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直播_別把同事當朋友,職場工作的本質是「就事論事」
.
合則來,不合則去。這是一個適用於愛情與友情的法則,我們當然盡量不與人交惡,但心裡還是要有個分際,同事不等於朋友。一來是因為,現在的要好,難保將來不會在競爭同一個職位時,當年彼此分享過的小秘密,成為對方手握的把柄;二來則是職場工作的本質是「就事論事」,私人喜好和人情包袱,應該要擺在後面。
同事的交情,都在「一同做的事情」上。
我輾轉來去過幾間公司,職涯過程加起來肯定有千百位同事,一定有些人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你們彼此很有話聊,同仇敵愾又互相 cover,畢竟八卦就是同事之間聯繫話題的養分。
但只要當你一離職,踏出公司大門之後,不出三個月,就會不知道要講什麼了,那個曾經痛恨的公司惡霸,他要跳槽去哪、他又整了誰,再也不關己事。大家曾經攜手打過的美好一仗,都成了當年勇,就算沏三壺茶,也沒辦法講了再講、提了又提。
人走茶涼,你的前同事成為你的臉書朋友,每篇 PO 文你也只能按讚以示閱讀,若有需要幫忙的時候,舉手之勞當然可以,但總不好意思同樣的事情一直麻煩人家。
如果同事能成為你的閨密好友,持續聯絡、很有話聊,彼此參與私生活的大小事,當然是美事一樁。如果沒能持續聯絡下去,那也很正常,不用特別惋惜,因為你們的人生座標,已經在不同的時空了。
別把同事當朋友,不是要你成為一個難相處的討厭鬼,偶爾交換八卦情報、吐個苦水、幫忙買飯,那都無妨,有個照應當然很好,但還是要記得,你們的人生在這裡共事,能力才是重點。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職場關係的人際界線
■ 三分做人、七分做事?
.
討論書籍:
《#你不是自找委屈_而是少了心機》
跨界主播的獨家職場處世學,解密累積實力、經營自己的41則工作心得
博客來:https://reurl.cc/v5pNOy
誠品:https://reurl.cc/Q75QqO
金石堂:https://reurl.cc/NXbeKk
讀冊:https://reurl.cc/v5pNNk
MOMO:https://reurl.cc/xgpqrZ
三民:https://reurl.cc/Gd503y
【海外購書】
新加坡、馬來西亞
星馬城邦書店 https://reurl.cc/2bYn6r
香港
香港商務/三聯/中華/誠品/城邦陸續出貨,約3月底可以到貨
其他
博客來(海外運送) https://reurl.cc/OXMOYy
作者:劉涵竹
境好出版
https://www.facebook.com/JinghaoBOOK/
主播 劉涵竹
https://www.facebook.com/bamboochu
直播時間:
4/9(五)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五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心得] 那是又真又活的事 讀《你往何處去》(QUO VADIS) 的評價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英文佳句人生隨想-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的評價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荒漠甘泉SPA】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作者givemetutor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贈書直播預告_別把同事當朋友,職場工作的本質是「就事論事」
.
合則來,不合則去。這是一個適用於愛情與友情的法則,我們當然盡量不與人交惡,但心裡還是要有個分際,同事不等於朋友。一來是因為,現在的要好,難保將來不會在競爭同一個職位時,當年彼此分享過的小秘密,成為對方手握的把柄;二來則是職場工作的本質是「就事論事」,私人喜好和人情包袱,應該要擺在後面。
同事的交情,都在「一同做的事情」上。
我輾轉來去過幾間公司,職涯過程加起來肯定有千百位同事,一定有些人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你們彼此很有話聊,同仇敵愾又互相 cover,畢竟八卦就是同事之間聯繫話題的養分。
但只要當你一離職,踏出公司大門之後,不出三個月,就會不知道要講什麼了,那個曾經痛恨的公司惡霸,他要跳槽去哪、他又整了誰,再也不關己事。大家曾經攜手打過的美好一仗,都成了當年勇,就算沏三壺茶,也沒辦法講了再講、提了又提。
人走茶涼,你的前同事成為你的臉書朋友,每篇 PO 文你也只能按讚以示閱讀,若有需要幫忙的時候,舉手之勞當然可以,但總不好意思同樣的事情一直麻煩人家。
如果同事能成為你的閨密好友,持續聯絡、很有話聊,彼此參與私生活的大小事,當然是美事一樁。如果沒能持續聯絡下去,那也很正常,不用特別惋惜,因為你們的人生座標,已經在不同的時空了。
別把同事當朋友,不是要你成為一個難相處的討厭鬼,偶爾交換八卦情報、吐個苦水、幫忙買飯,那都無妨,有個照應當然很好,但還是要記得,你們的人生在這裡共事,能力才是重點。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職場關係的人際界線
■ 三分做人、七分做事?
.
討論書籍:
《#你不是自找委屈_而是少了心機》
跨界主播的獨家職場處世學,解密累積實力、經營自己的41則工作心得
🏷博客來:https://reurl.cc/v5pNOy
🏷誠品:https://reurl.cc/Q75QqO
🏷金石堂:https://reurl.cc/NXbeKk
🏷讀冊:https://reurl.cc/v5pNNk
🏷MOMO:https://reurl.cc/xgpqrZ
🏷三民:https://reurl.cc/Gd503y
【海外購書】
🏷新加坡、馬來西亞
星馬城邦書店 https://reurl.cc/2bYn6r
🏷香港
香港商務/三聯/中華/誠品/城邦陸續出貨,約3月底可以到貨
🏷其他
博客來(海外運送) https://reurl.cc/OXMOYy
作者:劉涵竹
境好出版
https://www.facebook.com/JinghaoBOOK/
主播 劉涵竹
https://www.facebook.com/bamboochu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fb.watch/4MbGuRL40V/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紀念跪著造反的出版人沈昌文】(本文在《報導者》同步刊出)
那年秋天,北京天高風爽,陽光燦爛。
那家飯店大堂,卻光亮不足,顯得陰暗。
從外頭走進來的人,有些背光,我設法看清他的面貌,揣測這是否我在等的人。
他不快不慢地走近,說:「郝先生嗎?我三聯書店沈昌文。」臉上帶一點淺淺的微笑。聲音不高也不低,音量很結實。他的頭髮是黑的,鏡框後的眼神不顯銳利,但讓人摸不準遠近。
後來,我談起第一次見沈公的情景,老說當時見到了一位活脫脫武俠小說裡「深蘊內斂的中年練家子」。
那時三聯書店的同事雖然都稱呼他「老沈」,我從開始就稱他「沈公」。
>>串糖葫蘆的神奇人脈
那是1989年9月。我第一次去北京。
行前打探需要拜碼頭的人,各方訊息都指向三聯書店總經理沈昌文這個名字。
我很快就確認,那是個不只台灣,所有海外,以及中國內地各處要去北京的人,都要知道的名字。
不只因為三聯書店這個重要的出版品牌,也因為當時他在主編的《讀書》雜誌緊密呼應甚至引動中國思想、文化界的脈動;不只因為他努力為中國各界文史作者、學者提供發表作品的機會,也因為他有本領在改革開放之後引進戴尼提、蔡志忠這些風動一時的暢銷書。
沈公不是那種初見就熱情四射的人,但他的深蘊內斂像個黑洞,不讓人疑懼,而吸引人一步步接近。
對剛去中國的我,他的人脈廣得很神奇。
談起對中國(不只出版市場)的任何問題,講起任何我想在大陸認識的人,出版界的人就不說了,文化、藝術,甚至某些政界的人,他都能在言笑間輕鬆送出答案。直似劍光閃動,只見燭芯短了一截的行雲流水。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半基於好玩問他能不能介紹崔健,心想這他可沒轍了吧。但沈公只是淡淡地說一句「我來看看」,然後沒幾天我就見到了這位中國音樂界的大腕。
比較熟了之後,沈公說他自己就是愛「串糖葫蘆」,也就是趁著機緣把各方相干、不相干的人串聯在一起。
並且因為他出身上海,所以很服膺十里洋場時代做什麼事都「閒話一句」的氣派。
這些都不只基於他的個性,也因為他就是有這種本領。
沈公眼神讓人摸不準遠近的另一面,也就是對人不分親疏。
看著他交往的對象五湖四海,我也就一直謹守和一個武林高手相處的分際,保持客氣的距離。
不過,後來我們畢竟是越來越親近了,和別人不同的親近。
>>計劃經濟之下紮實的馬步
打從開始,沈公就給了我各方面的啟發。
在出版的領域,他讓我對中國出版的歷史和當時的現況,快速抓到些梗概。
1990年代初,中國的出版市場和國際還沒有接軌,書籍的許多印製條件也有待改進,然而我從沈公身上看到一個在計劃經濟之下做出版的人,受著種種限制,但他的馬步可以蹲得多麼紮實,內功可以練得多深。
我學著體會中國出版社裡所謂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的種種微妙關係,也聽到沈公在他一把手位子上要管多少台灣同行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政治課題就不說了,社內同事的住房問題、入黨問題、婚姻家庭瑣事,簡直無所不包。
在那個中國社會和經濟環境都在轉型的階段,沈公在三聯書店總經理的位置上,既要小心翼翼地不能在政治上犯錯誤,又要維持三聯書店引動思潮的傳統和風格,還得自行創利,壓力很大。他引進的戴尼提固然造成巨大的暢銷,但也有人不喜;他出版的蔡志忠作品固然造成萬人空巷的熱潮,也得來有人說他只會「賣菜」的評語。
此外,在那個主渠道出版社對民營二渠道或者有敵意,或者根本不放在眼裡的年代,沈公又帶我對二渠道有了很多了解。我很好奇他怎麼有這些門路。後來得知他雖然貴為三聯書店總經理,但贊同一些二渠道年輕學者編輯的西方學術文庫,慨然允諾立場開放的合作出版,為支持二渠道民營出版立過典範。
總之,我在中國結識的第一個出版人就是沈公,很幸運。
沈公讓我看到中國出版界一個高標,也影響了其後多年我和中國出版市場來往的基調。
這麼多年來,台灣很多人在中國走過買書號出書的路,我從沒做過。一來是我不想走這類落人把柄的路;二來也因為我覺得認識沈公,不走這種門路也罷。
>>共產社會國營體制的實相
沈公也讓我對中國社會的一些特別情況有了直觀的機會。
有一次,沈公帶我去友誼商店買一台傳真機送他的作者。看好機種、價格之後,沈公留下一張空白的三聯書店支票,就離開了。
我很驚訝,就問沈公難道不怕商店亂填金額。
「怎麼會,我們都是國營機構啊。」沈公哈哈一笑。
沈公說,反正大家都是國營機構,不怕對方亂來。他要自己填金額的話,還得計算稅金之類,寫錯了還麻煩。交給對方寫,對方敢亂填,最後自有雙方國營機構的主管單位出面查證、解決。
我見識了共產主義國家裡,大家都是國營單位體制的實相。如果連友誼商店和三聯書店都因為是國營機構而難分彼此的話,那中國所有出版社、書店之間的關係,當然就更不在話下。
出版、印刷、發行、零售都要聽出版總署的,出版總署又要聽中宣部的,真是上下內外,渾然一體。
我學到了很重要的一課。
>>「打擦邊球」和「跪著造反」
來往中國多年,我始終保持一個原則,不主動找政治話題來談。和沈公也是。但沈公還是指點了我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1990年代初,我出版了一本《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出版後,很多人說毛澤東仍然在中國有很大的光環,這下子以後我再去中國可能有麻煩。七嘴八舌的很多分析。
我問沈公。他聽了之後,說了一句話就不但讓我安心,也讓我開竅:「只要不是批評現在當政的人,談過去的事沒什麼問題。」
沈公也跟我說過,中國有一個差點就開放出版的時刻。
改革開放之初,隨著中國社會各個層面都在鬆綁,出版也是。曾經擔任中共建政之後第一任出版總署署長的胡愈之,倡言成立形同民營出版的產銷合作社;人民出版社也準備了「東方出版社」的副牌,準備當開放的試點。
沈公說:就在大家都很興奮的時刻,中共的元老陳雲說話了。陳雲講了一句話:「你們都忘了共產黨是怎麼起家的嗎?」
開放出版的事,就此封箱;中國其他行業再怎麼開放,出版不在其內,形同國策。
不過,即使此後出版仍然一直在共產黨緊緊掌控之中,也設了重重禁忌,但是中國的出版和言論尺度還是持續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像《讀書》之得以出現,正是代表。
聽沈公談一些兼有官職和知識份子身分的人,如何為他們雜誌巧妙而迂迴地創造空間;他們實際工作的人又如何善加體會,細加運用,是很動人的。
所以沈公介紹人給我認識的時候,最愛強調誰誰誰是個「自由主義」;他聊天最興高采烈的,就是談他在出版,以及主編《讀書》的過程中如何一次又一次打「擦邊球」,在一些禁忌議題的邊緣上行走的經歷。打擦邊球要打得有驚無險才高明,這固然要賭一些運氣,但更多的是要有膽識,有見解,還有一些幽默。
相較於有些人主張知識份子就當「敢言」,沈公這種擅打擦邊球的作法,有人稱他是「跪著造反」。
不論這麼說他的人是褒是貶,沈公毫不以為忤,一再轉述。的確是,對他來說,「打擦邊球」就是為了「跪著造反」,而「跪著造反」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打擦邊球」。因此沈公引述「跪著造反」之語,是帶著一點自得的。
>>大家都是一家人和「一僕二主」
在都是國營體制之下,在都歸出版總署和中宣部管轄之下,中國各個出版社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演變,我們台灣人很難想像。
以三聯書店來說好了。
這個1949年前就卓有聲名的出版社,到中共建政後新成立旋即遭到撤銷,到1954年才又得以成為人民出版社底下一個「三聯書店編輯部」。三聯書店的招牌刊物《讀書》雜誌,是在1979年創刊的,但當時名義上是出版局研究室的刊物,由人民出版社代管。至於三聯書店從人民出版社分家出來,真正開始獨立經營,是1986年的事。
而沈公和他兩位關係密切的領導,陳原和范用的關係,都是從他1950年代初進人民出版社的時候就建立起來的。
陳原,人稱原老,是語言學家,是人民出版社總編輯室的成員之一,54年起兼任「三聯書店編輯部」主任,到改革開放開始,擔任商務印書館的首任總經理兼總編輯,但同時也是《讀書》雜誌創刊主編。
范用,人稱范老板或范公,在49年之後先在出版總署、中宣部工作過,調來人民出版社,歷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等職位,在《讀書》雜誌創刊時,實際貢獻很大。
三聯書店還沒獨立出去的時候,范用兼任總經理,但是到1985年正式獨立前夕,他卻因故退休,改由沈昌文擔任了三聯書店獨立後的首任總經理。
沈公從工作的第一天,就一直受范用的領導,所以他說自己在組織上是范用的系統,但是他在思想和觀念上一直同陳原比較一致。
這樣,當沈公在三聯書店成立了編委會,范用和陳原兩位老領導又都在內,他就面臨了日後自嘲「一僕二主」的局面。
沈公在他的回憶錄《也無風雨也無晴》裡,有一段著墨不少。
《讀書》以創刊號上<讀書無禁區>一文發生轟動性影響,也同時成為另一派力量想要「打棍子」的對象時,兩位退休的領導給了沈公不同的建議。
范用跟沈公說要「敢於講話,不怕封」,說國民黨時代封過三聯書店的刊物,結果更壯大了三聯的聲名。
而陳原則認為歷史條件改變,今非昔比,情況已經不同,要怎麼說話可以研究,但不能走「不怕封」的路。
就當家者的立場,沈公同意陳原的見解,也從此發展他「跪著造反」的路線,結果也引來范用說他沒出息,認為沈公辜負了他的一手提拔。
沈公跟我講過一段六四期間的事。
那天,三聯書店開會,范用在會中慷慨激昂,主張大家都要聯署上街的聲明。開會的人傳閱聲明,沈公說他很猶豫,但是在范用的注視目光之下,也只得勉強和大夥一起簽了名。
這份聯署聲明傳到當時也在開會的陳原面前時,陳原拿在手裡看一看,微微一笑,就傳給下一位。
沈公說:「別人再給他,他就再微笑傳回去。如此來回三次。他始終什麼話也沒說,也什麼都沒簽。」
我問沈公,六四後來秋後算帳,那大夥簽的聲明沒事嗎?
沈公說他也很焦急,問了范用怎麼辦。開始范用沒回答他,問了兩次後,要他別管了。原來那個聲明范用後來並沒有送出去。
這個故事,沈公講了不只一遍。
每次講,他對陳原和范用都不下任何評語,但每說到陳原接過遞給他的聲明,再三微笑傳給下一位的那一段,他都會跟著頷首微笑;再講到范用說他後來並沒把那個聲明送出去,他又會再頷首微笑一次。
>>進入「打招呼」時代
沈公常講他在1996年1月1日怎麼得知自己在前一天退休的。
他說那天早上接到電話,電話那一頭跟他說:「沈昌文同志,你已經在昨天 12月31日傍晚六點退休了。」
沈公的個性和形象,都從退休開始出現些微妙的變化。
之前,雖然也海派,他的沉穩內斂多些;之後,他就交遊更廣,言談更無所禁忌。宴席上,他說編輯的工作就是要「談情說愛」、「坐以待幣」 等金句,妙語如珠,舉座皆歡。
在工作上,我和沈公也因此出現了兩個階段的關係。
他在三聯書店任內,擔任我的顧問;他退休那年,我也正好要創業,想在中國市場多探索一些可能,所以就邀請沈公一起工作,成為同事了。
大致從沈公退休時開始,中國政府對出版的控制也進入另一個階段。
之前,有命令,有肅殺,有邊界,所以有擦邊球可打。那之後,進入「打招呼」的階段。
沈公說:他接到的通知他已經退休的電話,就叫作「打招呼」。
之前,黨和政府會傳達正式命令或通知;之後,轉為私下打一通電話的「打招呼」。不必正式通告要禁什麼書、封殺什麼人,上級單位只要對出版社的領導打個招呼就好。而這個領導將來有沒有出路,就看上級眼裡的他是否識相,願意接受打招呼。
大致和軟性打招呼的年代一起開始,中國對民營二渠道的立場也有了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國營出版社把民營二渠道不是視為不法,就是不屑一顧。
第二個階段,大致是沈公說開始「打招呼」的年代起,為了應對加入WTO,國營出版社要集團化、上市,造大船出大海。於是容忍民間二渠道以「工作室」身分存在,把這些工作室的產出當作國營出版集團的資源。
這些遊戲都已經不是沈公自己所熟悉的了。但感謝有沈公的指點,我多少能看出點趨勢的變化。
當然,我也感謝他介紹于奇給我,讓我多了個不同世代的得力助手。
和沈公、于奇在北京一起工作的日子,是我人生中很美好的回憶。
>>看清「戰友」和「火力」的重要
除了對中國出版市場、社會的了解之外,我最感謝沈公指點了我為人處世的一課。
那年,我要離開上一家公司的時候,在一件事情上被人家設局,事後很不甘心,想要反擊。聞風而來,願意提供「火力」支援的人不少,該如何取捨,一時拿捏不定。
正好我去北京,就請教沈公。
飯店屋角有一柱立燈,沈公坐在沙發上聽我講了一大圈之後,幾乎沒經考慮就大致說了這麼一段話:願意提供你火力,想借你的手來打擊對方的人,肯定不少。但是你用了某人的「火力」,就等於承認此人是你的「戰友」。不過,你想要打擊敵人是一回事,但你也得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樂意和此人是「戰友」,是同一陣線。
這段話對我真有警醒作用,受益良多。
一般人在氣急攻心之下,只想打擊自己痛恨的對象,所以有任何支援火力都照單全收,不會考慮這些火力的來源。沈公的話,讓我冷靜下來,開始衡量究竟是反擊的快感大,還是事後可能因為和一些價值觀不同的人沾上邊而懊悔更大。
我檢查了一遍,發現是後者。我還真不願意就此和某些人當「戰友」。於是就婉謝了許多火力支援,也把反擊的事放下,從此不再回顧。
這真是我人生比較明智的決定之一。
行動之前,先評估戰友是誰,先看清支援的火力來源,也成了我日後行事的重要提醒。
>>氣功、羊蝎子、臭
沈公也是個追星族。追鄧麗君。
和中國70、 80年代很多人一樣,他從第一次聽鄧麗君的歌,就為之著迷。
他說每天清晨起來,最快樂的事就是自己在書房裡,把鄧麗君的歌放得很大聲,然後一面手舞足蹈,一面開始剪刀、膠水齊飛,整理各種資料。
他是個道地的資料控,講解過一些心法給我,端地是說來簡明扼要,但不是人人都能實踐。
再接下來,他每天的行程就是去搭公交車,去潘家園淘寶,找舊書刊。然後就是去親近熱愛的「傅小姐」——複印機了。大量複印他收集的資料,給一些人當「內參」,是他的樂趣之一。後來網路發達了,他則開始用電郵傳送。
沈公也熱愛吃喝。這應該歸功於兩點。
一是他練氣功,身體底子好。沈公少年時期體弱多病,因為練了蔣維喬的氣功方法而得益。他幾十年氣功練下來,大小周天、任督二脈都打通,平常聊天就不時兩手交握,左右大姆指來回交搓。所以不只精神恒常飽滿,頭髮一直不染也烏黑。
有一次他用辦公室的浴室沖澡,別人沖澡開心會唱起歌來,沈公讓大家聽到什麼是武俠小說裡的「長嘯」。于奇說他是練成了氣功的三花聚頂。
第二是他有一位當醫師的賢內助白大夫。白大夫知道沈公在外吃喝百無禁忌,每天關注他的身體情況,隨時調理他需要服用的保健藥品。沈公有這個憑仗,就更加吃得天南地北。
所以,想到沈公,就不免想到和他一起的吃喝。
從1989年北京夜裡找不到什麼吃的地方,到沙灘出現第一家「二十四小時都有飯」;從凱賓斯基的啤酒,到三里屯的酒吧。
猛地說起來最難忘的,還是去吃羊蠍子那次。
那家店是一面吃羊蠍子,一面把骨頭吐到地上。所以店裡地上到處都油膩膩的。
沈公很得意地說:吃羊蠍子就得這樣!還加一句:「這就要喝小二!」(小二指小瓶的二鍋頭。)
我難忘那家店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有件事後來怎麼都想不通:當時我還不坐輪椅拄拐杖,怎麼走得進地上那麼油滑的店裡?
沈公是寧波人,愛吃醃的臭莧菜梗,所以在飯桌上特愛講那些醃菜要臭到什麼程度,醃缸裡要看得到白白的蛆等等。大家要攔他,他才樂呵呵地轉移話題。
不吃臭莧菜梗,他就愛吃有臭味的美食。凡有台灣同事來,他就要推薦炸玉米窩頭片塗上王致和臭豆腐乳的美味。
結果引發過一場慘劇。
那年冬天,台灣有幾位同事去北京。聽他慫恿,其他人都掩鼻避之,有一人卻勇敢地嘗試了。勇敢的人不但吃了,還喝了杯可樂。所以稍晚她們幾人一起搭計程車出門,車子一顛簸,喝可樂的人打了一個大嗝,全車人包括司機都慘叫起來。
沈公真是喜歡逢人推介各種奇異的飲食。
>>因為反服貿而中斷聯絡
2013年7月,為了反服貿,我從寫第一篇文章起,就決定不再去中國了。
前面說過,中國官方對民營出版曾經有過兩階段的立場。最初,是對「二渠道」或者打壓,或者睜一眼閉一眼的階段;再來,是對民間「工作室」容忍利用,以便國營出版集團造大船出大海的階段。
而當時,已經進入更高明的第三階段。
有些國營出版社已經體會到不需要自己做大,而是提供養分讓「工作室」做大,把民營公司做大、做集團、做上市,再往海外伸足。國營出版社,及終極主導他們的中宣部,隱身在重重的商業包裝之後,幕後掌控就好了。
這樣做,最聰明的就是中國可以透過分身進入海外市場,卻不必相對地開放國內市場。而當時,早在服貿協議還沒簽之前,他們透過資助和投資等方式,就已經在台灣有一些相當活躍的代理人和合夥人。一旦服貿協議生效,他們可以更正式地往台灣投入資金和資源,兩岸出版業的不對等競爭,以及後果,都可想而知。
我們政府完全覺知不到這些。甚至連人家出版社都是國營,最上游的大老闆是誰的本質也意識不到。中國的出版社早就成長為出版、印刷、發行、零售各個環節一條龍發展,多頭一身的巨物,我們政府竟然以為這些環節像台灣一樣是各自獨立的存在,可以分割談判,還相信簽下服貿協議有助於換取中國未來開放出版。
至於對岸為了一手保護自己出版市場不要對外開放,一手又要走出海外,已經演化出多麼精細的攻守途徑和方法,根本不在我們政府的意識範圍之內。
用天真到像一張白紙來形容,不知算不算最客氣的。
而我寫了許多文章,雖然只是批評自己政府的愚昧,卻也決定從此不要再去中國。
我立刻和許多人都不再聯絡。不必讓大家為難。
其中,當然包括沈公。
不只沒再通電話,連電郵我也再沒寫給沈公。
我知道那裡對一切聯絡的掌控有多嚴密,也可以想像他應該已經接過不少打招呼的電話了。
這樣,沈公和我斷了五年聯絡。
偶爾,想起和沈公在北京的種種,恍若隔世。
中間,只有從共同的朋友那裡聽來一些消息。
大家都說沈公生活依舊,還是常去潘家園,還是常坐公交車到處亂逛;餐宴照去,吃喝依舊,精神好得不得了,唯一就是耳背越來越嚴重。
聽著朋友的形容,沈公頷首微笑,雙手交搓姆指的神氣,就在眼前。
>>「你說這不是很享受嗎?」
2018年春天,我突然接到沈公在紐約的女公子來信,說沈公會在那年夏天去美國,想見我一面。
大喜過望。
我安排了行程,濶別五年後,和沈公在一家義大利餐廳見面。
那一天本來我以為和沈公會有很多話要說。
過去沈公雖然不怎麼談六四,但是對1949年後,一直到文革的種種經歷倒談了不少。他會講他是多麼忠貞的共產黨員,各種鬥爭都相信黨是對的。毛澤東發動各種運動時,半夜發表一個什麼文稿,大家都要激動地上街遊行等等。
我聽他活龍活現地描述那些場景,也聽他說過林彪之死對他造成多大衝擊。
連永遠的林副主席都會背叛黨和國家,這使得他對過去所有堅信不移的事情都產生了動搖。
也因此,沈公常說他感謝鄧小平,不論別人怎麼評價,他認為中國文革之後的發展,以及他所能過上的日子,都是這位總工程師的功勞。
而我每次問沈公,文革有沒有可能再次捲土重來的時候,他都會微笑,也搖搖頭。
所以那天要去見沈公之前,我準備了一些問題,想問他對這幾年中國的看法。
只是見面之後,那天是我和沈公話說得最少的一次。
主要是,一見面就覺得,不必多問了。
另外,沈公確實耳背得厲害。雖然他仍然精神奕奕,但是必須靠著他耳邊很大聲地說話才行。他自己一開口,音量也非常大。
沈公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說趁五四一百周年紀念的時候有個出版計畫。
「你有什麼書,有什麼資料要找的,就告訴我吧!」在那家義大利餐廳裡,他聲若洪鐘,然後又加了一句,「我願意永遠幫郝明義工作!」
我問他家人怎麼不試一下助聽器。她們說再好再貴的都買了,但沈公都說適應不了,不肯戴。
「其實戴一戴就會習慣,但是他就是不肯。」她們說。
「沈公,你怎麼就不試試呢?」我靠近他耳邊大聲說。
這時沈公又使出他那個可能是跟陳原學來的頷首微笑的絕招了。
那天,他對助聽器這個問題就一直保持微笑和沉默。他不回答,誰也沒辦法。
直到餐後上甜點的時候,沈公突然對著我又中氣洪亮地說了:「我早上出門,搭上公交車就坐到總站再坐回來。我可以一路看北京的風景,練自己的氣功,別人說些什麼我可以什麼都聽不到,你說這不是很享受嗎?」
我聽了之後,忽然覺得聽懂了,就大聲地回他:「享受!享受!真享受啊!」
>>不屑老化、三花散頂
去年底,于奇告訴我沈公前陣子腿腫、腹水,住院檢查。
一周後出院,于奇去看他,沈公要她錄一段視頻給我。
幾經輾轉收到視頻後,我看沈公對著鏡頭還是中氣十足地說:「郝先生,我等你來北京吃辣的啊!」沈公從初識我開始,就一直封我是台灣最會吃辣的台灣人。
然後沒幾天,得知沈公去世。
我和于奇通電話,聽她所知道沈公去世前兩天的情形。
沈公回家後仍大致如常生活。元旦前後,北京遇上寒潮降溫。但沈公還是堅持要出門自己去買膠水,好回來剪貼整理資料用。
去世的前一天,他沒有像往日一樣在家喝啤酒。他大女兒看他氣力很弱的樣子不放心,就留下來在他家裡陪他。半夜去看他還睡得很熟。到早上再去看他,身體微溫,人已經走了。
我們兩人得到的共同結語,就是這真是個永不服老的人。
年紀再大,他也不怕喝醉摔跤。
風雪再大,也攔不住他出門準備工作。
他一定要盡情把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燒到徹底的乾淨。
絕不留下任何牽絆。
他不肯戴助聽器,不只是因為他圖個耳根清淨,也因為他根本就不想讓自己跟任何老化的象徵相聯接。
沈公不只享受生命,不只是不服老,還根本就是鄙視老化。
他根本沒法接受自己戴助聽器的形象,更不會等到自己可能要用手杖、用輪椅,甚至必須別人照顧的那天。
所以他必須用氣功把自己的狀態保持到最好,然後在無法持續的時候,就三花聚頂也三花散頂,把所有的精氣神一次耗用殆盡。
在他滿九十大壽的時候如此離開塵世,實踐了他期盼的無疾而終,用他自己的話説:「這不是很享受嗎?」
>>也無風雨也無晴
沈公走後,回顧和他來往這三十多年,最感欣慰的,還是為他出版了《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本回憶錄。
當年邀他寫回憶錄,有多重理由。
他目睹自己家庭從富裕而敗落,經歷上海從十里洋場到進入社會主義,很有時代感;
他個人從1949年前在一家銀樓當學徒,到考進出版社當校對,再一路成長為出版界的標誌性人物,過程很勵志;
在他一路成長的過程中,由秘書而編輯而管理者,對不同領域的工作都有自己獨到的心得;
他學習與見識的許多政治、文化、學術界人物,有太多精彩的軼聞和傳奇;
他經歷1949年後的種種運動,又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版路程的實際開拓者之一,必定對這段出版史有很深刻的觀察和總結。
最後,他還是資料控,想必可以整理出一些他人忘記或視而不見的資料,讓人拍案驚奇。
沈公最初都是打哈哈,不當一回事。
請他吃飯、喝酒,邀著其他朋友一起遊說,也不成。
像是要栓住孫行者般鬥法良久,最後終於說動他了。但是到實際寫出來,又是漫長的路程。
同事共同押著他簽下不只一張承諾書,還是一拖再拖,不知何時才會真正兌現。
這樣熬了至少應該有個十年吧,沈公終於交出了書稿。
交稿後又顧慮這裡敏感那裡敏感而一再刪節、調整,最後終於在九年前,在台灣出版了《也無風雨也無晴》。新書發表時,他還和家人一起來了一趟。
回頭讀這本書,雖然知道他還是隱去了許多地方,但發現所有當初邀他寫書的理由都有相當完整的回應。
這本書不只寫出了沈昌文個人在大時代裡的足跡,不只寫出了三聯書店的歷史,也寫出了中共建政之後的社會環境,還有思想、文化界許多不同領域的人物面貌。
更重要的,是沈公透過註解、關鍵時刻的重要政策文件和書信,留下了一些線索。這些線索不只有助於讀者勾勒過去的一些樣貌,也可能有助於理解當下,甚至對未來有一些想像。
謝謝沈公。
再會。
《報導者》網路版 https://bit.ly/3c2IcQ0
#沈昌文 #三聯書店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五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無論你在過年前逛年貨大街,還是在過年假期裡面出去玩耍,你可能呢,都會遇到一些賣土、特產品的人。
他們通常會笑容親切、笑容可掬的邀請你試吃,那當然了在人性裡面,本來就會有禮尚往來這一個部分。
所以我們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在互惠原則的狀態底下,你可能或多或少都會買一些。那至於你買回去的是不是你想要的、你喜歡的,就很難說了!
所以關於「互惠原則」這件事情,在心理學裡面有沒有一些更精確的研究,這一個行為,它的機制究竟是什麼?
有的!在德國波昂大學的教授亞明.法爾克,他為了去檢驗這個原則的有效性,他進行了一個實地的調查。
他寄給瑞士、蘇黎世州,大概是1萬個非營利組織一封信,請他們捐款協助建設一個位於孟加拉達卡的學校。
其中的1/3的信沒有附上贈品,而1/3在信中附上一張明信片,而另外的1/3則,附上4張明信片作為謝禮。
這個實驗的結果,清楚的證明「互惠原則」的效果,那些收到一張明信片的組織,捐款率會提高到14%,沒有附贈品的只有12%;而收到4張明信片的組織,捐款的意願甚至於攀升到21%。
在美國的研究人員呢,也得出類似的結論,他們挨家挨戶的進行募款的活動,並且提供獎金高達1000美元的彩卷做為謝禮。
結果呢,在沒有彩卷的時候,只25%的家庭願意捐款,但一旦祭出彩卷作為回饋的時候,捐款率高達45%。
所以你可以看喔,不管是我們的真實人生經驗,還是研究告訴我們,送一點小禮物、給一點小好處,會讓我們的對象態度軟化,更願意跟我們配合,或者是更願意給我們協助。
只是喔也因為這樣子,當我們出來行走江湖的時候,面對別人送禮給我們,你可能心裡喔就要小心一點!
因為第一個,你可能不知道他送你的背後,到底圖的是什麼?而第二個,如果他送你禮物你完全不收,好像不給別人面子;但是你收了,又很擔心後面的後遺症。
因為當他要求回報,不管是明示或暗示的時候,基於「互惠原則」,你真的會斷然拒絕;然而如果你真的斷然拒絕,你在社會上流出去的名聲又會如何呢?
所以我想接下來要跟你分享的,就是實驗研究沒辦法告訴你,而是一些很真實的生命經驗。
當我們面對別人送禮的時候,其實我聽過一個曾國藩的故事,你可以參考看看。曾國藩呢,曾大帥嘛!他帶領湘軍來平定了太平天國。
尤其當湘軍慢慢的勝利,而朝廷的賞賜也越來越多的時候,自然嘛他手下這些部將,逢年過節都會送禮物給他;那他身為大帥,其實也是一樣的困境。
如果呢他還要繼續帶兵打仗、收攏人心,這些禮喔,他完全不收,那事實上來說,對於他日後的領導是會有障礙的。
可是他收了嘛!那未來不管在於軍事紀律的處理,還是在於政治利益的分配,那都會有很多很為難的地方喔!
所以曾國藩的做法很簡單,就是逢年過節喔,這些將軍,特別是有些將軍特別喜歡擺排場,給他一堆禮物。
於是呢,他就跟這些將軍喔約定一件事,跟他們說:「你要送禮來我絕對歡迎;但是我只有一個條件!」
「就是呢你要讓我挑我喜歡的,我也挑不多,我就挑個一樣、兩樣;你如果不願意配合我這件事情的話,你禮就不用來了!」
「但如果你願意配合的話,沒關係你禮來,然後讓我來挑,其他的還給你」。所以呢,他就這麼幹嘛!
於是呢,他下面有一個部將嘛,就是那種大手大腳,而且呢,他送你一,你可能要日後要還他十的那種。
他就用這個做法喔,當這些成堆的禮物,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面對這個部將的禮物,他就挑了一頂帽子,然後跟這個部將說:「這一頂帽子我喜歡,我收下,其他的你拿回去吧!」
所以你仔細想想,當這個規矩立下來的時候,其實送禮的人,也就自然而然褪去了那個不必要的期待,因為咱們的大帥他要的不多,他會拿,但是他拿的那個根本無法構成對價關係。
可是對於曾國藩來說呢,又兼顧了人情跟未來的公平準則。所以呢,這個是曾國藩的做法,供你做參考哦!
其實談到「送禮」啊,最後我還跟你分享一個我個人覺得蠻美、蠻有詩意的一個小故事哦!
這個小故事就是有一個得道高僧,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快要圓寂了,他去找他的一個好朋友,一見到他的好朋友,就跟他借了100塊。
拿了這100塊之後,就跟他朋友說一句話,叫做「我今天借你,而過不久我會圓寂;於是呢,我們留下個緣分,下輩子再見!」
其實你想想,對於一個快要過世的人來說,他借了這100塊,擺明了不還嘛?就是留下一個牽絆,留作下輩子再繼續見面。
所以面對禮尚往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為,我們欠別人、還是沒有欠別人?我們拿了,到底我們有沒有還?你可以這麼想。
但是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人與人之間那聯繫、那牽絆的一種美好。就同這一位得道高僧一樣,他可能因為這100塊下輩子還要再來。
但是他的朋友,值得他下輩子再繼續相見啊!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4月18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遲早有一天,要跟文字好好的靠近,無論是用在你的生活還是工作,你都想透過書寫來圓滿你的生命,那麼你就千萬不要錯過,我們【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
這一門課呢,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如果你在聽到這一段內容的時候,看到這一門課還有名額的話,請你務必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4月1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英文佳句人生隨想-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的推薦與評價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 ... ... <看更多>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荒漠甘泉SPA】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那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 了。 提摩太後書四章7 節世界原是一個極大的戰場,其中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戰爭。人們都是戰士:有的為功名,有的為金錢, ... ... <看更多>
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心得 在 [心得] 那是又真又活的事 讀《你往何處去》(QUO VADIS)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本小說就是電影《暴君焚城錄》的原著,但許多人因此被誤導,以爲這
部電影及小說主要是講述尼錄暴行的,反而忽略了他的原名《你往何處去》,
精神其實主要在討論初代基督教會在迫害之下爲什麽還能迅速增長的故事。
故事主線以羅馬青年貴族維尼茲尤斯及愛人莉吉雅,在暴君尼錄迫害基督
徒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故事,故事裏兩人的相愛過程以及不離不棄,到後來維
尼茲尤斯歸入主名下的過程爲載體,但作者的目的很明顯是要昭示一個主題,
即塵世王權與永恆神的主權的對抗、人的政權與信仰對抗的永恆主題,爲什麽
基督徒在越被迫害的環境下越快速發展,最後反而在羅馬建立了統治世界的基
督教王國。
作者顯克維奇在上世紀初年在華人中就已經是知名的作家,他在1905年憑本
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波蘭文學以及近代基督教文學的巔峰之作。他寫這
本小說如同在歷史的高度俯看人間,從小處出發,視野越來越大,終於氣勢澎
渤,末了仿佛留給世人永恆的問題充滿了意猶未盡的感覺。作者對第一世紀時
羅馬帝國的歷史及社會現象,及當時流行的哲學思想有相當的認識,書中充滿
對當時社會生動的描寫,也刻畫了羅馬帝國宮廷裏詭譎多變,暗潮洶湧的權力
鬥爭;此外,亦看得出對神學認識已到了相當的高度,小說中處處不著痕跡得
流露出關於基督教信仰本質的探討。
主角維尼茲尤斯是個年輕的羅馬軍團長,勇敢有野心,自負,跟當時流行
的思想一樣,信奉利己主義,想要得到手的東西沒有得不到的,對女人亦然;
當他認識莉吉雅後,他發現她如谷中百合般清新脫俗,身上有與其它女人深深
不同的氣質,因此下定決心要得到她;沒想到信奉基督的莉吉雅,不愛慕世上
的一切,正如聖經裏提到的女子,不以外面看到的爲美,只以裏面溫柔安靜爲
妝飾;維尼茲尤斯用往常的方法,一切物質手段吸引她都沒用,又惱怒卻又更
深得被她那不同常人的氣質所吸引,也引起他的好奇心,她的信的基督到底是
位什麽樣的神。
維尼茲尤斯遂求助舅舅彼特羅紐斯,他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講話睿智幽默
有智慧,情趣高雅,卻喜歡過懶散的日子,但若處理事起來又幹練無比,一位
蘇格拉底式的人物。他給維尼茲尤斯出主意,慫恿皇帝將莉吉雅召進宮後再賜
給維尼茲尤斯。沒想到在離宮時莉吉雅逃跑了,維尼茲尤斯請了希臘人基朗來
尋找她,最後找到一個基督徒秘密聚會的場所。
原來當時社會對基督徒有奇怪的印象,比如在水裏下毒,吃小孩等等;再
加上猶太人對基督徒的敵視毀謗,一般人對基督徒持比較負面的看法,因此他
們不得不秘密聚會。在這次的聚會裏,維尼茲尤斯和基朗等人第一次聽到基督
教信仰的信息,是由使徒彼得所傳講的,在這個時代,彼得已經不再是那個性
格如火的加利利魚夫,而是爲主傳教奔波各地多年,白髮蒼蒼充滿滄桑的老頭,
但等他再度開始傳講起主的福音,講述那是他親眼見到,親耳聽到,關於主的
教訓時,那充滿了激動與熱切的神情感動了再場每一位信徒,這次的經驗對維
尼茲尤斯是奇特的,因爲他們聽到的是一個有別於多神論,利己主義的新思想,
而是一種對世人充滿愛的信仰。
在回程中他們本來要把莉吉雅抓走,但莉吉雅的保鑣大力士烏爾蘇斯保護
了她,反而不小心把維尼茲尤斯帶來的角鬥士冠軍給打死了,這讓烏爾蘇斯自
責不已,因爲信仰不允許他這麽做;維尼茲尤斯也受了傷,遂留在基督徒的家
中接受療養,但這一切反而讓他很驚訝,因爲他以爲他們理所當然把會他也一
起滅口的,在這裏他又與莉吉雅重逢,並且與彼得談道,本來他是個利己主義
者,這時的他雖然心裏還有懷疑,但他已經開始被這種愛人如己,爲人著想的
信仰所吸引,並且這個信仰開始深入他的心中,慢慢會對當時候流行的價值觀
產生懷疑與反省。
後來維尼茲尤斯與舅舅彼特羅紐斯一起陪著皇帝去渡假,他爲了更了解這
個信仰他邀請使徒保羅一起同行,保羅在旅行中與彼特羅紐斯也有一場精采對
的對話。在這裏就可以見到作者對教會歷史的深刻認識。耶穌昇天後,他的門
徒四散到各處將福音傳播開來,神爲了要讓各式各樣的人都聽見他的福音,不
僅揀選了漁夫彼得,也揀選知識份子保羅;所以在這個故事裏,可以看到彼得
所講的道都是非常感性經驗性的;而保羅講得道是非常哲學性,富有邏輯性的;
在聖經理兩人的書信也會看到,彼得常是告訴應該怎麽做,而保羅常是告訴你
要怎麽去做。彼得講道常常是對普羅大眾的;而保羅常常在跟知識份子辨論神
的道。保羅與彼特羅紐斯的對話可說是人類理性與神主權的一次對話,彼特羅
紐斯代表的是人類理性的一種極致,他愛好生活,雖然懶散但他清楚明白他爲
什麽要過這樣的生活,但保羅認爲世間一切美好都會過去,唯有神的道永遠長
存,人唯有活在神的道當中才有永生的盼望;而耶穌賜下彼此相愛的戒命,正
是這利己的時代所欠缺的。只有愛能解決羅馬社會從上到下的一切問題。
這時傳來羅馬大火的消息,原來這是尼錄幹的好事,在故事中的尼錄皇帝,
愛好藝術卻沒有藝術天賦;愛作詩歌卻鱉腳無比,他非常自大但他不知道他自
己自大,沒有自我易受旁人影響,都是靠著眾臣的讒媚而一直讓他自我陶醉活
在自己的藝術世界中,他常常自我陶醉得感嘆無法寫出如《伊利亞德》中特洛
伊大火般的史詩性作品,本來也只是感嘆,但一甘大臣無心的幾句拍馬屁話,
讓他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乾脆一把火把又臭又髒的羅馬給燒了,重建一個以自
己名字命名足以留名歷史以的新城。(讓文青來管國家果然可怕)
羅馬大火是本書高潮的開始。維尼茲尤斯擔心莉吉雅而趕回羅馬;在這不
得不佩服作者如同親臨現場的描寫功力,將一場兩千年前的大火描寫得深刻又
震撼人心,他用一種如拉長鏡頭的手法,從遠景到主角身上,爲讀者展示了主
角看到的一切大火中的殘酷景象;又將鏡頭拉遠,讀者又看到大火中人民逃難
以及各種趁火打劫的混亂,最後再次隨著主角沖入火場,在千均一髮之際絕處
逢生得到基督徒的幫助而得救。作者對基督徒在這場災難中的態度也有很深入
的描寫,有原教旨主義者認爲這是神對羅馬的審判,末日來臨了,神的憤怒要
大大的降臨全地;也有迫切禱告開始說方言的人,也有相信神會帶領一切的人,
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的信徒,直到彼得的到來,他安慰眾人:神的愛祂已用祂
的寶血洗淨人的罪,信祂的人必能享受在祂的愛中;於是信徒又再次堅強起來,
原來神不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審判官,而是充滿慈悲善良,爲了世人,甚至將祂
的獨生愛子賜給世人的主,要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而永生。
尼碌爲了維持政權,將火災的元凶嫁禍給基督徒,並開始一連串的"競技",
以轉移民眾的焦點。他開始對基督徒的迫害,將他們送上競技場讓各種飢餓的
猛獸咬死,或者集體火刑做爲"表演"來取樂民眾,整個羅馬從上到下人性的敗
壞與醜惡在這裏到了一個極點;可是將要殉道的基督徒非但不害怕,反而個個
臉上充滿了得勝般的容耀光輝,將死之際仍然高聲唱歌讚美上帝,滿有平安喜
樂,這反倒激怒了現場爲了滿足復仇快感的觀眾;但故事到了這裏作者可說描
寫得非常重口味,,卻也到了整個故事所要討論的核心點,爲什麽基督徒不害
怕各樣的酷刑逼迫?越逼迫信徒反而越來越多?最終居然成爲了羅馬帝國的國
教,成爲影響西方社會的文化力量。
在書的前半部就提到一個問題:羅馬人帶來權力、希臘人帶來智慧,那基
督教信仰帶來的是什麽?這個答案在書中由保羅所揭示出來,就是愛的力量,
所以一個真的基督徒在面對逼迫,面對仇人時仍然能抱著饒恕的態度。聖經寫
著「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讓我忍耐一次很簡單,但要"恆久"忍耐那恐怕
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所以聖經也說「我們愛,因爲神先愛我們」因爲人都
是軟弱的,在神面前我們都要承認我們的不足,而才得從神那支取更多的力量,
得到那從神那來更多愛人的力量與勇氣。
小說裏有個叫基朗的角色很有代表性,他雖號稱是個禁慾主義哲學家,實
則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貪生怕死又趨炎附勢,是人性軟弱的代表。他曾陷害過
一個基督徒格勞庫斯,搞得人家破人亡,又想殺人滅口;維尼茲尤斯曾經饒了
他一命卻又忘恩負義,等到他有點小權力他也加入迫害基督徒的行列,出賣了
莉吉雅,陷她於險地,這樣一個惡人,終於又在火刑的節目上與格勞庫斯面對
面,作者在這一段的處理裏,將整個基督信仰中關於愛、饒恕與救贖的信息完
全彰顯:基朗與格勞庫斯四目相對,正被灼燒的格勞庫斯用著生命中最後的力
量充滿仇恨的血眼瞪著這有血海深仇的人,基朗被那眼神的威力震攝得無法動
彈,終於他受不了這種如同火在燒自己的可怕壓力大叫:
「格勞庫斯!以基督的名義,饒恕我吧!」
這時,在火刑架上的格勞庫斯用著最後的力量呻吟「我饒恕你」
基朗大受震撼與感動,從這時候開始,他完全變了一個人,原來猥瑣的面
目出現了光輝,他的靈魂被更新,以致於他突然有了勇氣在全場觀眾面前指出
尼碌才是火燒羅馬的凶手。
在他被補前,基朗與保羅有一次的對話,他覺得基督不會拯救像他這樣罪
大惡極的人,但保羅畢竟是過來人,他以前也逼迫過基督徒,但後來神親自像
他顯現使他回轉到神面前,對保羅來說,他認爲他以前是個最惡的惡人,但蒙
了神的憐憫「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
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摩太前
書一章15 16)。而對基朗來說,神的僕人在遭受苦刑時都能饒恕他了,難道充
滿慈愛的基督還不能饒恕他嗎?
保羅對基朗說「站在海邊往海裏仍石頭難道能把海給填滿嗎?人的罪就有
如那塊石頭,而基督的愛就有如那片海」這就是聖經裏保羅說過的「基督的愛
是何等的長闊高深」。終於,基朗也徹底悔改在基督裏做個新造的人。
基朗免不了一死,最後問保羅能夠做些什麽,保羅回答他「堅持信仰,爲
真理作證」,這即是要他爲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最後基朗受刑,用刑
的人一次次要他改口以免除死罪,但他也一次次的堅定得拒絕,終於他在死刑
前先受了拔舌之刑,若不是他接受了基督,在他心裏已有了永生的盼望,否則
以他以前的個性,怎麽可能做到這些事呢?他臨死之前回顧他大起大落又被人
看不起的一生,終於知道只有神不會撇下他。
基朗的改變是突然的嗎?並不是的,他以前潛伏在信徒中時常常與他們接
觸,看到了他們的好行爲,也聽過彼得的講道,他自己不知道,福音的種子早
已灑在他的心裏,他心裏早有些許觸動,只是一時逃避不了人性貪欲的軟弱,
但最後他終歸成爲神家裏的人;所以神要基督徒放心儘管去傳,將福音的種子
灑在各人心上,有一天,神會親自叫它發芽。
基督徒們之所以不怕迫害,是因爲心中有神那來愛的力量,若遵守祂的戒
命,就有那永恆的盼望。但基督徒面對危險時也會軟弱,就連使徒彼得在迫害
來臨時,他懷疑,他不知道爲什麽全能的主要讓這種邪惡的事降臨,他也充滿
無力感,因爲他知道他面對的是世上最高的暴政權力;所以他在眾人的勸說下
逃跑了,但他在離開羅馬的路上,主再次向他顯現
「主啊!你往何處去」彼得問
「你捨棄了我的百姓,我要到羅馬去,讓他們在釘我一次十字架」耶穌溫
柔又悲哀得說。
彼得一定是想起了最後的晚餐,耶穌預言自己即將受難時,他就曾就這樣
問過。當時,耶穌回答說:「我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
去。」(約翰福音13章36節)。
現在彼得知道了,於是他重拾了信心,回到羅馬去,眾人看做是自投羅網,
但彼得知道,神的權柄高過地上一切王權,就算天地都要廢去,主的話仍然長
存;皇帝的軍隊再多,也無法消滅神的真理,現在正是真理要開始得勝的時候;
就算迫害仍然進行著,皇帝仍然瘋狂,羅馬的多神教依然迷信,但彼得與保羅
仍然繼續放膽傳講主的福音,在這恐怖的時代,基督信仰裏那有關神愛世人、
救贖以及十字架的信息,讓所有人都羨慕這信仰,因爲耶穌爲世人捨命,從此
信他的人就知道何爲愛(約翰一書三章16節);當他們找到上帝之時,也就找到
了從神那裏來的愛,這世界無法給他們的幸福。所以從這時候開始,越來越多
的人不怕逼迫,願意歸入主的名下
在1951年的電影版本裏,彼得最後也被釘上十字架,但他覺得他不配受與
基督受同樣的刑,遂甘願倒釘十字架在梵蒂岡山上,對彼得而言,能與基督一
同受苦倒要歡喜,因爲在神的榮耀再次顯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與他一起歡喜
快樂(彼得前書四章13節),倒釘十字架那個畫面其實是很可怕的,但死對基督
徒而言不再是那麽可怕,因爲對基督徒來說,神已經把死廢去,並將不能壞的
生命彰顯出來。
神要祝福一切因信而稱義的人,但信了神就一定萬事順利嗎?在聖經希伯
來書裏有許多"因著信"的榜樣,這些人因著信而得到神的祝福,但後面話鋒一
轉,卻也有許多人因著信受戲弄鞭打捆綁,甚至是被石頭打死,被鋸死等等苦
難,這些人不是也因著信?爲什麽他們沒有得到神所應許的呢?
這就是基督徒的永恆盼望,神已經爲我們預備了世人所不明瞭,更美好的
事,想像若有一天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眼睛再次睜開,發現我們已經在一個比
以前更好的地方,那是多麽美妙;正是因爲如此,當時基督徒受到逼迫後人數
不減反增,見到許多基督徒被殺,反而越多人來接觸這個信仰,因爲基督徒有
信仰又有見證,讓世人看了就知道他們是基督徒「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
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
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在世界有苦難,沒關係;在世界不如意也沒關係,
一切都可以交托給上帝,深信祂能保全我們所交付他的,讓他帶領我們走一生
的道路,直到那更美的永生來到。
彼得及保羅最後在往刑場的路上,就連這裏都見到作者用心刻畫兩人個性
的不同;彼得對著沿路的一切不斷祝福,他深信這一切將來都會被神所征服,
仍然是感性的一面;而保羅一路上除了安慰信徒,一邊用他知識份子獨特的視
野看著路的一切,也回想他以前書信裏的內容,充滿了理性的情感;但他們兩
人這一路上都不像赴死,他們知道就要結束這世上的勞苦,終於可以休息了,
他們反而像是勝利的凱旋者,要去領獎賞一樣自信無懼「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
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
冠冕爲我存留」(提摩太後書四章8節)
故事的最後彼特羅紐斯知道自己失寵,在劫難逃,而先選擇了自殺結束自
己的生命;他幾乎是羅馬群臣中唯一理性的人物,就算他選擇懶散的生活,也
很清楚自己爲什麽要過這樣的生活。他的死代表著希臘羅馬時代人類理性精神
的結束;與保羅的辯論之後,他深知未來將是基督教的時代,面對保羅所講所
傳,即使善辯的他也無法反駁保羅。
辨論的最後,他只留下一句話「這不是我的宗教」即離去,如同人類明明
知道有那更美好的爲他們准備,卻因還愛肉體而選擇沈溺在塵世之中,智者如
彼特羅紐斯心理傾向相信基督,他的確也改變了,變得不再利己,小說後半部
也看到他為了救人而到處奔走。但他覺得世間有更多的東西吸引著他,捨不得
放棄。「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
鈸一般。」彼特羅紐斯只有世俗的愛情,在一般人看來就已經是高雅,但他卻
少了從神那裏來的聖愛;他雖看清了一切,但死之前仍堅持理性的精神,沒有
跨出那一;他能決步定自己的命運,但是他死了,就是死了,什麽都沒留下;
而對殉道的基督徒來說,死了,代表另一個生命的開始「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
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基
督徒的死是更有價值的。
這是基督教初期受到的第一次大逼迫,幾百年後看來,這卻是羅馬帝國從
興盛到衰敗的一次轉捩點,終於,十字架代替了羅馬之鷹被高舉起來。從殉道
者的角度,他們得了永生的榮耀;上升到歷史的高度來看,他們不知道他們的
死,改變了整個歷史的發展,唯有神知道。
我曾經站在羅馬競技場前俯看,裏面有個大大的十字架,過去我不懂它的
意義,正如我過去閱讀《使徒行傳》以及使徒書信般沒有太大感觸,但
《你往何處去》將基督信仰開始傳播開來那個時代的故事描寫得生動又感人,
於是,《使徒行傳》裏那些爲義受逼迫,悲歡離合的故事突然間又躍到我眼前,
就如同在我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感同深受,越讀越有亮光;而我也終於了解,
那些使徒書信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下寫成,使徒們一定知道自己隨時有生
命的危險,所以他們巴不得趁自己還在世之時,將自己所看到,所聽到過的信
息告訴大家,用那種熱切的心情,一字一句得寫下來,好叫信徒們在逼迫下仍
能堅定信心,爲得就是有一天能領取那勝利的獎賞。
這聖經裏的故事真是越讀越美妙,越讀越覺得寶貴,正如那首聖詩
《我真愛講這故事》裏寫的一樣。
我真愛講這故事,天頂奧妙的事
論主極大的榮光,以及祂大仁愛
我真愛講這故事,因爲我知是實
使我心安兼知足,嬴過香花甜蜜
我真愛講這故事,愈思愈有滋味
世間各項所盼望,攏總與這不比
我真愛講這故事,由這受大感激
我真愛講這故事,愈思愈有滋味
我真愛講這故事,親像樂器的聲
各次愈思愈出奇,愈講亦愈好聽
我真愛講這故事,世人真多未聽
亦是記念這故事,救主仁愛無比
我真愛講這故事,雖然聽到熟熟
猶原宛飢宛口渴,欣幕愛聽至極
至於榮光的所在,在吟天上的詩
亦是紀念這故事,救主愛疼無比
我真愛講這故事,上天亦講這故事
永遠新新的故事,思念愛我的主
--
本人專長:美容美髮、電匠、焊工、汽修、工業繪圖、室內設計、美工繪圖、
VB、C++、JAVA、演算法研究、幹細胞研究、律師資格、精算師資
格、救護技術員、招喚師三級、注音文十級、割雙眼皮、巴斯塔提手術
工作經驗:政客、駐克林貢大使、火星大使、鋼彈駕駛員、雜兵聖鬥士、食神
※另長期承接代寫中小學生寫寒暑假作業,代人欺負小學生之業務(限五到十歲)
https://truevoice.blogchina.com 希望能得到貴公司面試的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85.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