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有哪些技巧?】
大家可能多少聽過「非虛構寫作」,是近年興起的新聞報導寫作方式。和以往平鋪直述的公式化寫作不同,更強調以「故事」的方式來呈現。
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整理了這方面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新聞寫作的核心 / 白岩松
一、被顛覆的金科玉律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用了一個學期進行「新聞導語寫作訓練」。導語是什麼?導語就是對新聞內核最精煉的濃縮。八十年代的新聞專業教育,寫導語講究的是五個W:什麼人(Who)、什麼事(What)、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方(Where)、為什麼(Why)。
我一直以為「五個W」是金科玉律。但是最近二三十年,當你看到國外的很多新聞導語,發現壞了,半數以上不再是完整的「五個W」。
2000年9月1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因為那天我兒子第一次上幼稚園。我把他送到幼稚園,看他哭完,撒腿跑機場,飛到雪梨去做奧運會報導。
一下飛機就聽說:「中國奧會施行了最嚴格的興奮劑檢測程序,一大堆著名運動員都被『幹掉』了。」
我們到記者村去看電視,首先看到的是中央4套的節目,這條消息是傳統的報導:「今天下午×點,中國奧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在召開的××會議上強調,寧可犧牲成績,也要一次乾乾淨淨的奧運會。」大致是這樣的內容。
很標準,五個W都有。我們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
隔了一個多小時,又看到澳大利亞電視臺的一條新聞,也是反映這件事,但突然看出不一樣了。畫面裡,一個運動員在宿舍裡收拾東西,報導一上來大概就是:「中國的運動員×××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參加雪梨奧運會,而是要回到他的老家。」
「五個W」是不全的,但我們一下子就被這條新聞抓住了。
這條新聞結尾,是×××走出體育總局大院的畫面,解說詞:「×××只需要幾個小時的行程,就可以回到他的老家,但是沒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長的時間再回到這裡。」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新聞表達跟以前很不一樣。我們都不太敢於去寫這樣「五個W殘缺不全」的導語。但是後來持續研究下去,我才發現,國外的新聞報導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導語寫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不再強調完整的「五個W」,而是越來越強調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戲劇化、懸念。
二、「人」和「人性」的故事
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講一千、道一萬,人類所有文化產品的實質,都是在描寫人和人性,從來沒有偏離過。
對於新聞,也是如此。我們要用個體的「人」,去化解宏大命題。
比如交給你一個選題—727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過去的表現形式可能就是「大裡來、大裡去」,現在,一定會有更多的新聞人選擇由一個個體、一個具象的概念切入報導。
或許這個片子或者這篇報導,上來就是講述一個人物,用電視畫面或文字語言去描繪:「星期五這天,清晨4點多,胡寧(假定人名)就起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準備去參加在工體舉辦的招聘會。這已經是他進入大四之後參加的第十二場招聘會了。」
接下去可能會有一個轉折:「其實,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寧,與他命運相同的還有727萬名大學畢業生,比去年『史上最難就業季』的人數還多出30萬。」
一下子就將報導面橫向拉開了。然後繼續加入宏觀的觀察,但最後還是要回到胡寧身上,回到個體的故事裡。
國外的新聞報導幾乎已成共識:通過具體人物,表達宏大事件。沒有主人公就沒有事件,就會讓新聞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聞寫作傳播,就是一個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過程。
不要在「故事」和「虛構」之間畫等號—真實的事情,也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傳播。我們在對外、對內的宣傳當中,有相當多的失敗就是因為不會講故事。花了很多錢出了很多力,卻沒有好的效果。
三、邏輯: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
要講好新聞故事,第一個準則,就是站在受眾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過來,站在自己的角度。
過去我們設計廣播或電視的節目結構,都是假定受眾從第一分鐘開始聽或看,一直到最後一分鐘節目結束,由此完完整整地來考慮它的起承轉合:怎麼開頭,怎麼推進,怎麼高潮,怎麼收尾。
但國外的傳媒調查顯示:聽眾和觀眾會在任何時間進入、任何時間離開。這就對我們過去那套「線性邏輯」產生了挑戰—中途進入看不出眉目,立刻就換台了。所以現在,「平行邏輯」正在快速成長,要讓任何時候進來的受眾都可被抓住。
我小時候,一放學就跑到電線杆子底下,聽袁闊成、單田芳的評書,一聽就是半小時,聚精會神。現在,你給我講半小時故事試試?你能讓多少人從頭聽到尾?更何況,還是連續一百天,每天半小時。很難。
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故事的心態和審美不一樣了。同樣是半小時,過去你可以慢條斯理地講一個長故事,現在卻可能要把長故事分解成好幾個完整的短故事,再組合在一起。比如《舌尖上的中國》,你任何時候打開電視,都能跟著它的故事走。
受眾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講故事的人必須適應這種變化。
四、細節: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個好故事,從內容層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懸念和邏輯,還有很重要的一項—細節。新聞人應該養成這樣一種習慣:無論做什麼樣的選題,首先考慮人物,其次尋找細節。
我們常說,一篇文章寫得「有血有肉」,細節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細節,會在聆聽者產生倦怠的時候,將他再次帶入故事。被細節牽引著的人,聆聽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大家平時一聽到「主旋律」這三個字就頭疼,話題太大!如果把大話題轉化成故事、再引入一些細節呢?
無錫有兩大家族:榮氏和錢氏。榮氏家族出了榮毅仁這樣的國家副主席,錢氏家族出了錢穆這樣的大學者。錢穆有個侄子,1931年考上了清華大學,語文、歷史都是第一名—雙百。他的名字叫錢偉長。
錢偉長進了清華以後,陳寅恪希望他學歷史,聞一多和朱自清希望他學文學。可是入學第二天,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錢偉長夜不能寐,覺得學歷史、學文學都無法拯救民族命運。他左思右想,跟同學探討交流,只有學造坦克,強大自己的實力,國家的前途才能慢慢變好。
造坦克就得學物理。第二天錢偉長跟學校說「我要學物理」。老師打開成績單一看,樂了:中文和歷史都是100分,物理5分,數學加化學一共20分。考成這樣,您敢學物理?
因為錢偉長態度很堅決,學校跟他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物理系試讀一年。錢偉長答應了。他畢業的時候,成績是物理系第一名。
幾乎所有人聽完這個故事都熱淚盈眶。這是不是主旋律?當然是!但這裡沒有標語、沒有口號,只有人、只有故事、只有細節。
再舉一個關於「細節」的例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很有名的女指揮家鄭小瑛,剛當母親不久,就被送到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一去幾年回不來。
終於熬到畢業,她成為全蘇聯第一個走上柴可夫斯基音樂廳指揮歌劇的女指揮家。演出那天,她把孩子的一張笑著的照片,夾在樂譜的最後一頁。演奏開始,一章一章、一節一節地往下行進,當最後一個音符結束,在全場長達幾分鐘的雷鳴般的掌聲裡,鄭小瑛一直熱淚盈眶地看著樂譜最後一頁,照片上的孩子也正笑著看她。
請告訴我,這樣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嗎?當然能!然而有多少人會去挖掘這樣的細節?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故事怎麼會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我們平常都在忙什麼?輕易去站隊,去互相攻擊,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嗎?生活中有無數這樣的故事。我們想像一下,不管你弘揚什麼還是批評什麼,那些都是外在的要求。如果掌握了講一個好故事的方式,還怕沒有「制空權」嗎?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的推薦目錄: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觀玲的女力強化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情報]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看板CN_Enter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A Bite of ChinaⅡ EP2|《舌尖上的中国2》第2集- 心传 的評價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A Bite of ChinaⅡ EP3 的評價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7/11(五)晚上10點公視主題之夜【舌尖上的中國2 精選】 的評價
-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紀錄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線上看- 紀錄片- Gimy 劇迷 的評價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觀玲的女力強化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觀玲👀電影}再來推一部2015年的中國美食紀錄片「#味道中國」,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及二十四節氣,走遍大江南北,集合了近20則有關食物的美好故事,加上人文的紀錄片我最愛,跟「舌尖上的中國」很類似!旁白也很優秀!共3集!正在看第三集~廈門人吃芒果還得沾醬油?!
第一集:心手相承,手工垂打篇。
第二集:任運自然,三礬三腌篇。
第三集:舍得食光,百年傳承篇。
每次看美食紀錄片,
都會不自覺舔嘴唇跟吞口水🤣🤣🤣!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共電視即將隆重推出曾引起美食炫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國2》不僅呈現各式美食,更延伸到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間的獨特故事,透過家常美食來看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
明天(7/11)晚上10點,「公視主題之夜」邀請觀眾搶先一步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 精選】,還有美食專家朱振藩跟粉絲一起分享美食.人.情.味。
★小編貼心提醒:以下預告可能引起大啖宵夜的欲望,請小心服用。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A Bite of ChinaⅡ EP2|《舌尖上的中国2》第2集- 心传 的推薦與評價
【Welcome to subscribe】http://bit.ly/2fDsy41 A Bite of China presents Chinese food to the audiences, especially those who do not live in ... ... <看更多>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A Bite of ChinaⅡ EP3 的推薦與評價
...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https://goo.gl/dkVHzr □□节目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依然定位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并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 ... ... <看更多>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 在 [情報]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看板CN_Enter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確定即將播出
據央視紀錄頻道負責人介紹,@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近期將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舌尖2共7集,第一集《時節》;第二集《腳步》;第三集《心傳》;
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
準備觸動味蕾吧!好消息,擴散!
第二季已確定4月18日-6月6日,
每週五晚9點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晚10點紀錄頻道播出。
分集標題:《腳步》、《心傳》、《時節》、《家常》、
《秘境》、《相逢》、《三餐》。戳圖,最新劇照曝光!
美味正在滾燙來襲,轉起迎接!
這其實也滿好看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57.246.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N_Entertain/M.1397782652.A.B0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