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天橋魔術師》的天橋,岔出心神,想起一個詩人和一張劇照。
詩人是楊喚,說楊喚是要去西門町看電影,過平交道被火車撞死,他要看的那場電影是《安徒生傳》。
那個場景出現後來的另外一場電影,劇照男人的拜把兄弟在台北被陷害,男人前來尋仇,那個過場男人就站在魔術師的天橋看《中國時報》。
電影的年代就是《天橋魔術師》《戀戀風塵》的年代,那時候香港影視作品主角惹禍了,好愛跑路跑到台灣來。《大時代》有丁蟹、龍成邦。《創世紀》的羅嘉良郭可盈也是。《真情》燒臘店少東續絃的妻子後來也是畏罪潛逃到台灣去。
虛構的故事裡是這樣,現實裡亦然。杜汶澤十八歲欠100萬港幣債務而跑路來台,終日吃飽閒閒無事看豬哥亮歌廳秀偷梗練幽默感(十八歲是怎樣欠錢,可以欠到一百萬港幣?)曾志偉的爸爸曾啟榮還是五億探長呂樂的頭號心腹(就是拍成雷洛傳那個)潛逃台灣三十五年 在台北頤養天年 最後病逝榮總。(底下有網友賴寇蒂補充
:「吳宇森有一段時間被迫跑路,就待在台灣。想一想,蔣介石也是有一段時間被迫跑路,就待在台灣。所以好像誰要來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吧?)
八零年代初期有號外雜誌創辦人鄧小宇寫《穿Kenzo的女人》這個比慾望城市早了二十年BITCH小說就有幾個女人議論男朋友長假期帶她們去哪裡玩,其中有一個說男朋友帶她去台灣,結果這個男的分數全部都被扣光光了。
影視作品都是某種現實的鏡子,那時候香港人大概覺得台灣人很土吧,就是窮山惡水、潑婦刁民。但時間是男人天橋下的火車,轟隆隆地往前,無法回頭。後來,天橋不見了,火車也不見了,香港已經不是以前的香港,台北也不是以前的台北。
影視作品真的都是某種現實的鏡子(或者第三集即將到來的水晶球),《天橋》主創的魔術師們,回頭看過去,那俗俗土土的一切,因為坦然,譬如孫淑媚的妝髮、還有阿PI的花襯衫,都迷人得不得了。
號外雜誌創辦人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見慣了機器式大量生產,更顯得這本由活版印刷燙金釘裝等傳統工序製作而成的練習簿,觸感溫度大大不同。箇中工序更是由中上環不同小店專門負責,是名乎其實的Made in Central。
這種made by locals for the locals的做法,不啻是the good old days的遺風典範。由La Jeunesse出品在2006年上市,創辦人和設計師Benedict Leung十多年來由製作書簿文具到身體力行,結集已故《號外》雜誌創辦人丘世文的文章,推出《周日牀上》和《尤明實錄》復刻版;以至近年一系列回應社會的創作與獨立出版。說B是香港其中一位資歷最深的文藝青年和good old days的文化守護者,實在當之無愧。
在Knowhere @youknowhere 購得這藍色小本子。從店主陳傑的文章得知,這也許是最最後一批的倉存了。本子拿到手上,那種溫度與份量依然。而14年前由人手壓上的那句:"cats and dogs are not for (b)eating.",到今天看來,竟有種妙不可言的荒誕感。
#四眼仔週記 #LaJeunesse #新青年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號外雜誌創辦人 在 4 《號外》雜誌的重新定位與香港觀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5.9.17 No.8實務者,周筵川,Boven 雜誌 圖書館 創辦人 。 ... 2015.12.3 No.15 分析者,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作家、香港傳奇 雜誌 《 號外 》前總編輯。 ... <看更多>
號外雜誌創辦人 在 號外City Magazin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號外 City Magazine, Wong Chuk Hang, Hong Kong. ... Music)創辦人之一的後者賞識,因而獲邀去美國參加 ... Selasi的雜誌專欄文章裡,用來指涉擁有非洲文化背景 ... <看更多>