮水... 其實這個就很難界定如何可以出保固.... 有可能充飽電後,可以騎乘的距離越來越短...但是原廠說這是正常的... 此時如果越來越嚴重
我只能再買兩顆原廠的鋰電池...3萬元,來換取這台電動機車的性能與壽命.... 鋰電池的壽命與性能的衰退是很多人沒想到的問題,雖然我有兩顆電池交換騎... 可以確保隨時都有電可以騎車
但是我一直很擔心如果電池開始老化....那我不是又要花錢買新的電池?
GOGOPO 電池是交換租用的....這點太棒了
我只要付充電費(前兩年免費)... 鋰電池的老化問題根本不需要我來承擔這個風險.... 我可以換到爽... 這種快樂又無負擔的騎法.... 如果你不是我...每天很小心的呵護這兩顆原廠鋰電池的用法...你無法理解我在講什麼
接下來.... E Moving電動機車其實很棒,最大的缺點就是...
騎不快,加速慢... 適合我老婆,但是有時候我要趕一點時間
依然騎不快...只能修身養性的騎
充飽電待命的電池一顆在家裡... 所以我不能騎離家太遠..擔心回不來...
GOGORO 加速夠快,今天去試騎... 真的很過癮.. 讚!
有電池交換站.... 雙北市我亂亂跑也不需太擔心
網路上有一堆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論點... 我來說說我的論點
反對的人,你們根本就不打算買... 不知道再反對什麼? 反爽的
電池一堆嚴苛的合約,我覺得很合理... 因為電池是交換方式,電池屬於Gogoro的資產,成本也很高... 當然要訂出很多嚴苛的合約來保障公司的資產... 以防止有心人拿電池去拆解或惡搞破壞
這整防禦性的合約,是要保障公司的資產,防止這個電池交換機制出現漏洞.... 讓我們這些想要正常使用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服務
如果只是正常使用,沒電就去換一顆... 會被合約的條文懲罰嗎?
車價貴不貴... 見仁見智
如果一台10萬出頭叫做貴.... 那假日一堆人騎高檔的公路車... 兩個輪框要8~10萬... 這些都算是潘仔?
滿街背好幾萬的名牌包都是阿呆.... 人手一支幾萬的智慧型手機... 這些都是敗家.. 因為手機頂多1~1.5年 你就會升級換一支
買一台10萬的電動機車叫做阿呆的話
那一堆人花10幾萬買幾顆玻璃(L鏡)... 叫做什麼?
什麼最貴
買來沒好好利用的...才是最貴...
買車沒有電池的擁有權....這樣很呆? 擁有電池才是呆.... 因為電池會老化 蓄電量會每況愈下... 我才不要擁有鋰電池
沒電就會換一顆,老化的問題與成本我才不要承擔
兩年後... 每個月800多元的充電費...貴嗎? 一般的機車加幾次油 + 每900公里換一次機油.. 其實也不便宜.. 還有很多耗材.. 空濾 傳動 齒輪油
無法載貨? 載貨就開車阿...何必強求呢
電池交換合約規定每個月不能騎超過1600公里... 我根本就騎不到1600公里... 因為我每天騎單車運動30~50公里.... 每個月用自己的腳踩出1000多公里
電動機車不會騎那麼長途... 要騎長途 我會開車
就這樣... 週六我要跟好友(馬貝單車老闆),去訂車... 兩人要各買一台
因為我們都是很背骨的人
相信自己的眼光與看法... 網路那些高論.... 看看就好.... 我寧可自己去體驗...也不要因為網路的一堆高談闊論..導致自己裹足不前
一年前. 接觸單車... 很想換碳纖維板輪.... 但是網路上一堆文章讓我裹足不前
板輪下坡會燒框... 板輪上坡會重拖 板輪CP值很低... 腿力才是王道... 換好框只是虛榮
馬貝的老闆跟我講一句話.... 那些高談闊論的人,是有幾個天天騎板輪,或騎過很多款板輪,比較過.. 還不是網路聽來看來..朋友那邊聽來的.然後在網路高談闊論
請問真的有參考價值嗎?
就這樣我買了板輪,還陸續買了很多款中古的板輪... 天天爬坡 天天下坡.... 騎了一年 (研究正確的煞車技巧與要領) 也沒燒框... 苦練後爬坡也是很強的... 我用ZIPP 808 爬坡就可以贏過很多人啦
所以要講板輪的經驗... 我可是很有資格的...不過我不會去網路論壇講 因為這是自尋死路... 因為嘴砲的世界 認真你就輸了
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碳纖板輪的優缺點在哪?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板輪、碳纖框...優點是很科學的,說穿了其實就是流體力學上的應用, 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輪組鋼絲的長短上有差異,在固定的旋轉速度下,圓圈外圍的速度 ... ... <看更多>
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Moto7 專業汽機車資訊- 你真的懂碳纖維的特性嗎? 台灣的爛路 ... 的推薦與評價
你真的懂碳纖維的特性嗎? 台灣的爛路能被承受嗎? #小編曾被坑洞陷害#輪框唇硬生生凹掉QQ ~ 【Moto7徵撰文高手】 https://moto7.net/url/epo01 MotoGP正版周邊【全面八 ... ... <看更多>
碳纖維輪框缺點 在 Re: [分享] 碳纖維輪圈-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KS8158 (車がほしいです)》之銘言:
: 看到這個真的很厲害
: 22寸雙色加碳纖
: 尻到不知道會噴多少
: 媲美柯尼賽克超跑輪圈
:
:
:
這種造型設計,碳纖只是裝飾用途,不會是輪圈主結構
純碳纖的輪圈也不是沒有,只是相當稀少
碳纖輪圈的幾個特點
1. 雖然單看拉伸強度極高,但無法承受剪切方向應力 (Tsai-Hill破壞判准)
2. 盤面剛性太差,所以爪通常又厚又粗
3. 纖維走向的層數少,不耐衝擊,軸向也易產生破壞
而且以上幾個缺點無法藉由改材料(用高模數碳纖)改善
最根本方法是變更結構的幾何設計
也因此,碳纖輪圈造型較單一,例如簡單的N爪造型
而且在盤面地方加粗加厚,有助於提升盤面剛性
簡單的造型也方便碳纖成形,也可避免尖角造成應力集中
另外還有個滿好判斷的依據
通常碳纖輪圈在胎環和盤圈部交接處,會用很多螺栓鎖固
而且螺栓通常都滿粗的,太細碳圈也容易崩(好像還得加套筒)
當然有些廠商會在之後把螺栓藏起來
順便講一下車用輪圈規範好了,大致上分三大:歐美日
歐洲:TUV的機動車輛法規StVZO,政府強制的檢驗制度
美國:SFI標準,依據SAE J326制定,非強制性
但保險業者只理賠有SFI標籤的輪圈
日本:VIA規範,主要根據JIS D4103, JASO C614制定試驗條件
由JAWA和VIA組成"日本自動車用輕合金製輪圈試驗協議會"
非政府組織,無強制性
台灣:依據"CNS 7135汽車用輕合金盤型輪圈"作為檢驗標準
以上幾個檢驗標準都包含:
1. 彎曲力矩耐久試驗
2. 13度衝擊試驗
3. 徑向負載耐久試驗(rolling)
如果是分析上的項目,大概會有
1. 輪圈盤面剛性
2. 輪圈共振頻率(Tilt Mode, Rim Mode)
3. 彎矩疲勞耐久(彎矩負載)
4. 徑向負載疲勞耐久(徑向負載)
5. 13度衝擊試驗(衝擊負載)
因此碳纖輪圈設計時要考慮結構,不能直接從鋁圈複製過來替換材料就好
還得考慮材料特性(從拉伸試驗、三點/四點彎曲得到),疊層數、疊層方向性
失效模式也分纖維斷裂跟膠合剝離兩部分探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84.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76131360.A.B16.html
把輪圈拿去檢驗前,會先委託用軟體分析評估設計是否能通過
在當時找了些輪圈複材設計跟規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